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4106U -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4106U
CN203174106U CN 201320127647 CN201320127647U CN203174106U CN 203174106 U CN203174106 U CN 203174106U CN 201320127647 CN201320127647 CN 201320127647 CN 201320127647 U CN201320127647 U CN 201320127647U CN 203174106 U CN203174106 U CN 203174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ox
bottle
pneumatic tub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276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勇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o2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o2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o2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No2 Hospit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276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74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4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41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气部分、培养部分和排气部分,特点是:供气部分包括钢瓶和气体加湿瓶,钢瓶内灌装有缺氧气体,钢瓶与医用减压阀连接,气体加湿瓶内装有经高压灭菌的蒸馏水,医用减压阀与气体加湿瓶通过第一输气管连接;培养部分包括培养盒,气体加湿瓶与培养盒通过第二输气管连接,气体加湿瓶和培养盒位于恒温水浴箱内;排气部分包括设置在恒温水浴箱外侧的带开口的排气瓶,排气瓶内装有蒸馏水,培养盒与排气瓶通过第三输气管连接;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缺氧培养装置简单实用,用于细胞缺氧培养实验时氧浓度可控,可广泛适用于各类实验室。

Description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缺氧是人类许多疾病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及风湿性疾病等。因此,体外研究缺氧及其相关因子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实验室使用的细胞缺氧培养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类:1.三气缺氧培养箱;2.化学型缺氧培养装置;3.密闭型缺氧培养盒;4.可调节型缺氧培养装置。以上缺氧培养装置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外大型实验室大多采用三气缺氧培养箱,是较为理想的缺氧培养装置,但因其设备昂贵、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及维修困难等缺点,未能推广使用;虽然化学型缺氧培养装置及密闭型缺氧培养盒装置简易,重复性好,但因其均为密闭型培养装置,密闭型培养装置内的氧浓度不恒定,缺氧程度不可控,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调节型缺氧培养装置可控制缺氧程度、温度等条件,但其设计复杂、所需装置繁杂、操作繁琐、制作成本高,且多采用电路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氧浓度可控的缺氧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气部分、培养部分和排气部分,所述的供气部分包括钢瓶和气体加湿瓶,所述的钢瓶内灌装有缺氧气体,所述的钢瓶与医用减压阀连接,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内装有经高压灭菌的蒸馏水,所述的医用减压阀与所述的气体加湿瓶通过第一输气管连接;所述的培养部分包括培养盒,所述的气体加湿瓶与所述的培养盒通过第二输气管连接,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和所述的培养盒位于恒温水浴箱内;所述的排气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恒温水浴箱外侧的带开口的排气瓶,所述的排气瓶内装有蒸馏水,所述的培养盒与所述的排气瓶通过第三输气管连接;使用时,缺氧气体从钢瓶内流出,在气体加湿瓶内被加热和加湿,加热加湿后的缺氧气体持续流入培养盒内,然后进入排气瓶内,最后从排气瓶的开口处排出。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输气管上设有滤菌器,从钢瓶内流出的缺氧气体流经滤菌器进入气体加湿瓶内。滤菌器可过滤从钢瓶内流出的缺氧气体,减少细菌污染。
优选地,所述的培养盒由盒盖和盒体组成,所述的盒体设有与所述的第二输气管相配合的进气口,所述的盒盖设有与所述的第三输气管相配合的出气口,且所述的进气口和所述的出气口分别靠近所述的培养盒的对角线的两端。在正式开始进行细胞缺氧培养实验前,应先将医用减压阀适当开大以增大缺氧气体流量,使气体加湿瓶和培养盒内的原有气体快速排出。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靠近培养盒的对角线的两端,可以保证进气口与出气口间具有较大的直线距离,可使气体加湿瓶和培养盒内的原有气体在短时间(一般只有数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排出。
