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4133U -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4133U
CN203254133U CN 201320312996 CN201320312996U CN203254133U CN 203254133 U CN203254133 U CN 203254133U CN 201320312996 CN201320312996 CN 201320312996 CN 201320312996 U CN201320312996 U CN 201320312996U CN 203254133 U CN203254133 U CN 20325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controlling organization
equipment
location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129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德春
张永平
何仲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3203129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41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传送带、主控设备、气源设备以及流程工序,流程工序包括有邻接设置的脱脂、一次吹气、喷胶、二次吹气、粘贴、加薄膜和加压,各个工序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主控设备控制各个设备及传送带有序地运作;每一个流程设备中均设有一个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工作时,当检测自动升降台上的弹性体到位时,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自动升降台升起到顶点时,完成相应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控制自动升降台下降,使得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装配程度高,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应变片的装配过程,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变片的装配技术,特别是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背景技术
应变片的装配设备按流程可分为:去脂、画线、涂胶、粘贴、指压等设备。目前,在国内称重传感器制造生产过程中,应变片的贴装主要依靠工人手工将应变片贴到弹性体上,贴片的方式完成。由于人工处理本身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称重传感器本身种类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贴片设备上的复杂度。在称重传感器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工处理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合格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且人工贴片的效率低下。
在国外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中,有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装配设备代替人工操作。这些自动装配设备往往只针对贴片这一环节,虽然装配的精度提高了,但是装配的效率提高却不明显。在国内也对应变片自动贴片系统进行了研究,如实用新型的专利号为 “201010540414.5” 的一种“应变片自动装配方法及装配系统”,同样这种设备只对应变片贴片环节进行了自动化处理,但效率的提高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应变片的装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传送带、主控设备、气源设备以及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一次吹气设备、喷胶设备、二次吹气设备、粘贴设备、加薄膜设备和加压设备,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之间均通过传送带连接,主控设备与气源设备以及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以及传送带之间分别通过信号控制连接,在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中均设有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运动及控制机构和主控设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
工作时,当对应设备上的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该设备自动升降台上的弹性体时,将信息传输给运动及控制机构,此时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自动升降台升起到顶点时,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着对应的操作装置完成相应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控制自动升降台下降,使得盛装弹性体的托盘通过传送带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操作,提高效率,所述的脱脂设备上还设有去污剂容器和去污头,所述的在脱脂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一自动升降台、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去污头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连接。工作时,当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第一自动升降台上有弹性体时,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第一自动升降台上升到顶点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通过携带着去污头从去污剂容器运动至弹性体被贴部位,然后进行人工模拟擦拭动作;擦拭一次或以上次数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去污头返回至去污剂容器,同时控制第一自动升降台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通过传送带流向以一个装配环节。
为了达到不同力度的擦拭动作,在去污头上装有缓冲机构,为了在去污时能够正常的操作,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脱脂设备上还设有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且所述的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与去污剂容器信号连接。
