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14721U -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14721U
CN203314721U CN2013201309564U CN201320130956U CN203314721U CN 203314721 U CN203314721 U CN 203314721U CN 2013201309564 U CN2013201309564 U CN 2013201309564U CN 201320130956 U CN201320130956 U CN 201320130956U CN 203314721 U CN203314721 U CN 203314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dumpling
hot
fluid chamber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309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雯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1309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14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14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147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属于厨房家电用品。包括安装于锅体(3)内的具有进水孔(8)、出水孔(9)的热流室顶半室(5)或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21);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或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21)之下、所述锅体(3)锅壁(7)之内、所述锅体(3)锅底之上的热流室(6)内的水体,在所述出水孔(9)下方的煮饺电热底盘(4)的加热下,形成所述出水孔(9)比所述进水孔(8)释放出更多的沸腾汽泡并导致热流室(6)内负压,继而吸入所述进水孔(8)方向的水;饺子刚下锅时所述出水孔(9)处释放的沸腾汽泡可以有效改善饺子粘底或破皮现象。

Description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属于家庭厨房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厨房用智能电饭煲具备煮米饭、煮粥、炖汤等功能,但都不具备煮饺功能。传统人工煮饺,需要操作者耐心细致地辅助搅动,稍有不慎则会碰破饺子或搅动不足造成饺子粘底或粘连导致饺子破皮。 
经检索目前没有类似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煮饺功能的智能电饭煲,方便家庭煮饺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包括外锅、上盖、可以从外锅中取出的锅体、单片机和开关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单片机和开关面板具有控制电路和控制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常规煮饭控制电路和煮饺控制电路,所述控制键执行预置程序系列操作指令或单项操作指令;所述智能电饭煲的组成还包括煮饺型电热体以及与之对应匹配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所述智能电饭煲的可拆装式附件;所述智能电饭煲在用于煮饺之前,安装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于所述锅体内锅底处;所述智能电饭煲在用于常规煮饭之前,将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从所述锅体内锅底处拆除; 
所述煮饺型电热体包括煮饺电热底盘;所述煮饺电热底盘是与其上方的置于所述锅体内的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位置及平面布局对应匹配、位于所述锅体之下范围内局部位置的电热体; 
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主要由具有连通孔的热流室顶半室组成;安装于所述锅体内锅底处的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所述连通孔及水平方向的热流室顶半室均位于煮饺子时的所述锅体水体液面之下且远离锅体水体液面而靠近锅底;所述连通孔是一个以上的所述热流室顶半室的穿孔,连通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方水体与下方水体;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依靠支撑结构保持自身下表面与所述锅体锅底分离并稳定坐落于所述锅体锅底之上,所述热流室顶半室远离圆心的外缘与所述锅体锅壁内壁相应邻接处部位吻合接触;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与所述锅体锅壁内壁邻接处部位之下的锅体锅壁内壁下侧部分及锅底共同围合构成热流室,所述热流室的室内空间位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之下、所述锅体锅壁内壁之内、所述锅体锅底之上;所述热流室内水体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下方水体仅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热流室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方水体连通;所述连通孔为进水孔和出水孔,或是包括主要进水区和主要出水区的组合孔,或是由所述组合孔与所述进水孔和/或出水孔组成的复合孔;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与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之间 