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3220U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93220U CN203193220U CN 201320217288 CN201320217288U CN203193220U CN 203193220 U CN203193220 U CN 203193220U CN 201320217288 CN201320217288 CN 201320217288 CN 201320217288 U CN201320217288 U CN 201320217288U CN 203193220 U CN203193220 U CN 2031932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rope
- ground
- docking system
- transformer station
- optical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41000272165 Charadri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包括:设置于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U型挂环;与U型挂环相接的绝缘子;与绝缘子相接的延长杆;与延长杆相接的U型连接环;通过U型连接环架空设置在变电站与终端塔间的复合缆;固定复合缆的耐张线夹;复合缆包括:光缆;包裹在光缆外的地线层;地线层包括围成环形并包裹住光缆的预设根数的地线,其中,各地线的间距满足预定间距值;复合缆通过U型连接环在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一侧设置有引下状态的接地的复合缆,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分为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和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第二复合缆段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进站光缆熔损问题,并且满足电气隔离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进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主要通过在终端塔与变电站之间架空设置的OPGW(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实现,因此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也称为OPGW进站系统。
在OPGW进站系统中,时常会发生OPGW熔损的事故,这是由于OPGW引下线与构架处于似绝缘又非绝缘状态,在雷电、短路、操作等因素下,OPGW的引下线上会出现两类感应电压和电流:一类为雷电、短路、操作等因素下的短时感应电压电流,一类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三相不平衡产生的长期感应电压电流。在接触点接触不良,接触电阻相对较大时,上述的短时感应电流较大,电流流过接触点后将产生热量,使得OPGW局部烧熔;而长期感应电流虽然较小,但其作用时间较长,在连续作用下会持续引起OPGW的烧熔,使得OPGW烧熔部位扩大。
为解决OPGW熔损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OPGW在进站门型架处可靠接地的方式,通过OPGW在进站门型架处可靠接地的方式虽然能够防止一次线路发生短路时,OPGW被感应电压击穿而熔损;但可靠接地将导致变电站接地体外引,影响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测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没法实施电气隔离。
可见,提供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以解决进站光缆熔损问题,并且满足电气隔离要求成为了本领域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以解决进站光缆熔损问题,并且满足电气隔离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包括:
设置于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U型挂环;
与所述U型挂环相接的绝缘子;
与所述绝缘子相接的延长杆;
与所述延长杆相接的U型连接环;
通过所述U型连接环架空设置在变电站与终端塔间的复合缆;
固定所述复合缆,以使所述复合缆架空在所述变电站与终端塔间的耐张线夹;
所述复合缆包括:光缆;包裹在所述光缆外的地线层;所述地线层包括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所述光缆的预设根数的地线,其中,各地线的间距满足预定间距值;
所述复合缆通过所述U型连接环在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一侧设置有引下状态的接地的复合缆,所述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分为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和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所述第二复合缆段接地。
其中,所述进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架空的复合缆外的防震器。
其中,所述地线为铝合金线。
其中,所述铝合金线的直径为2.5毫米。
其中,所述光缆包括: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FRP;
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所述FRP的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
包裹在所述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外的护套。
其中,所述FRP的直径为2.3毫米,所述光纤束管的直径为2.1毫米。
其中,所述预设根数的地线为18根地线。
其中,所述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为6根光纤束管。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在变电站与终端塔之间架设的复合缆包括光缆,包裹在所述光缆外的地线层,所述地线层包括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所述光缆的预设根数的地线,其中,各地线的间距满足预定间距值;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通过U型连接环在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一侧设置有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分为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和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其中第二复合缆段接地。上述提供的异于现有OPGW结构的复合缆同时兼具地线与通信双重功能,并且具有电气隔离性能;通过该复合缆在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中的应用,及采用在引下状态的复合缆中设置一段地线层被剥离的接地的复合缆的安装方式,能够避免变电站接地体外引,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能够解决进站光缆熔损问题,并且满足电气隔离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缆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进站系统可以包括:设置于变电站出线构架侧1的U型挂环2;与U型挂环2相接的绝缘子3;与绝缘子3相接的延长杆4;与延长杆4相接的U型连接环5;通过U型连接环5架空在变电站与终端塔间的复合缆6;耐张线夹7,耐张线夹7安装在复合缆6外,用于固定复合缆6,以使复合缆6能够架空在变电站与终端塔之间,可选的,耐张线夹7与变电站出线构架侧1绝缘。
其中,复合缆6的结构可如图2所示,包括:光缆61,包裹在光缆61外的地线层62;地线层62的结构可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线层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地线层62可以包括预设根数的地线621,预设根数的地线621围成环形并包裹住光缆61,围成环形的各地线621的间距满足预定间距值;值得注意的是,图3中示出的地线621的根数仅为可选方式,预定间距值可以是各地线紧邻时对应的地线间距值,也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定的间距值。运用了图3所示地线层结构的复合缆的结构可如图4所示,包括光缆61,围成环形并包裹住光缆61的预设根数的地线621。
参照图1,复合缆6通过U型连接环5在变电站出线构架侧1的一侧设置有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分为两段,一段为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601,一段为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602,第一复合缆段601和第二复合缆段602相联,并且第二复合缆段602接地。可选的,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601的长度可根据所检测的复合缆引下处的电压等级决定。
