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4224U -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 Google Patents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4224U
CN203174224U CN 201320072836 CN201320072836U CN203174224U CN 203174224 U CN203174224 U CN 203174224U CN 201320072836 CN201320072836 CN 201320072836 CN 201320072836 U CN201320072836 U CN 201320072836U CN 203174224 U CN203174224 U CN 203174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usion
gallium nitride
layer
base plate
nitrid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728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井真
坂井正宏
平尾崇行
今井克宏
吉野隆史
下平孝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GK Insula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Insula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Insulators Ltd filed Critical NGK Insulators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728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74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4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42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复合基板(7),具有蓝宝石基板(1)、晶种膜(2)以及氮化镓膜(3),所述晶种膜(2)由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看到黄色发光效果的氮化镓构成,所述氮化镓膜(3)在所述晶种膜(2)上通过助熔剂法在含氮气氛下由熔液育成,没有看到黄色发光效果。所述复合基板(7)包括被设置于自氮化镓膜(3)的晶种膜侧的界面起50μm以下的区域的、分布有源自所述熔液的成分的夹杂物的夹杂物分布层(3a)和被设置于夹杂物分布层上的缺乏夹杂物的夹杂物缺乏层(3b)。

Description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氮化镓膜形成的复合基板及其使用该复合基板的功能元件。这样的复合基板,可用于复合基板用于高演色性的白色LED和汽车的前灯用LED光源、纯绿色等的显示器用超高亮度LED·激光二极管、混合动力汽车用的变换器用的功率器件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在积极研究使用氮化镓等的13族元素氮化物制作蓝色LED和白色LED、蓝紫色半导体激光等的半导体设备,并将其半导体设备应用于各种电子仪器。以往的氮化镓系半导体设备主要通过气相法制作。具体地讲,在蓝宝石基板和碳化硅基板上通过有机金属气相沉积法(MOVPE)等使氮化镓的薄膜异质外延生长而制作。此时,由于基板与氮化镓薄膜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和晶格常数差异较大,因此在氮化镓会产生高密度的位错(结晶中晶格缺陷的一种)。因此,以气相法难以得到位错密度低的高品质氮化镓。
助熔剂法是液相法的一种,氮化镓的情况下,通过将金属钠用作助熔剂,可将氮化镓的结晶生长所必需的温度缓和为800℃左右,压力缓和为数MPa。具体地,在金属钠与金属镓的混合熔液中溶解氮气,使氮化镓变为过饱和状态而生长为结晶。此种液相法中,较之于气相法难以发生位错,因此可以得到位错密度低的高品质氮化镓。
关于此种助熔剂法的研究开发很盛行。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5-263622中,由于以往的助熔剂法中氮化镓的厚度方向(C轴方向)的结晶生长速度为10μm/h左右的低速、在气液界面容易发生不均均的晶核生成,因而提出了克服这些课题的氮化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人于日本专利特开2010-168236中就搅拌强度与夹杂物产生的相关而提出申请。该专利中公开了,为了令无夹杂物的结晶生长,令生长速度在适合范围,调整坩埚的旋转速度和反转条件。
此外,在日本专利特表2005-506271中公开了在晶种上形成发黄色光的特定的氮化镓结晶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如日本专利特开2010-168236所记载的一样以助熔剂法形成于晶种上的氮化物单晶中,通过消除夹杂物进一步提升氮化物单晶的品质而继续研究。基于氮化物单晶的品质角度,进一步降低缺陷密度从提升发光效率等方面来看是极其重要的。
