CN203337874U -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 Google Patents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7874U
CN203337874U CN201320274526XU CN201320274526U CN203337874U CN 203337874 U CN203337874 U CN 203337874U CN 201320274526X U CN201320274526X U CN 201320274526XU CN 201320274526 U CN201320274526 U CN 201320274526U CN 203337874 U CN203337874 U CN 203337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e
conduit
laying
rou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745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745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7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7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78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包括所述工具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所述工具适于敷设导管和缠绕在卷盘上的通信线路,所述导管沿纵向方向具有可打开的接缝部分,所述工具包括:支撑框架;卷盘安装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卷盘安装部分适于可旋转地安装用于缠绕通信线路的卷盘;封装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封装部分适于将通信线路封装到导管中;以及导管敷设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导管敷设部分适于引导封装有通信线路的导管并将封装有通信线路的导管敷设到安装表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封装导管和通信线路同时进行导管的敷设,因此能够快速敷设。

Description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尤其涉及用于在用户居住单元内接入通信线路的接入组件及其所使用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一般都包括接入盒和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以及敷设工具。敷设时,将通信线路如光缆或铜缆预先装入导管中,然后在导管的一端将通信线路连接到预先安装在例如用户居住单元外的走廊中的接入盒中,接着在预定的安装表面例如用户居住单元内的墙壁上敷设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敷设完毕后将导管截断,将截断处的通信线路现场电连接到例如安装到居住单元内的墙壁上的接入盒中,从而准备好连接用户室内通信设备。
上述接入组件敷设时存在的缺点在于:需要预先将通信线路封装到所需长度的导管中,然后对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进行敷设,不能在敷设导管的同时封装通信线路;再有,光缆长度需要根据接入盒之间的距离进行定制,现场施工时缺少灵活性;另外一个缺点是需要现场连接通信线路的末端到接入盒,施工时间长,尤其是在用户居住单元内部施工的情况下,会占用用户较多的时间,给用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省通信线路接入时间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线路敷设工具,适于敷设导管和缠绕在卷盘上的通信线路,所述导管沿纵向方向具有可打开的接缝部分,所述工具包括:
支撑框架;
卷盘安装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卷盘安装部分适于可旋转地安装用于缠绕通信线路的卷盘;
封装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封装部分适于将通信线路封装到导管中;以及
导管敷设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导管敷设部分适于引导封装有通信线路的导管并将封装有通信线路的导管敷设到安装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装部分包括:
导管撑开机构,被构造为撑开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以将所述通信线路引入到所述导管中;以及
导管闭合机构,被构造为闭合封装有通信线路的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具还包括通信线路引导机构,用于将通信线路引导到撑开的导管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撑开机构包括使通信线路穿过的环形部件,环形部件的外周面适于撑开导管的接缝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敷设部分包括敷设轮,所述导管接合到所述敷设轮的外周面上,以在所述敷设轮在所述安装表面上滚动时,将封装有所述通信线路的所述导管敷设到所述安装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闭合机构包括第一轮和邻近第一轮设置的第二轮,当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的间隙前进时,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被压紧并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具还包括衬垫剥离机构,所述衬垫剥离机构被构造成在封装后的导管到达所述导管敷设部分之前剥离所述导管背面的衬垫,使得露出导管的粘接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衬垫剥离机构包括邻近第二轮设置的第三轮,所