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操作,提高效率,在一次吹气设备和二次吹气设备上均设有第一气路控制装置和喷气头;所述的在一次吹气设备和二次吹气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二自动升降台、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喷气头由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移动,第一气路控制装置通过气源设备得到气源,且喷气头还与第一气路控制装置气路输送连接;工作时:所述的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第二自动升降台盛装有弹性体时,此时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第二自动升降台上升并至于顶点后,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喷气头从初始位运动至弹性体被贴部位,进行吹气动作;当吹气完成后,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喷气头返回初始位,同时第二自动升降台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通过传送带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所述的喷胶设备还包括胶容器、喷胶头、气路装置和第二气路控制装置,所述的喷胶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三自动升降台、第三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喷胶头由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移动;工作时:当第三自动升降台上升至顶点后,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喷胶头从初始位运动至弹性体被贴部位,进行喷胶动作;当完成喷胶动作后,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喷胶头回到初始位,同时第三自动升降台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所述的粘贴设备还包括应变片盒、第一机器视觉装置、第二机器视觉装置、第一吸取头装置和吸放装置,所述的粘贴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四自动升降台、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第一机器视觉装置设于第四自动升降台上,所述的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与第二机器视觉装置、第一机器视觉装置、主控设备以及第四自动升降台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的吸放装置与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的吸放装置与气源设备气源连接;工作时:当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检测到弹性体运行至第四自动升降台时,第四自动升降台上升至顶点后,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着吸放装置运动至应变片盒,进行吸取应变片操作;其次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从应变片盒上方运行至第一机器视觉装置处,获取应变片的相关信息,同时第二机器视觉装置获取弹性体的相关信息;接着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运行至粘贴处,并根据应变片信息和弹性体信息进行微调,将应变片粘贴至相应位置信息;最后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回到初始位,同时第四自动升降台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所述的加薄膜设备还包括薄膜盒、第二吸取头装置和吸放控制装置,所述的吸放控制装置分别与气源设备、主控设备连接,所述的加薄膜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五自动升降台、第五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第二吸取头装置由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移动。
所述的加压设备包括第三气路控制装置和加压头装置;加压设备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六自动升降台、第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所述的加压设备中的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由气缸带动运动机构运作,所述的加压头装置由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控制移动。
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装置和第二机器视觉装置内均包括有相机和照明装置;所述的加压头装置由橡胶、缓冲机构、活塞组成,缓冲机构设置在橡胶和活塞之间。缓冲机构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不同力度的擦拭动作,当缓冲机构被压得越紧,压力越大;反之当缓冲机构被压得越松,压力越小。
为了实现双面贴片时,在加压设备后续上还连接有翻转设备,所述的翻转设备后还设有与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一次吹气设备、喷胶设备、二次吹气设备、粘贴设备、加薄膜设备和加压设,所述的翻转设备包括第七自动升降台、第七工件位置定位装置、翻转夹具、升降装置、电机和控制装置。工作时,当弹性体运行至第七自动升降台时,主控设备对翻转设备进行检测,当翻转设备正在工作,此时主控设备控制几个阶段的传送带停止,当翻转设备正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七自动升降台上升至顶点后,控制翻转夹具吸合,夹紧弹性体;然后控制升降装置,使夹具和弹性体上升;接着控制电机使其翻转,最后控制升降装置下降,使弹性体回到托盘,松开夹具,从而完成弹性体的翻转动。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通过将手工设备进行抽象和提炼,设计出符合机器能自动实现的设备,并且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应变片的装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从而使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的实现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施例1中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的框图;
图2 是图1中脱脂设备的框图;
图3 是图1中吹气设备的框图;
图4 是图1中喷胶设备的框图;
图5 是图1中粘贴设备的框图;
图6 是图1中加薄膜设备的框图;
图7 是图1中加压设备的框图;
图8 是图1中翻转设备的框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的框图。
图中:主控设备1、气源设备2、脱脂设备3、一次吹气设备4、二次吹气设备4-1、喷胶设备5、粘贴设备6、加薄膜设备7、加压设备8、传送带9、第一自动升降台10-1、第二自动升降台10-2、第三自动升降台10-3、第四自动升降台10-4、第五自动升降台10-5、第六自动升降台10-6、第七自动升降台10-7、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1、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2、第三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3、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4、第五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5、第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6、第七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7、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12-3、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13、去污头14、去污剂容器15、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第二气路控制装置16-2、第三气路控制装置16-3、喷气头17、胶容器18、喷胶头19、气路装置20、应变片盒21、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