的所述热流室部分具有升流室段;所述升流室段具有升流构造形式,所述升流构造形式是所述升流室段内具有使其内部水体在所述煮饺电热底盘的加热状态下,形成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比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释放出更多的沸腾气泡并导致热流室内负压,继而吸入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方向的水的构造形式;所述升流室段升流构造形式包括温差式、升顶式或温差式与升顶式的组合式构造形式;所述温差式构造形式是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位于与其对应匹配的所述煮饺电热底盘的正上方;所述升顶式构造形式是所述热流室自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至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方向所述升流室段部分所述热流室顶半室顶高逐渐升高,所述热流室顶半室顶高是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下表面上某一点的相对高度;所述热流室由升流室段组成,或由升流室段和升流室段相邻空间组成;所述升流室段相邻空间是在所述热流室内、所述升流室段范围之外的空间。 
所述智能电饭煲包括普通智能电饭煲和智能压力电饭煲;所述常规煮饭控制电路是指现有普通智能电饭煲用于煮米饭、煮粥、炖鸡、炖肉、煲汤、冷饭加热、保温等操作的控制电路;所述煮饺型电热体为煮饺型电热底盘或煮饺型电热底盘与周围电热体;所述煮饺型电热底盘为煮饺电热底盘或煮饺电热底盘与常规电热底盘;所述常规电热底盘是所述锅体之下范围内、所述煮饺电热底盘范围之外并与所述煮饺电热底盘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电热体;所述周围电热体为位于所述锅体之外的侧面的锅体侧面电热体和/或位于所述上盖内的上盖电热体;所述常规电热底盘主要用于常规煮饭;在拆除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后,所述煮饺电热底盘也能够用于常规煮饭,因此所述专用电热底盘的构成包括煮饺电热底盘或煮饺电热底盘与常规电热底盘;所述专用电热底盘的构成包括所述煮饺电热底盘和常规电热底盘平面形状互补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平面;所述进水孔、主要进水区或出水孔、主要出水区的进、出水功能是在装置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功能,有时也会呈现出夹杂有少量反向功能,尤其是在所述锅体内水第一次沸腾之前,所有的连通孔都有可能呈现出出水或冒泡现象;所述温差式是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位置的水被其下方的所述煮饺电热底盘加热而快述升温至沸腾,与此同时在靠近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位置的水未被加热或被微弱加热,从而实现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比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释放出更多的沸腾气泡并导致热流室内负压,继而吸入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方向的水;所述升流室段相邻空间包括所述热流室内、所述升流室段范围之外、所述所述热流室顶半室顶高自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至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方向等高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方式煮饺子的第一个特点是饺子下沉接触到的底部不是传统方式的高温的锅底,而是接触到与锅底间隔有热流室水体的温度不高于沸点的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从而大大降低了饺子沉积或接触底部时受高温影响而形成的粘连、破皮现象。 
本装置由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靠近所述锅体锅底并形成了相对密闭的热流室腔体空 间内的水体体积远远小于传统方式的整锅水水体体积,所述连通孔面积很小导致较低温水进入热流室较少,所述热流室顶半室构造有利于所述热流室内水体的保温和升温,以及所述升流室段升流构造形式,这四方面原因导致本实用新型具有第二个特点,就是在所述锅体第一次充分沸腾出现大量气泡后将饺子下锅,对于所述热流室的特殊构造内的水体相对于传统方式的整锅水体而言,能够更快地升温并较早地产生第二次沸腾气泡,形成对沉积于底部的饺子的搅动力,进一步降低饺子粘连、破皮现象;所述对应匹配的煮饺电热底盘和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构造形式有可能实现在沸腾时饺子下锅后依然持续产生沸腾气泡,使得沉入锅底的饺子受到搅动和推升力,从而大大降低饺子粘底和粘连的现象。 
一种改进型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材质为食品级耐煮沸隔热材料;所述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煮饺电热底盘和常规电热底盘之间具有纵向隔热层;所述煮饺装置具有一种以上方便使用或增强沸腾气泡释放的辅助构造形式,所述辅助构造形式包括: 
把手形式,即所述煮饺装置具有能够使其在所述锅体锅底安装或取出的把手; 
导流肋形式,即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下表面具有竖板状导流肋; 
