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87624U -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87624U
CN203287624U CN2013203745483U CN201320374548U CN203287624U CN 203287624 U CN203287624 U CN 203287624U CN 2013203745483 U CN2013203745483 U CN 2013203745483U CN 201320374548 U CN201320374548 U CN 201320374548U CN 203287624 U CN203287624 U CN 203287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crysta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745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峥
马国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745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87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87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876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以减小3D显示器件的厚度,并且简化3D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以及位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该开关控制结构包括封装基板,以及位于封装基板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之间的液晶盒与电极层,液晶盒形成于该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3D(3Dimensions,三维图像)显示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种显示领域。在现有的3D显示技术中,通常采用FPR(Film Patterned Retarder,偏光式薄膜)技术以实现3D显示效果,这种偏光式3D显示器的原理是在普通显示器件的面板前方贴付一张双向偏光片来分离左右眼的图像,但是由于采用FPR的方式会导致像素分辨率降低,为了提高3D显示产品的像素分辨率,可以采用Switch Panel(开关控制面板开关控制结构)代替FPR膜片,通过Switch Panel的开关控制左右眼的信号分离从而实现3D显示效果。
这样一种Switch Panel结构可以通过设置于各种现有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侧表面以实现3D显示效果,以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器为例,现有的3D-OLED显示器件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OLED面板11、开关控制面板21和位于OLED面板11与开关控制面板21之间的偏振片31,OLED面板11与开关控制面板21之间通过固定胶32进行粘合。其中OLED面板11包括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开关控制面板21包括第三基板211和第四基板212以及开关电极层213。这样一种3D显示器件的结构具有4块基板,结构较为复杂,厚度较厚,制作工艺也相对繁琐,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率,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可以减小3D显示器件的厚度,并且简化3D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显示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
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包括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有机发光组件,所述有机发光组件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采用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制成;所述开关控制结构包括封装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封装基板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之间的液晶盒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控制所述液晶盒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封装基板的表面,所述液晶盒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
所述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包括进行了配向处理的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
所述有机发光组件还包括传输层,所述传输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
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朝向显示侧方向的绝缘层和色阻层。
所述液晶盒包括:
第一液晶取向层和第二液晶取向层;
所述第一液晶取向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取向层之间具有支撑盒厚的隔垫物;
所述第一液晶取向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取向层之间具有液晶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3D显示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该显示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该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液晶盒、封装基板以及位于液晶盒和封装基板之间的电极层,其中,液晶盒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开关控制结构在靠近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一侧无需设置透明基板,且由于液晶盒直接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表面,因此无需通过固定胶粘合即可将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与开关控制结构牢固固定,明显减少了3D显示器件中的层级结构数量,显著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3D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以及位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20。
其中,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可以包括形成在透明基板101上的有机发光组件102,有机发光组件102包括阳极层1021和阴极层1022,以及位于阳极层1021和阴极层1022之间的有机发光层1023,有机发光层1023采用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制成。
开关控制结构20可以包括封装基板202,以及位于封装基板202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之间的液晶盒201和电极层203,电极层203控制液晶盒201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是指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在工作状态下,观众能够看到图像的一侧。通过将开关控制结构20设置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当开关控制结构20中的电极层203通入不同的控制信号时,液晶盒201中的液晶分子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偏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发出的显示画面将根据液晶的偏转情况相应的实现偏振出光,这样一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结构20的控制信号即可以有效分离左右眼视场的画面,从而实现全分辨率的3D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该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液晶盒、封装基板以及位于液晶盒和封装基板之间的电极层,其中,液晶盒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开关控制结构在靠近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一侧无需设置透明基板,且由于液晶盒直接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表面,因此无需通过固定胶粘合即可将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与开关控制结构牢固固定,明显减少了3D显示器件中的层级结构数量,显著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该电极层203可以位于封装基板202的表面;液晶盒201可以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传统工艺将电极层203制作于透明基板的表面,从而便于产品的生产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液晶盒201与电极层203的位置可以替换,电极层203也可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只要能控制液晶盒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该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包括进行了配向处理的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这样一来,通过采用经过配向处理的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就可以使得有机发光层发出具有线偏振方向的白光,从而可以减少制作偏振膜层的步骤。