述第二轮和第三轮协作以将通过第二轮和第三轮之间的间隙的衬垫剥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敷设轮连接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中的支撑轴上,所述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分别连接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中的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之间构成联动机构,使得敷设轮转动时,所述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中的至少一个能够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敷设轮的支撑轴和第一轮的第一轴之间设有齿轮机构,与使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齿轮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具还包括平衡轮,所述平衡轮与所述敷设轮同轴设置并被构造成与所述安装表面接触,以与所述敷设轮协作使得所述工具平稳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框架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卷盘安装部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外侧壁上,所述封装部分和导管敷设部分安装在与所述第一外侧壁垂直的第二外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敷设轮、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的与所述导管接触的表面大致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外侧壁上安装有辅助轮,以使所述工具平稳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具还包括导管预固定部分,所述导管预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中,适于在敷设导管前临时固定导管的自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具还包括可伸缩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通信线路接入组件,用于将通信线路接入到预定接入位置,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
导管,所述导管沿纵向方向具有可打开的接缝部分,通信线路适于通过打开的所述接缝部分安装到所述导管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线路接入组件,还包括缠绕有所述通信线路的卷盘,所述卷盘安装在所述工具的卷盘安装部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线路接入组件还包括:
底座部分,所述底座部分适于安装到安装表面上;和
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部分上,且包括缠绕有所述通信线路的卷盘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电连接所述通信线路和另外的通信线路,其中所述通信线路已预先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组件还包括:
拐角支撑件,所述拐角支撑件适于安装到墙壁的拐角部分处,用于引导和支撑封装有所述通信线路的闭合导管或者通信线路本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拐角支撑件包括通过铰链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得可以改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拐角支撑件为外拐角支撑件或内拐角支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组件还包括:
第二接入盒,所述第二接入盒适于接纳所述通信线路的自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入盒用于用户居住单元内,所述第二接入盒用于用户居住单元外的走廊处。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不需要专门的封装步骤,可以在用导管封装通信线路的同时进行导管的敷设,一边封装一边敷设,节省了封装时间,从而缩短了总体的施工时间。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接入盒的卷盘上可以缠绕较长的通信线路(光缆)以满足不同长度的布线要求,而布线剩余的通信线路则可以储存在接入盒中。因此,不需要定制一定长度的通信线路,因此给用户提供了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通信线路预先存储在卷盘上,并预先电连接到接入盒的接线部分,敷设完毕后只要将接线部分插入接入盒即可,不需要专门的电连接通信线路的步骤,同样节省了施工时间。这尤其在终端用户处施工时是特别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接入盒的整体透视图;图1b是其分解透视图;图1c是使其用状态参考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接入盒的整体透视图;图2b是其分解透视图;图2c是其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a和图3b是以不同角度示出的图1和图2中的接入盒的接线部分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图4a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导管的透视图;图4b显示了导管的横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工具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工具的另一角度的透视图,其中显示了接入盒的接线部分将要安装到工具上;