上罩式连通孔构造形式,即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上方具有顶部遮挡而底部开敞的遮挡罩;在煮饺子过程中,当所述锅体内水第一次沸腾后将饺子下锅,导致锅体内水温下降,需要一段时间的继续加热,锅体内水才能再次沸腾,这段时间是导致饺子粘底、破皮的关键期;所述上罩式连通孔构造形式能够阻挡或减缓由于饺子尤其是述冻饺子下锅时导致的较低温水下沉并直接进入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在关键期内促进本装置产生并提高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释放沸腾气泡量; 
凸起形式,即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上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以外区域的凸起,该凸起的高度向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凸起在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形状为锥体或螺旋锥体; 
下罩形式,即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下方具有底部遮挡而靠近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下表面侧朝向出水水流方向开敞的下罩,该下罩阻挡其下方的沸腾气泡上升进入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并引导这些气泡流向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方向。 
所述热流室顶半室材质为食品级耐煮沸隔热材料,包括食品级陶瓷或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热流室内水体的保温和快述升温性能;所述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煮饺电热底盘和常规电热底盘之间具有纵向隔热层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上方的升流室内水体温度的控制,从而增强升流室段升流效果;该改进型增加了所述增强沸腾气泡释放的辅助构造形式,将所述连通孔和热流室的构造优化后,可以更好地改善所述关键期气泡即第二次沸腾气泡的生成状况;所述导流肋可以辅助引导水流流向,增强升流效果;所述遮挡罩的作用是提高饺子下锅后所述进水孔或主要进水区进水的水温,更有利于所述第二次沸腾气泡的生成状况;所述凸起的形状引导下沉的饺子滑向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 附近,利用第二次沸腾、升腾气泡或持续不断的沸腾、升腾气泡搅动趋于沉积的饺子;所述下罩的作用是消除在所述进水孔或主要进水区形成的微量上升气泡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改善和增强所述第二次沸腾、升腾气泡生成状况;所述凸起或螺旋锥体与所述把手为各自独立的构件,或是满足两种功能特性的同一构件。 
一种深化改进型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 
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依靠若干支点支架保持自身下表面与所述锅体锅底分离并稳定坐落于锅体锅底之上; 
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以其外缘平置于所述锅体锅壁内侧靠近所述锅体锅底处周边的水平环状台阶或水平环状凸起上; 
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远离圆心的外缘下延至所述锅体锅底而形成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并盖满所述锅体锅底;所述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与所述锅体锅底共同构成热流室。 
所述水平环状台阶或水平环状凸起位于所述锅体锅壁内侧距离所述锅体锅底最低处底面垂直距离25mm范围之内; 
所述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是所述热流室顶半室的特例。 
另一种深化改进型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具有所述热流室顶半室自下表面向下至所述锅体锅底面上的薄壁状热流室壁,所述热流室壁可以保持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下表面与所述锅体锅底分离并稳定坐落于锅体锅底之上;所述热流室顶半室借助于所述热流室壁形成一个以上具有所述连通孔的所述热流室;本装置具有包括所述上罩式、邻孔式或所述上罩式与邻孔式的组合式构造形式的连通孔构造形式,这三种连通孔构造形式均能够促进本装置在所述关键期内产生并提高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释放沸腾气泡量;所述邻孔式是两个以上的所述热流室的某个所述进水孔和/或主要进水区靠近任意一个所述热流室的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 
所述热流室壁与所述导流肋具有类似的构造特征,只是所述热流室壁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下表面下延至所述锅体锅底,而导流肋下延未达锅底;热流室壁两侧为不同的热流室,而导流肋两侧因其水体连通而仍为同一个热流室;热流室壁及导流肋的厚度为下薄上厚或上下一致。 
所述热流室顶半室借助于所述热流室壁形成一个以上具有所述连通孔的所述热流室,多室结构可以更加合理地设置热流室构造及之对应匹配的煮饺电热底盘,从而设置沸腾气泡的生成位置、生成量,有效改善所述关键期内下沉饺子的活化状态;所述邻孔式可以吸收出水孔或主要出水区沸腾气泡附近较高温度的水,进一步削弱了饺子下锅导致水温降低的不良影响,从而增加尤其是关键期早期的沸腾气泡生成量。 