尤其,在发黄色光的氮化镓晶种上育成不发黄色光的氮化镓结晶的复合基板,容易分出两者的区别,在功能元件的制造上是理想的基板。在这样的复合基板方面,强烈期望通过进一步降低缺陷密度从而提供高品质的功能元件。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基板,该复合基板是在蓝宝石基板上形成发黄色光的氮化镓晶种膜,其上育成不发黄色光的氮化镓膜的复合基板,其表面缺陷密度被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的复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具有蓝宝石基板、晶种膜以及氮化镓膜的复合基板,
所述晶种膜设置于所述蓝宝石基板上、由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看到黄色发光效果的氮化镓构成,
所述氮化镓膜是在所述晶种膜上通过助熔剂法在含氮气氛下由熔液育成的、没有看到所述黄色发光效果的膜,
所述复合基板包括被设置于自所述氮化镓膜的所述晶种膜侧的界面起50μm以下的区域的、分布有源自所述熔液的成分的夹杂物的夹杂物分布层和被设置于该夹杂物分布层上的、缺乏所述夹杂物的夹杂物缺乏层。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功能元件具备所述复合基板以及在所述氮化镓膜上通过气相法形成的由13族元素氮化物膜构成的功能层。
本发明人在研究在发黄色光的晶种膜上将氮化镓结晶成膜的过程中发现,不是仅减少夹杂物,而是通过使之适度地残留于氮化镓结晶的晶种侧的界面附近,即使与几乎没有夹杂物的氮化镓结晶相比较,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结晶的缺陷密度,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通过令存在有数微米大小的夹杂物的结晶仅在利用助熔剂法的氮化镓单晶的生长初期的50微米的区域中生长,结晶的位错显著下降,带来作为各种设备的良好特性。此项发现与从事于利用助熔剂法进行氮化镓结晶的育成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相反。
附图说明
图1(a)为具有蓝宝石基板和由发黄色光的氮化镓构成的晶种膜的晶种基板11的示意截面图,图1(b)为晶种基板11上通过助熔剂法形成了氮化镓膜3的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2(a)、图2(b)分别为氮化镓膜3的晶种基板的附近区域的示意图。
图3(a)为将复合基板7研磨而得到的研磨完复合基板7A的示意图,图3(b)为在复合基板7A上形成功能层8而得到的功能元件9的示意图,图3(c)为在复合基板7A上形成功能层8A而得到的功能元件9A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可利用于本发明的氮化物单晶的制造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可利用于本发明的氮化物单晶的制造的容器的图。
图6为实施例1得到的氮化物单晶的显微镜照片。
图7为将实施例1得到的氮化物单晶的显微镜照片二值化而得到的图像。
图8为将比较例1得到的氮化物单晶的显微镜照片二值化而得到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用途)
本发明的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可以用于要求高品质的技术领域、例如被称为后荧光灯的高演色性的白色LED和高速高密度光存储器用蓝紫色激光光盘、混合动力汽车用的变换器所使用的功率器件等。
(蓝宝石基板)
首先,于图1(a)显示晶种基板11。蓝宝石基板1的上表面1a形成有由氮化镓构成的晶种膜2。1b为蓝宝石基板1的背面。也可以在蓝宝石基板1上设置缓冲层等。
蓝宝石基板的厚度优选200μm以上,更优选500μm以上。
(晶种膜)
构成晶种膜2的材质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看到黄色发光效果的氮化镓。此处所称黄色光是指,通过附属于荧光显微镜的汞灯等的紫外线而发出的在波长550nm附近有峰,且具有光谱半峰宽为50~100nm左右的宽峰的光谱的光。随着情况的差异,有时与其说是黄色,不如说接近于橙色。
缓冲层、晶种膜的形成方法优选气相生长法,可例举有,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脉冲激光沉积(PXD)法、MBE法、升华法。特别优选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
对本专利中使用的发黄色光的氮化镓进行陈述。
本氮化镓结晶除了从带(band)到带的激子跃迁(UV)之外在2.2~2.5eV的范围出现较宽的峰。这称作黄色发光(YL)或黄色带(YB)。
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可以只激发该范围的黄色发光,检测出有无黄色发光。
这样的黄色发光起因于与像氮缺损这样的结晶原本就有的自然缺陷有关的辐射加工。这样的缺陷成为发光中心。认为,大概是通过来源于反应环境的Ni、Co、Cr、Ti等过渡金属等的杂质进入到氮化镓内,从而形成黄色发光中心。
这样的发黄色光的氮化镓结晶如公开于日本专利特表2005-506271.
