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0919U - 新型脚手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脚手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0919U
CN203320919U CN2013202917444U CN201320291744U CN203320919U CN 203320919 U CN203320919 U CN 203320919U CN 2013202917444 U CN2013202917444 U CN 2013202917444U CN 201320291744 U CN201320291744 U CN 201320291744U CN 203320919 U CN203320919 U CN 203320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ffold
locking
scaffold floor
cross bar
expans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917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文
周是今
颜东锋
方奕彪
陈合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INO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INO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INO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INO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917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0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0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09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解决现有脚手架存在安装拆卸麻烦、操作费时费力、对操作工人要求高的问题。脚手架系统包括立杆和横杆,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机构相固定,在横杆之间铺设有脚手板,脚手板两端设置有挂钩,挂钩挂在横杆上,在脚手板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限位销,在脚手板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锁止限位销,两个锁止限位销将脚手板固定在横杆上。脚手架还包括扣合连接的护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脚手架各部件之间采用卡扣和插销形式相连接固定,在保证紧固的前提下并使得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且操作时无需用到很多辅助工具,操作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新型脚手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的新型脚手架系统。
背景技术
脚手架用于建筑物的建筑、修复或维修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脚手架为工人们提供到建筑物安全进入区域的工作平台。脚手架也可以组成安全屏障,减少工人、工具、松散材料和碎片从脚手架的范围内掉下来的可能。因此在确保工地的安全,使用脚手架是重要的。
传统的脚手架通常包括联接在一起并绑到建筑物以便形成总的脚手架的管状金属管系统,管状金属管之间通过螺栓联接件装配在一起,脚手板也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脚手架框架上。这种现有技术脚手架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复杂,需要用到众多辅助工具,另外脚手架安装需要有经验的脚手架安装工,因此对于大型结构,需要很多熟练工人,时间和成本来安全搭建脚手架。
如专利号为201220647411.6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接件,其包括本体,本体横截面为C形管状,本体的两个侧边均外翘形成连接耳,连接耳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时将两根杆子放入在连接件内,用螺栓紧固。该连接件在脚手架搭建时就需要使用扳手进行紧固,操作麻烦且费力,另外该连接件为非固定安装模式,不同工人安装可能出现不同情况,如非熟练工容易安装不到位,连接不够紧固,且在搭建整个脚手架时很需要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脚手架存在安装拆卸麻烦、操作费时费力、对操作工人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操作要求低的新型脚手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包括立杆和横杆,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机构相固定,立杆和横杆共同构成脚手架整体框架,在横杆之间铺设有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两端设置有挂钩,挂钩挂在横杆上,在脚手板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限位销,所述第一锁止限位销由脚手板表面穿入并由脚手板端面穿出,横杆夹在第一锁止限位销与挂钩之间,在脚手板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锁止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销倾斜穿置在脚手板端面上,第二限位销前端压在横杆上。