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8556U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8556U
CN203178556U CN2013201417605U CN201320141760U CN203178556U CN 203178556 U CN203178556 U CN 203178556U CN 2013201417605 U CN2013201417605 U CN 2013201417605U CN 201320141760 U CN201320141760 U CN 201320141760U CN 203178556 U CN203178556 U CN 203178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bject side
chromatic aberration
focal length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417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久则
松冈和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Visionar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tat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tat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tats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8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85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3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with diffra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高密度像素的摄像元件、适当地校正了色像差及其他各像差的、高画质、低Fno值、低成本、小型的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第2透镜、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构成,所有的透镜的两面由非球面形成,且在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至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中的任一面、及第3透镜的物体侧面至第5透镜的物体侧面中的任一面形成具有色像差校正功能的衍射光学面,所有的透镜由塑料材料构成。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的像的摄像镜头,涉及搭载于便携电话机等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的小型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电话机几乎都搭载相机功能,最近搭载有堪比数字静态照相机的高分辨率的相机功能的便携电话机开始面世。摄像元件的像素尺寸微细化,像素间距低于1.4微米。另一方面,对应于便携电话机的小型化、薄型化,摄像镜头也要求小型化,强烈要求提高与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摄像元件的高分辨率化对应的摄像镜头的像差校正能力。
以往,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用摄像镜头由非球面塑料制造,像差校正主要通过透镜排列的组合、即透镜光焦度和透镜形状的组合来实施。色像差的校正也同样,其示例在专利文献1、2中示出。
另一方面,关于色像差的校正,已知有利用衍射面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变焦镜头系统(专利文献3、4)。应用于以轻量小型为出发点的固定焦点相机、即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用摄像镜头的应用例较少。
若考虑到摄像元件的高分辨率化以及塑料透镜折射率的温度依存性高的情况,则也需要将精度高的色像差校正法应用于便携电话用摄像镜头。
衍射法是利用衍射面的阿贝(Abbe)数(d线)取-3.452这一负值而在1枚透镜上实施以往通过正负二枚透镜执行的消色差机理,减少了透镜枚数,对于整个镜头系统的缩短化来说是有效的技术。
以下,对现有技术进行说明。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为5枚构成,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凹面朝向像面侧的负的弯月形形状的第2透镜、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的弯月形形状的第3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以及光轴附近的像面侧为凹面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5透镜构成。从色像差校正和确保远心性(telecentric)的观点来说,对第1透镜使用波长色散小的材料,对第2透镜、第4透镜使用波长色散大的材料,并且对于第4透镜、第5透镜导出与透镜厚度及透镜间距离相关的条件式以及与焦距相关的条件式,来校正色像差。F值为2.8左右、半视场角为31.9°,应用于高密度化的摄像元件时,F值、半视场角均不足。由于使用玻璃材料,因此不利于低成本化。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摄像镜头同样为5枚构成,且为正负正正负的光焦度构成。主要通过第2透镜进行色像差校正,色像差校正的负担较大,因此第2透镜的光焦度必然变大,制造公差变得严格。F值为2.8左右而不足。
以上的2例仅通过透镜排列来研究色像差校正,基于透镜排列的组合而进行的各像差校正和色像差校正存在界限,设计的自由度极低。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对2组构成变焦镜头的各组施加衍射面,校正从长焦端到广角端的轴上色像差。只在长焦端、广角端进行比较,难以发现二个衍射面相对于一个衍射面的球面像差的优势。专利文献4中对3组构成变焦镜头的一组施加衍射面,校正从长焦端到广角端的轴上色像差、倍率色像差。如上所述,在变焦镜头系统中为使从长焦端到广角端的色像差变得切实而使用衍射面,但在单焦点镜头系统中其利用较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264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0-197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平10-2137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平11-2396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提供一种高性能的摄像镜头,其采用二面衍射面而有效地校正色像差,能够对应于便携电话机等的薄型化,小型且良好地校正了其他的各像差,具有较小的F值。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第1透镜、第2透镜、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所有的透镜的两面由非球面形成,且在第1透镜的物体侧面至第2透镜的物体侧面中的任一面、及第3透镜的物体侧面至第5透镜的物体侧面中的任一面形成具有色像差校正功能的衍射光学面,所有的透镜由塑料材料构成。
