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8604U -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8604U
CN203298604U CN2013201481781U CN201320148178U CN203298604U CN 203298604 U CN203298604 U CN 203298604U CN 2013201481781 U CN2013201481781 U CN 2013201481781U CN 201320148178 U CN201320148178 U CN 201320148178U CN 203298604 U CN203298604 U CN 20329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as heat
channel
aluminium alloy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481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雪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EAST INDUSTRIAL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EAST INDUSTRIAL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EAST INDUSTRIAL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EAST INDUSTRIAL FURNA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481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86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中的坩埚,所述炉体包括烧嘴口、排烟口和进气口,还包括烟气热量转换装置、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烟气热量转换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通孔,所述右腔室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排烟口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交替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且分别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交替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能提高燃气的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热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目前一些燃气设备的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燃起设备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现有技术中,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需要燃烧可燃气体来进行加热,那么在燃烧的同时还需要同时输入空气进行助燃,一般输入的空气是常温的空气,导致可燃气体在燃烧时,热效率比较低下,而与此同时,可燃气体燃烧后排放的烟气的热量都白白的浪费掉了。一般燃烧后的烟气直接通过排气管道排出,排出的烟气温度约为900℃~1000℃,同时现有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直接把烟气排出,天然气耗量大,热量利用率低,长时间大火燃烧,缩短了烧嘴寿命,增加了维护和使用成本,由于一直对坩埚的一处加热,也缩短了坩埚的使用寿命,经过测试每天耗气量为480立方米天然气。
因此,如何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以提高燃气的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以提高燃气的热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中的坩埚,所述炉体包括烧嘴口、排烟口和进气口,还包括烟气热量转换装置、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烟气热量转换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通孔,所述右腔室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排烟口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交替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且分别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交替连通。
优选的,上述坩埚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炉体中。
优选的,上述排烟口设置有引气装置。
优选的,上述进气口设置有供气装置。
优选的,上述供气装置为鼓风机。
优选的,上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更换所述第一蓄热体的第一更换口。
优选的,上述左腔室和所述右腔室之间采用隔板及浇筑层进行隔离。
优选的,上述左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保温层。
优选的,上述左腔室和所述右腔室的使用切换周期为30秒-200秒。
优选的,上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炉体的内部的铝液温度的热电偶和根据所述热电偶的信号控制所述烧嘴口处的火焰温度的温控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中的坩埚,所述炉体包括烧嘴口、排烟口和进气口,还包括烟气热量转换装置、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烟气热量转换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通孔,所述右腔室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排烟口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交替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且分别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交替连通。