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有机发光组件102还可以包括传输层1024,该传输层1024位于有机发光层1023与阴极层1022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还可以包括位于有机发光组件102朝向显示侧方向的绝缘层103和色阻层30,如图3所示的朝向显示侧方向指绝缘层103位于有机发光组件102的上方,色阻层30位于绝缘层103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色阻层30可以包括具有红、绿、蓝三原色的彩色滤光结构301以及位于彩色滤光结构301两端的黑矩阵302,当电致发光显示结构发出白光时,通过该色阻层30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液晶盒201可以包括: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和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
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和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之间具有支撑盒厚的隔垫物2013。
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和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之间具有液晶层2014。
这样一种3D显示器件,由于直接将液晶盒201制作在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显示侧表面,减少了透明基板的数量,从而减小3D显示器件的厚度,并且简化3D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发出线偏振光,当开关控制结构20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极控制液晶偏转形成+1/4波片结构,线偏振光通过后形成左旋偏振光。
当开关控制结构20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极控制液晶偏转形成-1/4波片结构,线偏振光通过后形成右旋偏振光。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左旋,右旋偏光眼镜接收双眼的图像,从而达到全分辨率3D偏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3D显示器件。具有与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器件相同的有益效果,由于3D显示器件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3D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该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液晶盒、封装基板以及位于液晶盒和封装基板之间的电极层,其中,液晶盒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开关控制结构在靠近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一侧无需设置透明基板,且由于液晶盒直接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表面,因此无需通过固定胶粘合即可将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与开关控制结构牢固固定,明显减少了3D显示器件中的层级结构数量,显著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S101、在透明基板101的表面通过构图工艺处理可以形成阳极层1021。
S102、在阳极层1021的表面涂覆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形成用于发出偏振光的有机发光层1023。
S103、在有机发光层1023的表面可以通过构图工艺处理形成阴极层1022,完成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制作。
S104、在上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表面形成开关控制结构20。
其中,开关控制结构20包括封装基板202,以及位于封装基板202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之间的液晶盒201和电极层203,电极层203控制液晶盒202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是指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在工作状态下,观众能够看到图像的一侧。通过将开关控制结构20设置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当开关控制结构20中的电极层203通入不同的控制信号时,液晶盒201中的液晶分子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偏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发出的显示画面将根据液晶的偏转情况相应的实现偏振出光,这样一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结构20的控制信号即可以有效分离左右眼视场的画面,从而实现全分辨率的3D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该显示器件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该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液晶盒、封装基板以及位于液晶盒和封装基板之间的电极层,其中,液晶盒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开关控制结构在靠近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一侧无需设置透明基板,且由于液晶盒直接形成于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表面,因此无需通过固定胶粘合即可将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与开关控制结构牢固固定,明显减少了3D显示器件中的层级结构数量,显著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形成在封装基板202上的形成液晶盒201和电极层203可以包括:
S201、在封装基板202的表面形成电极层203。
S202、在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形成液晶盒201。
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传统工艺将电极层203制作于透明基板101的表面,从而便于产品的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在阳极层1021的表面涂覆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形成用于发出偏振光的有机发光层1023可以包括:
在该阳极层1021的表面涂覆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
对该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进行配向处理,形成用于发出白色偏振光的有机发光层。这样一来,通过采用经过配向处理的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就可以使得有机发光层发出具有线偏振方向的白光,从而可以减少制作偏振膜层的步骤。
进一步地,该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1、在有机发光层1023和阴极层1022之间形成传输层1024。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制造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401、在阴极层1022的表面形成绝缘层103。
S402、在形成绝缘层103的基板表面形成色阻层30。
需要说明的是,色阻层30可以包括具有红、绿、蓝三原色的彩色滤光结构301以及位于彩色滤光结构301两端的黑矩阵302,当电致发光显示结构发出白光时,通过该色阻层30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进一步地,形成液晶盒201的步骤可以包括:
S501、在电致发光显示结构10的显示侧表面涂覆取向材料,通过取向处理形成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
S502、在形成有电极层203的封装基板202的表面涂覆取向材料,通过取向处理形成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