第一吸取头装置23-1、第二吸取头装置23-2、吸放装置24、薄膜盒25、吸放控制装置26、加压头装置28、翻转设备29、翻转夹具30、升降装置31、电机32、控制装置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传送带9、主控设备1、气源设备2以及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3、一次吹气设备4、喷胶设备5、二次吹气设备4-1、粘贴设备6、加薄膜设备7和加压设备8,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之间均通过传送带9连接,主控设备1与气源设备2以及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以及传送带9之间分别通过信号控制连接,在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中均设有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运动及控制机构和主控设备1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脱脂设备3上还设有去污剂容器15和去污头14,所述的在脱脂设备3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一自动升降台10-1、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1和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所述的去污头14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控制连接。
其具体过程如下:实现当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1检测到弹性体运行至第一自动升降台10-1时,如脱脂设备3正在工作,则主控设备1控制传送带9停顿,以便脱脂设备3完成工作;若脱脂设备3正处于空闲状态,则第一自动升降台10-1升起,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携带着去污头14从初始位运行至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进行去污操作,去污完成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携带着去污头14从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回到初始位,第一自动升降台10-1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在去污头14上装有缓冲机构,在脱脂设备3上还设有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13,且所述的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13与去污剂容器15信号连接;去污剂检测和报警装置13用来检测去污剂容器15中的去污剂是否低于预期值,当去污剂检测和报警装配检测到去污剂容器15中的去污剂低于预期值时,去污剂检测和报警装配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工人及时添加去污剂,否则该设备则正常工作;同时为了达到不同力度的擦拭动作,去污头14上装有缓冲机构设施,当缓冲机构被压得越紧,压力越大;反之当缓冲机构被压得越松,压力越小;在此所述的缓冲机构可以是弹簧或其它可以起到缓冲效果的装置,这是机械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在一次吹气设备4和二次吹气设备4-1上均设有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和喷气头17;所述的在一次吹气设备4和二次吹气设备4-1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二自动升降台10-2、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2和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所述的喷气头17由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控制移动,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通过气源设备2得到气源,且喷气头17还与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气路输送连接。
其具体过程如下:当弹性体运行至第二自动升降台10-2时,如吹气设备正在工作,则主控设备1控制前几阶的传送带9停顿,以便吹气设备完成工作;若吹气设备正处于空闲状态,则第二自动升降台10-2升起,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携带着喷气头17从初始位运行至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进行吹气操作。在吹气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调节吹气量。吹气完成后,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携带着喷气头17从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回到初始位,第二自动升降台10-2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如图4所示,所述的喷胶设备5还包括胶容器18、喷胶头19、气路装置20和第二气路控制装置16-2,所述的喷胶设备5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三自动升降台10-3、第三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3和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12-3,所述喷胶头19由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12-3控制移动。
其具体过程如下:当弹性体运行至第三自动升降台10-3时,如喷胶设备5正在工作,则主控设备1控制前几阶的传送带9停顿,以便喷胶设备5完成工作;若喷胶设备5正处于空闲状态,则第三自动升降台10-3升起,第三运动与控制机构12-3携带着喷胶头19从初始位运行至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进行喷胶操作。喷胶完成后,第三运动与控制机构12-3携带着喷胶头19从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回到初始位,第三自动升降台10-3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如图5所示,所述的粘贴设备6还包括应变片盒21、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第一吸取头装置23-1和吸放装置24,所述的粘贴设备6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四自动升降台10-4、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4和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所述的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设于第四自动升降台10-4上,所述的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分别与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主控设备1以及第四自动升降台10-4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的吸放装置24与主控设备1通信连接,所述的吸放装置24与气源设备2气源连接。