另一种深化改进型的优化型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饺电热底盘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具有相对固定的对位关系;所述锅体外侧具有与所 述外锅相应位置的外卡固结构对应匹配的将所述锅体稳定坐落于所述外锅内固定位置的外定位结构;所述热流室顶半室远离圆心的外缘侧具有与所述锅体内相应位置的内卡固结构对应匹配的将所述热流室顶半室稳定坐落于所述锅体内固定位置的内定位结构;位于所述锅体之下的所述煮饺电热底盘在所述热流室顶半室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处及邻近出水部位的所述热流室正下方位置具有平面形状及投影关系相匹配吻合且略小的电热体。 
所述煮饺电热底盘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具有相对固定的对位关系是通过所述锅体以特定的固定的角度放置于所述外锅内,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以特定的固定的角度放置于所述锅体内,从而达到所述煮饺电热底盘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的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在位置及投影关系上的精确吻合;所述煮饺电热底盘的加热体的位置与形状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内热流室构造精确吻合且略小,达到最佳电热气泡生成效果;所述外定位结构和内卡固结构包括所述锅体底部锅壁向外形成的凸起或向内形成的凹陷的锅壁的外壁和内壁。 
另一种深化改进型的进一步优化改进型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电热气泡力旋流装置;所述连通孔包括上翼型出水孔,所述上翼型出本孔上方具有拱顶形拱翼或半拱翼,所述拱顶形拱翼或半拱翼从所述上翼型出水孔位置开始,沿所述锅体锅壁内侧螺旋上升;所述拱翼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两边低;所述半拱翼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外弧侧低而内弧侧更低,所述半拱翼的外弧侧紧贴所述锅壁内壁;二个以上的所述拱翼或半拱翼为对称方式布局或不对称方式布局;所述拱翼或半拱翼为:安装或固定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侧;所述拱翼或半拱翼安装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侧的方式包括以其下部的插件安装于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的插槽内。 
具有拱翼结构的所述旋流装置形成的旋流,大大改善了煮制条件,不对称方式布局的拱翼或半拱翼形成的不均匀旋流有助于更好地搅动饺子和均匀加热;本实用新型第三个特点就是利用沸腾气泡形成旋流及不均匀旋流,尤其是在所述关键期内的旋流及不均匀旋流对于饺子煮制非常有益;本实用新型第四个特点是对于再次沸腾的漂浮中的饺子继续保持持续不断的旋转及不均匀旋转搅动、混匀而达到受热更加均匀,煮制效果进一步优于传统煮制方式。 
又一种深化改进型的优化型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电热气泡力旋流装置;所述连通孔包括上翼型出水孔,所述上翼型出水孔上方具有拱顶形拱翼或半拱翼,所述拱顶形拱翼或半拱翼从所述上翼型出水孔位置开始,沿所述锅体锅壁内侧螺旋上升;所述拱翼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两边低;所述半拱翼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外弧侧低而内弧侧更低,所述半拱翼的外弧侧紧贴所述锅壁内壁;二个以上的所述拱翼或半拱翼为对称方式布局或不对称方式布局;所述拱翼或半拱翼为:安装或固定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侧;所述拱翼或半拱翼安装于 所述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侧的方式包括以其下部的插件安装于热流室顶半室上表面的插槽内。 
前述七种所述智能电饭煲使用方法为:打开所述上盖,将所述热流室顶半室、所述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或具有拱翼、半拱翼构造的热流室顶半室置于所述锅体内锅底处,加水适量,开启煮饺电热底盘为主的大火加热电路,直到锅体内水沸腾时,将饺子下锅并加以人工适当搅拌,开启煮饺电热底盘为主的煮饺模式最大功率加热电路,无需继续人工搅拌,直到再次沸腾后,改为煮饺电热底盘小火煮制。 
一种基于前述七种方案的自控型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饭煲具有溢沸传感器,所述溢沸传感器可以感应溢沸液面升高并传输信号至所述单片机;所述煮饺控制电路及控制键是根据饺子特性选择不同的煮沸模式的程序控制电路及控制键,所述饺子特性包括饺子数量、冻饺与现包饺状态和饺子馅料特性;所述控制电路及控制键还具有标准程序与保守程序选择键和调节所述煮饺电热底盘发热功率的手动控制键。 
所述煮饺控制电路程序包括:包括所述煮饺电热底盘在内的电热体在大火加热状态下形成大量升腾气泡或沸腾的旋流,控制电路在沸腾后发出提示音响,操作者打开上盖,将饺子下锅后,除所述常规电热底盘之外的包括所述煮饺电热底盘在内的所有电热体开启煮饺模式最大功率加热电路;为了保证在所述出水孔和/或主要出水区、上翼型出水孔持续产生大量升腾气泡,所述常规电热底盘应为关闭或文火状态;当所述锅体内再次沸腾时,溢沸液面升高触及所述溢沸传感器,导致所述控制电路关闭所有电热体数秒,所述溢沸液面降低后,仅开启所述煮饺电热底盘文火档加热,保持所述锅体内升腾气泡和/或旋流状态下文火煮沸;经过几次沸腾、关闭电热体和文火加热,控制电路发出煮制完成提示音。 