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系统通过扣合紧固相连,相比采用螺栓固定方式,搭建拆卸更加快捷方便,且无需用到众多辅助工具,既使不是熟练工也能轻松进行搭建脚手架。该脚手板通过一端的第一锁止限位销扣在横杆,并由另一端的第二锁止限位销压在横杆上,将脚手板紧固在横杆之间,安装拆卸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止限位销为弧形尖状结构,在第一锁止限位销后端上设有防脱板,在第一锁止限位销前端设置有防脱凸起,所述脚手板一端表面上设有第一锁止孔,在该端端面上向下倾斜设有第二锁止孔,所述第一锁止限位销内弧面朝向挂钩穿入在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上。该第一锁止限位销和挂钩共同构成一开口小的扣爪结构,在安装时,横杆顶起第一锁止定位销,第一锁止定位销往后退开,使得口子变大,随着横杆放入到挂钩内,被横杆顶起的第一锁止定位销上升至一定高度后绕过横杆自动下落,这样第一锁止定位销与挂钩共同抱住横杆,完成锁死功能。拆卸时,只要拉起第一锁止定位销就能解除锁死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锁止定位销中部形成有凸面,在第二锁止定位销后端弯折形成有防脱块,在第二锁止定位销前端上设置有防脱凸起,在所述脚手板另一端端面上向下倾斜设置有第三锁止孔,所述第二锁止定位销凸面朝向挂钩穿入在第三锁止孔上。安装过程中在横杆完全套入挂钩内后,此时推进第二锁止定位销,第二锁止定位销铁牢在横杆下侧,再用锤子敲牢,由于第二锁止定位销上的凸面,使得第二锁止定位销会仅仅压在横杆上,与挂钩共同锁死横杆。
脚手板通过两端的锁止定位插销与横杆锁死,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从而大大加强了脚手架整体刚度及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系统还包括斜杆,所述斜杆连接在上下横杆之间,所述横杆和斜杆都为可伸缩杆,它们都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伸缩杆和伸缩杆套,在伸缩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插孔,在伸缩杆套与伸缩杆连接的一端表面上固定有复位套,在复位套上插有调节插销,所述调节插销前端弯折形成倒钩,在伸缩杆套该端上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调节插销前端倒钩通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贯穿伸缩杆和伸缩杆套,将伸缩杆和伸缩杆套相锁止,在所述复位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下端固定在复位套底部,复位弹簧上端固定在调节插销上。横杆和斜杆都是可伸缩调节杆,具有通用性,通过灵活调节它们的长度,可以适用不同距离之间的连接,这样就不需要制作多种长度规格的横杆,不仅使用更加方便,也方便了横杆或斜杆的制造。在需要调节长度时,拉起调节插销,将伸缩杆在伸缩杆套内进行伸缩,调节好长度后,使得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相对齐,然后放开调节插销,调节插销贯穿伸缩杆和伸缩杆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调节插销牢牢锁住伸缩杆和伸缩杆套,将它们连成一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销连接机构包括设在立杆壁上的卡钩和固置在横杆端头上的蟹钳扣件,所述卡钩为U形结构,包括一个底部和底部两侧的侧壁,两侧壁分别与立杆相连接形成一封闭的扣圈,在同一平面上围绕立杆设置有四个卡钩,四个卡钩呈十字形结构排列,所述蟹钳扣件包括连接底面,在连接底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腭面和下颚面,在上腭面和下腭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插槽和下插槽,所述蟹钳扣件扣在卡钩上,在蟹钳扣件上设置有锲形插销,所述锲形插销穿过上插槽、下插槽和扣圈,将蟹钳扣件与卡钩上相固定。卡钩的前端分别焊接在立杆表面上,将卡钩开口封闭,这样就形成了一封闭的扣圈。蟹钳扣件上的上插槽和下插槽用于插置锲形插销,该蟹钳扣件上下颚面分别扣在扣圈上下开口上,卡钩的底部与蟹钳扣件的连接底面相接触,锲形插销将底部锁死在蟹钳扣件的钳口内,该底部和连接底面都为平面结构,它们之间为平面贴合连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插槽从上腭面延伸至连接底面上,形成一L形结构的槽体,所述下插槽的长度小于上插槽的长度,下插槽的宽度大于上插槽的宽度,所述锲形插销的前端上设置有止脱结构,将锲形插销卡在蟹钳扣件上,所述止脱结构为设置在锲形插销前端的凸块,凸块的厚度大于上插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下插槽的宽度,锲形插销前端的下边靠近凸块处设置有一旋转槽,在锲形插销未锁死前,该旋转槽扣在上插槽位于连接底面上的槽体的端部上,在锲形插销的后端表面上设有弧形凸起。上插槽形状使得锲形插销可以进行旋转,上插槽长度大于下插槽,与锲形插销形状相配合,使得锲形插销插入后正好锁住蟹钳扣件的钳口。下插槽宽度大使得止脱结构能够穿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脚手架上还设置有护栏,在护栏两边杆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与卡钩相扣合的侧向连接机构,该侧向连接机构包括主体部,在主体部前端设置有插入部,在插入部与主体部交界处设置有长形孔,该长形孔一侧位于插入部,另一侧位于主体部上,在长形孔内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为L形,锁扣一端上设置有倒扣,另一端为拨杆,在锁扣弯折处上设置有旋转孔,在主体部一侧的长形孔内设置有与旋转孔对应的轴孔,所述锁扣通过转轴铰接在长形孔内,倒扣位于在插入部一侧的长形孔内,而拨杆位于在主体部一侧的长形孔内,拨杆靠在长形孔一端上,且拨杆前端伸出在长形孔外,在所述旋转孔内设置有使锁扣保持扣合状态的扭簧,在所述卡钩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孔,插入部插入在两插孔上,锁扣的倒扣扣置在侧壁上。