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5184U -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05184U
CN203205184U CN2013200909706U CN201320090970U CN203205184U CN 203205184 U CN203205184 U CN 203205184U CN 2013200909706 U CN2013200909706 U CN 2013200909706U CN 201320090970 U CN201320090970 U CN 201320090970U CN 203205184 U CN203205184 U CN 203205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ain part
coil block
leg
bob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909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基兴
安德振
权纯永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05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051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凸缘部分及至少一个或更多芯支撑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凸缘部分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所述至少一个或更多芯支撑部分从所述凸缘部分的外表面突出;芯,结合到线圈架,安放在所述芯支撑部分上并固定到所述芯支撑部分。因此,该线圈组件能够容易地安装在窄的安装空间中且能够固定结合到线圈架的芯的运动。

Description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2月7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14215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在窄的安装空间中的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机(TV)、监视器、个人计算机(PC)、办公自动化(OA)装置等)中需要各种电源。因此,这些电子装置通常包括电源和适配器,从而将外部供应的交流(AC)电转换成每个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
在这些电源中,近来主要使用利用开关模式的电源(例如,开关模式电源(SMPS))。该SMPS主要包括开关变压器。
通常,与普通变压器的情况相比,在开关变压器中,芯和线圈架的尺寸可显著减小。另外,开关变压器可稳定地支持将低电压和低电流的直流(DC)电供应到电子设备。因此,开关变压器已广泛用于趋向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
然而,电子装置近来已经小型化了,因此,适配器和电源也已经被制造得紧凑。因此,电子元件安装在其中的空间也已经变窄。因此,需要具有小尺寸或窄的宽度的开关变压器。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的开关变压器通常具有公差,以允许芯和线圈架容易地装配。由于该公差,导致即使当芯结合到线圈架时,芯也可产生运动。因此,相同的产品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漏电感。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1)第2006-0005300号韩国专利特许公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以解决线圈组件不能安装在窄的安装空间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固定结合到线圈架的芯的运动的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凸缘部分及至少一个或更多芯支撑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凸缘部分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所述至少一个或更多芯支撑部分从所述凸缘部分的外表面突出;芯,结合到线圈架,安放在所述芯支撑部分上并固定到所述芯支撑部分。
所述芯可包括:第一腿,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分的通孔中;第二腿,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连接部分,连接第一腿和第二腿。
第二腿可形成为具有比第一腿的宽度宽的宽度。
连接部分可具有沿着朝向第二腿的方向增加的宽度。
第二腿可设置在线圈架的上部之上。
第二腿可被设置为完全覆盖线圈架的上部。
第二腿可具有凹入的内表面,对应于面对第二腿的线圈架的形状。
所述芯支撑部分可基于所述主体部分的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通孔的两侧。
所述芯支撑部分可包括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形成为倾斜以接触并支撑所述芯。
所述芯支撑部分可利用重力引导所述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中央。
所述芯支撑部分可支撑所述芯的暴露到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的一部分。
所述主体部分可具有沿着竖直方向伸长的椭圆形截面形状。
线圈架还可包括从所述凸缘部分延伸的端子连接部分。
所述芯可被构造成一对U形芯。
所述芯可结合到线圈架,以与所述圆筒形的主体部分的内表面分开。
线圈架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分隔壁,所述至少一个或更多分隔壁沿着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将缠绕线圈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芯,具有第一腿,第一腿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分中,其中,第一腿被设置为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内表面分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芯;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和芯支撑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述芯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分中,所述芯支撑部分支撑所述芯的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的一部分,其中,通过所述芯支撑部分固定所述芯沿着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电源,具有安装在基板上的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线圈组件;显示面板,从电源接收电力。