通过成为上述构成、将衍射光学面形成在两处最适合的面,实现了各像差和色像差的良好校正。
对设定二面衍射光学面的理由进行说明。
衍射光学面通过在透镜面上形成产生光程差的浮雕(relief)而构成。通常,光学透镜材料的阿贝数(e线)为约23至约80,相对于此,衍射光学面的阿贝数(e线)约为-3.3、以负号示出约大一位的波长色散。由于折射率的波长依存性逆转,通过将衍射光学面形成在适当的面上就能够实现有效的色像差校正。
通常,在不使用衍射光学面的镜头系统中,为了色像差校正而将高波长色散材料的透镜配置在靠近孔径光阑的位置。此外,已知在赛德尔(Seidel)的5像差被适当地校正的镜头系统中,为了同时校正轴上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而在远离光阑的位置配置最适合的波长色散材料。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衍射面的设定。即,若在靠近孔径光阑的位置配置衍射光学面,则对轴上色像差的校正有效,进而,若在远离光阑的位置配置衍射光学面,则能够实现更好的色像差校正。
衍射光学面若配置在主光线的入射角和出射角的变化少的面,则能够提高衍射效率,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至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中的任一面形成第一衍射光学面。
仅通过在靠近孔径光阑的位置配置的第一衍射光学面一个面,对于同时最适合地校正轴上色像差和倍率色像差来说还不够充分,因此在远离孔径光阑的位置配置第二光学衍射面。衍射光学面通过改变光程差函数的值而能够连续地改变色像差校正效果。通过波长色散不同的材料的组合和两个光学衍射面的设定的组合,能够提高色像差校正能力并且提高其他各像差校正的自由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获得色像差的校正效果,使第2透镜的光焦度为负并且采用波长色散大的材料。以往,仅通过透镜排列来校正色像差时,若通过第2透镜来进行大部分的轴上色像差校正,则不得不增强第2透镜的负的光焦度,从而为了弥补这一点而不得不增强构成系统的其他正透镜的光焦度。结果,增大了各透镜的厚度而不利于镜头的小型化,同时,公差灵敏度上升,生产性降低。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抑制第2透镜的光焦度,并且将衍射光学面配置在靠近孔径光阑的最适合位置来校正轴上色像差,并利用另一个衍射光学面来校正剩余的倍率色像差。
以下、对本摄像镜头的透镜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中,在光轴附近第1透镜为双凸透镜,第2透镜为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第3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第4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第5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并且,将孔径光阑配置于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对使第1透镜为双凸透镜的效果进行说明。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与第1透镜、第2透镜相比位于靠近摄像面的位置,因此在像高中心成像的光线的通过区域相对较窄,对轴上色像差校正的干预较小。因此,轴上色像差的校正由第1透镜和第2透镜进行。通过使第1透镜为双凸形状,能够使物体侧、像侧均成为具有平缓的曲率半径的正的光焦度的面,因此能够抑制因第1透镜产生球面像差,将公差灵敏度抑制得较低,且平衡性良好地抑制其他像差。
第2透镜在进行色像差校正的同时,对像散(astigmatism)及彗差的校正起到较大的作用。一般来说,若将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定成比像侧的曲率半径大,则物体侧的面的负的光焦度不会大到必要以上,能够抑制场曲(field curvature)的增大和轴外光线所涉及的各像差的恶化。此外,若将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负的光焦度设定成不会强过必要以上,则抑制了公差灵敏度的上升。另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适当的位置形成衍射光学面,因此有效地抑制了上述各像差和公差灵敏度的上升。
第3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几乎不具有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对于轴外的像差校正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物体侧为凹面,从而通过与第2透镜的像侧的凹面的相乘效果,而良好地校正了场曲。此外,以越是靠近透镜的周边则SAG量越是向物体侧变化的方式设计非球面形状,而良好地进行轴外像差的校正。此外,通过成为几乎没有光焦度的透镜,能够使厚度变薄,对于缩短光学全长较为有利。
通过使第4透镜成为物体侧的面是凹面并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使第5透镜成为具有负的光焦度且凹面朝向像侧的形状,能够缩短光学全长并且良好地校正与轴外光线相关的各像差。通过使第4透镜成为凹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能够维持适当的后焦距并且抑制光学全长的增大。此外,第5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像侧为凹面、而成为最适合的非球面形状,从而能够降低畸变并确保入射到摄像元件的主光线角度的远心性。
进而,通过将孔径光阑配置于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能够使出瞳位置远离像面、将入射到摄像元件的主光线角度抑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2.80≤f2/f≤-1.10
(2)2.80≤f3/f
(3)-20.00≤f45/f≤-3.33
其中,
f:整个系统的焦距
f2:第2透镜的焦距
f3:第3透镜的焦距
f45:第4透镜和第5透镜的合成焦距。