该护栏通过侧向连接机构固定在立杆上,该侧向连接机构为扣合方式,这使得护栏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在护栏每一边的杆上至少设置两个侧向连接机构,侧向连接机构是位于护栏侧面上,侧向连接机构朝向方向与护栏平面成垂直关系。该插入部上平面与主体部齐平,插入部高度要低于主体部,这样在主体部和插入部下平面之间形成阻挡部。在安装时,将插入部插入卡钩一侧侧壁的插孔,锁扣倒扣在插孔的限位下,克服弹簧力被压入到长条孔内,随着继续插入,倒扣经过插孔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弹出,倒扣就卡在该卡钩的侧壁上,同时该插入部的前端插入到了卡钩另一侧侧壁的插孔内,这样将侧向连接机构与卡钩相扣合固定。在拆卸时,只要向前推动拨杆,锁扣绕轴转动,倒扣会退入到长条孔内,此时拔出插入部就可轻松将侧向连接机构拆卸下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手板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板体,脚手板中还具有可设置爬梯的爬梯脚手板,该爬梯脚手板的板体一侧通过轴铰接在框架长边上,爬梯的上端通过轴铰接在框架短边上。脚手板中具有可设置爬梯的脚手板,该脚手板的板体不固定,可以开启和关闭,爬梯也铰接在该脚手板框架上,爬梯可以收起和放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系统还设置有连墙件,所述连墙件横向支撑在两墙体之间,脚手架通过连接件与连墙件相固定,所述连墙件为伸缩结构,包括螺杆和套杆,在螺杆上连接有定位螺帽,所述定位螺帽上具有一圈阻挡圈,套杆套在螺杆上且卡在定位螺帽上,套杆的前端顶在阻挡圈上,在螺杆和套杆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底部掌托。该连墙件用于横向支撑在两相对墙面之间,通过旋转定位螺帽可以调节连墙件的长度,这样使得连墙件可以灵活应用在不同工况下,掌托用于撑在墙体上,掌托为面积大的圆形,使得掌托与墙体之间摩擦力更大,支撑更稳固。连墙件通过支撑固定,无需进行螺栓固定,操作简单方便,连墙件固定后脚手架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连墙件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脚手架各部件之间采用卡扣和插销形式相连接固定,在保证紧固的前提下并使得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且操作时无需用到很多辅助工具,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脚手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脚手板的一种截面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销连接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卡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蟹钳扣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蟹钳扣件的一种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锲形插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侧向连接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侧向连接机构与卡钩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横杆和斜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横杆和斜杆的长度调节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墙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立杆  2-横杆  3-脚手板  4-护栏  5-斜杆  6-框架  7-板体  8-爬梯  9-挂钩  10-第一锁止限位销  11-防脱板  12-防脱凸起  13-第二锁止限位销  14-第一锁止孔  15-第二锁止孔  16-第三锁止孔  17-凸面  18-防脱块  19-卡钩  20-蟹钳扣件  21-锲形插销  22-插孔  23-底部  24-扣圈  25-侧壁  26-连接底面  27-上腭面  28-下腭面  29-上插槽  30-下插槽  31-弧形凸起  32-旋转槽  33-凸块  34-主体部  35-插入部  36-长形孔  37-锁扣  38-轴孔  39-旋转孔  40-倒扣  41-拨杆  42-转轴  43-伸缩杆  44-伸缩杆套  45-第一插孔  46-第二插孔  47-调节插销  48-复位套  49-连墙件  50-螺杆  51-套杆  52-底部掌托  53-定位螺帽  54-阻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立杆1和横杆2,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机构相连接,该立杆和横杆共同构成脚手架整体框架。在横杆之间铺设有脚手板3。
