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0547U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30547U CN203330547U CN2013203609347U CN201320360934U CN203330547U CN 203330547 U CN203330547 U CN 203330547U CN 2013203609347 U CN2013203609347 U CN 2013203609347U CN 201320360934 U CN201320360934 U CN 201320360934U CN 203330547 U CN203330547 U CN 2033305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heat exchanger
- micro
- channel heat
-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能够有效地减少翅片的掉落和倒伏,提高焊接质量。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集流管以及若干平行插接在两所述集流管之间的扁管,两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边板抵挡在处于外侧的翅片的外端,所述边板具有内面,所述内面与微通道换热器的最外侧的翅片固定连接,所述内面设置为粗糙面。本实用新型将边板的内面设置为粗糙面,从而增加边板与翅片之间的摩擦力,以辅助实现翅片的定位,减少翅片的掉落以及倒伏,为后续钎焊做好准备,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边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边板的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例如微通道换热器,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系统及热泵系统中。。
现有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成型一般通过在炉中进行钎焊完成。钎焊的焊接方式环保、精机、高效、接头光滑美观,适用于精密件和复杂件等的焊接。
但是,在钎焊成型前,如何保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稳定位置关系是工艺中的一大难题。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捆扎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2、翅片3、两个集流管1、边板4’和捆扎杆5,两个集流管1相互平行设置,两集流管1之间有若干扁管2大致平行地间隔设置,且各个扁管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集流管1的管槽内;在两相邻的扁管2之间放置有翅片3;边板4’处于换热器最外侧翅片的外端,可以与扁管2平行设置,边板与最外侧的翅片3相抵接,从而对翅片3进行阻挡;捆扎杆5设置在边板4’的外侧,对边板4’进行保护,便于捆扎带6进行捆扎,如图1所示。
在制造工艺中,首先将上述四个部件组装成芯体,然后送入钎焊炉中进行焊接。换热器中部的翅片3和扁管2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中部翅片3的受力比较均衡,不易发生翅片3脱落的现象。但是,最外侧的两个边板4’与集流管1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关系,与两侧边板4’相邻的翅片3仅仅依靠金属捆扎带6的捆扎实现固定。
如图1所示,为保证焊接质量,边板4’的外侧放置捆扎杆5,从而对边板4’进行保护,避免捆扎带直接作用在边板4’上,造成边板4’损伤;然后用捆扎带6沿集流管1的轴向进行捆扎固定,对边板4’、扁管2和相邻扁管2之间的翅片3施加轴向预紧力,从而稳定芯体的结构。
焊接时,由于捆扎带与翅片3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翅片3先膨胀先收缩,捆扎带6正压力不够弥补膨胀收缩变形量,易造成掉翅、倒翅,往往造成翅片3与扁管2之间的焊接不良,这不仅影响了换热器的外观质量,同时还会降低换热性能。
由于热量由内而外进行传递,处于芯体中间的翅片3与扁管2之间的焊接较为良好,两端的焊接质量较差,增加了两端翅片3的掉落和倒伏几率;而芯体的不稳定因素导致翅片3向边板4’的方向游离,变形的累积在芯体的外侧端部尤为明显,尤其是与边板4’相抵接的翅片3,经常出现掉落或者倒伏等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边板,以减小翅片的掉落和倒伏,提高焊接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边板,能够有效地减小翅片的掉落和倒伏,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成型过程中的焊接质量较高,结构稳定性较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边板,所述边板具有内面,所述内面与微通道换热器的最外侧的翅片固定连接,所述内面设置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将边板的内面设置为粗糙面,从而增加边板与翅片之间的摩擦力,以辅助实现翅片的定位,减少翅片的掉落以及倒伏,为后续钎焊做好准备,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粗糙面具有凹条和/或凸条。
优选地,所述的凹条和/或凸条呈波形曲线结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凹凸面中的波长在2~10mm之间,波幅在0.1~2mm之间。
优选地,所述凹条和/或所述凸条为直条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直条纹结构的直条纹深度小于2mm,直条纹的间距和宽度均小于10mm。
粗糙面可以为具有凹条和/或凸条,且所述凹条和/或凸条可以为波形曲线结构、直条纹结构等,从而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其静摩擦因数。
优选地,所述边板的内面设有可拆卸的支撑片,所述粗糙面设置在所述支撑片的内面。
可以在边板的内面设置支撑片,将支撑片的内面设置为粗糙面,则可以根据需要拆装所述支撑片,以改变边板内面的粗糙程度,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扩展边板的使用范围;同时,由于不必对边板的主体部分进行加工,可以减小对边板的损伤,提高边板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边板的内面具有用以形成所述粗糙面的镀层。