其具体过程如下:当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4检测到弹性体运行至第四自动升降台10-4时,如粘贴设备6正在工作,则主控设备1控制前几阶的传送带9停顿,以便粘贴设备6完成工作;若粘贴设备6正处于空闲状态,则第四自动升降台10-4升起,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23-1从初始位运行至应变片盒21,进行吸取应变片操作;其次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23-1从应变片盒21上方运行至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处,获取应变片的相关信息,同时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获取弹性体的相关信息;接着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23-1运行至粘贴处,并根据应变片信息和弹性体信息进行微调,将应变片粘贴至相应位置信息;最后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携带着第一吸取头装置23-1回到初始位,同时第四自动升降台10-4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和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均包括相机和照明装置;所述的机器视觉结构采用单目或双目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的加薄膜设备7还包括薄膜盒25、第二吸取头装置23-2和吸放控制装置26,所述的吸放控制装置26分别与气源设备2、主控设备1连接,所述的加薄膜设备7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五自动升降台10-5、第五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5和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所述的第二吸取头装置23-2由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控制移动。
其具体过程如下:当第五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5检测到弹性体运行至第五自动升降台10-5时,如加薄膜设备7正在工作,则主控设备1控制前几阶的传送带9停顿,以便加薄膜设备7完成工作;若加薄膜设备7正处于空闲状态,则第五自动升降台10-5升起,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携带着第二吸取头装置23-2从初始位运行至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进行加薄膜操作。加薄膜完成后,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携带着第二吸取头装置23-2从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回到初始位,第五自动升降台10-5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如图7所示,所述的加压设备8还包括第三气路控制装置16-3和加压头装置28;所述的加压设备8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六自动升降台10-6、第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6和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所述的加压设备8中的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由气缸带动运动机构运作,所述的加压头装置28由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控制移动,所述的加压头装置28由橡胶、缓冲机构、活塞组成,缓冲机构设置在橡胶和活塞之间。所述的缓冲机构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不同力度的擦拭动作,当缓冲机构被压得越紧,压力越大;反之当缓冲机构被压得越松,压力越小;在此所述的缓冲机构可以是弹簧或其它可以起到缓冲效果的装置,这是机械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其具体过程如下:当弹性体运行至第六自动升降台10-6时,如加压设备8正在工作,则主控设备1控制前几阶的传送带9停顿,以便加压设备8完成工作;若加压设备8正处于空闲状态,则第六自动升降台10-6升起,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携带着加压头装置28从初始位运行至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进行加压操作。加压完成后,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携带着加压头装置28从弹性体的粘贴位置信息回到初始位,第六自动升降台10-6下降,盛装弹性体的托盘流向下一个装配环节。
本实施例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可以设置在自动升降台上,也可以是外加的检测传感器,如可以在自动升降台上增加光电传感器或接近开关传感器或相机作为工位位置定位装置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和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内均包括有相机和照明装置;且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和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中所述的机器视觉结构可采用单目或双目结构,由于采用单目结构时,只获取应变片的相关信息;采用双目结构时,不仅获取应变片的相关信息,还可获取弹性体的相关信息,因此可以根据具体实施例中的要求而定。本实施例采用双目结构。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依次完成以下工序:
(1)脱脂:通过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1检测弹性体传送到可升降的位置,通过第一自动升降台10-1将弹性体升起至顶点,由主控设备1通过得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1的信息、已知的装配型号和弹性体的几何尺寸来确定应变片粘贴的位置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得到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轨迹从而完成对要粘贴应变片的部位进行清洁,去除被贴表面的氧化皮或油污,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把弹性体流向下一个吹气环节;
(2)吹气:通过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2检测弹性体传送到可升降的位置信息时,通过第二自动升降台10-2将弹性体升起至顶点,由主控设备1通过得到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2的信息、已知的装配型号和弹性体的几何尺寸来确定粘贴的位置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得到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轨迹,从而完成对要粘贴应变片的部位进行除尘及干燥,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把弹性体流向下一个喷胶环节;
(3)喷胶:通过第三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3检测弹性体传送到可升降的位置信息时,通过第三自动升降台10-3将弹性体升起至顶点,由主控设备1通过得到第三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3的信息、已知的装配型号和弹性体的几何尺寸来确定粘贴的位置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得到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12-3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轨迹从而完成对要粘贴应变片的部位进行喷涂粘贴剂的动作,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把弹性体流向二次吹气环节,将粘贴剂吹干到一定程度,然后流向下一个粘贴环节;
