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26236U -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26236U
CN203226236U CN2013202287280U CN201320228728U CN203226236U CN 203226236 U CN203226236 U CN 203226236U CN 2013202287280 U CN2013202287280 U CN 2013202287280U CN 201320228728 U CN201320228728 U CN 201320228728U CN 203226236 U CN203226236 U CN 203226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collection
pipe
liquid collecting
stat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287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忠斌
黄虎
鹿世化
李克成
张敬坤
汪庆
张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NANFENG COLD CHAIN CO Lt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NANFENG COLD CHAIN CO Lt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NANFENG COLD CHAIN CO Lt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NANFENG COLD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287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26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26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262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烘烤室、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总管、空气混合装置、平行设置在烘烤室内的送风孔板和回风孔板,送风孔板和回风孔板将烘烤室分割为送风静压空间、回风静压空间和烘烤工作间;空气处理机组由依次设置的进风口、固体吸附除湿装置、热泵回路、风机、辅助电加热和出风口组成,其中热泵回路由冷凝器和并联设置的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组成,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平行送风的方式和总-分-总-分的制冷剂分配模式来改善气流组织,保证运行时烘烤室内空气流动和温度场的均一稳定,从而保证了烘烤效果一致性,同时也降低了烘烤房低负荷运行时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气循环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烘烤房普遍应用于农业富余产品的烘干保存以及风味食物加工。目前使用较多烘烤房为应用烟道气加热的热空气对流式干燥设备,其升温方式多为一炉一囱回火升温式烘房。这种传统型烘烤房设备简单,初投资较少,仍为广大农村地区所用,但是也存在烘烤效率低下、烘干食物质量不佳、烘烤操作复杂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烘烤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提出了多种不同的传统烘烤房改造技术和新型烘烤技术来提高烘烤质量和效率,特别是热泵技术的引入与太阳能等清洁新能源的利用大大促进了烘烤技术的发展。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6509863)一种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供热耦合的蘑菇房干燥装置(见图1),所述干燥装置由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供热两部分耦合而成,有效地降低了环境污染与能耗,同时大大的降低了劳动成本。但是其送风温湿度以及气流组织不均匀,较大影响了烘烤质量,具体表现为烘烤室中间烘烤效果好,四周烘烤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专利CN 201976709 U食用菌烘干设备(见图2)采用多气流通道的方式来组织送风气流,即将烘烤室均等的分为多个竖直通道,每个通道上方安装有送风机。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个气流通道内送风温湿度以及气流组织,从而保证烘烤质量较为一致。但是从结构上又难以保证各个气流通道之间气流组织均匀,从而导致各气流通道间干燥质量的差异,此外采用多风机送风使运行能耗上升,有悖于节能减排的宗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仅单一依靠改进烘烤房送风结构难以彻底解决送风温湿度与气流组织不均匀的问题。良好的气流组织形式有赖于空气处理机组的空气处理性能,只有改善空气处理机组性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处理后气流的均匀性。现有大型烘烤房的空气处理机组中的换热器采用多组独立热泵系统换热盘管在风侧并联组合的方式。这种并联方式的缺陷是:(1)当空气处理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只有部分热泵系统运行,这使处理后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不均匀。(2)当空气处理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只能利用换热盘管的一部分,换热盘管的利用率很低。