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0725U -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0725U
CN203180725U CN2013201735754U CN201320173575U CN203180725U CN 203180725 U CN203180725 U CN 203180725U CN 2013201735754 U CN2013201735754 U CN 2013201735754U CN 201320173575 U CN201320173575 U CN 201320173575U CN 203180725 U CN203180725 U CN 203180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motor
stator
breakthrough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73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衫山知嗣
竹下英伸
高岡司
日野典久
朱丽彬
李相霖
陈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173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0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0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0725U/zh
Priority to US14/243,019 priority patent/US9231454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该马达的电路板的贯通部配置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电路板与轴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重合,电路板固定部配置在比贯通部径向外侧的位置,从线圈引出的引出线通过所述贯通部焊接于焊盘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电路板在中央部附近没有设置贯通孔,或者即使设置有贯通孔,也只使得贯通孔的大小为轴可通过的尺寸,而且电路板固定部比线圈的引出线所通过的贯通部位于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电路板的刚性并减小了电路板受到的负荷,因而可以抑制或减小电路板变形。

Description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文献JP2007-166851A公开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静止部、旋转部和轴承部。如图6(a)和图6(b)所示,静止部包括外壳1、定子铁芯2、电路板3和定子线圈4。电路板3通过粘结剂固定于外壳1上,卷绕于定子铁芯2的定子线圈4通过压人等方法固定于外壳1上。电路板3在其外周缘上设有切口7,定子线圈4的导线端子5穿过该切口并焊接于配置在电路板3的下表面上的焊盘6。然而,在该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马达中,为了将电路板3安装至外壳1的中央部,在电路板3的中央处设有贯通孔(未示出)。因此,电路板3的刚性会下降。另外,由于导线端子5与电路板3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增加了沿电路板3的向下方向的负载。结果产生了电路板向下方向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或减小电路板变形的马达。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马达实现的,该马达包括静止部、沿以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的旋转部和轴承部;所述静止部包括定子、电路板和基部;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由缠绕定子铁芯的导线所构成的线圈,并配置在所述轴承部的径向外侧;所述电路板具有沿中心轴线贯通的多个贯通部、配置在下表面的焊盘部和固定于所述基部的电路板固定部,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下侧;以及所述基部具有保持定子的定子保持部和保持轴承部的轴承保持部;所述旋转部包括轴和磁铁,所述轴位于所述轴承部的径向内侧,并被所述轴承部支撑为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磁铁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表面对置;所述贯通部配置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轴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重合,所述电路板固定部配置在比所述贯通部径向外侧的位置,从所述线圈引出的引出线通过所述多个贯通部焊接于所述焊盘部。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电路板在中央部附近没有设置贯通孔,或者即使设置有贯通孔,也只使得贯通孔的大小为轴可通过的尺寸,而且电路板固定部比线圈的引出线所通过的贯通部位于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电路板的刚性并减小了电路板受到的负荷,因而可以抑制或减小电路板变形。
优选地,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
优选地,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
优选地,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贯通部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
优选地,从所述焊盘部的径向内侧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的中央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的一半以下。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和所述焊盘部邻接,所述引出线通过所述贯通部朝径向内侧被引导。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在径向内侧具有开口,所述焊盘部沿着所述开口的径向内侧的边缘被配置,所述引出线通过所述开口被引导到所述焊盘部。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为在周向等距配置的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贯通孔配置在所述焊盘部的中央位置。能够将引出线处于于中心轴线平行引出的状态焊接到焊盘上。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在周向等距配置,并为从所述电路板的外缘朝中心轴线被切开的切口。
优选地,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切口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与所述焊盘部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轮廓位于径向内侧。
优选地,所述贯通部的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的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定子保持部具有台座,所述电路板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定子保持部的台座,所述台座相对于所述贯通部位于径向外侧。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固定部与所述定子保持部通过螺丝或者翻边而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可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外转子型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马达的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马达的电路板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内转子型马达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内转子型马达的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a)是现有技术的马达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b)是图6(a)的马达的示意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部件或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举例性的,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上和下、内和外等表示方向的语言仅是为了按照附图中的方位示例性地说明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说明书下文所述的有关方向的表述根据实际工作位置可以改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外转子型马达的剖视图。