S503、将形成有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的基板与形成有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的基板对盒成型,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与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之间具有隔垫物2013;
S504、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与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之间滴注液晶,形成液晶层2014。
这样一种3D显示器件,由于直接将液晶盒制作在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表面,减少了透明基板的数量,从而减小3D显示器件的厚度,并且简化3D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具体的,如图3所示的结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S601、在透明基板101的表面通过掩模、刻蚀工艺制作发光电致的阳极层1021。
S602、在阳极层1021的表面涂覆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制作有机发光层1023,并通过Rubbing(拓印)的方法进行取向,使得该有机发光层1023能够发出具有线偏振方向的白光。
S603、在形成有上述结构的基板上依次制作传输层1024、阴极层1022、绝缘层103。
S604、在形成有上述结构的基板上,通过掩模、刻蚀工艺分别制作色阻层30中的彩色滤光结构301和黑矩阵302。
S605、在形成有上述结构的基板上涂覆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并通过Rubbing(拓印)或光工艺对第一液晶取向层2011进行配向,具体地,可以在上述形成有彩色滤光结构301和黑矩阵302的基板上做一层平坦层,有利于液晶取向层的涂覆。
S606、在封装基板202的表面依次制作电极层203、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并通过Rubbing(拓印)或光工艺对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进行配向。
S607、在形成有上述结构的基板上放置隔垫物2013,并将设置有第一取向层2011的基板和设置有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的基板进行对盒,隔垫物2013使得上述两个基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盒厚度。
S608、在设置有第一取向层2011的基板和设置有第二液晶取向层2012的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层2014,并将两个基板通过封框胶进行粘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显示侧的开关控制结构,
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包括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有机发光组件,所述有机发光组件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采用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制成;
所述开关控制结构包括封装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封装基板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之间的液晶盒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控制所述液晶盒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封装基板的表面,所述液晶盒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的显示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电致发光材料包括进行了配向处理的芴基聚合物液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还包括传输层,所述传输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致发光显示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朝向显示侧方向的绝缘层和色阻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包括:
第一液晶取向层和第二液晶取向层;
所述第一液晶取向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取向层之间具有支撑盒厚的隔垫物;
所述第一液晶取向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取向层之间具有液晶层。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3D显示器件。
CN2013203745483U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7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45483U CN203287624U (zh)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45483U CN203287624U (zh)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87624U true CN203287624U (zh) 2013-11-13

Family

ID=4954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7454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7624U (zh)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876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071A (zh) * 2013-06-27 2013-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071A (zh) * 2013-06-27 2013-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4206025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345071B (zh) * 2013-06-27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9041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7504B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267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3345071B (zh) 一种3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700686B (zh) 具有景深效果的3d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
CN102809846A (zh) 显示设备
CN202443185U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CN10270752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工作方法
CN102751308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带该显示面板的oled拼接显示屏
CN103424924B (zh) 可切换二维与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CN10958567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11081747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3419A (zh) 液晶快门狭缝光栅
CN102830547A (zh) 光学补偿膜、其制作方法以及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59567A (zh) 视角定向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6992202A (zh) 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679232A (zh) 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203287624U (zh) 一种3d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KR20100009001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CN205301770U (zh) 视角定向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03894508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44157A (zh) 裸眼3d显示装置
CN204302632U (zh) 液晶光栅及拼接屏
CN203241663U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204009311U (zh) 液晶透镜阵列及立体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