可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缆6具有架空部分和引下部分,架空部分的复合缆通过U型连接环5、耐张线夹7架空在变电站与终端塔之间;引下部分的复合缆通过U型连接环5与架空部分的复合缆相联,并从变电站出线构架侧1的一侧引下接地,引下部分的复合缆中分为相联的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601和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602,即引下部分的复合缆中将有一段复合缆保留地线层,另一段复合缆的地线层被剥离、只保留有光缆,剥离了地线层的第二复合缆段602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在变电站与终端塔之间架设的复合缆包括光缆,包裹在所述光缆外的地线层,所述地线层包括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所述光缆的预设根数的地线,其中,各地线的间距满足预定间距值;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通过U型连接环在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一侧设置有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分为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和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其中第二复合缆段接地。上述提供的异于现有OPGW结构的复合缆同时兼具地线与通信双重功能,并且具有电气隔离性能;通过该复合缆在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中的应用,及采用在引下状态的复合缆中设置一段地线层被剥离的接地的复合缆的安装方式,能够避免变电站接地体外引,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能够解决进站光缆熔损问题,并且满足电气隔离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可应用于各电压等级(包括1000KV)的输电线路。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5所示,图5所示进站系统还包括:防震器8;防震器8安装在架空的复合缆6外。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缆的结构做下说明。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光缆61可以包括: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纤维增强复合塑料)611,围成环形并包裹住FRP611的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612,包裹在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612外的护套613;护套613将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612和FRP611整体都包裹住,实现了光缆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图6中示出的光纤束管612的根数仅为可选,围成环形的各光纤束管的间距可预先设定。
运用了图6所示光缆结构的复合缆的结构可如图7所示,包括:FRP611,围成环形并包裹住FRP611的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612,包裹在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612外的护套613,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护套613的预设根数的地线621。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线621可以为铝合金线;可选的,铝合金线的直径可以为2.5毫米。可选的,预设根数的地线621可以为18根地线,即预设根数可以为18根。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RP611的直径可以为2.3毫米,光纤束管612的直径可以为2.1毫米;可选的,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612可为6根光纤束管,即预设根数可以为6根。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缆可采用常规OPGW制造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在线路终端塔处,按照现有常规OPGW的方式进行复合缆的引下、安装和接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不需要特殊的安装金具,能够解决进站光缆熔损问题,并且满足电气隔离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还在不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出附加要求的前提下,简化了变电站构架余缆架施工工艺要求及施工难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U型挂环;
与所述U型挂环相接的绝缘子;
与所述绝缘子相接的延长杆;
与所述延长杆相接的U型连接环;
通过所述U型连接环架空设置在变电站与终端塔间的复合缆;
固定所述复合缆,以使所述复合缆架空在所述变电站与终端塔间的耐张线夹;
所述复合缆包括:光缆;包裹在所述光缆外的地线层;所述地线层包括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所述光缆的预设根数的地线,其中,各地线的间距满足预定间距值;
所述复合缆通过所述U型连接环在变电站出线构架侧的一侧设置有引下状态的接地的复合缆,所述引下状态的复合缆分为保留有地线层的第一复合缆段和地线层被剥离的第二复合缆段,所述第二复合缆段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架空的复合缆外的防震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为铝合金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线的直径为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包括:
纤维增强复合塑料FRP;
围成环形并包裹住所述FRP的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
包裹在所述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外的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RP的直径为2.3毫米,所述光纤束管的直径为2.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根数的地线为18根地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根数的光纤束管为6根光纤束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17288 CN203193220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17288 CN203193220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93220U true CN203193220U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911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172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93220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93220U (zh) |
-
2013
- 2013-04-25 CN CN 201320217288 patent/CN2031932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3000271A1 (zh) | 加强型光纤复合耐高温架空绝缘电缆 | |
CN202534423U (zh) | 一种防雷碳纤维光电复合导线 | |
CN103199473A (zh)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
CN201910287U (zh) | 基于光电分离复合架空相线 | |
CN202711775U (zh) | 一种梭形硅橡胶电缆 | |
CN203406086U (zh) | 一种蹼联型架空低压电缆 | |
CN203205807U (zh)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
CN203193220U (zh)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
CN203193219U (zh)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
CN203456188U (zh) | 农网35kV配电化线路用复合横担绝缘子 | |
CN203205806U (zh) | 一种终端塔至变电站的进站系统 | |
CN202434250U (zh) | 架空集束型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缆 | |
CN202159531U (zh) |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 |
CN208315244U (zh) | 一种具有阻燃和屏蔽功能的多芯电缆结构 | |
CN202905248U (zh) | 一种钢包车用耐磨电缆 | |
CN209625855U (zh) | 一种基于小截面光纤复合子导线的分裂导线 | |
CN207458657U (zh) | 一种便于生产的电缆 | |
CN203192538U (zh) | 一种复合缆 | |
CN203192521U (zh) | 一种复合缆 | |
CN109577736A (zh) | 特高压可踩踏运维复合绝缘横担 | |
CN103198899B (zh) | 一种复合缆 | |
CN111145956A (zh) | 接触线、接触网和无人机 | |
CN203192537U (zh) | 一种复合缆 | |
CN212659788U (zh) | 一种电源连接线 | |
CN201655423U (zh) | 三网融合用大容量铜包钢复合光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