条件式(1)涉及第2透镜的光焦度,是用于以某种程度校正色像差并良好地校正场曲及其他像差的条件。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使第2透镜具有强的负光焦度是用于场曲校正的基本条件,通过使用波长色散大的材料还能够校正色像差。但是,若要仅通过第2透镜来校正整个系统的大部分色像差,则第2透镜的负的光焦度必然会变强,为了维持整个系统的光焦度,需要增强其他的正透镜的光焦度。若增强单个透镜的光焦度,则公差灵敏度必然会变得敏感,生产性变差。进而,若增强光焦度,则折射面的曲率半径变小,透镜的中心厚度、边缘厚度增大,因此不利于全长的缩短。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靠近孔径光阑的位置配置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以及在靠近孔径光阑的最适合位置配置的衍射光学面来分担色像差校正,从而降低了第2透镜的光焦度、避免了上述问题。若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值“-1.10”,则第2透镜的负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光学全长变长。此外,第2透镜的公差灵敏度增大,因此不优选。此外,若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2.80”,则第2透镜的光焦度变得过弱,珀兹伐和(Petzval sum)变大,因此难以进行场曲校正。进而,第2透镜的色像差校正能力降低,因此衍射光学面的色像差校正的负担增大。此时,因衍射光学面产生的剩余色像差存在增大的倾向,因此不优选。
条件式(2)涉及第3透镜的正的光焦度,是弥补第2透镜所不足的珀兹伐和而校正场曲、且良好地校正像散和彗差的条件。若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2.80”,则第3透镜的光焦度变得过强,透镜变厚,因此不利于光学全长的缩短。难以进行场曲、像散、彗差的校正。
条件式(3)涉及第4透镜和第5透镜的合成光焦度,是使得光学全长的缩短、适当的后焦距的确保、畸变的校正、入射到摄像元件的主光线入射角度的控制变成最佳的条件。若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20”,则有利于光学全长的缩短。但是,畸变会向正方向变大,同时主光线入射角度也变大,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超过上限值“-3.33”,则虽然容易确保后焦距,但光学全长变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10<fDOE1/f<100
(5)10<│fDOE2/f│
其中,
fDOE1:第一衍射面的焦距
fDOE2:第二衍射面的焦距。
条件式(4)规定了第一光学衍射面的焦距和整个系统的焦距的比,主要涉及轴上色像差的校正。若低于下限值“10”,则第一衍射光学面的焦距变小,色像差校正变得过剩,球面像差校正变得过剩。另一方面,若超过上限值“100”,则第一衍射光学面的焦距变长,球面像差校正、倍率色像差校正都不足。
条件式(5)规定了第二光学衍射面的焦距和整个系统的焦距的比,主要涉及倍率色像差的校正。若低于下限值“10”,则第二衍射面的焦距变短,球面像差校正、倍率色像差校正都变得过剩。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6)1<│fDOE2/fDOE1│<30
条件式(6)规定了第一光学衍射面的焦距和第二光学衍射面的焦距的比。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如下的小型且高性能的摄像镜头:通过为5枚构成且将两个衍射光学面配置在最适合的位置,而与以往相比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且实现了与其他像差校正的兼顾。此外,通过对所有的透镜使用塑料材料,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各像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各像差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各像差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各像差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各像差图。
符号说明
ST  孔径光阑
r1  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r2  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
r3  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r4  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
r5  第3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r6  第3透镜的像侧的面
r7  第4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r8  第4透镜的像侧的面
r9  第5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r10 第5透镜的像侧的面
r11、r12  保护玻璃面
X   光轴
S   成像面
DOE    形成有衍射光学面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3、图5、图7、及图9分别表示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5对应的镜头剖视图。各实施例的基本的透镜构成相同,因此在此参照实施例1的镜头剖视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镜头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为如下构成:第1透镜L1为双凸透镜,第2透镜L2为凹面朝向像侧面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第3透镜L3为凹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第4透镜L4为凹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第5透镜L5为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此外,所有的透镜的两面由非球面形成,所有的透镜由塑料材料构成。
此外,在所有的实施例中,第1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r1的有效直径的周缘兼作孔径光阑ST的作用。在第5透镜L5的像侧的面r10和成像面S之间配置由r11、r12构成的保护玻璃。此外,在图1中,X表示光轴、DOE表示衍射光学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透镜面由非球面形成。这些透镜面所采用的非球面形状,在设光轴方向的轴为Z、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高度为Y、圆锥系数为K、非球面系数为A2i时,通过数式1来表示。
此外,在第1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r1至第2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r3中的任一面、且在第3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r5至第5透镜L5的物体侧的面r9中的任一面上,形成具有通过数式2表示的光程差函数的衍射光学面DOE。
[数式1]
Z = Y 2 R 1 + 1 - ( 1 + K ) &times; Y 2 R 2 + &Sigma; i = 1 8 A 2 i &times; Y 2 i
[数式2]