因此,该线圈组件能够容易地安装在窄的安装空间中且能够固定结合到线圈架的芯的运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点及其他优点将会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线圈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的线圈组件的视图;
图4和图5是图2的线圈架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线圈架的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全的,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夸大元件的尺寸和形状,且相同的标号将始终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线圈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另外,图3是图1的线圈组件的视图,图4和图5是图2的线圈架的视图。这里,图5是示出结合到线圈架的芯的视图。另外,为了方便解释,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线圈。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可以是安装在开关模式电源(SMPS)中的绝缘型开关变压器、适配器等,且可包括线圈架10、芯40和线圈50。
线圈架10可形成线圈组件的整个主体。线圈架10可通过注射成型而容易地制造,但是不限于此。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架10可由绝缘树脂形成,且可由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压性的材料形成。例如,聚苯硫醚(PPS)、液晶聚酯(LC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酚醛树脂等可用作线圈架10的材料。
线圈架10可包括缠绕有线圈50的缠绕部分12及形成在缠绕部分12的一端的端子连接部分20。
缠绕部分12可包括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分13及沿着外径方向从主体部分13的两端延伸的凸缘部分15。
主体部分13的内部可设置有通孔11,芯40的一部分插入到通孔11中。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可形成为具有沿着竖直方向伸长的椭圆形状(或者以弯曲的方式将矩形的拐角部分倒圆的形状)。这种构造允许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具有窄的宽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而是可根据需要改变。
线圈50缠绕在主体部分13的外表面上。主体部分13可包括至少一个分隔壁14,分隔壁14形成在主体部分13的外周表面上,分隔壁14沿着主体部分13的长度方向分隔空间。在这种构造中,线圈50可缠绕在通过分隔壁14分隔的空间中的每个空间中。
根据本实施例的缠绕部分12可包括单个分隔壁14。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缠绕部分12可包括两个分隔空间。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即,根据需要,可通过多个分隔壁形成多个空间。
同时,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了分隔壁14与线圈架10一体地形成的情况,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而是可进行各种变型。例如,分隔壁14还可形成为单独的构件,然后结合到线圈架10。
凸缘部分15可沿着外径方向从主体部分13的两端(即,上端和下端)突出并延伸。根据本实施例的凸缘部分15可根据其形成位置分成第一凸缘部分15a和第二凸缘部分15b。
另外,在主体部分13的外周表面上位于第一凸缘部分15a和第二凸缘部分15b之间的空间可用作缠绕空间,线圈50缠绕在缠绕空间中。因此,凸缘部分15可用于保护线圈50不受外部影响,并确保线圈50和外部之间的绝缘特性,同时在凸缘部分15的两侧支撑缠绕在缠绕空间中的线圈50。
具体地说,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架10包括芯支撑部分18,以用于支撑芯40。芯支撑部分18可在凸缘部分15的外表面上形成为突起。
包括芯支撑部分18,以当芯40结合到线圈架10时稳定地支撑芯40。为此,两个芯支撑部分18可形成在凸缘部分15的一侧(即,总共四个芯支撑部分18),从而沿着凸缘部分15的两个方向支撑芯40的连接部分43a和43b。另外,形成在凸缘部分15的一侧上的两个芯支撑部分18可基于通孔11对称地设置。
另外,每个芯支撑部分18可包括与芯40接触以支撑芯40的支撑表面18a。
芯支撑部分18的支撑表面18a接触芯40的连接部分43a和43b并支撑芯40。芯支撑部分18可具有与连接部分43a和43b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以稳定地支撑芯40。
在本实施例中,芯40的连接部分43a和43b可形成为具有沿着朝向第二腿42a和42b的方向(即,沿着芯40的上行方向)增加的宽度。与上述连接部分43a和43b的形状对应的是,彼此面对的两个芯支撑部分18可根据芯40的连接部分43a和43b的形状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两个芯支撑部分之间的间隔沿着朝向支撑表面18a的上部的方向增加。
端子连接部分20可形成为从凸缘部分15延伸。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部分20可形成在凸缘部分15a和15b中的每个上,且可从凸缘部分15a和15b的下部突出。
同时,参照图2,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部分20从凸缘部分15部分地延伸,所以可能难以在凸缘部分15和端子连接部分20之间进行清楚地区分。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部分20可被认为是凸缘部分15的一部分。
端子连接部分20可包括多个外部连接端子34,所述多个外部连接端子34连接到端子连接部分20。
芯40可部分地插入到形成在线圈架10中的通孔11中,并可电磁耦合到线圈50,以形成磁路。
根据本实施例的芯40可成对地设置。所述一对芯40可部分地插入到线圈架10的通孔11中,从而彼此结合。
形成为具有大致U形状的铁素体芯的芯40可用作根据电流在线圈中流动而产生的磁场的路径。
一对芯40a和40b可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使得这一对芯40a和40b彼此对称。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对芯40可简单地制造,且可方便地进行这一对芯40的装配。
另外,这一对芯40a和40b包括第一腿41a和41b及第二腿42a和42b,第一腿41a和41b及第二腿42a和42b通过连接部分43a和43b连接。第一腿41a和41b结合为彼此面对,第二腿42a和42b结合为彼此面对,从而形成连续的磁通量回路。