(3)由于多组系统独立运行,不能保证处理后空气的均匀性,尤其是当进入空气处理机组的空气不均匀时多组系统很难有效协调,处理后空气的不均匀性会进一步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处理后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改善了气流组织形式,从而保证了烘烤效果一致性,同时也降低了烘烤房低负荷运行时的能耗。另外,与传统烘烤房相比,该系统环境污染小,操作更为方便,烘烤效率高,烘干质量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烘烤室、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总管、空气混合装置、平行设置在烘烤室内的送风孔板和回风孔板,送风孔板和回风孔板将烘烤室分割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两侧的送风静压空间和回风静压空间,以及中间的烘烤工作间;空气处理机组位于回风静压空间的外侧,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送风总管与送风静压空间连通,空气混合装置设置在送风总管管路中。
空气处理机组由沿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口、固体吸附除湿装置、热泵回路、风机、辅助电加热和出风口组成。
热泵回路包括冷凝器和并联设置的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膨胀阀的制冷剂进口分别与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分别与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
冷凝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气混合装置、蛇形管束和集液混合装置。集气混合装置包括集气内管和套在集气内管外部的集气外管,集气内管与集气外管之间的空隙为集气静压层,集气内管上设置的三个制冷剂进口即为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集气内管的三个制冷剂进口分别与一个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的压缩机连接,集气外管与蛇形管束的进口连接。
集液混合装置包括集液内管和套在集液内管外部的集液外管,集液内管与集液外管之间的空隙为集液静压层,集液内管与蛇形管束的出口连接,集液外管上设置的三个制冷剂出口即为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集液外管的三个制冷剂出口分别与一个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的膨胀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集气内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与集气静压层连通的排气孔口,集液内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与集液静压层连通的排液孔口。
本实用新型中,集气混合装置采用内管和套在内管外部的外管的双层结构,内管和外管之间空隙为静压层,静压层起使气态制冷剂充分混合和稳压作用,外管内径dw和内管外径dn比值dw/dn应为2.5~3.5。比值小时混合与稳压效果差,阻力大;比值过大时混合与稳压效提高幅度降低,金属耗量大,经济性差。内管均匀布置排气孔口,使气态冷剂均匀的从集气混合装置的内管扩散到静压层,为了提高扩散的均匀性和降低扩散阻力,排气孔口的直径应为集气混合装置内管直径的1/3。集气混合装置内管通过毛细管与三个气态制冷剂进口连接,为了减轻集气混合装置内管两端对气流组织的影响和毛细管之间的相互影响,两侧毛细管到集气混合装置内管两端的距离应为内管直径的5倍,即5dn,两相邻毛细管之间的距离应为2dn~3dn
本实用新型中,集液混合装置同样采用内外双层管结构,内管和外管之间空隙为静压层,静压层起使液态制冷剂充分混合的作用,外管内径dw和内管外径dn比值dw/dn应在1.5~2.5之间。比值小时混合效果差,且阻力大;比值过大时混合效提高幅度降低,金属耗量大,经济性差。内管均匀布置排液孔口,使液态冷剂均匀的从集液混合装置的内管流动到静压层,为了提高流动的均匀性和降低流动阻力,排液孔口的直径应为集气混合装置内管直径的1/2。集液混合装置内管通过毛细管冷凝器出口连接,为了提高混合的均匀性及减轻集液混合装置内管两端和毛细管之间的互相影响,两侧毛细管到集液混合装置内管两端的距离应为内管直径的2倍,即2dn,两相邻毛细管之间的距离应为0.5dn~1.5dn
本实用新型中,固体吸附除湿装置一用多备,一组装置正常情况下可连续使用两周,吸附饱和时能自动报警,饱和后可在太阳光下暴晒再生。
当食用菌烘烤房空气处理装置运行时,空气侧循环如下:干燥食用菌后的湿空气在回风静压空间中汇集并由进风口进入空气处理机组,经空气处理机组除湿升温后湿度大幅下降、温度回升,恢复一定的干燥能力,并由风机抽吸进入送风总管;干空气在送风总管中通过空气混合装置进一步混合之后,通过送风总管进入送风静压空间,并在其中充分混合,温湿度场较为均匀;此后,干空气通过送风孔板进入烘烤工作间,以一定的流速穿过其中并带走食用菌表面水分,逐步对食用菌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空气湿度增加、温度有所下降,通过回风孔板重新回到回风静压空间,这样完成烘烤房空气侧的循环。
在空气处理机组中,湿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经固体吸附除湿装置去湿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表面与冷凝器内的热制冷剂充分换热升温后流出,冬季或者极限工况下不能达到预设温度时,可通过辅助电加热辅助加热,此后具有一定温度的干空气经风机抽吸通过出风口流出空气处理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的热泵回路循环如下:气态制冷剂通过三个气态制冷剂进口进入集气混合装置内管;气态制冷剂通过集气混合装置内管上均匀布置的排气孔口均匀扩散到集气混合装置静压层;在集气混合装置静压层内气态制冷剂充分混合;气态制冷剂通过集气混合装置外管进入蛇形管束;气态制冷剂在蛇形管束内液化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液态制冷剂从蛇形管束进入集液混合装置内管;液态制冷剂从均匀分布在集液混合装置内管上的排液孔口流进集液混合装置静压层;在集液混合装置静压层内液态制冷剂充分混合;液态制冷剂