(4)粘贴:通过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4检测弹性体传送到可升降的位置信息时,通过第四自动升降台10-4将弹性体升起至顶点,由主控设备1通过得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4的信息、已知的装配型号和弹性体的几何尺寸来确定粘贴的位置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得到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轨迹从而完成将应变片粘贴至弹性体的被贴部位,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把弹性体流向下一个加薄膜环节;
(5)加薄膜:通过第五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5检测弹性体传送到可升降的位置信息时,通过第五自动升降台10-5将弹性体升起至顶点,由主控设备1通过得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5的信息、已知的装配型号和弹性体的几何尺寸来确定粘贴的位置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得到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轨迹从而完成将裁剪好的聚乙烯树脂片或其它的薄膜放至已粘贴完的应变片上方,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把弹性体流向下一个加压环节;
(6)加压:通过第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6检测弹性体传送到可升降的位置信息时,通过第六自动升降台10-6将弹性体升起至顶点,由主控设备1通过得到第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6的信息、已知的装配型号和弹性体的几何尺寸来确定粘贴的位置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得到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的运动路径及运动轨迹从而完成模拟人手指加压的过程,挤出气泡和多余的胶粘剂,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完成装配工序。
本实施例中当设备完成加压工序后,产品即完成贴装工作;从而使得整体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创造中关于如何实现主控设备与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对应变片粘贴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是本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因此不做详述。
实施例2:
本实施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当需要压力传感器双面贴片时,所述的加压工序后还设有翻转工序,翻转工序后,对弹性体的另一面重复脱脂、吹气、喷胶、吹气、粘贴、加薄膜和加压工序,完成对弹性体双面粘贴应变片;所述翻转工序的步骤为:通过夹具夹紧弹性体后并升起弹性体,通过电机使夹具及弹性体翻转后,将其放回可升降的位置,完成后将弹性体下降,把弹性体流向下一个环节。具体连接方式:如图8所示,在加压设备8后续上还连接有翻转设备29,所述的翻转设备29后还设有与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3、一次吹气设备4、喷胶设备5、二次吹气设备4-1、粘贴设备6、加薄膜设备7和加压设备8,如图9所示,所述的翻转设备29包括第七自动升降台10-7、第七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7、翻转夹具30、升降装置31、电机32和控制装置33,工作时,当弹性体运行至第七自动升降台10-7时,主控设备1对翻转设备29进行检测,当翻转设备29正在工作,此时主控设备1控制几个阶段的传送带9停止,当翻转设备29正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七自动升降台10-7上升至顶点后,控制装置33控制翻转夹具30吸合,夹紧弹性体;然后控制装置33控制升降装置31,使夹具和弹性体上升;接着控制电机32使其翻转,最后控制升降装置31下降,使弹性体回到托盘,松开夹具,从而完成弹性体的翻转动,通过完成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后,再经过翻转设备进行29翻转后,再依次完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装配步骤,从而使得产品完成双面贴装工作。

Claims (7)

1. 一种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包括传送带(9)、主控设备(1)、气源设备(2)以及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3)、一次吹气设备(4)、喷胶设备(5)、二次吹气设备(4-1)、粘贴设备(6)、加薄膜设备(7)和加压设备(8),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之间均通过传送带(9)连接,其特征是:主控设备(1)与气源设备(2)以及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以及传送带(9)之间分别通过信号控制连接,在上述所述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各设备中均设有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运动及控制机构和主控设备(1)之间通过信号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其特征是所述的脱脂设备(3)上还设有去污剂容器(15)和去污头(14),所述的在脱脂设备(3)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一自动升降台(10-1)、第一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1)和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所述的去污头(14)与第一运动及控制机构(12-1)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其特征是:在去污头(14)上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的脱脂设备(3)上还设有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13),且所述的去污剂检测及报警装置(13)与去污剂容器(15)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其特征是:在一次吹气设备(4)和二次吹气设备(4-1)上均设有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和喷气头(17);所述的在一次吹气设备(4)和二次吹气设备(4-1)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二自动升降台(10-2)、第二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2)和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所述的喷气头(17)由第二运动及控制机构(12-2)控制移动,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通过气源设备(2)得到气源,且喷气头(17)还与第一气路控制装置(16-1)气路输送连接,所述的喷胶设备(5)还包括胶容器(18)、喷胶头(19)、气路装置(20)和第二气路控制装置(16-2),所述的喷胶设备(5)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三自动升降台(10-3)、第三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3)和