如图所示,马达10包括静止部、沿以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OO’为中心且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的旋转部和轴承部。静止部包括定子11、电路板12和基部13。定子11具有定子铁芯14和由缠绕定子铁芯14的导线所构成线圈15。在本实施方案中,基部13包括一筒形的轴承保持部16和定子保持部17。轴承部包括径向轴承18,所述径向轴承18压配在轴承保持部16的内表面上,而定子11支撑在轴承保持部16的外表面上,并配置在轴承部的径向外侧。旋转部包括轴19、磁铁20和转子保持架21。轴19位于径向轴承18的径向内侧,并且被径向轴承18支撑为能够围绕中心轴线OO’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磁铁20安装在转子保持架21的径向内侧,与定子铁芯14的外圆周表面对置,位于定子铁芯14的径向外侧。电路板12具有沿中心轴线OO’贯通的多个贯通部22、配置在下表面上的多个焊盘部23和固定于基部13的电路板固定部24,并且电路板12配置在定子11的下方。贯通部22配置在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的周向,电路板固定部24配置在比贯通部22径向外侧的位置,从线圈15引出的引出线25通过贯通部22焊接于焊盘部23。优选地,贯通部22配置为相对于定子11的外轮廓位于径向内侧。优选地,贯通部22的数量于焊盘部23的数量相等。优选地,贯通部22的径向内端与中心轴线OO’的距离L1小于电路板固定部24的径向内端于中心轴线OO’的距离L2。电路板12的中央部附近没有设置贯通孔,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轴承部重合的部分。如图所示,定子保持部17可以包括径向突出的台座28,电路板固定部24通过螺丝26而固定于定子保持部17的台座28,台座28相对于贯通部22位于径向外侧。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电路板固定部24与基部13的定子保持部17可以通过翻边而固定在一起(下文有描述)。当由电源通过电路板12和引出线25向线圈15提供电流时,定子铁芯14产生的磁场与由被磁化而获得多级磁体的磁铁20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而转子保持架21上产生转动力矩,使其围绕作为转动轴的轴19转动。
图2是马达10的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电路板12’包括沿中心轴线OO’贯通的多个贯通部22’、配置在下表面上的焊盘部23’和电路板固定部24’。如图所示,贯通部22’可以是贯通孔221或者是从电路板12’的外缘朝中心轴线OO’被切开的切口222;贯通部22’可以在电路板12’的周向等距配置;焊盘部23’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贯通部22’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电路板固定部24’可以为贯通孔,其通过螺丝于定子保持部而固定在一起;从焊盘部23’的径向内侧到中心轴线OO’的距离OC小于从电路板固定部24’的中央到中心轴线OO’的距离OD的一半。优选地,贯通部22’和焊盘部23’邻接,线圈的引出线通过贯通部22’朝径向内侧被引导。更优选地,贯通部22’在径向内侧具有开口27’,焊盘部23’沿着开口27’的径向内侧的边缘被配置,线圈的引出线通过开口27’被引导到焊盘部23’。
图3是图1的马达的电路板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电路板12’’包括沿中心轴线OO’贯通的多个贯通部22’’、配置在下表面上的焊盘部23’’和电路板固定部24’’。如图所示,贯通部22’’为在周向等距间隔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配置在焊盘部23’’的中央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内转子型马达的剖视图。如图所示,马达100包括静止部、沿以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OO’为中心且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的旋转部和轴承部。静止部包括定子111、电路板112和基部113。定子111具有定子铁芯114和由缠绕定子铁芯114的导线所构成线圈115。基部113包括保持轴承部的轴承保持部116以及保持定子111的定子保持部117。轴承部具有径向轴承118。径向轴承118压配在轴承保持部116的内表面上,而定子111支撑在定子保持部117的内表面上,并配置在轴承部的轴向下侧。旋转部包括轴119和磁铁120。轴119位于径向轴承18的径向内侧,并且被径向轴承18支撑为能够围绕中心轴线OO’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磁铁120安装在轴119的相对于径向轴承的另一端,与定子铁芯114的内圆周表面对置。图4的内转子型马达100与图1的外转子型马达10的区别在于:磁铁120位于定子铁芯114的径向内侧;电路板112的中央部附近设有仅供轴119通过的贯通孔。如图所示,电路板112于轴承部的一部分在轴向重合。电路板112具有沿中心轴线OO’贯通的多个贯通部122、配置在下表面上的多个焊盘部123和固定于基部113的电路板固定部124,并且电路板112配置在定子111的下方。贯通部122配置在以中心轴线OO’为中心的周向,电路板固定部124配置在比贯通部122径向外侧的位置,从线圈115引出的引出线125通过贯通部122焊接于焊盘部123。如图4所示,定子保持部117可以包括径向突出的台座128。电路板固定部124固定于定子保持部117的台座128(优选地,通过螺钉126),台座128相对于贯通部122位于径向外侧。
图5是图4的内转子型马达的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的马达100’与图4的100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路板112’的电路板固定部124’与定子保持部117’通过定子保持部117’的翻边129而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内容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内容进行多种修改和改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中,电路板的贯通部配置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电路板与轴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重合,电路板固定部配置在比贯通部径向外侧的位置,从线圈引出的引出线通过所述贯通部焊接于焊盘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电路板在中央部附近没有设置贯通孔,或者即使设置有贯通孔,也只使得贯通孔的大小为轴可通过的尺寸,而且电路板固定部比线圈的引出线所通过的贯通部位于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电路板的刚性并减小了电路板受到的负荷,因而可以抑制或减小电路板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为外转子型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为内转子型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贯通部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通过将焊盘部配置在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从而能够使焊接的位置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结果是能够抑制电路板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从所述焊盘部的径向内侧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的中央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的一半以下。这样能够进一步抑制电路板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和所述焊盘部邻接,所述引出线通过所述贯通部朝径向内侧被引导。从而避免引出线和电路板的导通部的边缘的接触,这样能够防止导线断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在径向内侧具有开口,所述焊盘部沿着所述开口的径向内侧的边缘被配置,所述引出线通过所述开口被引导到所述焊盘部。因为引出线朝径向内侧被引绕,从而能够降低引出线接触电路板的边缘部而附加给电路板的负荷。结构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电路板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为在周向等距配置的贯通孔。能够确保电路板保持平衡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孔配置在所述焊盘部的中央位置。能够将引出线处于于中心轴线平行引出的状态焊接到焊盘上。结果是避免与电路板的贯通孔的边缘的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断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在周向等距配置,并为从所述电路板的外缘朝中心轴线被切开的切口。这样便于引出线的引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切口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从而避免引出线和电路板的导通部的边缘的接触,这样能够防止导线断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与所述焊盘部的数量相等。能够方便地引出各个引出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轮廓位于径向内侧。通过将贯通部配置在径向内侧,在引出线处不容易产生应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部的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的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从而电路板不容易变形,并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定子保持部具有台座,所述电路板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定子保持部的台座,所述台座相对于所述贯通部位于径向外侧。便于电路板的固定,并避免引出线与台座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路板固定部与所述定子保持部通过螺丝或者翻边而固定在一起。便于电路板的固定。