该自控型智能电饭煲使用方法为:打开所述上盖,将所述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所述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或具有拱翼、半拱翼构造的热流室顶半室置于所述锅体内锅底处,加水适量,设置煮制模式,开机运行,关闭上盖或保持上盖开启,听到沸腾提示音后开启上盖将饺子下锅或直接将饺子下锅,关闭所述上盖,听到煮熟提示音后开启所述上盖即可捞出饺子;煮制模式包含保守程序及手动控制键设置,用于煮制经验欠缺时以较低的煮制成熟度完成煮制,然后通过人工检验,再加以手动控制键继续煮制至满意程度;通过保守程序的使用,操作者可以确保每次煮制均不会出现煮烂或粘连、破皮状况,经过几次经验的积累,最终实现一次设置煮制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电热气泡及电热气泡旋流煮饺,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避免了人工搅动饺子时碰破或搅动不足造成饺子破皮;本实用新型在煮饺子开锅之后,依然旋转的煮沸方式比较传统煮饺具有更好的加热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煮饺子与传统人工煮饺方式相比,可以以相同的水量煮制更多的饺子,因此还具有节水优点。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标注为:外锅1,上盖2,锅体3,煮饺电热底盘4,热流室顶半室5,热流室6,锅壁7,进水孔8,出水孔9,主要进水区10,主要出水区11,升流室段12,升流室段相邻空间13,把手14,导流肋15,遮挡罩16,螺旋锥体17,支点支架18,水平环状台阶19,水平环状凸起20,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21,热流室壁22,拱翼23,半拱翼24,插件25,插槽26,上翼型出水孔27。 
附图1   为实施例一俯视平面图。 
附图2   为实施例一锅体部分立面剖视图。 
附图3   为实施例二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图。 
附图4   为实施例三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图。 
附图5   为实施例四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图。 
附图6   为实施例五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图。 
附图7   为实施例五锅体内部分俯视平面图。 
附图8   为半拱翼立面示意图。 
附图9   为实施例六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图。 
附图10  为水平环状台阶和水平环状凸起立面剖面示意图。 
附图11  为拱翼和半拱翼横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附图1、附图2为具有两个同心圆环形煮饺电热底盘4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在所述两个环形电热底盘4的上方的热流室顶半室5具有两圈环形排列的若干出水孔9,在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的中心区域、所述两圈若干出水孔9之间和所述热流室顶半室外缘侧分别具有三圈环形排列的若干进水孔8;所述若干出水孔9处的所述顶高均高于所述若干进水孔8处的顶高;所述升流室升流构造形式为温差式和升顶式的组合式;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为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21;图示煮饺电热底盘4的内外两侧均为所述常规电热底盘。 
实施例二: 
附图3为具有十二个弧形组合孔、十二条导流肋15、两个环形煮饺电热底盘4和六个圆柱形支点支架18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的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 
实施例三: 
附图4为具有一个螺旋线型组合孔、六条放射线型煮饺电热底盘4和四个圆柱形支点支架18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的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 
实施例四: 
附图5为具有两圈环形热流室壁22、三个环形煮饺电热底盘4、三圈若干出水孔9、四圈若干进水孔8、三个热流室6及若干弧形导流肋15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的热流室俯视平面构造。 
实施例五: 
附图6至附图8所示智能电饭煲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电热气泡力旋流装置;该机型具有三个同样构造的热流室6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和两个通用的环形煮饺电热底盘4,较窄的内环的环形煮饺电热底盘4位于中心区域十五个出水孔9之下,用于生成升腾气泡,较宽的外环的环形煮饺电热底盘4位于外缘,用于生成大量升腾气泡并分别通过三个热流室的上翼型出水孔27上方的半拱翼24,形成三条同向旋转气泡流;三个上翼型出水孔27分别邻近相邻热流室的进水孔8;每个热流室分别具有三段升流室空间12和二段平顶的升流室段相邻空间13;附图标注14、16为内弧侧固定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顶部,外弧侧罩住十五个出水孔9的具有所述上罩16和把手14双重功能的构件;附图标注25为所述半拱翼24基部的插件,附图标注26为匹配于所述插件25的位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顶部的插槽。 
实施例六: 
附图9为实施例五基础上的改进型,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具有相对固定的对位关系的智能电饭煲;与实施例五中心区域的十五个出水孔9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心部位的出水孔9是三组弧形排列出水孔9,每组四个出水孔9,三组弧形的圆心不同心;该机型具有六个煮饺电热底盘4均精确对位于三个热流室6的特定位置,实现电热旋流及辅助升腾气泡功能的最优化效果;该机型还具有溢沸传感器和所述具有煮饺功能的控制电路、程序控制电路及控制键,可以实现精确调控及便捷使用;所述溢沸传感器的位置在所述上盖上或所述外锅内侧。 