通过集液混合装置外管上的三个液态制冷剂出口分别进入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的膨胀阀;在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内,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进入气态制冷剂进口,完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冷凝器在蛇形管束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集气混合装置和集液混合装置实现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制冷工质之间的交换,在现有冷凝器仅能实现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工质的交换,提高冷凝器的利用效率,提高换热效率,降低了处理不均匀导致的制冷工质之间的热力不均,提高空气处理机组的出力范围和处理能力,提高了空气处理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送风孔板的平行送风和回风孔板的平行回风的送回风方式,在送风孔板和回风孔板侧分别配有送风静压空间和回风静压空间,减少了送回风孔板各处压力的差异,从而保证送风压力以及送风气流的均匀性。运行时干空气以一定的流速从送风孔板进入烘烤工作间,并在其中水平流动,具有较好的气流组织,易于获得稳定的气流与温度场分布。这种平行送风的方式有利于改善气流组织,能够保证运行时烘烤工作间内空气流动和温湿度场均一稳定,即烘烤工作间内食用菌所处的环境一致,使各部分干燥程度一致,提高了产品的优质率。
有益效果:与现有食用菌烘干空气循环处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送风孔板的平行送风和回风孔板的平行回风的送回风方式,干空气以一定的流速从送风孔板进入烘烤工作间,烘烤工作间中气流成水平流动,具有较好的气流组织,易于获得稳定的气流与温度场分布,从而创造出更加适合食用菌干燥的条件。
(2)本实用新型送风孔板和回风孔板分别配有送风静压空间和回风静压空间,能够使进入其中的气流趋于稳定,减少气流的不均匀性,从送风孔板进入烘烤工作间的干空气气流成水平流动,从而改善烘烤工作间的气流组织和温度场;同时减少送回风孔板各处压力的差异,从而保证送风压力以及送风气流的均匀性。
(3)本实用新型冷凝器在现有空气处理机组冷凝器仅能实现制冷工质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制冷剂之间的工质的交换,从而消除了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运行时工质热力性质之间的差异,实现制冷工质之间的热力性质的互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空气处理后的温度场的不均匀性。
(4)本实用新型冷凝器在蛇形管束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集气混合装置和集液混合装置,制冷剂进入和流出冷凝器分别通过集气混合装置和集液混合装置,实现制冷工质之间的充分混合,从而消除制冷工质之间的热力不均。
(5)本实用新型集气混合装置和集液混合装置均采用内外双层管结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为静压层,提高了制冷工质的混合效果。
(6)本实用新型冷凝器显著提高了换热效率,在只有部分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运行的低负荷情况下,仍能充分利用整个换热盘管,提高了冷凝器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7)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机组可以根据负荷大小实时调整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的出力或者控制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运行的数量,从而扩大了空气处理机组的出力范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8)本实用新型送风总管中布置有空气混合装置,空气在送风总管中能进一步混合,增加了气流的均匀性。
(9)本实用新型送风总管置于烘烤房顶部,采用夹层形式,既能使空间布置合理,结构紧凑,同时又能够使空气在流经送风总管的过程中减少漩涡量,使流动逐渐趋于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蘑菇房干燥装置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现有食用菌烘干设备的原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的原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并联方式的原理结构图。
图中:1-烘烤房;2-空气处理机组;21-进风口;22-固体吸附除湿装置;24-辅助电加热;25-风机;26-出风口;3-送风总管;4-空气混合装置;5-送风孔板;6-回风孔板;7-送风静压空间;8-回风静压空间;9-热泵回路;91-冷凝器;911-集气混合装置;911-1-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2-集气混合装置外管;911-3-集气混合装置静压层;911-4-排气孔口;912-蛇形管束;913-集液混合装置;913-1-集液混合装置内管;913-2-集液混合装置外管;913-3-集液混合装置静压层;913-4-排液孔口;921-第一液态制冷剂出口;922-第二液态制冷剂出口;923-第三液态制冷剂出口;931-第一膨胀阀;932-第二膨胀阀;933-第三膨胀阀;941-第一蒸发器;942-第二蒸发器;943-第三蒸发器;951-第一压缩机;952-第二压缩机;953-第三压缩机;961-第一气态制冷剂进口;962-第二气态制冷剂进口;963-第三气态制冷剂进口;10-烘烤工作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烘烤房1、空气处理机组2、送风总管3、空气混合装置4、平行设置在烘烤室内的送风孔板5和回风孔板6,送风孔板5和回风孔板6将烘烤室分割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两侧的送风静压空间7和回风静压空间8,以及中间的烘烤工作间10;空气处理机组2位于回风静压空间8的外侧,空气处理机组2通过送风总管3与送风静压空间7连通,空气混合装置4设置在送风总管3管路中。
