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18651U - 二合一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合一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18651U
CN203218651U CN 201320105692 CN201320105692U CN203218651U CN 203218651 U CN203218651 U CN 203218651U CN 201320105692 CN201320105692 CN 201320105692 CN 201320105692 U CN201320105692 U CN 201320105692U CN 203218651 U CN203218651 U CN 203218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socket
metal contact
contact group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056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IT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IT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IT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IT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056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18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18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186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提供了一种二合一接口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可分别插入SD卡或USB插头;所述二合一接口装置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壁上的容置腔中的二合一连接器以及与所述二合一连接器电路相连的连接电路;所述二合一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电路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总线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整合现有的SD接口和USB接口,提供了一种SD/USB二合一接口,在提供SD卡和USB设备接入服务的同时,有效地减小了电子设备上接口的占用体积,符合电子设备微型化的趋势。

Description

二合一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D/USB二合一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I/O接口,一般都是用于插入单一I/O卡座的接口,如SD接口、USB接口等,从而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功能。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体积会朝着更微型的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单一I/O卡座的接口不适用于更加微型化的电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单一I/O卡座的接口不适用于更加微型化的电子设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分别插入SD卡或USB插头的二合一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合一接口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包括一内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外壁上的容置腔中的二合一连接器,所述二合一连接器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一开口向所述电子设备壁外的插口,所述插口分为两个区段,所述两个区段分别用于设置USB插口或SD插口,所述外壳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件前端和固定件后端,所述固定件前端宽度小于所述固定件后端的宽度,所述固定件前端的宽度与所述USB插头适配,用于保证所述USB插头套合在所述固定件前端上;所述固定件前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片组,所述固定件后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片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或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分别与连接电路的一端相连,用于实现USB插头套合在所述固定件前端上并使所述USB插头中的USB插头金属触片组与所述固定件前端下表面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对应接触、或SD卡插入所述SD插口并使所述SD卡上的SD卡金属触片组与所述固定件后端下表面的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对应接触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电路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总线电路相连导通。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分设于所述两个区段的所述USB插口和SD插口上下设置,分别平行于所述外壳的底面,所述USB插口的插入方向和SD插口的插入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所述固定件为一绝缘体,固定件后端一侧固定在所述外壳远离该外壳插口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前端置于所述外壳靠近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一可在垂直于所述插口方向上上下弹动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的固定件后端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固定端前面。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固定端后面。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所述固定件上的固定件前端和固定件后端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中,所述固定件形状呈“T”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整合现有的SD接口和USB接口,提供了一种SD/USB二合一接口装置,在提供SD卡和USB设备接入服务的同时,有效地减小了电子设备上接口的占用体积,符合电子设备微型化的趋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合一接口装置100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合一连接器110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二合一接口装置100的接口模块框图;
图4为图1中的二合一连接器110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的二合一连接器110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的二合一连接器110的左视图;
图7为USB插头插入USB插口131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SD卡插入SD插口132的受力示意图;
图9为SD卡插入SD插口132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二金属触片组114′以及其上的自由端114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或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分别插入SD卡或USB插头的并设置在电子设备200(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电视)上的二合一接口装置100,该二合一接口装置100包括一设置在电子设备200侧壁(定义图1中电子设备200键盘面为该电子设备200的正面,与该电子设备200正面相连的4个面为该电子设备200的侧面)上的容置腔120中的二合一连接器110以及与二合一连接器110电路相连的连接电路300;二合一连接器110通过连接电路300与电子设备200上的总线400电路相连,如图3所示,当USB设备的USB插头或SD卡插入该二合一接口装置100中,则该USB设备或SD卡通过连接电路300与电子设备200上的总线400电路相连导通。
下面二合一连接器110、该二合一连接器110所有零部件和开口的位置或各零部件和开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参照其在图4中的位置或位置关系。
参照图4、图5和图6,二合一连接器110包括一外壳111;该外壳111的形状、尺寸与容置腔120的形状、尺寸匹配,被紧密地内置在容置腔120中。外壳111内开设有一开口向所述电子设备200壁外的插口,所述插口分为两个区段,所述两个区段分别用于设置USB插口131或SD插口132,如图4所示;USB插口131的插入方向和SD插口132的插入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USB插口131位于SD插口132上方,开口形状为倒“T型”,当然实际应用上并不受此位置关系的限定,也可以将SD插口132设计在USB插口131的上方。
外壳111内部平行于该外壳111底面固定设置有一绝缘的固定件112;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2的后面被垂直设置在外壳111后侧的内壁上,从而将该固定件112固设在外壳111上,如图5所示;当然在实际设置时,可将固定件112的侧面垂直固设在外壳111内部左右两侧壁上来固定该固定件112;而为了将固定件112更牢固的固设在外壳111内部上,可将固定件112两侧面和后面同时垂直固设于外壳111对应的内壁上。
参照图5,按固定件112的设置朝向以及功能划分,固定件112包括固定件前端1121和固定件后端1122,固定件后端1122处于远离外壳111插口的位置,固定件前端1121处于外壳111插口附近,固定件前端1121的宽度比固定件后端1122的宽度小,固定件前端1121的宽度尺寸与USB插头相适配,用于保证能使插入USB插口131中的USB插头套合在固定件前端1121上,而设计固定件后端1122宽度大于固定件前端1121是为了阻止该USB插头继续深入到固定件后端112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前端1121和固定件后端1122为一体成型,构成固定件112,该固定件112为一呈“T”型的板体,其固定件后端1122置于远离外壳111的开口的位置,而固定件前端1121置于外壳111靠近开口的位置。
固定件前端112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与USB插口131的插入方向平行并符合USB标准(如USB1.0协议、USB1.1协议或USB2.0协议)的第一金属触片组113;该第一金属触片组113的两端固定在固定件前端1121上,中部向下突出;该第一金属触片组113还与埋设于固定件112中的连接电路300的一端(图中未示)相连,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参照图4、图5和图6,固定件后端1122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与SD插口132的插入方向平行并向下突出的且符合SD卡接口协议(如SD卡接口协议V2.0、SD卡接口协议V3.01)的第二金属触片组114;该第二金属触片组114一端为固定在固定件后端1122下表面的固定端1141,另一端为一可在垂直于所述插口方向上上下弹动的自由端1142。
本实施例中,第二金属触片组114沿二合一连接器110左视图方向呈一“U”型,其自由端1142位于固定端1141前面,该第二金属触片组114的固定端1141和自由端1142之间的一部分处于SD插口132区域中,而第一金属触片组113没有任何一部分处于SD插口132中。
参照图7,当USB插头600对应插入到USB插口131中时,该USB插头600套设在固定件前端1121上,并停止在固定件后端1122前面,从而使该USB插头600上的金属触片组(图中未示)与设置在固定件前端1121下表面的第一金属触片组113相连,从而使该USB设备通过第一金属触片组113,经连接电路300与电子设备200上的总线400相连;
当SD卡500插入到SD插口132中时,设置在固定件后端1122下表面的第二金属触片组114以向里的压力,使第二金属触片组114的自由端1142向上弹起,使SD卡500上的金属触片组(图中未示)与第二金属触片组114接触,从而使SD卡500通过该第二金属触片组114经连接电路300与电子设备200上的总线400相连,如图8和图9所示。
当SD卡500退出SD卡500插口132时,第二金属触片组114的向上弹起的自由端1142向下回到初始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金属触片组114′的自由端1142′位于固定端1141′后面,该自由端1142′处于SD插口132中,如图10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二合一接口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2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置在所述电子设备(200)外壁上的容置腔(120)中的二合一连接器(110),所述二合一连接器(110)包括一外壳(111),所述外壳内开设有一开口向所述电子设备(200)壁外的插口,所述插口分为两个区段,所述两个区段分别用于设置USB插口(131)或SD插口(132),所述外壳(111)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固定件(112),所述固定件(112)包括固定件前端(1121)和固定件后端(1122),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宽度小于所述固定件后端(1122)的宽度,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的宽度与所述USB插头(600)适配,用于保证所述USB插头(600)套合在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上;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片组(113),所述固定件后端(112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片组(114),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113)或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114)分别与连接电路(300)的一端相连,用于实现USB插头(600)套合在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上并使所述USB插头(600)中的USB插头金属触片组与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下表面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113)对应接触、或SD卡(500)插入所述SD插口(132)并使所述SD卡(500)上的SD卡金属触片组与所述固定件后端(1122)下表面的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114)对应接触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电路(300)与所述电子设备(200)上的总线(400)电路相连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分设于所述两个区段的所述USB插口(131)和SD插口(132)上下设置,分别平行于所述外壳(111)的底面,所述USB插口(131)的插入方向和SD插口(132)的插入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2)为一绝缘体,固定件后端(1122)一侧固定在所述外壳(111)远离该外壳(111)插口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置于所述外壳(111)靠近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114)一端为固定端(1141),另一端为一可在垂直于所述插口方向上上下弹动的自由端(1142),所述固定端(1141)固定在所述固定件(112)的固定件后端(1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1142)位于所述固定端(1141)前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1142)位于所述固定端(1141)后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2)上的固定件前端(1121)和固定件后端(1122)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2)形状呈“T”型。
CN 201320105692 2013-03-08 2013-03-08 二合一接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8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5692 CN203218651U (zh) 2013-03-08 2013-03-08 二合一接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5692 CN203218651U (zh) 2013-03-08 2013-03-08 二合一接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18651U true CN203218651U (zh) 2013-09-25

