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87870U - 一种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87870U
CN203287870U CN2013202861434U CN201320286143U CN203287870U CN 203287870 U CN203287870 U CN 203287870U CN 2013202861434 U CN2013202861434 U CN 2013202861434U CN 201320286143 U CN201320286143 U CN 201320286143U CN 203287870 U CN203287870 U CN 203287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tact panel
shielding layer
panel according
cov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861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宗科
林岩
余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3202861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87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87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878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保护盖板,该基板具有一感应区及至少一设置在该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划分该周边区为一内侧区域及一外侧区域;一感测电极层,至少位于该感应区中;一附着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并位于该外侧区域中;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并至少位于该内侧区域中。藉此,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边缘效应导致遮蔽层在盖板边缘出现内缩区域从而引起的外观不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及笔记本电脑(notebook)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使用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作为用户与电子装置间之数据沟通接口工具。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希望能节省如按键、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设备的设置空间,尤其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平板计算机需求之带动下,搭配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已逐渐成为各式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之一。 
一般触控面板包括一保护盖板100、一遮蔽层200及一触控感测电极层300,其中保护盖板100表面定义有一可视区100a和一非可视区100b,遮蔽层200布设于保护盖板100的非可视区100b,触控感测电极层300设于保护盖板100的非可视区100a及部分非可视区100b的遮蔽层200上。 
上述触控面板中,遮蔽层200材料的粘度通常情况平均仅为10cps左右,由第1图可遮蔽层200在保护盖板100边缘时会出现内缩并形成内缩区域200a。遮蔽层200之所以会出现内缩区域200a是因为低粘度遮蔽材料在一开始涂布时即会因表面张力的物理现象而在靠近保护外盖100的边缘出现边缘效应,使得后续固化成型的遮蔽层200会具有一个内缩区域200a,而该内缩区域200a会造成触控面板在对应非可视区100b的区域出现亮边等外观异常而严重影响其良 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可有效改善传统结构中的内缩问题,从而克服由此引发的外观异常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所述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保护盖板,该保护盖板具有一感应区及至少一设置在该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划分该周边区为一内侧区域及一外侧区域;一感测电极层,至少位于该感应区中;一附着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并位于该外侧区域中;及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并至少位于该内侧区域中;其中该附着层的材料的粘度大于该第一遮蔽层的材料的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保护盖板,该基板具有一感应区及至少一设置在该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划分该周边区为一内侧区域及一外侧区域;形成一附着层于该保护盖板上并位于该外侧区域中;形成一第一遮蔽层于该保护盖板上并至少位于该内侧区域中;其中该附着层的材料的粘度大于该第一遮蔽层的材料的粘度;形成一感测电极层在至少位于该感应区中。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通过在保护盖板边缘设计新叠构之遮蔽结构,系采用两种不同粘度的遮蔽层,其中粘度较大的材料形成的附着层设置于周边区的外侧的外侧区域,可避免成型过程中产生的边缘效应而导致的内缩情况从而避免造成触控面板出现亮边等外观异常等问题。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之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图式,相信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体之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之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图。 
图3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提供一保护盖板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设置一附着层之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7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设置一第一遮蔽层之结构示意图。 
图8到图10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设置感测电极层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设置一信号传送层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设置一电性连接层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对应本创作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步骤设置第二遮蔽层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图。本创作主要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新颖制造流程,系先将保护盖板的上表面划分为感应区及至少设置在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并划分周边区为内侧区域及外侧区域;先于外侧区域形成一由高粘度材料构成的附着层,从而避免由边缘效应导致的后续制程中触控面板出现亮边等外观不良等问题。以下将配合各图式以进一步介绍本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制造方法所制成的触控面板的细部结构特征。 
请配合参阅图3,首先执行步骤S10:提供一保护盖板10,具有一上表面11及一下表面12,其中下表面12系供使用者触控操作之界面,上表面11则系供触控感测组件设置之界面。具体地说,保护盖板10之上表面11定义有一感应区111及至少一设置在该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112,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所述感应区111与周边区112亦可分别称作是可视区与非可视区;进一步地,周边区112还区分为一内侧区域112a及外侧区域112b,以分别提供不同材料的第一遮蔽层20及附着层30设置于其内。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证明,周边区112的外侧区域112b的宽度需要保证大于0.3mm以防止边缘效应。而相应的周边区112的内侧区域112a的宽度要求也为大于0.3mm,以形成平缓的遮蔽层。 