Claims (8)

1.一种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包括外锅(1)、上盖(2)、可以从外锅(1)中取出的锅体(3)、单片机和开关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单片机和开关面板具有控制电路和控制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常规煮饭控制电路和煮饺控制电路,所述控制键执行预置程序系列操作指令或单项操作指令;所述智能电饭煲的组成还包括煮饺型电热体以及与之对应匹配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所述智能电饭煲的可拆装式附件;所述智能电饭煲在用于煮饺之前,安装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于所述锅体(3)内锅底处;所述智能电饭煲在用于常规煮饭之前,将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从所述锅体(3)内锅底处拆除; 
所述煮饺型电热体包括煮饺电热底盘(4);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是与其上方的置于所述锅体(3)内的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位置及平面布局对应匹配、位于所述锅体(3)之下范围内局部位置的电热体; 
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主要由具有连通孔的热流室顶半室(5)组成;安装于所述锅体(3)内锅底处的所述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所述连通孔及水平方向的热流室顶半室(5)均位于煮饺子时的所述锅体(3)水体液面之下且远离锅体(3)水体液面而靠近锅底;所述连通孔是一个以上的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的穿孔,连通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方水体与下方水体;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依靠支撑结构保持自身下表面与所述锅体(3)锅底分离并稳定坐落于所述锅体(3)锅底之上,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远离圆心的外缘与所述锅体(3)锅壁(7)内壁相应邻接处部位吻合接触;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与所述锅体(3)锅壁(7)内壁邻接处部位之下的锅体(3)锅壁(7)内壁下侧部分及锅底共同围合构成热流室(6),所述热流室(6)的室内空间位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之下、所述锅体(3)锅壁(7)内壁之内、所述锅体(3)锅底之上;所述热流室(6)内水体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下方水体仅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热流室(6)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方水体连通;所述连通孔为进水孔(8)和出水孔(9),或是包括主要进水区(10)和主要出水区(11)的组合孔,或是由所述组合孔与所述进水孔(8)和/或出水孔(9)组成的复合孔;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与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之间的所述热流室(6)部分具有升流室段(12);所述升流室段(12)具有升流构造形式,所述升流构造形式是所述升流室段(12)内具有使其内部水体在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的加热状态下,形成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比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释放出更多的沸腾气泡并导致热流室(6)内负压,继而吸入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方向的水的构造形式;所述升流室段(12)升流构造形式包括温差式、升顶式或温差式与升顶式的组合式构造形式;所述温差式构造形式是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位于与其对应匹配的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的正上方;所述升顶式构造形式是所述热流室(6)自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至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方向所述升流室段(12)部分 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顶高逐渐升高,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顶高是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下表面上某一点的相对高度;所述热流室(6)由升流室段(12)组成,或由升流室段(12)和升流室段相邻空间(13)组成;所述升流室段相邻空间(13)是在所述热流室(6)内、所述升流室段(12)范围之外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材质为食品级耐煮沸隔热材料;所述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煮饺电热底盘(4)和常规电热底盘之间具有纵向隔热层;所述煮饺装置具有一种以上方便使用或增强沸腾气泡释放的辅助构造形式,所述辅助构造形式包括: 