该氮化镓结晶优选C面的表面位错密度在106/cm2以下。此外,氮化镓结晶含有过渡金属元素如Ti、Fe、Co、Cr或Ni。再者,优选以1017/cm3至1021/cm3的浓度含有给体和/或受体和/或磁性掺杂剂。
优选氮化镓结晶的位错密度为108~109/cm2,对(0002)晶面的X线测定的半峰宽为250arcsec以下,对(10-12)晶面的X线测定的半峰宽为350arcsec以下。
晶种膜的厚度优选1μm~5μm。
(氮化镓膜)
接着,如图1(b)所示,在晶种基板11的上表面11a上通过助熔剂法形成氮化镓膜3。此处,本发明中,从与晶种基板11的界面起50μm以内形成有夹杂物分布层3a,在其上形成有夹杂物缺乏层3b。此外,T为氮化镓膜3的厚度,t为夹杂物分布层的厚度,在50μm以内。
本发明中,在自氮化镓膜3的晶种基板11侧的界面11a起50μm以下的区域设置有夹杂物分布层3a。图2中,5为夹杂物。
此处,夹杂物是指,由源自熔液所含的成分的材质构成、并包含在氮化物膜中的异相。熔液所含的成分指的是,助熔剂(钠等的碱金属)、镓元素及其他添加剂。
该添加剂,可举出有碳、低熔点金属(锡、铋、银、金)、高熔点金属(铁、锰、钛、铬等的过渡金属)。低熔点金属有以防止钠的氧化为目的而添加的情况,高熔点金属有从装坩埚的容器和育成炉的加热器等混入的情况。
构成夹杂物的材质,典型的是助熔剂与镓的合金和金属单质与合金的混合物,或是碳,或是镓的微结晶的集合体或多晶。例如,Ga4Na、Ga2Na3这样的定比合金、或Ga2O3、Al2O3的混合物。
夹杂物分布层及缺乏层如下测定。
即,夹杂物分布层中分散有夹杂物,对此可通过透射光型光学显微镜观测。具体来讲,对于自界面起视野高度50μm×宽度100μm的视野,以倍率200倍用光学显微镜观测时,可观测到夹杂物分散。
夹杂物分布层中,夹杂物原则上向着界面方向而存在。此处,夹杂物可以向着界面方向排列并形成排列层,也可随机分散。
此外,也可以是这种情况:自界面起厚度50μm以下的区域整体可以成为夹杂物分布层,但也可以自界面起厚度50μm以下的区域中的一部分成为夹杂物分布层,其余不存在夹杂物。即,没有必要自界面起厚度50μm以下的整个区域均分散有夹杂物。
即,对于自界面起向着厚度方向每10μm进行划分时的五个层,分别观测夹杂物。然后,观测各层中是否分散有夹杂物。更理想的是,优选至少一层中的的夹杂物的面积比率在1%以上,最优选2%以上。并无特别的上限值,但若夹杂物过多则结晶性容易恶化,因此,从该观点出发,夹杂物的面积比率优选在10%以下,更优选7%以下,最优选5%以下。
此外,理想的是,对于自界面起厚度50μm以下的区域整体,夹杂物的面积比率优选在1%以上,最优选2%以上。并无特别的上限值,但若夹杂物过多则结晶性容易恶化,因此,从该观点出发,夹杂物的面积比率优选在10%以下,更优选7%以下,最优选5%以下。
但是,夹杂物分布层中的面积比率如下计算。即,如图2,将晶种及其上的氮化物膜沿着横截面切下,用粒径1微米左右的金刚石研磨浆研磨横截面。然后,以倍率200倍的透射型光学显微镜拍摄横截面,对得到的图像实施二值化处理。二值化处理通过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Image pro plus实施。
此处具体记载二值化处理的方法。首先,将透射光型光学显微镜像无压缩(TIFF形式)地上传到电脑。由于若压缩(jpeg)则图像差,因此并不优选。此外,图像优选尽可能以1M像素以上的高像素数上传。将该图像转换为8位灰度(bit grayscale)。即,图像的各像素被分类为0~255的灰度。根据软件的强度分布功能(如果是上述软件,则选择“显示范围”),读取峰值强度的灰度。以此为Xpeak。此外,从灰度分布上读取分布为99.9%的灰度值。以此为X99.9。接着,决定二值化的阈值。分成两种情况,设该阈值以下的灰度为全部白,阈值以上的灰度为全部黑。该阈值以Xpeak×2-X99.9求得。然后,二值图像的黑色部分为夹杂物。然后,对于目标范围,用夹杂物分布层的整体面积去除夹杂物的面积,从而算出夹杂物分布层中的面积比率。
例如,图2(a)的例中,夹杂物5排列于界面11a附近,图2(b)的例中,夹杂物5排列于远离界面11a的地方。无论何者,对于自界面起每10μm划分时的各层,都以面积为分母,以其中所含的夹杂物的面积比率为分子。
夹杂物缺乏层是对视野高度50μm×宽度100μm的视野,以光学显微镜在倍率200倍下观测时,无法观测到有夹杂物分散的层。但是,夹杂物缺乏层中,少量的夹杂物不可避免的析出并无妨碍。特别是,上述的夹杂物的面积比率优选不足1%,更优选0.5%以下,最优选实质上看不到夹杂物。此外,优选自界面起厚度50μm起至膜表面为止由夹杂物缺乏层占据。
此外,夹杂物分布层中,优选各个夹杂物的面积较小,具体地,优选60μm2以下,更优选20μm2以下。但是,由于制造时的偏差而析出面积超过60μm2的夹杂物为止并无妨碍,但在此时,面积超过60μm2的夹杂物的个数优选在每50μm×100μm的视野中为2个以下,更优选1个以下。
氮化镓膜的厚度T并无限定,但优选50μm以上,更优选100μm以上。T并无特别上限,但基于制造上的观点,可在5mm以下。
氮化镓膜是在荧光显微镜测定时不发黄色光的膜。该氮化镓膜在荧光显微镜测定中,有发出以下的光的情况。
蓝色至蓝白色光(光谱分析的结果为峰波长为450nm至460nm、光谱的半峰宽为30nm至50nm的所谓的宽发射)
(本发明的氮化物膜的加工)
图1(b)所示的复合基板7,可直接用作设备用部材。但是,根据用途,可以如图3(a)所示的复合基板7A般,研磨氮化镓膜的表面,形成研磨完的氮化镓膜3A。研磨方法如举例有以下方法:通过用固定的砂轮进行磨削(grinding)后,使用金刚石研磨浆进行精密研磨(lapping),之后使用酸性或碱性的胶态石英研磨浆进行CMP(机械化学抛光,Mechanochemical polish)。