粗糙面还可以通过对边板的内面进行镀层处理而形成,而不必对边板的内面进行机械加工处理,此处方法更加简单,对边板的损伤较小,能够提高边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集流管以及若干平行插接在两所述集流管之间的扁管,两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边板抵挡在处于外侧的翅片的外端,所述边板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板,故上述任一项边板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边板与翅片之间夹装有表面粗糙的复合铝箔,则处于外侧的翅片能够更好地定位,进一步减小了翅片的整体掉落率和倒伏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捆扎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微通道换热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边板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边板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边板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边板,能够有效地减小翅片的掉落和倒伏,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成型过程中的焊接质量较高,结构稳定性较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性所提供微通道换热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扁管2、翅片3和边板4,两个集流管1相互平行设置,若干个扁管2插接在两集流管1之间,且各个扁管2之间通常平行设置;在两相邻的扁管2之间具有间隙,翅片3设置在该间隙中,翅片3以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扁管2相连接;边板4设置在处于外侧的翅片3的外端,此时的集流管1、扁管2、翅片3和边板4共同组装形成一个芯体;边板4的内面41能够与处于最外侧的翅片3固定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将边板4的内面41设置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大于其他面的粗糙度。
本文中所述的内外等方位词以微通道换热器的中心线为参照,靠近微通道换热器的中心线的一侧为内侧,相应的,远离其中心线的一侧为外侧。
当边板4的内面41设置为粗糙面时,提高了静摩擦因数,则翅片3与边板4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在装配过程中以及在炉内进行焊接时,芯体内部的各个部件之间可以相互紧密地配合,减小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地,当芯体内部的各个部件之间较为紧密时,预先施加在芯体上的预紧力可以进一步减小,从而防止因预紧力过大引起的两侧翅片3的倒伏。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内面41的粗糙设置,提高内面41的粗糙度。
请参考图3-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边板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边板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边板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内面41可以为具有凹条或凸条的粗糙面,也可以通过凹条和凸条的交替设置实现粗糙的效果。此时,粗糙面的凹条或/和凸条可以呈波形曲线结构设置,如图3所示;粗糙面也可以具体设置为直条纹结构,如图4所示;粗糙面还可以设置为规则的格子状结构,如图5所示;当然,粗糙面还可以为不规则的菱形花纹状结构,或者是其他的滚花结构。
当粗糙面的凹条或凸条为波形曲线结构时,波形曲线的波长可以设置在2~10mm之间,波幅可以设置在0.1~2mm之间;当粗糙面为直条纹结构时,所述凹条或/和凸条呈直条纹结构设置,直条纹结构的直条纹深度可以小于2mm,两相邻直条纹之间的间距可以小于10mm,各个直条纹的宽度也可以小于10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直条纹的宽度和深度可以是作为凹条的直条纹,也可以是作为凸条的直条纹;两相邻直条纹之间的间距指的是两相邻的凹条或两相邻的凸条。
采用上述参数范围的结构设置,边板4的内面41不仅能够满足对翅片3的支撑需求,还不会对焊剂的流动产生较大阻力,有效防止了因焊剂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焊接不良,起到很好的兼顾效果。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边板4的内面41还可以设置支撑片,该支撑片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边板4的内面41连接;此时,边板4的内面41不必进行任何处理,而将支撑片的内面设置为粗糙面,则支撑片可以直接对翅片3进行支撑定位,可以对边板4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边板4因内面41的加工处理所引起的强度降低。
其次,支撑片可以根据需要与边板4进行分离或者组装,以便根据不同的翅片3选择是否需要安装支撑片,进而有效扩展了边板4的适用范围。
再次,支撑片可以采用不同的粗糙面进行设置,则边板4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翅片3的支撑需求选择更换不同的支撑片,以达到最佳支撑效果。
所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焊接、卡接。
此外,可以在边板4的内面41设置镀层,以形成粗糙面。例如,可以在内面41上镀一层或者两层以上的金属合金,从而增加内面41的粗糙度。