请配合参阅图4至图8,接着执行步骤S11-S12:设置一附着层30于保护盖板10上并位于外侧区域112b内(如图4);以及之后执行步骤S12:设置一第一遮蔽层20于保护盖板10上并位于内侧区域112a内(如图5)。第一遮蔽层2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附着层30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20的厚度为d1,附着层30的厚度d2,d1<d2且附着层30系成型于外侧区域112b内的一种高粘度材质之遮蔽层,其材料可以是油墨或者绝缘胶类,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遮蔽层20系利用涂布(coating)方式成型于保护盖板10下表面的内侧区域112a内的一种遮蔽层,其材料可以是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光阻,例如聚亚酰胺,但同样不以此为限,第一遮蔽层20和附着层30互相抵靠,从而保证周边区112的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主体部的厚度d1介于1.2um至1.6um之间,附着层30的厚度d2介于2um至10um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遮蔽层20材料的粘度范围是介于4cps至30cps之间,原因在于,如果当材料粘度小于4cps时,所形成的遮 蔽层时候会导致遮蔽层厚度过厚从而会影响后续形成元件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而相应的附着层30材料的粘度范围则是在300cps以上,原因在于材料粘度大于300cps的流动性较小,在保护盖板10的边缘区域较不会出现边缘效应。特别的,当附着层30选用的材料为油墨材料时候,油墨材料的粘度范围为4000cps至12000cps之间,另,附着层30适用的形成方式为印刷方式,但不以此为限。 
综上,附着层30材料粘度远大于第一遮蔽层20材料粘度,从而成型于周边区112中的外侧区域112b上时不会出现边缘效应(edge effect),而第一遮蔽层20则因为其粘度较小,流动性比较好,因此在成型时,边缘坡度会比较圆滑,可利于后续程序成型的电性连接稳定性,避免其断裂而影响触控性;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透过选用两种不同粘度的材料的遮蔽层,造成不同的功用而可有效提高产品的良率。 
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可依据产品需求而选择为颜色相同或颜色不相同之设计。 
下面请参照图6和图7,在本创作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20具有主体部21及叠设于附着层30上的延伸部22(如图6),该延伸部22一方面主要起到保证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所共同形成的遮蔽性,防止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因制程精度原因没有完全互相抵靠在一起,从而造成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的结合部不具有遮蔽效果。另一方面,当附着层30厚度较小时(以附着部30厚度为2um为例),为了保证附着层30的遮蔽性,此时延伸部22可以完全覆盖住附着层30的上表面(如图7)。 
第一遮蔽层20主体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附着层30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20主体部的厚度为d3,附着层30的厚度d4,d3<d4,。在本实施例中,附着层30的厚度d3介于1.2um至10um之间,第一遮蔽层主体部的厚度d4介于2um至1.6um之间。 
请配合参阅图8至图10,之后执行步骤S13:在保护盖板10上表面11的感应区111与非感应区112形成一透明导电材料层40a,并在该透明导电材料层40a上形成一过渡材料层50;透明导电材料层40a和过渡材料层50可以是涂覆在保护盖板10上并仅位于感应区111中,也可以整面涂覆在保护盖板10上,一部分位于感应区111中,一部分位于周边区112中,本实施例以整面涂覆在保护盖板10上为例。之后利用利用微影蚀刻方式形成感测电极层40;以及最后利用剥膜(stripping)方式移除剩余过渡材料层50以完成感测电极层40的制作,该感测电极层40至少位于感应区111内,在一实施例中,该感测电极层40可以延伸至周边区112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感测电极层形成于该保护盖板10上。感测电极层40包含有复数触控导电组件(图未显示),其可以是单层电极结构设计或双层电极结构,所述单层或双层电极结构中的导电组件可以是电容式、电阻式或其他类型的导电组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感测电极层40的结构设计只要能达到触控点的位置感应,即在本创作范围,本实施例并不加以赘述。 
请配合参阅图11,之后执行步骤S14:设置一信号传送层60于第一遮蔽层20的上表面,设置于该第一遮蔽层20上、该附着层30上或该第一遮蔽层20和该附着层30上,本实施例以信号传送层60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上为例。具体地说,信号传送层60系先以铜等导电材料,经电镀(electroplating)方式成型一于第一遮蔽层20上,但并不以此为限。 
感测电极层40与信号传送层60之间具有电性连接关系,该电性连接关系通过感测电极层40直接延伸至信号传送层60而形成,或相反为之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一电性连接层用以电性连接感测电极层40与信号传送层60,该电性连接层可以采用任何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如氧化铟锡、透明导电高分子等材料并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微影蚀刻的方式形成。本实施例中以另外设置一电性连接层70用以电性连接感测电极层40与信号传送层60为例,具体请配合参阅图12。 
请配合参阅图13,设置一第二遮蔽层80,该第二遮蔽层80至少 覆盖于该信号传送层7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遮蔽层80是利用遮蔽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黑色矩阵油墨)经印刷方式成型。该第二遮蔽层80根据信号传送层70的设置位置的变化可以分为直接或间接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上、或设置于附着层30上或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和附着层30上,本实施例以第二遮蔽层80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和附着层30上为例。该第二遮蔽层80一方面起到增加保护性,防止信号传送层70损坏或断裂的效果。另外一方面起到保证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的遮蔽性,防止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因制程精度原因没有完全互相抵靠在一起,从而造成第一遮蔽层20与附着层30的结合不具有遮蔽效果。更详细地说,第二遮蔽层80相对于附着层30靠近保护盖板10边缘的一侧呈现规则内缩,未延伸至附着层30的外缘,该规则内缩是因为后续测试过程中如果第二遮蔽层80不内缩设计容易受到测试环境影响而导致第二遮蔽层80脱落等问题,相应的内缩设计可以使第二遮蔽层80完全被其他材质保护,而不受测试环境影响。 
通过前述之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本创作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前参考图1,至少包括一保护盖板10、一第一遮蔽层20、一附着层30、一感测电极层40;其中保护盖板10具有上下表面11、12,其上表面11具有一感应区111及至少一设置在该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112,进一步划分周边区112为一内侧区域112a及一外侧区域112b;第一遮蔽层20设置于保护盖板10上并位于内侧区域112a中;附着层30设置于保护盖板10上并至少位于外侧区域112b中,其中附着层30的材料的粘度大于第一遮蔽层20的材料的粘度;另外,触控面板更包括信号传送层60,信号传送层60至少位于内侧区域112a内且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的上表面11;在一实施例中信号传送层60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上和附着层30上,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传送层60附着层30上。本实施例以信号传送层60位于内侧区域112a内且设置于第一遮蔽层20的上表面11为例,感测电极层70设置于保护盖板10的上表面11的感应区111内并与信号传送层40电性连接;感测电极层80用以电性连接感测电 极层70与信号传送层40。感测电极层40,设置在该保护盖板10上且至少位于该感应区111中,信号传送层60设置于该第一遮蔽层20上、该附着层30上或该第一遮蔽层20和该附着层30上,且该信号传送层60与该感测电极层40电性连接;本创作之触控面板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遮蔽层80,该第二遮蔽层80至少覆盖于该信号传送层60上。 