如图4所示,插销连接机构包括设在立杆壁上的卡钩19和固置在横杆端头上的蟹钳扣件20,如图5所示,卡钩为U形结构,包括一个底部23和底部两侧的侧壁25,两侧壁分别与立杆相连接形成一封闭的扣圈24,在同一平面上围绕立杆设置有四个卡钩,四个卡钩呈十字形结构排列。如图6所示,蟹钳扣件20包括连接底面26,在连接底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腭面27和下腭面28,在上腭面和下腭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插槽29和下插槽30,蟹钳扣件扣在卡钩上,在蟹钳扣件上设置有锲形插销21,该锲形插销穿过上插槽、下插槽和扣圈,将蟹钳扣件与卡钩上相固定。如图6和图7所示,上插槽29从上腭面27延伸至连接底面26上,形成一L形结构的槽体,下插槽30的长度小于上插槽的长度,下插槽的宽度大于上插槽的宽度。如图8所示,锲形插销21的前端上设置有止脱结构,将锲形插销卡在蟹钳扣件上,该止脱结构为设置在锲形插销前端的凸块33,凸块的厚度大于上插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下插槽的宽度,锲形插销21前端的下边靠近凸块33处设置有一旋转槽32,在锲形插销未锁死前,该旋转槽扣在上插槽29位于连接底面上的槽体的端部上,在锲形插销的后端表面上设有弧形凸起31。
如图2和图3所示,脚手板3两端设置有挂钩9,挂钩挂在横杆2上,在脚手板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限位销10,第一锁止限位销为弧形尖状结构,在第一锁止限位销后端上设有防脱板11,在第一锁止限位销前端设置有防脱凸起12。在该端表面上设有第一锁止孔14,在该端端面上向下倾斜设有第二锁止孔15,第一锁止限位销内弧面朝向挂钩设置,由脚手板表面第一锁止孔穿入并由脚手板端面第二锁止孔穿出,横杆夹在第一锁止限位销与挂钩之间。在脚手板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锁止限位销13,第二锁止定位销中部形成有凸面17,在第二锁止定位销后端弯折形成有防脱块18,在第二锁止定位销前端上设置有防脱凸起12。在脚手板另一端端面上向下倾斜设置有第三锁止孔16,第二锁止定位销凸面朝向挂钩穿入在第三锁止孔上,第二限位销前端压在横杆上。
在脚手架上下横杆之间还连接有斜杆5,该横杆和斜杆都为可伸缩杆,如图12和图13所示,它们都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伸缩杆43和伸缩杆套44,在伸缩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插孔45,在伸缩杆套与伸缩杆连接的一端表面上固定有复位套48,在复位套上插有调节插销47,调节插销前端弯折形成倒钩状,在伸缩杆套该端上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46,调节插销前端倒钩通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贯穿伸缩杆和伸缩杆套,将伸缩杆和伸缩杆套相锁止,在复位套48内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下端固定在复位套底部,复位弹簧上端固定在调节插销上。
在脚手板中还具有用于安装爬梯的脚手板,如图1所示,脚手板包括框架6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板体7,这种用于安装爬梯的爬梯脚手板的板体不固定在框架上,板体的一侧通过轴铰接在框架长边上,而爬梯8的上端通过轴铰接在框架短边上。
如图1所示,在脚手架上还设置有护栏4,在护栏两边杆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与卡钩19相扣合的侧向连接机构,如图9所示,该侧向连接机构包括主体部34,在主体部前端设置有插入部35,该插入部上平面与主体部齐平,插入部高度要低于主体部,这样在主体部和插入部下平面之间形成阻挡部。在插入部与主体部交界处设置有长形孔36,该长形孔一侧位于插入部上,另一侧位于主体部上,在长形孔内设置有锁扣37。如图10所示,锁扣37为L形,锁扣一端上设置有倒扣40,另一端为拨杆41,在锁扣弯折处上设置有旋转孔39,在主体部一侧的长形孔内设置有与旋转孔对应的轴孔38,锁扣通过转轴42铰接在长形孔内,安装后该倒扣位于在插入部一侧的长形孔内,而拨杆位于在主体部一侧的长形孔内,在所述旋转孔内设置有使锁扣保持扣合状态的扭簧,这使得拨杆靠在长形孔一端上,拨杆前端伸出在长形孔外。如图1和图11所示,在所述卡钩19的两侧壁25上分别设置有插孔22,插入部插入在两插孔上,锁扣的倒扣扣置在侧壁上。
脚手架还包括有连墙件49,通过连墙件脚手架与建筑物固定。如图14所示,连墙件横向支撑在两墙体之间,脚手架通过连接件与连墙件相固定,连墙件为伸缩结构,包括螺杆50和套杆51,如图15所示,在螺杆上连接有定位螺帽53,定位螺帽上具有一圈阻挡圈54,套杆套在螺杆上且卡在定位螺帽上,套杆的前端顶在阻挡圈上,在螺杆和套杆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底部掌托5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立杆、横杆、脚手板、护栏、斜杆、框架、板体、爬梯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包括立杆和横杆,立杆和横杆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机构相固定,立杆和横杆共同构成脚手架整体框架,在横杆之间铺设有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板(3)两端设置有挂钩(9),挂钩挂在横杆(2)上,在脚手板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限位销(10),所述第一锁止限位销由脚手板表面穿入并由脚手板端面穿出,横杆夹在第一锁止限位销与挂钩之间,在脚手板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锁止限位销(13),所述第二限位销倾斜穿置在脚手板端面上,第二限位销前端压在横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锁止限位销(10)为弧形尖状结构,在第一锁止限位销后端上设有防脱板(11),在第一锁止限位销前端设置有防脱凸起(12),所述脚手板(3)一端表面上设有第一锁止孔(14),在该端端面上向下倾斜设有第二锁止孔(15),所述第一锁止限位销内弧面朝向挂钩穿入在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