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9875U -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9875U
CN203259875U CN 201320254511 CN201320254511U CN203259875U CN 203259875 U CN203259875 U CN 203259875U CN 201320254511 CN201320254511 CN 201320254511 CN 201320254511 U CN201320254511 U CN 201320254511U CN 203259875 U CN203259875 U CN 203259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gear
spring
oil cylinder
steering device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545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郭环球
贾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3202545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9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9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98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其用于模拟电动助力转向机在整车工作环境下转向机承载特性,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平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中的负载系统采用压缩弹簧和油缸液压阻尼复合型并以单边方式加载,同时通过压缩弹簧回复力克服油缸液压阻尼来达到转向器回正力的要求,以上的技术改进可保证产品具有标定参数可调范围宽,与实际工况模拟精度高,在相类似车型之间具有通用性。

Description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开发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向器总成的性能测试,以往的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测试技术是在转向器齿条输出端设置螺旋弹簧,液压缸和负载电机等来实现转向器输出端的加载,这样做与整车实际工作状态相差较大,不仅无法模拟轮胎的粘滞弹性特性,而且采用负载电机的控制软硬件较为复杂且成本很高,另外,其他的相关试验技术也均偏重于对已有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外特性测试或耐久验证,没有适合于开发初期阶段的控制策略标定、调试和匹配功能,而这是电动助力转向器开发最需要的,即尽量与整车实际工况接近的标定用试验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以模拟转向实际工作状态,满足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初期控制策略开发的需求以及实现成本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用于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的性能测试,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管柱系统和方向盘,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平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所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负载系统包括压缩弹簧、弹簧加载机构、油缸和油箱,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上,所述油缸、油箱及弹簧加载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油缸位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中,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靠近转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转向器设置于所述转向器安装机构上,所述管柱系统和方向盘均固定于所述管柱安装支撑机构中,所述弹簧加载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与所述转向器的连接处设有一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气系统电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为双杆双作用油缸,所述双杆双作用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平台底下设有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属于汽车新能源产品开发标定技术,其可定向应用于所有传统汽车配备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控制策略标定、开发和匹配。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是用来模拟电动助力转向机在整车工作环境下转向机承载特性,包括:方向盘的负荷输入,轮胎-道路系统对转向器的反作用负荷,转向器负荷向安装机构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中的负载系统采用压缩弹簧和油缸液压阻尼复合型并以单边方式加载,同时通过压缩弹簧回复力克服油缸液压阻尼来达到转向器回正力的要求,以上的技术改进可保证产品具有标定参数可调范围宽,与实际工况模拟精度高,在相类似车型之间具有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在图1至图3中,
11:转向器;12:管柱系统;13:方向盘;21:安装平台;22:脚轮;31:压缩弹簧;32:弹簧加载机构;33:油缸;34:油箱;4:电气系统;5:转向器安装机构;6:管柱安装支撑机构;7:拉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其用于模拟电动助力转向机在整车工作环境下转向机承载特性,包括:方向盘的负荷输入、轮胎-道路系统对转向器的反作用负荷、转向器负荷向安装机构的传递,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管柱系统和方向盘,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平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所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负载系统包括压缩弹簧、弹簧加载机构、油缸和油箱,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上,所述油缸、油箱及弹簧加载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油缸位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中,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靠近转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转向器设置于所述转向器安装机构上,所述管柱系统和方向盘均固定于所述管柱安装支撑机构中,所述弹簧加载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与所述转向器的连接处设有一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气系统电信连接。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中的负载系统采用压缩弹簧和油缸液压阻尼复合型并以单边方式加载,同时通过压缩弹簧回复力克服油缸液压阻尼来达到转向器回正力的要求,以上的技术改进可保证产品具有标定参数可调范围宽,与实际工况模拟精度高,在相类似车型之间具有通用性。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用于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的性能测试,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11、管柱系统12和方向盘13,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平台21、负载系统、电气系统4、转向器安装机构5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6,所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4、转向器安装机构5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6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21上,所述负载系统包括压缩弹簧31、弹簧加载机构32、油缸33和油箱34,所述压缩弹簧31套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32上,所述油缸33、油箱34及弹簧加载机构32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21上,所述油缸33位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32中,所述油缸33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32靠近转向器11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缸33与所述油箱34连接,所述转向器11设置于所述转向器安装机构5上,所述管柱系统12和方向盘13均固定于所述管柱安装支撑机构6中,所述弹簧加载机构32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器11连接,所述弹簧加载机构32与所述转向器11的连接处设有一拉压力传感器7,所述拉压力传感器7与所述电气系统4电信连接,所述电气系统4用于对转向器11所受压力进行采集与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33为双杆双作用油缸,所述双杆双作用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32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平台21底下设有脚轮22,使所述安装平台21能够做水平调整以及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属于汽车新能源产品开发标定技术,其可定向应用于所有传统汽车配备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控制策略标定、开发和匹配。