使用时,第二换向阀与第二通道连通,与第四通道不连通,同时第一换向阀与第三通道连通,与第一通道不连通,那么助燃空气从进气口通过第二通道进入到左腔室中,此时,左腔室中的第一蓄热体已经从烟气中吸收了足够的热量并存储在自身,第一蓄热体中的热量在助燃空气经过时会转移到助燃空气中,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然后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从第一通孔进入到炉体的内部配合可燃气体进行燃烧,对坩埚进行加热,由于助燃空气已经经过了预热,因此提高了可燃气体的燃烧的热效率,并且可燃气体燃烧后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得到了利用,同时,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从第二通孔通过右腔室,然后从第三通道进入到排烟口中排出,那么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中的热量被右腔室中的第二蓄热体吸收并存储,然后被吸收完热量的烟气从排烟口中排出,当第一蓄热体中的热量较少或者当第二蓄热体中热量较高时,第二换向阀与第四通道连通,与第二通道不连通,同时第一换向阀与第一通道连通,与第三通道不连通,那么助燃空气从进气口通过第四通道进入到右腔室中,此时,右腔室中的第二蓄热体已经从烟气中吸收了足够的热量并存储在自身,第二蓄热体中的热量在助燃空气经过时会转移到助燃空气中,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然后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从第二通孔进入到炉体的内部配合可燃气体进行燃烧,对坩埚进行加热,由于助燃空气已经经过了预热,因此提高了可燃气体的燃烧的热效率,并且可燃气体燃烧后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得到了利用,同时,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从第一通孔通过左腔室,然后从第一通道进入到排烟口中排出,同时,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中的热量被左腔室中的第一蓄热体吸收并存储,然后被吸收完热量的烟气从排烟口中排出。由于助燃空气是经过预热的,那么就实现了提高燃气的热效率。
并且由于助燃空气从第一蓄热体吸收热量转换到从第二蓄热体吸收热量的过程是不间断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交替进行,可以始终保持助燃空气为预热态,同时,始终保持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也是持续的被吸收热量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排出的烟气温度约为150℃左右,能够充分利用尾气热量,减少了燃气用量,提高了热效率约85%,并且增加了烧嘴使用寿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经过测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每天耗气量为240立方米天然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烟气热量转换装置1、排烟口2、进气口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炉体6、鼓风机7、第一蓄热体8、坩埚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以提高燃气的热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指示的为气体的流动方向,烟气热量转换装置1为半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包括炉体6和设置在炉体6中的坩埚9,炉体6包括烧嘴口、排烟口2和进气口3,还包括烟气热量转换装置1、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烟气热量转换装置1包括箱体,箱体中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8、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通孔4,右腔室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均与炉体6的内部连通,第一换向阀与排烟口2连通,且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交替连通,第二换向阀与进气口3连通,且分别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交替连通。
使用时,第二换向阀与第二通道连通,与第四通道不连通,同时第一换向阀与第三通道连通,与第一通道不连通,那么助燃空气从进气口3通过第二通道进入到左腔室中,此时,左腔室中的第一蓄热体8已经从烟气中吸收了足够的热量并存储在自身,第一蓄热体8中的热量在助燃空气经过时会转移到助燃空气中,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然后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从第一通孔4进入到炉体6的内部配合可燃气体进行燃烧,对坩埚9进行加热,由于助燃空气已经经过了预热,因此提高了可燃气体的燃烧的热效率,并且可燃气体燃烧后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得到了利用,同时,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从第二通孔通过右腔室,然后从第三通道进入到排烟口2中排出,那么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中的热量被右腔室中的第二蓄热体吸收并存储,然后被吸收完热量的烟气从排烟口2中排出,当第一蓄热体8中的热量较少或者当第二蓄热体中热量较高时,第二换向阀与第四通道连通,与第二通道不连通,同时第一换向阀与第一通道连通,与第三通道不连通,那么助燃空气从进气口3通过第四通道进入到右腔室中,此时,右腔室中的第二蓄热体已经从烟气中吸收了足够的热量并存储在自身,第二蓄热体中的热量在助燃空气经过时会转移到助燃空气中,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然后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从第二通孔5进入到炉体6的内部配合可燃气体进行燃烧,对坩埚9进行加热,由于助燃空气已经经过了预热,因此提高了可燃气体的燃烧的热效率,并且可燃气体燃烧后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得到了利用,同时,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从第一通孔4通过左腔室,然后从第一通道进入到排烟口2中排出,同时,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中的热量被左腔室中的第一蓄热体8吸收并存储,然后被吸收完热量的烟气从排烟口2中排出。由于助燃空气是经过预热的,那么就实现了提高燃气的热效率。
并且由于助燃空气从第一蓄热体8吸收热量转换到从第二蓄热体吸收热量的过程是不间断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交替进行,可以始终保持助燃空气为预热态,同时,始终保持需要被吸收热量的烟气也是持续的被吸收热量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排出的烟气温度约为150℃左右,能够充分利用尾气热量,减少了燃气用量,提高了热效率约85%,并且增加了烧嘴使用寿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经过测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每天耗气量为240立方米天然气。
其中,第一换向阀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交替连通指的是第一换向阀与第一通道连通,与第三通道不连通,与第三通道连通时,与第一通道不连通,第二换向阀分别与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交替连通指的是第二换向阀与第二通道连通,与第四通道不连通,与第四通道连通时,与第二通道不连通。
具体的,坩埚9可转动的设置在炉体6中,提高了坩埚9的加热均匀性,防止坩埚9长时间只有一处受热,导致自身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当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从第二通孔5进入到炉体6的内部配合可燃气体燃烧对坩埚9进行加热改为由第一通孔4进入时或者当助燃空气从第一通孔4进入到炉体6的内部配合可燃气体燃烧对坩埚9进行加热改为由第二通孔5进入时,坩埚9的转动方向均改变,例如有顺时针变为逆时针或者有逆时针变为顺时针,这样可以更好的对坩埚9进行均匀的加热。
具体的,排烟口2设置有引气装置,有利于被吸收完热量的烟气的排出。
具体的,进气口3设置有供气装置,有利于助燃空气的进入。