第一腿41a和41b插入到主体部分13的通孔11中。因此,第一腿41a和41b的截面可对应于通孔11的截面,第一腿41a和41b可具有比通孔11的截面面积小的截面面积,以容易地插入到通孔11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具有类似椭圆的截面。因此,第一腿41a和41b也具有类似椭圆的截面。
上述的第一腿41a和41b的端部可在通孔11的中部彼此面对,且可彼此结合。
第二腿42a和42b可在线圈架10的外部与主体部分13平行地设置。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腿42a和42b可形成为具有比第一腿41a和41b的宽度宽的宽度。
更具体地说,第二腿42a和42b可部分地围绕线圈架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腿42a和42b被设置为完全覆盖线圈架10的上部。
为此,第二腿42a和42b的内表面(即,第二腿42a和42b的面对线圈架10的表面)可形成为对应于线圈架10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线圈架10的上部的凸缘部分15可形成为具有半圆形(或弧形)形状。因此,第二腿42a和42b的内表面可凹入地形成,以相应地具有半圆形形状。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线圈架10的上端形成为具有角形(如图7所示)的情况下,第二腿42a和42b的内表面也可形成为具有角状。
第二腿42a和42b的形状意在屏蔽从外部引入的电磁波。即,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可通过使第二腿42a和42b的外部区域尽可能宽地形成而利用第二腿42a和42b最大程度地阻挡从外部引入到线圈50的电磁波。
连接部分43a和43b可用于在第一腿41a和41b与第二腿42a和42b之间建立连接。如上所述,第二腿42a和42b可形成为具有比第一腿41a和41b的宽度宽的宽度。因此,连接部分43a和43b可形成为沿着朝向第二腿42a和42b侧的方向扩展。
另外,连接部分43a和43b的两个侧部接触芯支撑部分18的支撑表面18a。即,连接部分43a和43b的两个侧部接触芯支撑部分18的支撑表面18a,从而通过重力使芯40安放在芯支撑部分18上,由此固定芯40的运动。
芯40可由Mn-Zn基铁素体形成,与其他材料相比,Mn-Zn基铁素体具有更高的磁导率、更低的损失、更高的饱和磁通密度、更高的稳定性及更低的生产成本。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芯40的材料不受限制。
同时,为了确保缠绕在线圈架10上的线圈50和芯40之间的绝缘特性,绝缘盖(未示出)可置于线圈架10和芯40之间。
绝缘盖可置于线圈架10和芯40之间,对应于芯40的面对线圈架10的整个内表面,或者绝缘盖可部分地置于线圈架10和芯40之间,仅位于线圈50和芯40彼此面对之处。
由绝缘带或树脂材料形成的盖可用作绝缘盖。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线圈50可缠绕在线圈架10的缠绕部分12上,并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
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的每个可包括彼此电绝缘的多个单独线圈。这里,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适当地改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的每个可缠绕在通过分隔壁14分隔的缠绕空间中。因此,可通过分隔壁14确保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绝缘特性。
普通的绝缘线圈(例如,聚氨酯线等)以及通过扭绞多股线(例如,利兹线等)而形成的线圈可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50。另外,可使用具有高绝缘特性的多重绝缘线圈(例如,三重绝缘线(TIW)等)。即,可根据需要选择线圈的类型。
根据本实施例的如上所述构造的线圈组件100使得芯40的第二腿42a和42b设置在线圈架10的上部之上,从而线圈组件100可被制造成具有窄的宽度。因此,线圈组件也可容易地安装在窄的安装空间中。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中,设置在线圈架10的外部的芯40部分地围绕线圈架10。因此,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元件的情况下,引入到线圈架10中的电磁波可被最大程度地阻挡。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芯40被形成在线圈架10上的芯支撑部分18支撑,从而即使当制造多个线圈组件100时,也可均匀地保持线圈架10和插入到线圈架中的芯40之间的间隔。将在下面提供对于线圈组件100的详细描述。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视图,示出了线圈架10没有芯支撑部分。
为了容易地将芯40插入到线圈架10的通孔11中,插入到通孔11中的芯40需要具有比通孔11的截面面积小的截面面积。因此,在如图6所示的省略芯支撑部分18的情况下,第一腿41a和41b需要通过接触通孔11的内壁来被支撑。在这种情况下,芯40结合到线圈架10,同时朝着A方向或B方向倾斜。
即,在不存在芯支撑部分18的情况下,线圈组件的芯40在芯40朝着A方向或B方向倾斜的状态下固定到线圈架10。因此,芯40和线圈50之间的间隔可不同地形成,导致各个线圈组件100具有不同的漏电感。
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使得芯40被芯支撑部分18支撑。另外,芯支撑部分18支撑连接部分43a和43b,而非第一腿41a和41b。
由于这种构造,使得芯40的第一腿41a和41b通过芯支撑部分18和重力而始终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即,通孔的中央),不会沿着水平方向或向下方向倾斜。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芯40可保持这样的状态,即,第一腿41a和41b不支撑或接触通孔11的内壁,而是与通孔的内壁分开预定间隔,由此可使根据芯的位置的漏电感的增加或改变最小化。
同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构造,而是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线圈架的视图,图7对应于图5。
参照图7,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中,线圈架10的通孔11具有矩形截面,芯40的第一腿41a也具有矩形截面。
另外,芯40具有连接部分43a,连接部分43a与芯支撑部分18接触并结合到线圈架10。
如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通孔11具有矩形截面的情况下,也会在芯40的第一腿41a和线圈架10的通孔11之间产生间隔。因此,在不存在芯支撑部分18的情况下,难以将芯40固定在精确的位置。
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通过芯支撑部分18而使得芯40固定地安放在精确的位置,由此可使由于芯40运动而导致的漏电感的改变最小化。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包括显示面板4、电源5、盖2和8,线圈组件100安装在电源5中。