P = &Sigma; i = 1 7 B 2 i Y 2 i
其中,
P:光程差
B2i:光程差函数系数(i=1~7)
接下来,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实施例。在各实施例中,f表示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Fno表示F值(F number),ω表示半视场角。此外,面序号表示从物体侧数的序号,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沿着光轴的透镜面间的距离(面间隔),n表示对e线的折射率,ν表示对e线的阿贝数。
[实施例1]
在以下的表1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另外,衍射光学面DOE形成于第1透镜L1的像侧r2及第3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r5。
[表1]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21
f=3.8284,Fno=2.5186,ω=36.6°
接下来示出实施例1中的非球面系数和衍射光学面的光程差函数的各系数的值。
[表2]
非球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3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4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51
(1)f2/f=-1.2418
(2)f3/f=4.5206
(3)f45/f=-7.9557
(4)fDOE1/f=20.69
(5)│fDOE2/f│=134.32
(6)│fDOE2/fDOE1│=6.48
从而,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
图2对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及倍率色像差(mm)。在这些像差图中,在球面像差图中示出相对于g线(435.84nm)、F线(486.13nm)、e线(546.07nm)、d线(587.56nm)及C线(656.27nm)的各波长的像差量,在像散图中分别示出弧矢像面S的像差量和子午像面T的像差量(图2、4、6、8中相同)。如图2所示,通过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镜头,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其他像差也被适当地校正。
[实施例2]
在以下的表3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在实施例2中衍射光学面DOE形成于第1透镜L1的像侧面r2及第3透镜L3的像侧面r6。
[表3]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61
f=3.9118,Fno=2.5075,ω=36.0°
接下来,在以下的表4中示出实施例2中的非球面系数和衍射光学面的光程差函数的各系数的值。
[表4]
非球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7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8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191
(1)f2/f=-1.3727
(2)f3/f=4.3096
(3)f45/f=-5.5833
(4)fDOE1/f=23.16
(5)│fDOE2/f│=152.48
(6)│fDOE2/fDOE1│=6.5817
从而,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
图4对本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及倍率色像差(mm)。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镜头中也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其他像差也被适当地校正。
[实施例3]
在以下的表5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另外,衍射光学面DOE形成于第1透镜L1的像侧面r2及第4透镜L4的物体侧面r7。
[表5]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01
f=3.9354,Fno=2.5066,ω=35.9°
接下来,在以下的表6中示出实施例3中的非球面系数和衍射光学面的光程差函数的各系数的值。
[表6]
非球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1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2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31
(1)f2/f=-1.3436
(2)f3/f=4.4616
(3)f45/f=-5.3430
(4)fDOE1/f=32.87
(5)│fDOE2/f│=123.76
(6)│fDOE2/fDOE1│=3.7651
从而,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
图6对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及倍率色像差(mm)。如图6所示,通过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镜头,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其他像差也被适当地校正。
[实施例4]
在以下的表7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另外,衍射光学面DOE形成于第1透镜L1的像侧面r2及第4透镜L4的像侧面r8。
[表7]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41
f=3.9277,Fno=2.5177,ω=35.9°
接下来,在以下的表8中示出实施例4中的非球面系数和衍射光学面的光程差函数的各系数的值。
[表8]
非球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5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61
(1)f2/f=-1.3312
(2)f3/f=4.513
(3)f45/f=-5.4668
(4)fDOE1/f=32.81
(5)│fDOE2/f│=287.76
(6)│fDOE2/fDOE1│=8.7697
从而,实施例4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
图8对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及倍率色像差(mm)。如图8所示,通过实施例4所涉及的摄像镜头,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其他像差也被适当地校正。
[实施例5]
在以下的表9中示出基本的镜头数据。另外,衍射光学面DOE形成于第1透镜L1的像侧面r2及第5透镜L5的物体侧面r9。