此外,从本发明的观点来看,氮化镓膜的研磨后的厚度优选150μm以下,更优选100μm以下。
例如,为了将复合基板用于高演色性的白色LED和汽车的前灯用LED光源、纯绿色等的显示器用超高亮度LED·激光二极管、混合动力汽车用的变换器用的功率器件等,必须对已成膜的氮化镓膜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此时,若氮化镓膜的翘度较小,则粘贴至研磨平台变得容易,可减少所需的研磨量。此外,在氮化镓膜之上通过气相法等形成功能层时,该功能层的品质会提升。
此处,通过本发明设置夹杂物分布层,对降低膜的翘度有效。该效果在以夹杂物分布层的厚度为1时、夹杂物缺乏层的厚度为20~0.1时最显著。
即,若以夹杂物分布层的厚度1时、夹杂物缺乏层的厚度在20以下,则翘度的抑制效果显著。基于该观点,夹杂物缺乏层的厚度更优选10以下。
此外,若以夹杂物分布层的厚度为1时、夹杂物缺乏层的厚度在0.1以上,则氮化镓膜之上形成的功能层的品质会提升。基于该观点,夹杂物缺乏层的厚度更优选0.5以上。
育成后的本发明的翘度,基于粘贴至研磨加工时的平台的难易度的观点,优选在200μm以下,更优选150μm以下。
(功能层以及功能元件)
在如此得到的复合基板上用气相法形成功能层。
这样形成的功能层可以是单一层,也可以是多层。此外,作为功能,可以用于高亮度·高演色性的白色LED和高速高密度光存储器用蓝紫色激光光盘、混合动力汽车用的变换器用的功率器件等。
在复合基板上通过气相法、优选通过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法制作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时,LED内部的位错密度变得与复合基板变同等。
从成膜品质(抑制表面坑发生)的观点来看,功能层的成膜温度优选900℃以上,更优选1000℃以上。此外,从控制功能层中的In组成的观点来看,功能层的成膜温度优选1200℃以下,更优选1150℃以下。
功能层的材质优选13族元素氮化物。13族元素指的是IUPAC制定的元素周期律表中的第13族元素。13族元素具体是镓、铝、铟、铊等。此外,作为添加剂,可举出有碳、低熔点金属(锡、铋、银、金)、高熔点金属(铁、锰、钛、铬等的过渡金属)。低熔点金属有以防止钠的氧化为目的而添加的情况,高熔点金属有从装坩埚的容器和育成炉的加热器等混入的情况。
例如,如图3(b)所示,在复合基板7A上形成功能层8,作为功能元件9。这里,功能层8可以形成多层。例如,在图3(c)的例子中形成了发光元件结构8A。由此,得到位错密度少的发光元件结构,所以发光元件9A的内部量子效率提高。
发光元件结构8A,比如具备n型半导体层、设置于该n型半导体层上的发光区域以及设置于该发光区域上的p型半导体层。在图3(c)的发光元件9A中,在氮化镓膜3上形成有n型接触层8a、n型复合层8b、活性层8c、p型复合层8d、p型接触层8e,构成发光元件结构8A。
(制造装置及条件)
图4、图5显示的是可利用于本发明的氮化物膜的制造的装置的构成。
结晶制造装置10具备有可抽真空或可供给加压氮气的耐压容器12、在该耐压容器12内能够旋转的旋转台30和载置于该旋转台30的外容器42。
耐压容器12形成为上下面为圆板的圆筒形状,内部具有被加热器罩14包围的加热空间16。该加热空间16,除了通过配置于加热器罩14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上段加热器18a、中段加热器18b以及下段加热器18c之外,还可通过配置于加热器罩14的底面的底部加热器18d而调节内部温度。该加热空间16通过覆盖加热器罩14的周围的加热器隔热材料20而提高了隔热性。此外,耐压容器12上,连接有氮气瓶22的氮气配管24,同时连接有真空泵26的抽真空配管28。氮气配管24,贯通耐压容器12、加热器隔热材料20以及加热器罩14,开口于加热空间16的内部。该氮气配管24在中途有分支,于耐压容器12和加热器隔热材料20之间的间隙也有开口。加热器罩14,虽然没有完全密闭,但为了不令加热器罩14的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力差,而将氮气供给至加热器罩14的内外。氮气配管24中的与加热空间16的内部连通的分支管上,安装有可调节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器25。抽真空配管28贯通耐压容器12,于耐压容器12和加热器隔热材料20之间的间隙开口。若加热器罩14的外侧为真空状态,则通过氮气配管24连接的加热空间16也成为真空状态。
旋转台30形成为圆盘状,配置于加热空间16的下方。在该旋转台30的下面,安装有具有内部磁铁32的旋转轴34。该旋转轴34通过加热器罩14以及加热器隔热材料20,插入到与耐压容器12的下面成一体的筒状罩体36。在罩体36的外周,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能够旋转地配置有筒状的外部磁铁38。该外部磁铁38,介由罩体36与旋转轴34的内部磁铁32相对。因此,随着外部磁铁38的旋转,具有内部磁铁32的旋转轴34会旋转,进而旋转台30会旋转。此外,随着外部磁铁38的上下移动,具有内部磁铁32的旋转轴34会上下移动,进而旋转台30会上下移动。
外容器42,具备有底筒状的金属制外容器主体44和封闭该外容器主体44的上部开口的金属制的外容器盖46。在外容器盖46,从下面中心向斜上方安装有氮导入管48。该氮导入管48被设计为,即使外容器42随着旋转台30的旋转而最接近于氮气配管24,也不会与氮气配管24冲突。具体地,氮导入管48最接近氮气配管24时的两者的距离被设定为数mm~数十cm。外容器主体44的内部设置有图5的内容器16。