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是用来模拟电动助力转向机在整车工作环境下转向机承载特性,包括:方向盘的负荷输入,轮胎-道路系统对转向器的反作用负荷,转向器负荷向安装机构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中的负载系统采用压缩弹簧31和油缸33组合并以单边方式加载,同时通过压缩弹簧31回复力克服油缸33的液压阻尼来达到转向器回正力的要求,以上的技术改进可保证产品具有标定参数可调范围宽,与实际工况模拟精度高,在相类似车型之间具有通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Claims (3)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用于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的性能测试,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管柱系统和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所述负载系统、电气系统、转向器安装机构和管柱安装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负载系统包括压缩弹簧、弹簧加载机构、油缸和油箱,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上,所述油缸、油箱及弹簧加载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油缸位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中,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靠近转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转向器设置于所述转向器安装机构上,所述管柱系统和方向盘均固定于所述管柱安装支撑机构中,所述弹簧加载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弹簧加载机构与所述转向器的连接处设有一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气系统电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为双杆双作用油缸,所述双杆双作用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加载机构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底下设有脚轮。
CN 201320254511 2013-05-10 2013-05-10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9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54511 CN203259875U (zh) 2013-05-10 2013-05-10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54511 CN203259875U (zh) 2013-05-10 2013-05-10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9875U true CN203259875U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7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545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9875U (zh) 2013-05-10 2013-05-10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98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885A (zh) * 2019-12-12 2020-04-14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模型参数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52450A (zh) * 2021-11-15 2022-03-08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模拟装置及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885A (zh) * 2019-12-12 2020-04-14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模型参数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1006885B (zh) * 2019-12-12 2021-11-23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模型参数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52450A (zh) * 2021-11-15 2022-03-08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模拟装置及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CN114152450B (zh) * 2021-11-15 2024-04-26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模拟装置及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1292U (zh) 一种测试乘用车制动踏板感觉的试验台架
CN201177565Y (zh) 双砝码加载式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台
CN110940510A (zh) 汽车制动系统高速开关阀开发测试方法
CN203259875U (zh) 电动助力转向器环标定试验装置
CN103411780A (zh) 一种汽车轮毂疲劳耐久模拟试验方法
CN202748204U (zh) 制动器分泵试验台
CN202886177U (zh) 电液伺服钢绞线综合试验机
CN203643519U (zh) 一种电动玻璃升降器总成噪音测试装置
CN102455419A (zh) 一种一体化电力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设备
CN211347366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高速开关阀开发测试系统
CN204988702U (zh) 起落架支柱加载机构
CN105953966A (zh) 一种踏板力特性测试台架
CN203422224U (zh) 一种蜗轮蜗杆式传动机构的疲劳耐久试验装置
CN203053709U (zh) 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玻璃升降器的试验台
CN203572663U (zh) 高效率轮毂单元模拟试验机
CN210603879U (zh) 一种球形补偿器的试验装置
CN201077362Y (zh) 电动车动能转换装置
CN205157331U (zh) 一种横梁测力设备
CN203580998U (zh) 一种有轨电车转辙机摩擦力外调组件及其转辙机
CN106289818A (zh) 模拟汽车转向阻力的被动加载装置
CN203719912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试验工装
CN204346739U (zh) 一种真空助力器总成性能在线检测装置的压力测试机构
CN203606152U (zh) 铁路货车制动缸循环试验工装
CN204354779U (zh) 一种汽车天窗前梁
CN204082331U (zh) 压缩氢气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Jie

Inventor after: Guo Huanqiu

Inventor after: Tu Jianghui

Inventor before: Liu Jie

Inventor before: Guo Huanqiu

Inventor before: Jia Xiaol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U JIE GUO HUANQIU JIA XIAOLING TO: LIU JIE GUO HUANQIU TU JIANGHU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