综上所述,相较于习知的触控技术,本创作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功效: 
1、本创作的触控面板透过在保护盖板边缘设计新叠构之遮蔽结构,系采用两种不同粘度的材料,其中粘度较大材质构成的附着层设置于周边区的外侧(保护盖板的最边缘),可防止成型过程中因边缘效应产生的内缩区域进而避免造成触控面板出现亮边等外观不良问题。 
2、再者,采用粘度较小的材料构成的第一遮蔽层设置于周边区的内侧,由于其成型后边缘的坡度较缓,可利于后续元件(如感测电极层40,电性连接层70)爬坡,避免其断裂而影响到面板之触控性,特别是,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的厚度小于附着层的厚度,更加有利于后续元件爬坡。 
3、最后,所述新的叠构设计中具有叠设于附着层上的延伸部,因此可增加整体的遮蔽性,防止第一遮蔽层和附着层由于制程中的偏移公差造成的透光。 
虽然本创作之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创作。本创作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创作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创作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护盖板,该保护盖板具有一感应区及至少一设置在该感应区一侧的周边区,划分该周边区为一内侧区域及一外侧区域; 
一感测电极层,至少位于该感应区中; 
一附着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并位于该外侧区域中;及 
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并至少位于该内侧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附着层的材料粘度大于该第一遮蔽层的材料的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设置在该保护盖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信号传送层,设置于该第一遮蔽层上和/或该附着层上,且该信号传送层与该感测电极层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与该附着层相互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具有一设置于该保护盖板上的主体部及一叠设于该附着层上的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遮蔽层,该第二遮蔽层至少覆盖于该信号传送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该附着层及该第二遮蔽层三者为颜色相同或不相同的不透明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附着层材料包括油墨、绝缘胶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材料包括聚亚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遮蔽层材料包括油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附着层的粘度范围为300cps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的粘度范围为4cps-30cps。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内侧区域宽度大于0.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外侧区域宽度大于0.3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厚度为1.2um-1.6um。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层主体部厚度为1.2um-1.6u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附着层厚度为2um-10um。 
CN2013202861434U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触控面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7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61434U CN203287870U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61434U CN203287870U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87870U true CN203287870U (zh) 2013-11-13

Family

ID=4954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8614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7870U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878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67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17437A (zh) * 2014-09-18 2015-01-28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
CN104461102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67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82067B (zh) * 2013-05-21 2017-12-0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1102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17437A (zh) * 2014-09-18 2015-01-28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0409B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01145B (zh)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0476531C (zh) 触控式平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0873B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36780A (zh) 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3386163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04679980U (zh) 显示屏及终端
CN201352340Y (zh) 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3425316B (zh) 具单基板的全平面触屏面板
CN103034356A (zh) 触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29360A (zh) 触控面板、其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81292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08272A (ja) 加飾透明保護基板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48668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2615358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05183264B (zh) 内嵌式电容触控显示面板
CN203287870U (zh) 一种触控面板
CN104182067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36639A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4679328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2478980A (zh) 人机界面装置的制造方法
TWM467116U (zh) 觸控裝置
CN105044976A (zh) 彩膜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08648U (zh) 改进的触控板装饰框构造
CN102929420B (zh) 触控面板结构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