即,图5的例中,内容器16为两层层叠。各容器16由主体16a和盖16b构成。容器16的内侧空间中,收纳、层叠有规定个数、例如2个坩锅14。各坩锅14由主体14a和盖14b构成,在主体14a内收纳熔液13的材料。
对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晶板制造装置10的使用例进行说明。例如,准备金属镓、作为助熔剂的金属钠。在坩锅14内,将晶种基板11浸渍于含有金属镓以及金属钠的混合熔液中,令旋转台30旋转的同时一边用各加热器18a~18d对加热空间16加热,一边向混合熔液供给加压氮气,由此在混合熔液中令氮化镓的结晶生长于晶种基板上。若向混合熔液适量添加碳,则可抑制杂晶的生成,因此较为理想。杂晶指的是,在晶种基板以外的场所结晶化了的氮化镓。坩锅内的于混合熔液中生长的氮化镓结晶板,可在冷却后,通过向容器加入有机溶剂(例如甲醇或乙醇等的低级醇),在该有机溶剂中溶解助熔剂等的不需要的物质,从而回收。
如上所述地制造氮化镓结晶板时,加热温度设定为加压氮气氛围下的混合熔液的沸点以下。具体地,优选设定为700~1000℃,更优选设定为800~900℃。为了令加热空间16的温度均匀,优选按上段加热器18a、中段加热器18b、下段加热器18c、底部加热器18d的顺序设定为温度变高,或将上段加热器18a和中段加热器18b设定为相同温度T1、将下段加热器18c和底部加热器18d设定为高于该温度T1的温度T2。此外,加压氮气的压力优选设定为1~7MPa,更优选设定为2~6MPa。为了调整加压氮气的压力,首先,驱动真空泵26,通过抽真空配管28,令耐压容器12的内部压力成为高真空状态(例如1Pa以下或0.1Pa以下),然后,将抽真空配管28通过未图示的阀封闭,从氮气瓶22通过氮气配管24向加热器罩14的内外供给氮气来进行。氮化镓结晶在生长期间,由于氮气溶解于混合熔液而被消耗、加压氮气的压力下降,因此,在结晶生长中,向加热空间16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25持续供给规定流量的氮气。在此期间,氮气配管24中与加热器罩14的外侧相通的分支管被未图示的阀封闭。
优选将所述加压氛围的压力设定在1~7MPa的范围。这样,较之于设定为数100MPa的压力的情况,制造装置的耐压性可以较低,因此可期待其变得小型·轻量化。
此处,令所述容器旋转时,可以令所述容器反转,也可向着一个方向旋转。令容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将旋转速度设定为例如10~30rpm。此外,令容器反转时,旋转速度设定为例如10~30rpm。
此外,优选在使本发明的夹杂物分布层生成后,令容器停止旋转。此时,旋转停止时间优选100秒~6000秒,更优选600秒~3600秒。此外,旋转停止时间前后的旋转时间优选10秒~600秒,旋转速度优选10~30rpm。
此外,通过使坩锅14中的熔液变浅,可促进初期的夹杂物的包含。为此,优选如图5所示,使用高度较低的坩锅14,于熔液中在坩锅底横置晶种基板11。此外,优选将高度较低的坩锅14层叠多个。此外,通过缩短结晶育成前的未饱和时间,可同样促进初期阶段中的夹杂物包含。与此同时,通过如上调节旋转速度,可抑制育成的初期阶段过后的夹杂物的产生。
此外,未饱和时间指的是,熔液未到达饱和状态、结晶生长未开始的时间间隔。
另外,熔液中的13族元素氮化物/助熔剂(例如钠)的比率(mol比率),基于本发明的观点,优选使之较高,优选18mol%以上,更优选25mol%以上。通过令其加大,可以促进初期阶段中的夹杂物包含。但是,若该比例变得过大,则结晶品质出现下降趋势,因此优选40mol%以下。
对本申请中的单晶的定义阐述。虽然包括结晶整体中原子有规律地排列的教科书式的单晶,但并不只限定于此,指的是一般工业上所流通的单晶。即,结晶可含有某种程度的缺陷,或内在可有变形,或可含有杂质,是与多晶(陶瓷)相区别、将这些称为单晶并使用相同的意义。
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图4、图5所示的结晶制造装置,制作氮化镓结晶。以下详细说明其步骤。
首先,在氩气氛围的手套箱内,在内径φ70mm的坩锅14的底部水平配置晶种基板(φ2英寸的GaN模版:在蓝宝石基板上用MOCVD法形成GaN薄膜(厚5微米)而得之物)。
此处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来评价GaN薄膜表面的缺陷密度,为8×108~2×109/cm2
通过如下操作用荧光显微镜测定蓝宝石基板、氮化镓薄膜的材质,得到以下的结果。
荧光显微镜使用奥林巴斯公司制的BX系列,激发滤光器采用BP330-385(只透过波长330-385nm的光),吸收滤光器采用了BA420(吸收420nm以下的波长的光)。激发光源是超高压汞灯。以这些构成激发氮化镓的带(band)端(364nm),通过CCD照相机拍摄以及目视的方法观察,仅观察可见光区域的杂质带发光。
蓝宝石基板完全不发光,GaN薄膜观察到黄色光。
然后,将金属钠15g、金属镓10g、碳39mg(Ga/Na比为18mol%、C/Na比为0.5mol%)填充至坩锅14内。将坩锅14放入不锈钢制的内容器16内,再将内容器16放入外容器14内,将外容器主体的开口用安装有氮导入管的外容器盖关闭。将该外容器设置于预先进行了真空烘烤的旋转台上,将耐压容器12关上盖,密闭。
然后,用真空泵将耐压容器内抽真空至0.1Pa以下。接着,一边将上段加热器、中段加热器、下段加热器以及底部加热器分别调节为860℃、860℃、870℃、870℃,一边将加热空间的温度加热为865℃,一边从氮气瓶导入氮气至4.0MPa为止,令外容器绕中心轴以30rpm的速度始终顺时针旋转。加速时间a=1秒、保持时间b=15秒、减速时间c=1秒、停止时间d=2000秒。然后,将该状态保持10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耐压容器的盖子,从中取出坩埚,向坩埚投入乙醇,将金属钠溶于乙醇后,回收已生长的氮化镓结晶板。该氮化镓结晶板的大小为φ2英寸,种基板上生长了约0.1mm。因此,平均的结晶生长速度可估计约为10μm/h。