[表9]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81
f=3.9177,Fno=2.511,ω=36.0°
接下来,在以下的表10中示出实施例5中的非球面系数和衍射光学面的光程差函数的各系数的值。
[表10]
非球面数据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291
Figure BDA00002968171700301
(1)f2/f=-1.1667
(2)f3/f=4.2637
(3)f45/f=-6.0560
(4)fDOE1/f=45.26
(5)│fDOE2/f│=97.86
(6)│fDOE2/fDOE1│=2.1622
从而,实施例5所涉及的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6)。
图10对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及倍率色像差(mm)。
如图10所示,通过实施例5所涉及的摄像镜头,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其他像差也被适当地校正。
产业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能够适应较高像素的小型摄像元件,尤其是搭载于便携电话机等便携信息终端,能够适当地校正色像差并且适当地校正其他各像差,小型且F值较小,其在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的摄像镜头领域的利用可能性较高。

Claims (8)

1.一种摄像元件用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第1透镜、第2透镜、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而构成,所有的透镜的两面由非球面形成,且在第1透镜的物体侧面至第2透镜的物体侧面中的任一面、及第3透镜的物体侧面至第5透镜的物体侧面中的任一面形成具有色像差校正功能的衍射光学面,所有的透镜由塑料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透镜在光轴附近为双凸透镜,上述第2透镜为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上述第3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上述第4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上述第5透镜为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并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将孔径光阑配置于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2.80≤f2/f≤-1.10
(2)2.80≤f3/f
(3)-20.00≤f45/f≤-3.33,
其中,
f:整个系统的焦距
f2:第2透镜的焦距
f3:第3透镜的焦距
f45:第4透镜和第5透镜的合成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10<fDOE1/f<100
(5)10<│fDOE2/f│,
其中,
fDOE1:第一衍射面的焦距
fDOE2:第二衍射面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
(6)1<│fDOE2/fDOE1│<3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10<fDOE1/f<100
(5)10<│fDOE2/f│,
其中,
fDOE1:第一衍射面的焦距
fDOE2:第二衍射面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
(6)1<│fDOE2/fDOE1│<3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
(6)1<│fDOE2/fDOE1│<30。
CN2013201417605U 2012-03-29 2013-03-26 摄像镜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85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5624 2012-03-29
JP2012075624A JP5890219B2 (ja) 2012-03-29 2012-03-29 撮像レン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8556U true CN203178556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5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4176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8556U (zh) 2012-03-29 2013-03-26 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5238B2 (zh)
JP (1) JP5890219B2 (zh)
CN (1) CN2031785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9822A (zh) * 2020-09-03 2020-11-13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3641B1 (ja) * 2013-02-20 2014-06-04 株式会社AAC Technologies Japan R&D Center 撮像レンズ
JP6171184B2 (ja) * 2013-08-09 2017-08-02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103837967B (zh) * 2014-03-04 2016-05-1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高数值孔径的i-line光刻机投影物镜
CN103837966B (zh) * 2014-03-04 2016-04-27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i线大面积平板投影光刻机的物镜
WO2016020147A1 (en) * 2014-08-08 2016-02-11 Fotonation Limited An optical system for a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US10152631B2 (en) * 2014-08-08 2018-12-11 Fotonation Limited Optical system for a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KR101621204B1 (ko) 2014-11-18 2016-05-31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TWI626487B (zh) * 2017-03-31 2018-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20190030916A1 (en) * 2017-07-31 2019-01-31 Hoya Candeo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scanning apparatus