Family

ID=4920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0569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8651U (zh) 2013-03-08 2013-03-08 二合一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186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5183A (zh) * 2014-06-12 2016-02-03 深圳维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Usb连接母座的设计与生产工艺
CN106571546A (zh) * 2016-11-02 2017-04-19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MicroSD卡混合型电连接器
CN106785594A (zh) * 2016-11-22 2017-05-31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sd卡混合型电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5183A (zh) * 2014-06-12 2016-02-03 深圳维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Usb连接母座的设计与生产工艺
CN106571546A (zh) * 2016-11-02 2017-04-19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MicroSD卡混合型电连接器
CN106785594A (zh) * 2016-11-22 2017-05-31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sd卡混合型电连接器
CN106785594B (zh) * 2016-11-22 2019-12-13 东莞市米南实业有限公司 Usb与sd卡混合型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5678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3288827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19522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6558809B (zh) 堆叠连接器
CN102723641B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3218651U (zh) 二合一接口装置
CN102684021A (zh) 连接器转接装置
CN204333327U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卡托
CN201130793Y (zh) 电连接器
JP3198025U (ja) 電気接続装置
CN104485532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卡托
CN102044779B (zh) 电连接器
CN103746201B (zh) 高频数据插头和电子配线线缆
CN206180177U (zh) 防短路一体式Type‑C PLUG连接器
CN201562792U (zh) 电连接器
CN202308687U (zh) 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插头及电连接器总成
CN105375177A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103219621A (zh) 具有多个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
CN202695785U (zh) Sim卡连接器
CN201576775U (zh) Hdmi连接器改良结构
CN201397965Y (zh) 电连接器
CN205355425U (zh) 高效防电磁干扰可正反插接式连接器
CN202940360U (zh) 超小型rj45接口
CN204315769U (zh) 电连接器
CN202513411U (zh) 具限位功能的电连接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