此外,熔液的深度约为4mm,未饱和时间约为2小时。
图6中显示了观察生长的结晶截面的结果。图7显示二值化图像。由图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约20μm的区域中存在有大小为数微米的夹杂物。对该夹杂物进行SIMS分析,结果检测出钠和镓。此外,将各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显示于表1。此外,表2中显示了面积最大的夹杂物的面积。另外,自界面起50μm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4%,在其上的夹杂物缺乏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0%。
将该生长了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5~106/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
将得到的氮化镓膜的材质如上所述地用荧光显微镜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目视中呈现蓝色至浅蓝色。用光谱分析仪测定发光光谱,发现中心波长为460nm,半峰全宽(full width at halfmaximum)约为60nm,为宽峰发射。
然后,切断该复合基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断面,观察到蓝宝石基板完全不发光,其正上方的气相外延而成的GaN薄膜发黄色光,其上的助熔剂法生长的GaN膜发浅蓝色光。夹杂物含有层的夹杂物不发光。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旋转方向为周期性反转。此外,加速时间=1秒、保持时间=15秒、减速时间=1秒、停止时间=3000秒,重复反转。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结果,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40μm的区域中存在有大小为数微米的夹杂物。对该夹杂物进行SIMS分析,结果检测出钠和镓。各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于表1显示。此外,自界面起50μm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8%,在其上的夹杂物缺乏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0%。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至成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5~106/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旋转方向为周期性反转。此外,加速时间=1秒、保持时间=15秒、减速时间=1秒、停止时间=3000秒,重复反转。旋转速度为10rpm。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结果,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50μm的区域中存在有大小为数微米的夹杂物。对该夹杂物进行SIMS分析,结果检测出钠和镓。各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于表1显示。此外,自界面起50μm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2%,在其上的夹杂物缺乏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0%。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5~106/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旋转方向仅为顺时针,旋转速度为30rpm。此外,金属钠为13.5g、金属镓18g、碳35mg,Ga/Na比为30mol%。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结果,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10μm的区域中存在有大小为数微米的夹杂物。对该夹杂物进行SIMS分析,结果检测出钠和镓。各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于表1显示。此外,自界面起50μm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7%,在其上的夹杂物缺乏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0%。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5~106/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金属钠为13.5g、金属镓18g、碳35mg,Ga/Na比为30mol%。