图7是显示导管安装到工具上的敷设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图5所示工具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其中导管、卷盘已经安装在工具上;
图9a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导管撑开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未显示导管;图9b是在图9a中增加了导管的透视图,以及图9c是图9b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是显示图5的工具的内部结构的示意透视图;图10b是显示敷设轮、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的运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敷设系统将通信线路敷设到用户居住单元中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2是显示敷设完毕的通信线路及接入盒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a-c分别是显示图12中的拐角支撑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4a-c分别是显示图13中的拐角支撑件的分解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对实施例的描述仅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接入盒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3描述接入盒。
图1a是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接入盒的整体透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接入盒的分解透视图;图1c是图1a中的接入盒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a、2b和2c分别是类似于图1a、1b和1c的另一接入盒的整体透视图、分解透视图和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a和图3b是以不同角度示出的图1和图2中的接入盒的接线部分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如图1a-1c,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盒1包括底座部分11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部分11上的接线部分12。接线部分12包括缠绕有通信线路14(第一通信线路)的卷盘13。使用时,接入盒1的底座部分11嵌入安装到诸如墙壁的安装表面10上,接线部分12安装到底座部分11中。
如图3a和图3b所示,接线部分12包括接线部分主体17和覆盖接线部分主体17的外表面并形成接入盒1的外观的盒盖16。卷盘13设置在接线部分主体17的一个侧面上。缠绕在卷盘13上的通信线路14的自由端带有连接器15,该连接器15安装到接线部分主体17的所述一个侧面上(图3a)。在接线部分主体17的与连接卷盘13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适配器19,通信线路14另一端已通过连接器18预先连接到一个适配器19上。适配器19可以提供用于连接诸如电脑的用户端设备的通信线路(第二通信线路)的端口。适配器19的数目没有限制,可以设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在对接入盒1的卷盘13上缠绕的通信线路14进行敷设时,首先要将接线部分12从底座部分11拔出,并连接到随后描述的工具上;然后,将第一通信线路14的自由端的连接器15接入例如居住单元外的走廊处的另一接入盒(第二接入盒)上;接着,利用工具将第一通信线路14连同封装第一通信线路14的导管(后面描述)一起敷设到例如用户的居住单元内的墙壁上。敷设完毕后,将接线部分12从工具上取下,插入到已经安装在墙壁上的底座部分11中。此时,由于通信线路14已预先电连接到适配器19上,因此,无需现场通过熔接等方式连接适配器,只要将接线部分12插入到墙壁上的底座部分11中,便准备好了连接诸如电脑的终端设备的通信线路(第二通信线路),从而能够减少在用户处占用的施工时间。
如图2a-2c所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盒1’包括底座部分11’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部分11’上的接线部分12。接线部分12包括缠绕有通信线路14(第一通信线路)的卷盘13和用于电连接第一通信线路14和第二接入盒(未示出)的连接器15(参见图3)。卷盘13和连接器15设置到接线部分主体17上。接线部分12还可包括覆盖接线部分主体17的外表面并形成接入盒1’的外观的盒盖16。同样,如图3所示,通信线路14已预先电连接到连接器15上。
图2的接入盒1’与图1的接入盒1具有大致类似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图1的接入盒1的底座11和图2的接入盒1’的底座11’的构造不同。接入盒1的底座11适于穿过墙壁的穿孔嵌入安装到墙壁的背面处,而接入盒1’的底座适于凸出安装到墙壁的表面上。
虽然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接入盒的示例构造,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接入盒的构造不限于图中所示出的构造。只要接入盒包括底座部分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部分上的接线部分,并且接线部分包括缠绕有通信线路的卷盘,则都可以与后面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一起使用。
图4a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导管4的透视图;图4b显示了导管4的横截面图。如图4a和4b所示,与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参见图5)一起使用的导管4具有大致扁平的横截面,并且导管4沿纵向方向具有可打开的接缝部分41,接缝部分41大致沿扁平管的两个相对平面的连接处形成。通信线路适于通过打开的接缝部分41安装到导管4中。导管4优选采用柔性的诸如PVC的树脂材料制成,以便能够方便地卷成卷进行运输。