空气处理机组2由沿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口21、固体吸附除湿装置22、热泵回路9、风机24、辅助电加热25和出风口26组成。热泵回路9包括冷凝器91和并联设置的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膨胀阀的制冷剂进口分别与冷凝器91的制冷剂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分别与冷凝器91的制冷剂进口连接。
冷凝器91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气混合装置911、蛇形管束912和集液混合装置913。集气混合装置911包括集气内管911-1和套在集气内管911-1外部的集气外管911-2,集气内管911-1与集气外管911-2之间的空隙为集气静压层911-3,集气内管911-1上设置的三个制冷剂进口即为冷凝器91的制冷剂进口,集气内管911-1的三个制冷剂进口分别与一个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的压缩机连接,集气外管911-2与蛇形管束912的进口连接。
集液混合装置913包括集液内管913-1和套在集液内管913-1外部的集液外管913-2,集液内管913-1与集液外管913-2之间的空隙为集液静压层913-3,集液内管913-1与蛇形管束912的出口连接,集液外管913-2上设置的三个制冷剂出口即为冷凝器91的制冷剂出口,集液外管913-2的三个制冷剂出口分别与一个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的膨胀阀连接。集气内管911-2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与集气静压层911-3连通的排气孔口911-4,集液内管913-1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与集液静压层913-3连通的排液孔口913-4。
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集气混合装置911采用内管911-1和套在内管911-1外部的外管911-2的双层结构,内管911-1和外管911-2之间空隙为静压层911-3,静压层911-3起使气态制冷剂充分混合和稳压作用,外管911-2内径dw和内管911-1外径dn比值dw/dn应为2.5~3.5。比值小时混合与稳压效果差,阻力大;比值过大时混合与稳压效提高幅度降低,金属耗量大,经济性差。内管911-1均匀布置排气孔口911-4,使气态冷剂均匀的从集气混合装置911的内管911-1扩散到静压层911-3,为了提高扩散的均匀性和降低扩散阻力,排气孔口911-4的直径应为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1直径的1/3。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1通过毛细管与三个气态制冷剂进口连接,为了减轻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1两端对气流组织的影响和毛细管之间的相互影响,两侧毛细管到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1两端的距离应为内管911-1直径的5倍,即5dn,两相邻毛细管之间的距离应为2dn~3dn
本实用新型中,集液混合装置913同样采用内外双层管结构,内管913-1和外管913-2之间空隙为静压层913-3,静压层913-3起使液态制冷剂充分混合的作用,外管913-2内径dw和内管913-1外径dn比值dw/dn应在1.5~2.5之间。比值小时混合效果差,且阻力大;比值过大时混合效提高幅度降低,金属耗量大,经济性差。内管913-1均匀布置排液孔口913-4,使液态冷剂均匀的从集液混合装置的内管913-1流动到静压层913-3,为了提高流动的均匀性和降低流动阻力,排液孔口913-4的直径应为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3-1直径的1/2。集液混合装置内管913-1通过毛细管冷凝器出口连接,为了提高混合的均匀性及减轻集液混合装置内管913-1两端和毛细管之间的互相影响,两侧毛细管到集液混合装置内管913-1两端的距离应为内管913-1直径的2倍,即2dn,两相邻毛细管之间的距离应为0.5dn~1.5dn
本实用新型中,固体吸附除湿装置22一用多备,一组装置正常情况下可连续使用两周,吸附饱和时能自动报警,饱和后可在太阳光下暴晒再生。
当食用菌烘烤房空气处理装置运行时,空气侧循环如下:干燥食用菌后的湿空气在回风静压空间8中汇集并由进风口21进入空气处理机组2,经空气处理机组2除湿升温后湿度大幅下降、温度回升,恢复一定的干燥能力,并由风机25抽吸进入送风总管3;干空气在送风总管3中通过空气混合装置4进一步混合之后,通过送风总管3进入送风静压空间7,并在其中充分混合,温湿度场较为均匀;此后,干空气通过送风孔板5进入烘烤工作间10,以一定的流速穿过其中并带走食用菌表面水分,逐步对食用菌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空气湿度增加、温度有所下降,通过回风孔板6重新回到回风静压空间8,这样完成烘烤房1空气侧的循环。
在空气处理机组2中,湿空气由进风口21进入,经固体吸附除湿装置22去湿后进入冷凝器91,在冷凝器91表面与冷凝器91内的热制冷剂充分换热升温后流出,冬季或者极限工况下不能达到预设温度时,可通过辅助电加热24辅助加热,此后具有一定温度的干空气经风机25抽吸通过出风口流出空气处理机组2。