DE102020105201A1 (de) * 2020-02-27 2021-09-02 Carl Zeiss Ag Kompaktes Teleobjektiv mit diffraktivem optischen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2234A (en) * 1996-04-16 2000-04-18 Minolta Co., Ltd. Viewfinder optical system
JP3564914B2 (ja) * 1997-01-30 2004-09-15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3691638B2 (ja) 1997-07-03 2005-09-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メラ
JP2007127960A (ja) * 2005-11-07 2007-05-2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4847172B2 (ja) * 2006-03-28 2011-1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388878B (zh) * 2008-12-01 2013-03-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光學鏡片組
WO2010079549A1 (ja) * 2009-01-12 2010-07-15 ナルックス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系
JP2010197665A (ja) 2009-02-25 2010-09-09 Olympus Corp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る撮像装置
JP5371148B2 (ja) * 2009-06-04 2013-12-18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US8520124B2 (en) * 2009-08-18 2013-08-2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mage pickup len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JP5472307B2 (ja) * 2009-09-02 2014-04-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単焦点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JP5588858B2 (ja) * 2010-12-28 2014-09-10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5665229B2 (ja) 2011-03-30 2015-02-04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5750698B2 (ja) * 2011-09-01 2015-07-22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TWI440924B (zh) 2011-09-06 2014-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鏡頭組
TW201317659A (zh) * 2012-03-30 2013-05-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鏡頭的電子裝置
CN204807789U (zh) * 2012-12-25 2015-11-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以及具备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9822A (zh) * 2020-09-03 2020-11-13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29822B (zh) * 2020-09-03 2021-04-23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58500A1 (en) 2013-10-03
JP2013205677A (ja) 2013-10-07
JP5890219B2 (ja) 2016-03-22
US9535238B2 (en) 201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8556U (zh) 摄像镜头
CN203630433U (zh) 摄像镜头
US9664880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ing lens
CN204028445U (zh) 摄像镜头
CN204178039U (zh) 摄像镜头
CN205720843U (zh) 摄像镜头
CN203606556U (zh) 摄像镜头
CN203519917U (zh) 摄像镜头及具备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CN203606555U (zh) 广角摄像镜头
CN204422849U (zh) 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
CN102540409B (zh) 摄像镜头
JP5021565B2 (ja) 5枚構成の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03311088U (zh) 摄像镜头
CN205067841U (zh) 摄影透镜以及具备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
CN204536639U (zh) 摄像镜头
CN208459667U (zh) 摄像镜头
CN204116694U (zh) 摄像镜头
CN203773138U (zh) 摄像镜头
CN203178557U (zh) 摄像镜头
CN205281005U (zh) 摄影透镜以及具备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
CN204256250U (zh) 摄像镜头
CN208255517U (zh) 摄像镜头
CN204613493U (zh) 摄像镜头以及具备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CN204166189U (zh) 摄像镜头
CN204422848U (zh) 6枚光学元件构成的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0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Tokyo chenmei Optical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chigi

Patentee before: Kantats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