接缝部分41的锁定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各种锁定结构。图4中示出了一种示例的接缝部分的锁定结构,其包括从扁平管的一个平面的端部处向另一个平面的对应端部一体突出的锁定突出44和形成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可接纳锁定突出44的锁定凹槽43。锁定凹槽43由从另一个平面一体延伸的两个相对弯曲的弹性片构成。在锁定突出44的末端形成增大的球形部,以防止锁定突出44轻易地从锁定凹槽43脱出。但是,技术人员可以用较小的力打开接缝部分41。并且,接缝部分41可以用较小的力人工闭合或通过压紧机构闭合。
并且,如图4所示,导管4还包括在其一个平面部(背面)上涂敷的如双面胶的粘接剂42,可以用衬垫(未视出)覆盖粘接剂层。当敷设导管时,可以人工或采用衬垫剥离机构除去导管4背面的衬垫,以将导管4粘接到墙壁上。
图5-10主要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中的工具及其与导管和接入盒的组合状态的视图。
如图5-6所示,工具3包括外观为圆筒形壳体的支撑框架30,在所述支撑框架30的圆筒形壳体的外周面的一侧上固定地连接有一安装板302,在所述安装板302上设置有卷盘安装部分31,所述卷盘安装部分31适于可旋转地安装如图1-3所示的通信线路接入盒1(1’)的卷盘13。图5中所示的卷盘安装部分31为轴状部件。应当理解,根据接入盒的卷盘13的不同构造,可以设计不同形状和构造的卷盘安装部分。
如图5所示,工具3包括从圆筒形壳体的一端露出的敷设轮(导管敷设部分)35,用于引导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4并将导管4敷设到诸如墙壁的安装表面上。导管4接合到敷设轮35的外周面上,如图7所示。在敷设时,通过握住把手40驱动工具3使敷设轮35在安装表面上滚动,以通过压力将导管4压紧到安装表面上。
另外,如图5、8和9所示,工具3还包括设置在圆筒形壳体的所述一端的导管撑开部分37,用于撑开导管4的接缝部分,以将通信线路引入到所述导管4中。
另外,如图5和10所示,工具3还包括从圆筒形壳体的所述一端露出的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导管闭合机构,用于闭合封装有通信线路的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衬垫剥离机构,用于剥离导管4背面的衬垫42,以露出导管4的粘接表面。
图10a示出了圆筒形壳体内部的结构。如图10a所示,敷设轮35连接到支撑轴50上,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分别连接到第一轴52、第二轴53和第三轴51上。另外,所述支撑轴50和所述第一轴52、第二轴53和第三轴51之间通过诸如齿轮机构6的联动机构传动,使得敷设轮35在安装表面上滚动时,所述第一轮52、第二轮53和第三轮51中的至少一个能够转动。支撑轴50和第一轴52、第二轴53和第三轴51可以安装到圆筒形壳体上并连同齿轮机构一起封装到圆筒体壳体中。虽然图10a中仅示出了支撑轴50和第一轴52之间的齿轮机构,但是第一轮52、第二轮53和第三轮51之间也可以设置齿轮机构。或者说,齿轮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各个轴中的一部分轴或全部轴之间。
如图5所示,工具3还可包括从圆筒形壳体的另一端露出的平衡轮39,所述平衡轮39连接到支撑轴50的另一端。当敷设导管4时,所述平衡轮39与安装表面接触,以与所述敷设轮35协作使得工具在安装表面上平稳移动。
另外,如图5所示,在所述支撑框架30的圆筒形壳体的外周面上还固定地设置有一枢轴安装部301,所述枢轴安装部301适于可枢转地连接把手部分40的枢轴41。另外,所述安装板302上还可以设置一辅助轮安装部分303,用于可转动地安装辅助轮38,以辅助工具平稳移动。优选地,把手部分40为可伸缩的把手,以便根据敷设位置的高度调整把手的长度。
另外,如图5所示,工具3还可包括连接到圆筒形壳体的所述一端的导管预固定部分36,用于在敷设导管前临时固定导管的自由端,以便导管4能够容易地接合到敷设轮35的外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例如,支撑框架可以为不同于圆筒形形状的中空的壳体,所述卷盘安装部分可以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外侧壁上,所述封装部分和导管敷设部分可以安装在与所述第一外侧壁垂直的第二外侧壁上。
图8是显示图5所示的工具3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其中导管4、卷盘13已经安装在工具上。以下参照图8具体说明工具3中的用于将卷盘13上的通信线路14封装到如图4所示的导管4中的封装部分。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封装部分包括导管撑开机构37和导管闭合机构32、33。导管撑开机构37撑开导管4的接缝部分,以便将通信线路14装入撑开的导管4中。导管撑开机构37构造为同时用作通信线路引导机构,使得通信线路14被引导到撑开的导管4中。导管闭合机构包括第一轮32和邻近第一轮32设置的第二轮33,当通过导管撑开机构37之后的包含通信线路14的导管4通过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之间的间隙前进时,导管4的接缝部分41被压紧并闭合。之后,闭合的导管4被传送到敷设轮35,以便被敷设到安装表面上。因此,通过了导管撑开机构37和导管闭合机构32、33之后,通信线路14被封装到导管4中,以便送入敷设轮35进行敷设。
此外,如图8所示,衬垫剥离机构由第二轮33和邻近第二轮33设置的第三轮34构成,衬垫45适于通过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之间的间隙前进。第三轮34能够沿与导管4前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剥离导管4背面的衬垫45。所述敷设轮35、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的与所述导管4接触的表面大致平行。
图9a是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导管撑开机构37的示意图,其中未显示导管4。图9b是在图9a中增加了导管4的透视图,以及图9c是图9b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9a-9c所示,导管撑开机构37用于引导通信线路14并撑开导管4。导管撑开机构37包括适于可滑动地接合通信线路14的环形部件37a,所述环形部件37a同时适于可滑动地引导并撑开导管4。通信线路14适于穿过环形部件37a的通孔被引导。环形部件37a的外周面适于撑开导管4的接缝部分。环形部件37a可以为开口环形部件。图9中还示出了导管撑开机构37包括支撑环形部件的支架37b。