Claims (16)

1.一种马达,包括静止部、沿以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的旋转部和轴承部,
所述静止部包括定子、电路板和基部,
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由缠绕定子铁芯的导线所构成的线圈,并配置在所述轴承部的径向外侧;
所述电路板具有沿中心轴线贯通的多个贯通部、配置在下表面的焊盘部和固定于所述基部的电路板固定部,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下侧;以及
所述基部具有保持定子的定子保持部和保持轴承部的轴承保持部;
所述旋转部包括轴和磁铁,
所述轴位于所述轴承部的径向内侧,并被所述轴承部支撑为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
所述磁铁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表面对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配置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轴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重合,所述电路板固定部配置在比所述贯通部径向外侧的位置,从所述线圈引出的引出线通过所述多个贯通部焊接于所述焊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贯通部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焊盘部的径向内侧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的中央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的一半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和所述焊盘部邻接,所述引出线通过所述贯通部朝径向内侧被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在径向内侧具有开口,所述焊盘部沿着所述开口的径向内侧的边缘被配置,所述引出线通过所述开口被引导到所述焊盘部。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为在周向等距配置的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配置在所述焊盘部的中央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在周向等距配置,并为从所述电路板的外缘朝中心轴线被切开的切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切口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与所述焊盘部的数量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外轮廓位于径向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的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的径向内端与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保持部具有台座,所述电路板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定子保持部的台座,所述台座相对于所述贯通部位于径向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固定部与所述定子保持部通过螺丝或者翻边而固定在一起。
CN2013201735754U 2013-04-09 2013-04-09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0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735754U CN203180725U (zh) 2013-04-09 2013-04-09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US14/243,019 US9231454B2 (en) 2013-04-09 2014-04-02 Motor provided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735754U CN203180725U (zh) 2013-04-09 2013-04-09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0725U true CN203180725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7357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0725U (zh) 2013-04-09 2013-04-09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0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188A (zh) * 2013-04-09 2014-10-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CN107453550A (zh) * 2016-05-30 2017-12-08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及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188A (zh) * 2013-04-09 2014-10-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CN104104188B (zh) * 2013-04-09 2016-09-1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CN107453550A (zh) * 2016-05-30 2017-12-08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及风扇
CN107453550B (zh) * 2016-05-30 2019-06-04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及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4404B (zh) 内转子型马达
CN203939762U (zh) 吊扇马达
CN203251160U (zh) 吊扇用的马达以及吊扇
CN204145163U (zh) 内转子型马达
CN103295601B (zh) 主轴马达和盘驱动装置
CN204179803U (zh) 内转子型马达
CN106471718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205190324U (zh) 离心式鼓风机用叶轮及离心式鼓风机
CN203180725U (zh)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CN106464069A (zh) 电动机
CN104659945A (zh) 旋转电机
CN203522353U (zh) 电枢
CN106464068A (zh) 电动机
CN205141956U (zh) 医疗设备用永磁直流电机
CN100521464C (zh) 与转台一体形成的主轴马达
CN104104188B (zh)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马达
CN202940663U (zh) 具有挡风作用的绕组端部固定结构
CN203119638U (zh) 定子冲片及电机
CN100426625C (zh) 马达的定子结构
CN204089365U (zh) 能稳固固定定子的马达
CN203800725U (zh) 马达
CN203219090U (zh) 一种新型低噪音、低振动电机
CN201813269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吸尘器电机
CN204967440U (zh) 定子磁钢片
CN203071664U (zh) 新型电机定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