具体的,供气装置为鼓风机7,使用方便,操作灵活。
具体的,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更换第一蓄热体8的第一更换口,以方便第一蓄热体8的更换,同样,箱体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更换第二蓄热体的第二更换口,以方便第二蓄热体的更换。
具体的,左腔室和右腔室之间采用隔板及浇筑层进行隔离,隔热效果更好,降低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热量的转换效率。
具体的,左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保温层,隔热效果更好,降低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热量的转换效率,当然,右腔室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有纤维保温层,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具体的,左腔室和右腔室的使用切换周期为30秒-200秒。根据第一蓄热体8和第二蓄热体的吸热效率和放热效率,将左腔室和右腔室的使用切换周期定为30秒-200秒比较合适,其中,使用切换包括将左腔室吸热右腔室放热的状态转换为左腔室放热右腔室吸热的状态这种使用切换以及将左腔室放热右腔室吸热的状态转换为左腔室吸热右腔室放热的状态。
具体的,上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还包括用于检测炉体6的内部的铝液温度的热电偶和根据热电偶的信号控制烧嘴口处的火焰温度的温控表。以便更好的控制可燃气体的燃烧,延长烧嘴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包括炉体(6)和设置在所述炉体(6)中的坩埚(9),所述炉体(6)包括烧嘴口、排烟口(2)和进气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热量转换装置(1)、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烟气热量转换装置(1)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蓄热体(8)、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通孔(4),所述右腔室中设置有第二蓄热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二通孔(5), 
所述第一通孔(4)和所述第二通孔(5)均与所述炉体(6)的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排烟口(2)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交替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进气口(3)连通,且分别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交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9)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炉体(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2)设置有引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设置有供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为鼓风机(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更换所述第一蓄热体(8)的第一更换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室和所述右腔室之间采用隔板及浇筑层进行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炉体(6)的内部的铝液温度的热电偶和根据所述热电偶的信号控制所述烧嘴口处的火焰温度的温控表。 
CN2013201481781U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481781U CN203298604U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481781U CN203298604U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8604U true CN203298604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7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4817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8604U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86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6418A (zh) * 2019-09-10 2021-03-26 徐州戴卡斯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生产用的铝合金坩埚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6418A (zh) * 2019-09-10 2021-03-26 徐州戴卡斯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生产用的铝合金坩埚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81336U (zh) 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
WO2015043296A1 (zh) 一种递进切换蓄热式燃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33449A (zh) 低碳型烟气回流式蒸汽锅炉低氧燃烧系统
CN203011206U (zh) 一种采用锅炉尾气预加热水的装置
CN202532702U (zh) 高、低温烟气混合双预热的顶燃式热风炉
CN201363727Y (zh) 蓄热式高速烧嘴
CN205482343U (zh) 一种高效蓄热式有色金属熔化炉
CN203298604U (zh)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CN209263628U (zh) 一种弥散式再生铝原料蓄热熔炼炉
CN101846447A (zh) 一种倒焰窑
CN204962767U (zh) 一种燃气保温炉
CN206055608U (zh) 一种蓄热式富氧燃烧装置
CN203216295U (zh)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保温炉
CN203099834U (zh) 一种自身蓄热式烧嘴
CN203687651U (zh) 一种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5262179U (zh) 一种铝熔炼炉
CN203231654U (zh) 窑炉尾气处理系统
CN202763027U (zh) 热风式钢包烘烤盖
CN204237711U (zh) 一种石灰石窑
CN205209266U (zh) 一种用于再生铜的蓄热式熔炼平炉
CN203671589U (zh) 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
CN202119075U (zh) 燃气热水装置
CN211600775U (zh) 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
CN202501749U (zh) 有色金属节能气化炉
CN207447336U (zh) 蓄热射流式钢包烘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