把手形式,即所述煮饺装置具有能够使其在所述锅体(3)锅底安装或取出的把手(14); 
导流肋形式,即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下表面具有竖板状导流肋(15); 
上罩式连通孔构造形式,即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上方具有顶部遮挡而底部开敞的遮挡罩(16);在煮饺子过程中,当所述锅体(3)内水第一次沸腾后将饺子下锅,导致锅体(3)内水温下降,需要一段时间的继续加热,锅体(3)内水才能再次沸腾,这段时间是导致饺子粘底、破皮的关键期;所述上罩式连通孔构造形式能够阻挡或减缓由于饺子或述冻饺子下锅时导致的较低温水下沉并直接进入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在关键期内促进本装置产生并提高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释放沸腾气泡量; 
凸起形式,即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上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以外区域的凸起,该凸起的高度向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凸起在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形状为锥体或螺旋锥体(17); 
下罩形式,即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下方具有底部遮挡而靠近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下表面侧朝向出水水流方向开敞的下罩,该下罩阻挡其下方的沸腾气泡上升进入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并引导这些气泡流向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 
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依靠若干支点支架(18)保持自身下表面与所述锅体(3)锅底分离并稳定坐落于锅体(3)锅底之上; 
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以其外缘平置于所述锅体(3)锅壁(7)内侧靠近所述锅体(3)锅底处周边的水平环状台阶(19)或水平环状凸起(20)上; 
或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远离圆心的外缘下延至所述锅体(3)锅底而形成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21)并盖满所述锅体(3)锅底;所述外缘下延型热流室顶半室(21)与所述锅体(3)锅底共同构成热流室(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具有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自下表面向下至所述锅体(3)锅底面上的薄壁状热流室壁(22),所述热流室壁(22)可以保持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下表面与所述锅体(3)锅底分离并稳定坐落于锅体(3)锅底之上;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借助于所述热流室壁(22)形成一个以上具有所述连通孔的所述热流室(6);本装置具有包括所述上罩式、邻孔式或所述上罩式与邻孔式的组合式构造形式的连通孔构造形式,这三种连通孔构造形式均能够促进本装置在所述关键期内产生并提高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释放沸腾气泡量;所述邻孔式是两个以上的所述热流室(6)的某个所述进水孔(8)和/或主要进水区(10)靠近任意一个所述热流室(6)的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具有相对固定的对位关系;所述锅体(3)外侧具有与所述外锅(1)相应位置的外卡固结构对应匹配的将所述锅体(3)稳定坐落于所述外锅(1)内固定位置的外定位结构;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远离圆心的外缘侧具有与所述锅体(3)内相应位置的内卡固结构对应匹配的将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稳定坐落于所述锅体(3)内固定位置的内定位结构;位于所述锅体(3)之下的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在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所述出水孔(9)和/或主要出水区(11)处及邻近出水部位的所述热流室(6)正下方位置具有平面形状及投影关系相匹配吻合且略小的电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电热气泡力旋流装置;所述连通孔包括上翼型出水孔(27),所述上翼型出水孔(27)上方具有拱顶形拱翼(23)或半拱翼(24),所述拱顶形拱翼(23)或半拱翼(24)从所述上翼型出水孔(27)位置开始,沿所述锅体(3)锅壁(7)内侧螺旋上升;所述拱翼(23)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两边低;所述半拱翼(24)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外弧侧低而内弧侧更低,所述半拱翼(24)的外弧侧紧贴所述锅壁(7)内壁;二个以上的所述拱翼(23)或半拱翼(24)为对称方式布局或不对称方式布局;所述拱翼(23)或半拱翼(24)为:安装或固定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侧;所述拱翼(23)或半拱翼(24)安装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侧的方式包括以其下部的插件(25)安装于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的插槽(26)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气泡煮饺装置为电热气泡力旋流装置;所述连通孔包括上翼型出水孔(27),所述上翼型出水孔(27)上方具有拱顶形拱翼(23)或半拱翼(24),所述拱顶形拱翼(23)或半拱翼(24)从所述上翼型出水孔(27)位置开始,沿所述锅体(3)锅壁(7)内侧螺旋上升;所述拱翼(23)的拱顶横断面为中间高两边低;所述半拱翼(24)的拱 