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结果,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20μm的区域中存在有大小为数微米的夹杂物。也就是说,夹杂物的面积为20μm以下。对该空隙部进行SIMS分析,结果检测出钠和镓。将各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于表1显示。此外,自界面起25μm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8%,在其上的夹杂物缺乏层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0%。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5~106/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金属钠为10g、金属镓5g、碳39mg,Ga/Na比为10mol%。此外,不停止旋转的情况下,15小时始终一边以顺时针30rpm旋转一边进行育成。该氮化镓结晶板的大小为φ2英寸,种基板上生长了约0.1mm。因此,平均的结晶生长速度可估计约为6.7μm/h。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在图8中显示二值化图像。由图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50μm的区域中不存在夹杂物。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7/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但较实施例1缺陷多。
(比较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不停止旋转的情况下,15小时始终一边以顺时针30rpm旋转一边进行育成。该氮化镓结晶板的大小为φ2英寸,种基板上生长了约0.1mm。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结果,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50μm的区域中不存在夹杂物。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7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7/cm2左右,与种基板的缺陷密度相比大幅降低,但较实施例1缺陷多。
(比较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氮化镓膜。但是,金属钠为13.5g、金属镓18g、碳35mg,Ga/Na比为30mol%。此外,虽然进行周期性反转,但旋转速度为10rpm。该氮化镓结晶板的大小为φ2英寸,种基板上生长了约0.1mm。
观察了生长的结晶的截面。结果,可知在生长开始初期的50μm的区域中存在有较大的夹杂物。对该夹杂物进行SIMS分析,结果检测出钠和镓。此外,自界面起50μm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20%,在其上的区域中的夹杂物面积比率约为20%。
将该生长的区域研磨加工为厚度80μm,将基板整体的厚度调整为0.4mm。对表面的缺陷密度通过CL(阴极发光)测定进行评价,结果为107/cm2左右。
表1 生长厚度与夹杂物面积率的关系
Figure BDA00002833095100141
表2 最大夹杂物面积
Figure BDA00002833095100142
Figure BDA00002833095100143

Claims (6)

1.一种复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具有蓝宝石基板、晶种膜以及氮化镓膜的复合基板,
所述晶种膜设置于所述蓝宝石基板上、由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看到黄色发光效果的氮化镓构成,
所述氮化镓膜是在所述晶种膜上通过助熔剂法在含氮气氛下由熔液育成的、没有看到所述黄色发光效果的膜,
所述复合基板包括被设置于自所述氮化镓膜的所述晶种膜侧的界面起50μm以下的区域的、分布有源自所述熔液的成分的夹杂物的夹杂物分布层和被设置于该夹杂物分布层上的、缺乏所述夹杂物的夹杂物缺乏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氮化镓膜的横截面观察时,所述夹杂物分布层中的所述夹杂物的最大面积在60μm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镓膜中含有锗、硅、氧中的至少1个,显示为n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基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夹杂物分布层的厚度为1时,所述夹杂物缺乏层的厚度为20~0.1。
5.一种功能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基板以及在所述氮化镓膜上通过气相法形成的由13族元素氮化物膜构成的功能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具有发光功能。