空气处理机组2的热泵回路9循环如下:气态制冷剂通过三个气态制冷剂进口961、962、963进入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1;气态制冷剂通过集气混合装置内管911-1上均匀布置的排气孔口911-4均匀扩散到集气混合装置静压层911-3;在集气混合装置静压层911-3内气态制冷剂充分混合;气态制冷剂通过集气混合装置外管911-2进入蛇形管束912;气态制冷剂在蛇形管束912内液化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液态制冷剂从蛇形管束912进入集液混合装置内管913-1;液态制冷剂从均匀分布在集液混合装置内管913-1上的排液孔口913-4流进集液混合装置静压层913-3;在集液混合装置静压层913-3内液态制冷剂充分混合;液态制冷剂通过集液混合装置外管913-2上的三个液态制冷剂出口921、922、923分别进入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的第一膨胀阀931、第二膨胀阀932、第三膨胀阀933;在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内,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膨胀阀931、第二膨胀阀932、第三膨胀阀933分别进入第一蒸发器941、第二蒸发器942、第三蒸发器943,在第一蒸发器941、第二蒸发器942、第三蒸发器943内液态制冷剂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压缩机951、第二压缩机952、第三压缩机953分别进入第一气态制冷剂进口961、第二气态制冷剂进口962、第三气态制冷剂进口963,完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烘烤房1壳体由2mm冷板喷塑或者不锈钢制作,采用双层保温结构,保温层采用高分子高温隔热棉保温,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烘烤房1宽度为1.55米,深度为1.25米(包门厚、门锁),高度为2.25米(包括脚轮)。采用双门结构,配门扣,拉手及观察窗;底部配有脚轮,方便设备移动。烘烤工作间10内壁采用不锈钢板制作,使室内清洁、无尘,有效尺寸为宽1.1米,高1.2米,深1.1米,按4层分布。根据相关行业要求烘烤工作间10的空气流速为0.2~0.5m/s,则空气处理机组2的送风量为1045~2614m3/h。送风孔板5的空口出流速度不宜过大,本实用新型推荐取值0.8~2m/s,取孔板开孔率25%,开孔直径5mm,计算得孔板的有效出流面积为0.33㎡,所需开孔数为16807个;回风孔板6参数与送风孔板5相同。
本实用新型冷凝器91在蛇形管束912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集气混合装置911和集液混合装置913实现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制冷工质之间的交换,在现有冷凝器仅能实现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工质的交换,提高冷凝器91的利用效率,提高换热效率,降低了处理不均匀导致的制冷工质之间的热力不均,提高空气处理机组2的出力范围和处理能力,提高了空气处理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送风孔板5的平行送风和回风孔板6的平行回风的送回风方式,在送风孔板5和回风孔板5侧分别配有送风静压空间7和回风静压空间8,减少了送回风孔板各处压力的差异,从而保证送风压力以及送风气流的均匀性。运行时干空气以一定的流速从送风孔板5进入烘烤工作间10,并在其中水平流动,具有较好的气流组织,易于获得稳定的气流与温度场分布。这种平行送风的方式有利于改善气流组织,能够保证运行时烘烤工作间10内空气流动和温湿度场均一稳定,即烘烤工作间10内食用菌所处的环境一致,使各部分干燥程度一致,提高了产品的优质率。

Claims (3)

1.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烘烤室(1)、空气处理机组(2)、送风总管(3)、空气混合装置(4)、平行设置在所述烘烤室(1)内的送风孔板(5)和回风孔板(6),所述送风孔板(5)和回风孔板(6)将烘烤室分割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两侧的送风静压空间(7)和回风静压空间(8),以及中间的烘烤工作间(10);所述空气处理机组(2)位于回风静压空间(8)外侧,空气处理机组(2)通过送风总管(3)与送风静压空间(7)连通,所述空气混合装置(4)设置在送风总管(3)管路中;
所述空气处理机组(2)由沿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口(21)、固体吸附除湿装置(22)、热泵回路(9)、风机(24)、辅助电加热(25)和出风口(26)组成;
所述热泵回路(9)包括冷凝器(91)和并联设置的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三组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膨胀阀的制冷剂进口分别与冷凝器(91)的制冷剂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分别与冷凝器(91)的制冷剂进口连接;
所述冷凝器(91)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气混合装置(911)、蛇形管束(912)和集液混合装置(913);
所述集气混合装置(911)包括集气内管(911-1)和套在所述集气内管(911-1)外部的集气外管(911-2),集气内管(911-1)与集气外管(911-2)之间的空隙为集气静压层(911-3),集气内管(911-1)上设置的三个制冷剂进口即为冷凝器(91)的制冷剂进口,集气内管(911-1)的三个制冷剂进口分别与一个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的压缩机连接,集气外管(911-2)与蛇形管束(912)的进口连接;
集液混合装置(913)包括集液内管(913-1)和套在所述集液内管(913-1)外部的集液外管(913-2),集液内管(913-1)与集液外管(913-2)之间的空隙为集液静压层(913-3),集液内管(913-1)与蛇形管束(912)的出口连接,集液外管(913-2)上设置的三个制冷剂出口即为冷凝器(91)的制冷剂出口,集液外管(913-2)的三个制冷剂出口分别与一个压缩机和蒸发器总成中的膨胀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内管(911-1)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与集气静压层(911-3)连通的排气孔口(911-4),所述集液内管(913-1)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与集液静压层(913-3)连通的排液孔口(91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外管(911-2)内径与集气内管(911-1)外径的比值为2.5~3.5,所述集液外管(913-2)内径与集液内管(913-1)外径的比值为1.5~2.5。