锁止定位销(13)中部形成有凸面(17),在第二锁止定位销后端弯折形成有防脱块(18),在第二锁止定位销前端上设置有防脱凸起(12),在所述脚手板另一端端面上向下倾斜设置有第三锁止孔(16),所述第二锁止定位销凸面朝向挂钩穿入在第三锁止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系统还包括斜杆(5),所述斜杆连接在上下横杆(2)之间,所述横杆和斜杆都为可伸缩杆,它们都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伸缩杆(43)和伸缩杆套(44),在伸缩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插孔(45),在伸缩杆套与伸缩杆连接的一端表面上固定有复位套(48),在复位套上插有调节插销(47),所述调节插销前端弯折形成倒钩,在伸缩杆套该端上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46),所述调节插销前端倒钩通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贯穿伸缩杆和伸缩杆套,将伸缩杆和伸缩杆套相锁止,在所述复位套(48)内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下端固定在复位套底部,复位弹簧上端固定在调节插销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插销连接机构包括设在立杆壁上的卡钩(19)和固置在横杆端头上的蟹钳扣件(20),所述卡钩(19)为U形结构,包括一个底部(23)和底部两侧的侧壁(25),两侧壁分别与立杆相连接形成一封闭的扣圈,在同一平面上围绕立杆设置有四个卡钩(19),四个卡钩呈十字形结构排列,所述蟹钳扣件(20)包括连接底面(26),在连接底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腭面(27)和下颚面(28),在上腭面和下颚部上分别设置有上插槽(29)和下插槽(30),所述蟹钳扣件扣在卡钩上,在蟹钳扣件上设置有锲形插销(21),所述锲形插销穿过上插槽、下插槽和扣圈,将蟹钳扣件与卡钩上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插槽(29)从上腭面(27)延伸至连接底面(26)上,形成一L形结构的槽体,所述下插槽(30)的长度小于上插槽的长度,下插槽的宽度大于上插槽的宽度,所述锲形插销的前端上设置有止脱结构,将锲形插销卡在蟹钳扣件上,所述止脱结构为设置在锲形插销前端的凸块(33),凸块的厚度大于上插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下插槽的宽度,锲形插销(21)前端的下边靠近凸块(33)处设置有一旋转槽(32),在锲形插销未锁死前,该旋转槽扣在上插槽(29)位于连接底面上的槽体的端部上,在锲形插销的后端表面上设有弧形凸起(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在脚手架上还设置有护栏(4),在护栏两边杆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与卡钩(19)相扣合的侧向连接机构,该侧向连接机构包括主体部(34),在主体部前端设置有插入部(35),在插入部与主体部交界处设置有长形孔(36),该长形孔一侧位于插入部,另一侧位于主体部上,在长形孔内设置有锁扣(37),所述锁扣为L形,锁扣一端上设置有倒扣(40),另一端为拨杆(41),在锁扣弯折处上设置有旋转孔(39),在主体部一侧的长形孔内设置有与旋转孔对应的轴孔,所述锁扣通过转轴(42)铰接在长形孔内,倒扣位于在插入部一侧的长形孔内,而拨杆位于在主体部一侧的长形孔内,拨杆靠在长形孔一端上,且拨杆前端伸出在长形孔外,在所述旋转孔(39)内设置有使锁扣保持扣合状态的扭簧,在所述卡钩(19)的两侧壁(25)上分别设置有插孔(22),插入部插入在两插孔上,锁扣的倒扣扣置在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脚手板(3)包括框架(6)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板体(7),脚手板中还具有可设置爬梯的爬梯脚手板,该爬梯脚手板的板体一侧通过轴铰接在框架长边上,爬梯(8)的上端通过轴铰接在框架短边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脚手架系统,其特征是系统还设置有连墙件(49),所述连墙件横向支撑在两墙体之间,脚手架通过连接件与连墙件相固定,所述连墙件为伸缩结构,包括螺杆(50)和套杆(51),在螺杆上连接有定位螺帽(53),所述定位螺帽上具有一圈阻挡圈(54),套杆套在螺杆上且卡在定位螺帽上,套杆的前端顶在阻挡圈上,在螺杆和套杆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底部掌托(52)。
CN2013202917444U 2013-05-23 2013-05-23 新型脚手架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20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917444U CN203320919U (zh) 2013-05-23 2013-05-23 新型脚手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917444U CN203320919U (zh) 2013-05-23 2013-05-23 新型脚手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0919U true CN203320919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91744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20919U (zh) 2013-05-23 2013-05-23 新型脚手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0919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0304A (zh) * 2013-05-23 2013-11-27 浙江中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