CN 201320072836 2013-02-08 2013-02-08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4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2836 CN203174224U (zh) 2013-02-08 2013-02-08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2836 CN203174224U (zh) 2013-02-08 2013-02-08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4224U true CN203174224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283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4224U (zh) 2013-02-08 2013-02-08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742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2781A (zh) * 2015-06-04 2015-08-26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一种ⅲ族氮化物晶体的生长方法
CN114423883A (zh) * 2019-09-30 2022-04-2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α-Ga2O3系半导体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2781A (zh) * 2015-06-04 2015-08-26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一种ⅲ族氮化物晶体的生长方法
CN104862781B (zh) * 2015-06-04 2017-08-04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 一种ⅲ族氮化物晶体的生长方法
CN114423883A (zh) * 2019-09-30 2022-04-2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α-Ga2O3系半导体膜
CN114423883B (zh) * 2019-09-30 2024-03-12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α-Ga2O3系半导体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18749B2 (ja) 13族元素窒化物膜およびその積層体
CN102892933B (zh) 氮化镓结晶、13族氮化物结晶、结晶基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10515655A (ja) 結晶性組成物、ウェハ及び半導体構造
WO2010084675A1 (ja) 3b族窒化物結晶板
CN105793476B (zh) 氮化镓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US9045844B2 (en) Method for peeling group 13 element nitride film
JP2010515654A (ja) 結晶性組成物、ウェハ、デバイス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JP2010509172A (ja) 結晶性組成物及びウェハに関連する方法
JP6344987B2 (ja) 13族元素窒化物結晶層および機能素子
CN103890980A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及包含该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叠层体
EP2642000B1 (en) Group 13 nitride crystal and group 13 nitride crystal substrate
CN203174224U (zh)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US9941442B2 (en) Group 13 element nitride crystal substrate and function element
CN203174223U (zh) 复合基板以及功能元件
US11473212B2 (en) Group 13 (III) nitride thick layer formed on an underlying layer having high and low carrier concentration regions with different defect densities
CN107002286B (zh) 13族元素氮化物结晶层及功能元件
JP5924800B1 (ja) 13族元素窒化物結晶層および機能素子
US20190242029A1 (en) Group 13 nitride layer, composite substrate, and functional e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