CN2013202287280U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26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287280U CN203226236U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287280U CN203226236U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26236U true CN203226236U (zh) 2013-10-09

Family

ID=4928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28728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26236U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2623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2520A (zh) * 2013-04-28 2013-07-17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食用菌烘干空气循环处理装置
CN104482729A (zh) * 2014-11-28 2015-04-01 中山市隐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室箱体结构
CN105021415A (zh) * 2015-07-06 2015-11-0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平行送风型食品冷柜性能测试装置
CN111660388A (zh) * 2020-06-23 2020-09-15 广东同益空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平衡养生方法
CN113739556A (zh) * 2021-07-21 2021-12-0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2520A (zh) * 2013-04-28 2013-07-17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食用菌烘干空气循环处理装置
CN103202520B (zh) * 2013-04-28 2015-04-08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食用菌烘干空气循环处理装置
CN104482729A (zh) * 2014-11-28 2015-04-01 中山市隐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室箱体结构
CN105021415A (zh) * 2015-07-06 2015-11-0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平行送风型食品冷柜性能测试装置
CN105021415B (zh) * 2015-07-06 2017-09-15 江苏北洋冷链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送风型食品冷柜性能测试装置
CN111660388A (zh) * 2020-06-23 2020-09-15 广东同益空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平衡养生方法
CN113739556A (zh) * 2021-07-21 2021-12-0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烘干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2520B (zh) 一种食用菌烘干空气循环处理装置
CN203226236U (zh) 一种果蔬干燥空气处理设备
CN103206799B (zh) 一种食用菌干燥装置用热泵回路
CN104266277A (zh) 一种热管热回收全新风除湿空调装置
CN205641396U (zh) 双冷源新风空调机组
CN201163073Y (zh) 具有快速热水功能的热泵式空调装置
CN103610214B (zh) 一种水产品常温循环干燥节能装置
CN109028360B (zh) 户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104061630A (zh) 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101995067B (zh)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传统机械制冷机组复合的空调系统
CN202973807U (zh) 快速烘干除湿热泵机组
CN204141717U (zh) 一种户式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组
CN102128475A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水管路
CN203147926U (zh) 一种高效节能除湿装置
CN103115407A (zh) 烘干空调除湿一体机
CN103307858B (zh) 多用途拼装式烤房
CN202675486U (zh) 新回风混合带过滤装置的全空气除湿机
CN102128477A (zh) 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机组
CN208871981U (zh) 模块化热泵除湿干化系统
CN107036198A (zh) 空气源热泵新风净化系统
CN108955127A (zh) 模块化热泵除湿干化系统
CN205607056U (zh) 节能洁净烘房
CN205448505U (zh) 一种双风道干燥系统
CN204987546U (zh) 恒温换热机构
CN204629868U (zh) 辐射制冷/热和新风制冷/热功能一体化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40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