应当理解,图8和9中所示的导管撑开机构仅仅是一种示例,也可以设计其它的导管撑开机构,例如接合导管4的接缝部分的两个边缘的钩状件、撑开导管的三角架等。并且,导管撑开机构可以仅仅用于撑开导管,而另外提供与导管撑开机构分开的通信线路引导机构,用于将通信线路14引导到通过导管撑开机构预先撑开的导管4中。此外,所述工具3还可包括导管引导机构,用于在撑开导管4前适当地引导导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图示和说明的实施例。
图10b是显示敷设轮35、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的运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0b所示,在敷设导管4时,首先,敷设轮35在安装表面上滚动,将导管4压在安装表面上。当敷设轮35滚动时,通过齿轮机构6将动力传递到第一轴52,使第一轴52转动。同样,可以通过齿轮机构使第二轴53和第三轴51转动。图10b示出了各个轮的转动方向。
应当理解,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不一定全部转动,齿轮机构也不是必需的。例如,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可以为摩擦轮,靠导管的摩擦力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接入盒1的接线部分12安装在通信线路敷设工具3的卷盘安装部分31上(参见图5、6);之后,将通信线路14的自由端从卷盘13绕出,并通过手工操作打开导管4的自由端,将通信线路14的自由端封装到打开的导管4的自由端中,然后将封装后的导管4的自由端穿过工具3的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之间,并且,将导管绕过敷设轮35后预先固定在预固定部分36中。然后手工剥离导管自由端的一部分衬垫45,并使衬垫45从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之间穿过。之后,在导管撑开机构37处,将后续导管部分安装到导管撑开机构37上,将导管的一部分撑开,并将后续通信线路引入到撑开的导管部分中,由此完成了工具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敷设时,将已剥离掉衬垫45并露出粘接表面的导管4的背面预先粘接到墙面上;之后,手持把手40使敷设轮35和平衡轮39紧密接触墙面并驱动工具使敷设轮35和平衡轮39在墙面上滚动,从而通过敷设轮35持续拉出封装有通信线路14的导管4并连续将导管4压紧并粘贴到墙面上。
当敷设轮35滚动以连续进行导管的敷设时,带动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第三轮34如图10b所示转动,从而持续拉动导管4和通信线路14,并使通信线路14从卷盘13上展开。在此过程中,通信线路14持续地通过导管撑开机构37进入撑开的导管4;之后,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继续通过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并被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压紧并闭合。然后,闭合的导管4被第三轮34剥掉衬垫,并继续前进到敷设轮35并被敷设。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能够在滚动敷设轮35进行导管的敷设的同时进行导管和通信线路的封装,因此,能够一边进行导管和通信线路的封装一边进行闭合导管的敷设,从而能够快速完成敷设。
图11是显示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在用户居住单元100内敷设通信线路的过程的一个示意图。图11中示出了接入盒(第一接入盒)1的接线部分12、缠绕在接入盒1的卷盘13上的通信线路14、封装通信线路14的导管4以及安装在居住单元100外部的走廊内的居住单元100的入口上方的接入盒(第二接入盒)2。注意,图11中只示出了接入盒1的接线部分12,未示出其底座部分。
敷设时,首先在居住单元100内的预定接入位置(第一接入位置,未示出)的墙壁(安装表面)上安装接入盒1的底座部分11(参见图1和图2)(当然也可以在敷设完线路后安装);接着将接入盒1的接线部分12安装在通信线路敷设工具3的卷盘安装部分31上,准备好导管,然后就可以利用如前所述的工具进行导管和通信线路的同时敷设,即一边封装一边敷设。
如图11所示,可以在室内的墙壁上从对应接入盒2的接入点开始敷设导管,直到到达预定的第一接入位置;在该第一接入位置处,将接入盒1的接线部分12安装到底座部分11中,即完成了敷设工作。
图12是显示敷设完毕的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4及接入盒1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敷设完毕后,接入盒1可以直接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如电脑的通信线路(第二通信线路),并通过导管4内的通信线路14(第一通信线路)进一步连接到走廊内的接入盒(第二接入盒)。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还可包括拐角支撑件,所述拐角支撑件适于安装到墙壁的拐角部分处,用于引导和支撑包含第一通信线路的闭合导管或通信线路本身(有可能在拐角处将导管切断,只安装通信线路,然后再将导管和通信线路一起敷设)。在敷设之前,沿通信线路敷设路径的拐角部分安装拐角支撑件的安装部分,并在导管敷设完毕之后安装拐角支撑件的盖部分。图12中显示了平面拐角支撑件70、外拐角支撑件71和内拐角支撑件72。
图13a-c分别是显示图12中的平面拐角支撑件70、外拐角支撑件71和内拐角支撑件72的放大透视图。图14a-c分别是显示图13中的平面拐角支撑件70、外拐角支撑件71和内拐角支撑件72的分解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4所示,平面拐角支撑件70、外拐角支撑件71和内拐角支撑件72分别包括盖部分70a、71a、72a和安装部分70b、71b、72b;并且,外拐角支撑件71和内拐角支撑件72分别包括通过铰链73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得可以改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角度。因此,能够容易地根据墙壁的角度调整拐角支撑件的角度,以更好地支撑导管。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同一个零件。