顶横断面为中间高、外弧侧低而内弧侧更低,所述半拱翼(24)的外弧侧紧贴所述锅壁(7)内壁;二个以上的所述拱翼(23)或半拱翼(24)为对称方式布局或不对称方式布局;所述拱翼(23)或半拱翼(24)为:安装或固定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侧;所述拱翼(23)或半拱翼(24)安装于所述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侧的方式包括以其下部的插件(25)安装于热流室顶半室(5)上表面的插槽(2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饭煲具有溢沸传感器,所述溢沸传感器可以感应溢沸液面升高并传输信号至所述单片机;所述煮饺控制电路及控制键是根据饺子特性选择不同的煮沸模式的程序控制电路及控制键,所述饺子特性包括饺子数量、冻饺与现包饺状态和饺子馅料特性;所述控制电路及控制键还具有标准程序与保守程序选择键和调节所述煮饺电热底盘(4)发热功率的手动控制键。 
CN2013201309564U 2013-03-22 2013-03-22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14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309564U CN203314721U (zh) 2013-03-22 2013-03-22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309564U CN203314721U (zh) 2013-03-22 2013-03-22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14721U true CN203314721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4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309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14721U (zh) 2013-03-22 2013-03-22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147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9219A (zh) * 2015-03-23 2015-07-01 马根昌 节能锅具
WO2018032904A1 (zh) * 2016-08-18 2018-02-22 王佐良 水煮荷包蛋煮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9219A (zh) * 2015-03-23 2015-07-01 马根昌 节能锅具
WO2018032904A1 (zh) * 2016-08-18 2018-02-22 王佐良 水煮荷包蛋煮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1026B (zh)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燃气灶具
CN108244985A (zh) 一种蒸饭煲及蒸饭方法
CN204839114U (zh) 一种蒸汽锅
CN203314721U (zh) 具有电热气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
CN102835889A (zh) 置于家用汤锅锅底的煮饺装置及配套汤锅
CN207865471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9869782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1267397Y (zh) 真空保温低压力节能锅
CN202960042U (zh) 置于家用汤锅锅底的煮饺装置及配套汤锅
CN201019508Y (zh) 电蒸锅
CN103142133A (zh) 具有电热汽泡煮饺装置的智能电饭煲或智能压力电饭煲
CN206612674U (zh) 烹饪器具
CN11055329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10861197U (zh) 一种具有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0986976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3088723U (zh) 多功能一体锅
CN109869767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822258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10094728B (zh) 一种燃烧器
CN202426282U (zh) 多功能节能锅
CN205560885U (zh) 一种烤涮一体灶
CN21972036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004555U (zh) 嵌平式灶具
CN203138061U (zh) 节能蒸煮锅
CN205939254U (zh) 集热式高效节能燃烧中餐炒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