盖2和8可包括前盖2和后盖8,且可彼此结合,从而在盖2和8之间形成空间。
显示面板4可设置在形成于盖2和8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各种平板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可用作显示面板4。
电源(SMPS)5可给显示面板4供电。电源5可通过将多个电子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6上而形成,具体地说,电源5可包括安装在电源5中的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中的至少一个。
电源5可固定到底座7,并与显示面板4一起固定地设置在形成于盖2和8之间的内部空间中。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型、增加和替换。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绝缘型开关变压器已经被描述为线圈组件的示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而是可多样性地应用于使用其上缠绕的线圈的组件(例如,用于逆变器的变压器、高频滤波器等)及包括该组件的电子装置。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中,芯的设置在线圈架外部的腿设置在线圈架的上部之上,由此线圈组件可被制造成完全具有窄的宽度。因此,线圈组件可容易地安装在窄的安装空间中。
另外,由于设置在线圈架外部的芯部分地围绕线圈架,所以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元件的情况下,可最大程度地阻挡引入到线圈架中的电磁波。
另外,芯被形成在线圈架上的芯支撑部分支撑,由此芯的腿不支撑或接触通孔的内壁,而是与所述内壁保持预定间隔。因此,可使根据芯的位置的漏电感的增加或改变最小化。
虽然已经结合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变型和改变。

Claims (19)

1.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凸缘部分及至少一个或更多芯支撑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凸缘部分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所述至少一个或更多芯支撑部分从所述凸缘部分的外表面突出;
芯,结合到线圈架,安放在所述芯支撑部分上并固定到所述芯支撑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括:
第一腿,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分的通孔中;
第二腿,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
连接部分,连接第一腿和第二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腿形成为具有比第一腿的宽度宽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具有沿着朝向第二腿的方向增加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腿设置在线圈架的上部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腿被设置为完全覆盖线圈架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腿具有凹入的内表面,对应于面对第二腿的线圈架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支撑部分基于所述主体部分的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通孔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支撑部分包括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形成为倾斜以接触并支撑所述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支撑部分利用重力引导所述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中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支撑部分支撑所述芯的暴露到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具有沿着竖直方向伸长的椭圆形截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线圈架还包括从所述凸缘部分延伸的端子连接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被构造成一对U形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结合到线圈架,以与所述圆筒形的主体部分的内表面分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线圈架还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分隔壁,所述至少一个或更多分隔壁沿着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将缠绕线圈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空间。
17.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
芯,具有第一腿,第一腿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分中,
其中,第一腿被设置为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内表面分开。
18.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
线圈架,包括圆筒形的主体部分和芯支撑部分,多个线圈缠绕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述芯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分中,所述芯支撑部分支撑所述芯的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的一部分,
其中,通过所述芯支撑部分固定所述芯沿着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的运动。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具有安装在基板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线圈组件;
显示面板,从电源接收电力。
CN2013200909706U 2012-12-07 2013-02-28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51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42152 2012-12-07