利用如前所述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的通信线路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接入位置的安装表面上安装第一通信线路接入盒的底座部分;
将第一通信线路接入盒的接线部分安装到如前所述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上;
利用所述通信线路敷设工具从第二接入位置开始朝向第一接入位置同时敷设导管和第一通信线路;以及
敷设完毕后,将所述接线部分安装到所述底座部分中。
此外,所述的通信线路接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敷设之前,沿通信线路敷设路径的拐角部分安装拐角支撑件的安装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导管敷设完毕之后可以安装拐角支撑件的盖部分。
此外,所述的通信线路接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接入位置安装第二接入盒,将第一通信线路的自由端连接到该第二接入盒。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盒用于用户居住单元内,所述第二接入盒用于用户居住单元外的走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例如,部分的机构可以省略,不同的实施例可以相互替代和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通信线路敷设工具,适于敷设导管和缠绕在卷盘上的通信线路,所述导管沿纵向方向具有可打开的接缝部分,所述工具包括:
支撑框架;
卷盘安装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卷盘安装部分适于可旋转地安装用于缠绕通信线路的卷盘;
封装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封装部分适于将通信线路封装到导管中;以及
导管敷设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导管敷设部分适于引导封装有通信线路的导管并将封装有通信线路的导管敷设到安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分包括:
导管撑开机构,被构造为撑开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以将所述通信线路引入到所述导管中;以及
导管闭合机构,被构造为闭合包含通信线路的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通信线路引导机构,用于将通信线路引导到撑开的导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撑开机构包括使通信线路穿过的环形部件,环形部件的外周面适于撑开导管的接缝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敷设部分包括敷设轮,所述导管接合到所述敷设轮的外周面上,以在所述敷设轮在所述安装表面上滚动时,将封装有所述通信线路的所述导管敷设到所述安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闭合机构包括第一轮和邻近第一轮设置的第二轮,当包含通信线路的导管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的间隙前进时,所述导管的接缝部分被压紧并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垫剥离机构,所述衬垫剥离机构被构造成在封装后的导管到达所述导管敷设部分之前剥离所述导管背面的衬垫,使得露出导管的粘接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剥离机构包括邻近第二轮设置的第三轮,所述第二轮和第三轮协作以将通过第二轮和第三轮之间的间隙的衬垫剥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设轮连接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中的支撑轴上,所述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分别连接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中的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所述支撑轴和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之间构成联动机构,使得敷设轮转动时,所述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中的至少一个能够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设轮的支撑轴和第一轮的第一轴之间设有齿轮机构,以使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齿轮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轮,所述平衡轮与所述敷设轮同轴设置并被构造成与所述安装表面接触,以与所述敷设轮协作使得所述工具平稳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卷盘安装部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外侧壁上,所述封装部分和导管敷设部分安装在与所述第一外侧壁垂直的第二外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设轮、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的与所述导管接触的表面大致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外侧壁上安装有辅助轮,以使所述工具平稳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预固定部分,所述导管预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中,适于在敷设导管前临时固定导管的自由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17.一种通信线路接入组件,用于将通信线路接入到预定接入位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线路敷设工具;以及