CN106088563A (zh) * 2016-08-30 2016-11-09 苏州银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搭梯架
CN107549026A (zh) * 2017-09-29 2018-01-09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一种无线控制猪养殖智能喂料器
CN109112924A (zh) * 2018-07-25 2019-01-01 邹雅芳 一种道路施工用的垫板装置
CN110130625A (zh) * 2019-06-18 2019-08-16 北京有巢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插接式脚手架
CN110439256A (zh) * 2019-07-17 2019-11-12 开平市鹏峰金属棚架厂 一种一体成型的脚手架水平横杆
CN112942796A (zh) * 2021-04-25 2021-06-11 刘心勇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搭建装置及其搭建方法
CN116335376A (zh) * 2023-05-26 2023-06-27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钢结构施工用组合脚手架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0304A (zh) * 2013-05-23 2013-11-27 浙江中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
CN103410304B (zh) * 2013-05-23 2015-12-23 浙江中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
CN106088563A (zh) * 2016-08-30 2016-11-09 苏州银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搭梯架
CN107549026A (zh) * 2017-09-29 2018-01-09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一种无线控制猪养殖智能喂料器
CN109112924A (zh) * 2018-07-25 2019-01-01 邹雅芳 一种道路施工用的垫板装置
CN110130625A (zh) * 2019-06-18 2019-08-16 北京有巢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插接式脚手架
CN110439256A (zh) * 2019-07-17 2019-11-12 开平市鹏峰金属棚架厂 一种一体成型的脚手架水平横杆
CN112942796A (zh) * 2021-04-25 2021-06-11 刘心勇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搭建装置及其搭建方法
CN116335376A (zh) * 2023-05-26 2023-06-27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钢结构施工用组合脚手架
CN116335376B (zh) * 2023-05-26 2023-08-15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钢结构施工用组合脚手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0919U (zh) 新型脚手架系统
CN103410304A (zh) 一种新型脚手架系统
GB2460642A (en) Truss Mounting Brace for Locking Two Trusses Together
CN113323365B (zh) 一种电梯井防护平台及施工方法
JP3181041U (ja) 橋梁用足場取付け部材
CN211173050U (zh) 一种建筑脚手架用可调节的踏板装置
EP2518239A1 (en) A climbing head for hoisting a self-climbing protec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works in buildings
CN214785753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脚手架
KR100946360B1 (ko) 조립식 사다리 프레임과 클램프의 결합방법
KR101596939B1 (ko) 낙하방지망 설치 브래킷 제조 방법
CN210918162U (zh) 一种可调整的悬挑外脚手架立杆固定底座
CN210370448U (zh) 脚手架斜梯
CN209339589U (zh) 脚手架对接连接件
CN208585976U (zh) 一种连接楼体与塔吊的通道
KR100812130B1 (ko) 구명줄 겸용 안전네트
CN218061392U (zh) 一种建筑安装用脚手架支撑增强结构
CN206418758U (zh) 一种脚手板
KR20160003751U (ko) 생명선 설치용 지주
CN104372935A (zh) 脚手架
CN216239690U (zh) 带护栏的脚手架踏板单元及脚手架工作平台
CN214217842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附墙架
CN111236607B (zh) 一种超高层钢管柱操作平台及其拆装方法
CN217175636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爬架架体机构
CN206800983U (zh) 一种建筑脚手架安全踏板
CN217998903U (zh) 一种防侧翻冲孔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