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9934U - 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99934U CN203199934U CN 201320195718 CN201320195718U CN203199934U CN 203199934 U CN203199934 U CN 203199934U CN 201320195718 CN201320195718 CN 201320195718 CN 201320195718 U CN201320195718 U CN 201320195718U CN 203199934 U CN203199934 U CN 203199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ring
- inner cylinder
- clamping type
- work
- position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包括外缸套以及依次安装在外缸套内的端盖、活塞、内缸套,所述外缸套内设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内缸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工具锚环,所述工具锚环内设有锚孔及工具夹片,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加长套、限位板和工作锚环,所述加长套的一端通过垫板与活塞可拆卸的相连在一起,另一端与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工作锚环固定连接,所述内缸套内设有锚具定位装置,所述内缸套端部外接有可拆卸的安全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消除了张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以节省大量的钢绞线,为工程项目节省大量的资金。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益,降低了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尤其涉及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张拉千斤顶,基本是千斤顶与工具锚环呈整体联接状结构,在施工时,由于钢绞线大多都是具有方向性孔位排布,呈不规则形状的,因而施工时要转动固定在千斤顶上的工具锚环去对齐钢绞线,需要连同千斤顶一起转动,才能使钢绞线穿过工具锚环,由于千斤顶在吊装的状态下基本无法转动,因而施工困难。同时千斤顶内部的工具锚环和工具夹片本就容易损坏爆裂,现有的千斤顶无安全防护装置,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用于各种规格型号锚具的张拉施工,广泛应用于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梁等工程,施工方便无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包括外缸套以及依次安装在外缸套内的端盖、活塞、内缸套,所述外缸套上设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内缸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工具锚环,所述工具锚环内设有锚孔及工具夹片,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加长套、限位板和工作锚环,所述加长套的一端通过垫板与活塞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加长套的另一端与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工作锚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和工作锚环内均设有锚孔,其中所述工作锚环上的锚孔处还设有工作夹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各种规格型号锚具的张拉施工,广泛应用于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梁等工程,特别适用于高速铁路梁场上的预应力锚具张拉,消除了张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以节省大量的钢绞线,为工程项目节省大量的资金。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益,降低了劳动强度。
该千斤顶是由三圈式结构组成,其工具锚环及工具夹片内置于千斤顶内部,改变了原普通两圈式千斤顶结构,使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外端结构形式不发生变化。
该千斤顶采用“活塞静止,缸体活动”的结构形式,具有连续跟进、重复张拉的性能。张拉过程中,千斤顶活塞和加长套组成不动体,外缸套和内缸套、工具锚环构成运动体,当运动体相对不动体向外移动时,工具锚环、工具夹片夹持钢绞线进行张拉。在达到所需的预应力值时,运动体复位,工作夹片、工作锚环自动锚固,此时工具夹片不再受外力作用,在钢绞线的定力作用下,随同钢绞线向外移动,完成张拉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具锚环前置,只要钢绞线预留长度为200毫米即可张拉,比较普通千斤顶可以节约400~450毫米长的钢绞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工作锚环和工具锚环设置的锚孔共轴线。
进一步,所述内缸套内设有锚具定位装置,所述锚具定位装置与所述锚孔共轴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工具锚环前置,钢绞线预留长度减少较多,在操作时钢绞线穿入工具锚环有一定困难,故在内缸套内设置锚具定位装置,以便钢绞线顺利穿过。
进一步,所述内缸套端部外接有可拆卸的安全防护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装置为圆形,其直径大于所述内缸套的内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即使内缸套内的工具夹片和工具锚环出现爆裂现象,可以将爆裂的范围控制在缸体内部,从根本上消除了张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所述外缸套上设有伸长测量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伸长测量装置可在前端测量伸长值,使测量更加准确,工人操作也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1)根据张拉锚具规格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工作锚环、工具锚环、限位板,将垫板取出,把工具锚环旋入内缸套的内螺纹上,旋到底后向回旋转1/4~1/3圈,将工具锚孔位置与工作锚孔位置相对应;