导管,所述导管沿纵向方向具有可打开的接缝部分,通信线路适于通过打开的所述接缝部分安装到所述导管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缠绕有所述通信线路的卷盘,所述卷盘安装在所述工具的卷盘安装部分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部分,所述底座部分适于安装到安装表面上;和
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部分上,且包括缠绕有所述通信线路的卷盘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电连接所述通信线路和另外的通信线路,其中所述通信线路已预先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入组件,还包括:
拐角支撑件,所述拐角支撑件适于安装到墙壁的拐角部分处,用于引导和支撑封装有所述通信线路的闭合导管或者通信线路本身。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支撑件包括通过铰链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得可以改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角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支撑件为外拐角支撑件或内拐角支撑件。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入组件,还包括:
第二接入盒,所述第二接入盒适于接纳所述通信线路的自由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入组件,其中,所述接入盒用于用户居住单元内,所述第二接入盒用于用户居住单元外的走廊处。
CN201320274526XU 2013-05-20 2013-05-20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37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4526XU CN203337874U (zh) 2013-05-20 2013-05-20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4526XU CN203337874U (zh) 2013-05-20 2013-05-20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7874U true CN203337874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7452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37874U (zh) 2013-05-20 2013-05-20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7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205A (zh) * 2013-05-20 2014-11-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和接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205A (zh) * 2013-05-20 2014-11-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和接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2979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method for wire connecting part
US4466843A (en) Protection of cable splice
JP2584507Y2 (ja) 電線の防水構造
JPH04334917A (ja) 電線接続部の防水加工方法
CN107658834A (zh) 一种高压电缆的组合预置式中间接头及其安装方法
CN203337874U (zh)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和通信线路接入组件
CN104166205A (zh) 通信线路敷设工具、通信线路接入组件和接入方法
US87402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connections between electrical power cords
WO2017016229A1 (zh) 一种分纤及配电装置及通信站点
CN203911429U (zh) 电力线收纳装置
US5718037A (en) Splice block mover
CN112737193A (zh) 一种潜水式电缆转接箱
CN205647094U (zh) 接线装置、电机和电器设备
JPS5943766U (ja) 配管支持装置用連結具
JPS5992712A (ja) ケ−ブル継目部の被包構造及びその被包方法
CN207566627U (zh) 一种井下电缆敷设放线装置
CN202058495U (zh) 细径同轴电缆束以及利用细径同轴电缆束连接的框体
CN117317963B (zh) 一种电梯电缆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CN109861141A (zh) 一种三芯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CN216212510U (zh) 一种易撕型bvvb电线电缆
CN206658115U (zh) 一种下弹片、载体和线圈的装配结构及音圈马达
CN202564555U (zh) 射频线与普通导线之间的转接结构
CN220172517U (zh) 紧固装配式电连接器
CN216335960U (zh) 一种变电站建设用电缆收放线器
CN209783623U (zh) 一种遥测终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