KR20120142152 2012-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05184U true CN203205184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4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9097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5184U (zh) 2012-12-07 2013-02-28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CN201310062805.4A Pending CN103871713A (zh) 2012-12-07 2013-02-28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2805.4A Pending CN103871713A (zh) 2012-12-07 2013-02-28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0644A1 (zh)
CN (2) CN2032051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1713A (zh) * 2012-12-07 2014-06-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5815B2 (en) * 2015-01-22 2019-08-27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gnetic device
CN104835615A (zh) * 2015-05-29 2015-08-12 徐梁冰 小型共模电感
US20190374066A1 (en) * 2016-04-29 2019-12-12 Alan Backu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nd preparing foods
US11201006B1 (en) * 2017-12-14 2021-12-14 Univers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Bobbin for edge-mounted magnetic core
TWI640021B (zh) * 2018-01-05 2018-11-0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ransformer winding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winding sta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9912B2 (ja) * 2006-12-27 2012-02-08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ボビン、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KR101090003B1 (ko) * 2009-07-21 2011-12-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트랜스포머
KR101032231B1 (ko) * 2010-07-02 2011-05-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2332542U (zh) * 2011-12-07 2012-07-11 一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线圈的铁芯绕线组
US20140160644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1713A (zh) * 2012-12-07 2014-06-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60644A1 (en) 2014-06-12
CN103871713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05184U (zh)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US9490056B2 (en) Coil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5388141B2 (ja)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平板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2996464U (zh)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03187153B (zh) 变压器及具有该变压器的电源模块
KR101123996B1 (ko)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148750A1 (en) Coil component
US20120038448A1 (en) Transform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568782B (zh) 变压器和包括该变压器的平板显示装置
US8643460B2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EP2535905B1 (en) Transform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856049B (zh) 变压器及使用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
CN103854823A (zh) 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线圈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02856051A (zh) 变压器及使用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
KR101422930B1 (ko) 코일 부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2855505U (zh) 线圈组件及显示器设备
KR20160042560A (ko) 코일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3983010U (zh) 线圈组件以及具有该线圈组件的电子装置
KR101690251B1 (ko) 코일 부품과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원 공급 장치
CN203644537U (zh) 线圈组件以及具有该线圈组件的电子装置
KR20120138713A (ko)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30042172A (ko) 전자 부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