2)检查油泵车的运转情况和千斤顶的液压油路安装是否正确;
3)检查钢绞线外露出工作锚环的部分是否有200毫米长,并同时检查钢绞线线头是否有散头,以免穿束困难,或影响张拉锚固,同时确认钢绞线表面无锈蚀和粘有水泥等杂物;
4)根据工作原理图,检查千斤顶是否正常伸缩,并排除顶内空气。
2、千斤顶的安装
1)将千斤顶与油泵车油路安装好,接头处应牢固,不得有外泄漏现象;
2)将限位调节装置安装好,使预应力钢绞线顺利穿过工作锚环和限位板的锚孔;
3)将千斤顶提起,通过锚具定位装置使预应力钢绞线顺利穿过工具锚环的锚孔,在限位调节装置与千斤顶直接放入垫板,将二者固定连接起来;
4)安装工具夹片,并把工具夹片敲紧,同时检查工作锚环、限位板、工具锚环的中心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不在应重新调整,重新调整后应再次检查工具夹片有无松动;
5)全部安装工作检查无误后,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并将其锁紧。
3、张拉操作过程
1)将回油端的阀门全部打开,关闭进油端的回油阀,此时启动油泵电机,慢慢旋转进油阀门,向张拉油缸进油;
2)缸套移动时,带着工具锚环移动,同时工具夹片夹紧钢绞线;
3)当千斤顶行程剩余5mm~10mm左右时,应停止供油,打开回油阀,高压端压力降至零;
4)如预应力筋束较长,一次张拉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力和应变,必须进行二次张拉;
5)此时回油,工具夹片随同钢绞线向外移动,工具锚具、内缸套和外缸套回到初始位置;
6)打开安全防护装置,将工具夹片推入工具锚孔内敲紧,再锁紧安全防护装置,重复1)、2)、3)步骤,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钢绞线,2、工作锚环,3、工作夹片,4、限位板,5、加长套,6、垫板,7、端盖,8、回油口,9、工具锚环,10、工具夹片,11、活塞,12、内缸套,13、进油口,14、外缸套,15、安全防护装置,16、锚具定位装置,17、伸长测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包括外缸套14以及依次安装在外缸套14内的端盖7、活塞11、内缸套12,所述外缸套14内设有进油口13和回油口8,所述内缸套1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工具锚环9,所述工具锚环9内设有锚孔及工具夹片10,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加长套5、限位板4和工作锚环2,所述加长套5的一端通过垫板6与活塞11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加长套5的另一端与限位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的另一端与工作锚环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和工作锚环2内均设有锚孔,其中所述工作锚环2内的锚孔处还设有工作夹片3。
所述限位板4、工作锚环2和工具锚环9内设置的锚孔共轴线。
所述内缸套内设有锚具定位装置16,所述锚具定位装置16与所述限位板4、工作锚环2和工具锚环9内设置的锚孔共轴线。
所述内缸套12端部外接有可拆卸的安全防护装置15,所述安全防护装置15为圆型,其直径大于所述内缸套12的内径。
所述外缸套14上设有伸长测量装置17。所述伸长测量装置17呈L型,一侧的端部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外缸套平行并标有刻度。本装置的伸长量可由伸长测量装置17中与外缸套平行的一侧上的刻度得出。
该千斤顶是由三圈式结构组成,其工具锚环9及工具夹片10内置于千斤顶内部,改变了原普通两圈式千斤顶结构,使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外端结构形式不发生变化。
该千斤顶采用“活塞静止,缸体活动”的结构形式,具有连续跟进、重复张拉的性能。张拉过程中,千斤顶活塞11和加长套5组成不动体,外缸套14和内缸套12、工具锚环9构成运动体,当运动体相对不动体向外移动时,工具锚环9、工具夹片10夹持钢绞线1进行张拉。在达到所需的预应力值时,运动体复位,工作夹片3、工作锚环2自动锚固,此时工具夹片10不再受外力作用,在钢绞线1的定力作用下,随同钢绞线1向外移动,完成张拉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具锚环9前置,只要钢绞线1预留长度为200毫米即可张拉,比较普通千斤顶可以节约400~450毫米长的钢绞线1。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1)根据张拉锚具规格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工作锚环2、工具锚环9、限位板4,将垫板6取出,把工具锚环9旋入内缸套12的内螺纹上,旋到底后向回旋转1/4~1/3圈,将工具锚孔位置与工作锚孔位置相对应;
2)检查油泵车的运转情况和千斤顶的液压油路安装是否正确;
3)检查钢绞线1外露出工作锚环2的部分是否有200毫米长,并同时检查钢绞线1线头是否有散头,以免穿束困难,或影响张拉锚固,同时确认钢绞线1表面无锈蚀和粘有水泥等杂物;
4)根据工作原理图,检查千斤顶是否正常伸缩,并排除顶内空气。
2、千斤顶的安装
1)将千斤顶与油泵车油路安装好,接头处应牢固,不得有外泄漏现象;
2)将限位调节装置安装好,使预应力钢绞线1顺利穿过工作锚环2和限位板4的锚孔;
3)将千斤顶提起,通过锚具定位装置16使预应力钢绞线1顺利穿过工具锚环9的锚孔,在限位调节装置与千斤顶直接放入垫板6,将二者固定连接起来;
4)安装工具夹片10,并把工具夹片10敲紧,同时检查工作锚环2、限位板4、工具锚环9的中心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不在应重新调整,重新调整后应再次检查工具夹片有无松动;
5)全部安装工作检查无误后,安装安全防护装置15,并将其锁紧。
3、张拉操作过程
1)将回油端的阀门全部打开,关闭进油端的回油阀,此时启动油泵电机,慢慢旋转进油阀门,向张拉油缸进油;
2)缸套移动时,带着工具锚环9移动,同时工具夹片10夹紧钢绞线1;
3)当千斤顶行程剩余5mm~10mm左右时,应停止供油,打开回油阀,高压端压力降至零;
4)如预应力筋束较长,一次张拉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力和应变,必须进行二次张拉;
5)此时回油,工具夹片10随同钢绞线1向外移动,工具锚具9、内缸套12和外缸套14回到初始位置;