还可以在边板4的内面41上贴一层复合铝箔,从而形成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板的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在焊接的过程中结构较为稳定,成型效果较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以及边板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4)具有内面(41),所述内面(41)与微通道换热器的最外侧的翅片(3)固定连接,所述内面(41)设置为粗糙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具有凹条和/或凸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条和/或凸条呈波形曲线结构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条和/或凸条的波长在2~10mm之间,波幅在0.1~2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条和/或所述凸条为直条纹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条纹结构的直条纹深度小于2mm,直条纹的间距和宽度均小于10mm。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4)的内面(41)设有可拆卸的支撑片,所述粗糙面设置在所述支撑片的内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4)的内面(41)具有用以形成所述粗糙面的镀层。
9.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集流管(1)以及若干平行插接在两所述集流管(1)之间的扁管(2),两相邻的所述扁管(2)之间设置有翅片(3),边板(4)抵挡在处于外侧的翅片(3)的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4)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边板(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4)与翅片(3)之间夹装有表面粗糙的复合铝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609347U CN203330547U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609347U CN203330547U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30547U true CN203330547U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9699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6093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0547U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3054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3164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微通道冷凝器 |
CN107175390A (zh) * | 2017-05-22 | 2017-09-19 | 江苏海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行微通道水冷基板 |
-
2013
- 2013-06-20 CN CN2013203609347U patent/CN2033305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3164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微通道冷凝器 |
CN107175390A (zh) * | 2017-05-22 | 2017-09-19 | 江苏海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行微通道水冷基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40667B1 (en) | Heat exchanger | |
CN203330547U (zh)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边板 | |
CN107639387A (zh) | 层流罩支撑框架的成型方法及支撑框架 | |
CN110102847B (zh) | 一种铝合金列管式散热器芯体的加工方法 | |
CN104154778A (zh) | 换热器以及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3913092A (zh) | 翅片和换热器 | |
CN203843379U (zh) | 一种夹层板焊接夹具 | |
CN103940284A (zh) | 换热器及其连接方法 | |
CN101608880B (zh) | 热交换器及其翅片 | |
CN101046363B (zh) | 多通道扁管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 | |
CN201844728U (zh) | 热交换器的扁管和翅片结构 | |
CN202938678U (zh) | 一种高效带小凸包两通道折叠扁管 | |
CN101929820A (zh) | 平行流热交换器的扁管和翅片结构 | |
CN201950330U (zh) | 一种钎焊工装 | |
CN204099045U (zh) | 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 | |
CN203843405U (zh) | 一种热交换器的卡夹装置 | |
CN203432438U (zh) | 一种热交换器 | |
CN201672835U (zh) | 应用在汽车散热器上的沙漏型高频焊接铝管 | |
CN201185117Y (zh) | 变压器用的片式散热器 | |
CN103273295B (zh) | 换热器和换热器制造方法 | |
CN206926479U (zh) | 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的边板结构 | |
CN201764857U (zh) | 具有贴胀装置的换热器 | |
CN106078099B (zh) | 一种对流盘及其加工方法 | |
JP6106546B2 (ja) | 熱交換装置 | |
CN203817669U (zh) | 翅片激光焊接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