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12-3),所述喷胶头(19)由第三运动及控制机构(12-3)控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其特征是:所述的粘贴设备(6)还包括应变片盒(21)、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第一吸取头装置(23-1)和吸放装置(24),所述的粘贴设备(6)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四自动升降台(10-4)、第四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4)和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所述的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设于第四自动升降台(10-4)上,所述的第四运动及控制机构(12-4)分别与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主控设备(1)以及第四自动升降台(10-4)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的吸放装置(24)与主控设备(1)通信连接,所述的吸放装置(24)与气源设备(2)气源连接;所述的加薄膜设备(7)还包括薄膜盒(25)、第二吸取头装置(23-2)和吸放控制装置(26),所述的吸放控制装置(26)分别与气源设备(2)、主控设备(1)连接,所述的加薄膜设备(7)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五自动升降台(10-5)、第五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5)和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所述的第二吸取头装置(23-2)由第五运动及控制机构(12-5)控制移动;所述的加压设备(8)还包括第三气路控制装置(16-3)和加压头装置(28);所述的加压设备(8)上所设的自动升降台、工件位置定位装置和运动及控制机构分别为第六自动升降台(10-6)、第六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6)和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所述的加压设备(8)中的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由气缸带动运动机构运作,所述的加压头装置(28)由第六运动及控制机构(12-6)控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机器视觉装置(22-1)和第二机器视觉装置(22-2)内均包括有相机和照明装置;所述的加压头装置(28)由橡胶、缓冲机构、活塞组成,缓冲机构设置在橡胶和活塞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其特征是在加压设备(8)后续上还连接有翻转设备(29),所述的翻转设备(29)后还设有与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脱脂设备(3)、一次吹气设备(4)、喷胶设备(5)、二次吹气设备(4-1)、粘贴设备(6)、加薄膜设备(7)和加压设备(8),所述的翻转设备(29)包括第七自动升降台(10-7)、第七工件位置定位装置(11-7)、翻转夹具(30)、升降装置(31)、电机(32)和控制装置(33)。
CN 201320312996 2013-06-03 2013-06-03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12996 CN203254133U (zh) 2013-06-03 2013-06-03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12996 CN203254133U (zh) 2013-06-03 2013-06-03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4133U true CN203254133U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129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4133U (zh) 2013-06-03 2013-06-03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41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072A (zh) * 2013-06-03 2013-09-18 宁波工程学院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
CN110720035A (zh) * 2017-06-07 2020-01-21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搬送装置、搬送方法以及检查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072A (zh) * 2013-06-03 2013-09-18 宁波工程学院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
CN103307072B (zh) * 2013-06-03 2015-08-12 宁波工程学院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
CN110720035A (zh) * 2017-06-07 2020-01-21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搬送装置、搬送方法以及检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7072B (zh)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操作控制方法
CN20422251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精雕机
CN202421676U (zh) 半自动真空贴合机
WO2020057024A1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冲孔、焊接或粘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CN105537937A (zh) 电磁阀组装系统
CN107472866B (zh) 一种用于pcb板aoi工序的双层流转系统
CN107553148B (zh) 多机器人协同的手机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CN203254133U (zh) 应变片自动装配流水线
CN10968703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平压定型设备
CN105855778A (zh) 一种车身焊接生产线的柔性定位机构
CN105881143A (zh) 一种光学镜片抛光自动上下料生产线
CN203438241U (zh) 一种机械手工具快速切换设备
CN103433928A (zh) 一种机械手工具快速切换设备
CN202111144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排版机
CN205733596U (zh) 一种车身焊接生产线的柔性定位机构
CN203726422U (zh) 一种膜材组装治具
CN202292078U (zh) 雨刷杆自动组装生产线装置
CN216848024U (zh) 一种同步或异步式双模测试装置
CN211507771U (zh) 一种全自动贴胶检测和折极耳生产设备
CN205165599U (zh) 精密零件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CN212112151U (zh) 智能手表屏幕自动化组装设备
CN114488582A (zh) 一种全自动硬对硬真空贴装机及其贴装工艺
CN210279681U (zh) 用于电池模组涂胶的智能快速编程平台
CN208322615U (zh) 一种产品装饰件安装设备
CN205588304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应变片自动贴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