6)打开安全防护装置15,将工具夹片10推入工具锚孔9内敲紧,再锁紧安全防护装置15,重复1)、2)、3)步骤,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包括外缸套(14)以及依次安装在外缸套(14)内的端盖(7)、活塞(11)、内缸套(12),所述外缸套(14)内设有进油口(13)和回油口(8),所述内缸套(1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工具锚环(9),所述工具锚环(9)内设有锚孔及工具夹片(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加长套(5)、限位板(4)和工作锚环(2),所述加长套(5)的一端通过垫板(6)与活塞(11)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加长套(5)的另一端与限位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的另一端与工作锚环(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和工作锚环(2)内均设有锚孔,其中所述工作锚环(2)内的锚孔处还设有工作夹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工作锚环(2)和工具锚环(9)内设置的锚孔共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套内设有锚具定位装置(16),所述锚具定位装置(16)与所述限位板(4)、工作锚环(2)和工具锚环(9)内设置的锚孔共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套(12)端部外接有可拆卸的安全防护装置(15),所述安全防护装置(15)为圆型,其直径大于所述内缸套(1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卡式张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套(14)上设有伸长测量装置(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95718 CN203199934U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95718 CN203199934U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99934U true CN203199934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957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99934U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9993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9180B (zh) * | 2014-06-24 | 2017-07-04 | 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 | 内卡式张拉千斤顶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193883A (zh) * | 2018-01-08 | 2018-06-22 | 中交三公局第工程有限公司 | 扁平式负弯矩钢绞线千斤顶 |
CN109163180A (zh) * | 2018-10-09 | 2019-01-08 | 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安装于自动工具锚的位移传感器 |
-
2013
- 2013-04-17 CN CN 201320195718 patent/CN2031999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9180B (zh) * | 2014-06-24 | 2017-07-04 | 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 | 内卡式张拉千斤顶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193883A (zh) * | 2018-01-08 | 2018-06-22 | 中交三公局第工程有限公司 | 扁平式负弯矩钢绞线千斤顶 |
CN109163180A (zh) * | 2018-10-09 | 2019-01-08 | 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安装于自动工具锚的位移传感器 |
CN109163180B (zh) * | 2018-10-09 | 2024-01-02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安装于自动工具锚的位移传感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95674B (zh) | 智能型前卡式千斤顶 | |
CN101725113B (zh) | 一种拱桥系杆索双撑脚张拉法 | |
CN204491425U (zh) | 一种t型桥梁横隔板的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 | |
CN203199934U (zh) | 一种前卡式张拉千斤顶 | |
CN203519351U (zh) | 一种用于系泊试验的加载装置 | |
CN204630909U (zh) | 一种混凝土材料层间粘接强度测试试验装置 | |
CN209760863U (zh) | 一种体外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及配套张拉装置 | |
CN201972410U (zh) | 一体化工具锚 | |
CN206360951U (zh) | 预应力束等力均匀张拉智能张拉系统 | |
CN202063668U (zh) | 一体化工具锚千斤顶 | |
CN102953549A (zh) | 新型前卡式千斤顶快速张拉施工方法 | |
CN103466501B (zh) | 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 | |
CN204924811U (zh) | 混凝土养护抗折试验装置 | |
CN204475190U (zh) | 一种低回缩锚具张拉装置 | |
CN204019725U (zh) | 一种混凝土箱梁预应力张拉钢绞线的退锚装置 | |
CN202047600U (zh) | 工具锚用加长套 | |
CN203486838U (zh) | 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 | |
CN206705525U (zh) | 一种用于桥式起重机的主梁下挠修复装置 | |
CN202337669U (zh) | 一种预应力内卡式千斤顶 | |
CN202710410U (zh) |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模拟实验装置 | |
CN213979589U (zh) | 一种预制梁钢筋与张拉千斤顶防冲突装置 | |
CN203626265U (zh) | 预应力钢绞线悬浮张拉限位器 | |
CN204001430U (zh) | 自动工具锚夹片 | |
CN203270439U (zh) | 道桥施工用预应力锚具 | |
CN206359177U (zh) | 智能型前卡式千斤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