优选地,所述的盒盖和与所述的盒体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可以保证培养盒的密封性,有利于细胞缺氧培养实验的顺利进行。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输气管的一端与第一透明刻度管连通,所述的第一透明刻度管伸入到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内的液面以下;所述的第三输气管的一端与第二透明刻度管连通,所述的第二透明刻度管伸入到所述的排气瓶内的液面以下。由于第一透明刻度管和第二透明刻度管上具有刻度,可以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从第一透明刻度管和第二透明刻度管内冒出的气泡数对进气量进行调节,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二透明刻度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同时也可防止污染。
优选地,第一输气管与供气部分和恒温水浴箱连接处、第二输气管与供气部分和培养部分连接处以及第三输气管与培养部分、恒温水浴箱和排气部分连接处分别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可以进一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和所述的排气瓶均为废弃的500mL透明塑料培养基瓶。使用废弃的实验室资源,消毒后可反复使用,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缺氧培养装置,供气部分的钢瓶内灌装有缺氧气体,通过调节与钢瓶连接的医用减压阀控制流入培养部分的缺氧气体流量,同时医用减压阀与放置在恒温水浴箱内的气体加湿瓶连接,缺氧气体流经气体加湿瓶被加热和加湿,从而供气部分可向培养部分提供恒定流量的缺氧气体,该缺氧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为细胞培养提供了适宜的培养条件;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验需要,在钢瓶内灌装不同气体成分及浓度的缺氧气体。可见,本实用新型缺氧培养装置简单实用,用于细胞缺氧培养实验时氧浓度可控,可广泛适用于各类实验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气部分、培养部分和排气部分;供气部分包括钢瓶1和气体加湿瓶2;钢瓶1内灌装有缺氧气体,钢瓶1与医用减压阀11连接,气体加湿瓶2内装有经高压灭菌的蒸馏水21,医用减压阀11与气体加湿瓶2通过第一输气管3连接;第一输气管3上设有滤菌器4,第一输气管3的一端与第一透明刻度管22连通,第一透明刻度管22伸入到气体加湿瓶2内的液面以下;培养部分包括由盒盖51和盒体52组成的培养盒5;气体加湿瓶2和培养盒5位于恒温水浴箱8内,气体加湿瓶2与培养盒5通过第二输气管6连接;排气部分包括设置在恒温水浴箱8外侧的带开口的排气瓶7,排气瓶7内装有蒸馏水71,第二透明刻度管72伸入到排气瓶7内的液面以下;培养盒5与排气瓶7通过第三输气管9连接,第三输气管9的一端与第二透明刻度管72连通;盒体52设有与第二输气管6相配合的进气口53,盒盖51设有与第三输气管9相配合的出气口54,且进气口53和出气口54分别靠近培养盒5的对角线的两端。 
以上实施例中,盒盖51和与盒体52连接处可设有橡胶密封条,第一输气管3与供气部分和恒温水浴箱8连接处、第二输气管6与供气部分和培养部分连接处以及第三输气管9与培养部分、恒温水浴箱8和排气部分连接处可分别设有橡胶密封圈,以保证缺氧培养装置的密封性;气体加湿瓶2和排气瓶7均为废弃的500mL透明塑料培养基瓶,以降低成本。
使用时,先将恒温水浴箱8打开,待恒温水浴箱8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恒定值37℃后,将装有待培养细胞的培养瓶12放入培养盒5内,在正式开始进行细胞缺氧培养实验前,应先将医用减压阀11适当开大以增大缺氧气体流量,使气体加湿瓶2和培养盒5内的原有气体快速排出,这个过程一般只需数分钟即可完成;然后调节医用减压阀11使流出钢瓶1的缺氧气体流量为恒定值,同时可结合单位时间内从第一透明刻度管22和第二透明刻度管72内冒出的气泡数对缺氧气体流量进行调节;从钢瓶1内流出的缺氧气体流经滤菌器4进入气体加湿瓶2内,在气体加湿瓶2内被加热和加湿,加热加湿后的缺氧气体持续流入培养盒5内,然后进入排气瓶7内,最后从排气瓶7的开口处排出,从而细胞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流量恒定的缺氧气体中进行培养。
本实施例中将恒温水浴箱8内的温度设定为37℃,在钢瓶1内灌装的缺氧气体由体积百分含量为94%的N2、5%的CO2和1%的O2组成。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实验所需调节恒温水浴箱内的温度和缺氧气体的成分及浓度。

Claims (7)

1.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气部分、培养部分和排气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部分包括钢瓶和气体加湿瓶,所述的钢瓶内灌装有缺氧气体,所述的钢瓶与医用减压阀连接,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内装有经高压灭菌的蒸馏水,所述的医用减压阀与所述的气体加湿瓶通过第一输气管连接;所述的培养部分包括培养盒,所述的气体加湿瓶与所述的培养盒通过第二输气管连接,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和所述的培养盒位于恒温水浴箱内;所述的排气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恒温水浴箱外侧的带开口的排气瓶,所述的排气瓶内装有蒸馏水,所述的培养盒与所述的排气瓶通过第三输气管连接;使用时,缺氧气体从钢瓶内流出,在气体加湿瓶内被加热和加湿,加热加湿后的缺氧气体持续流入培养盒内,然后进入排气瓶内,最后从排气瓶的开口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气管上设有滤菌器,从钢瓶内流出的缺氧气体流经滤菌器进入气体加湿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盒由盒盖和盒体组成,所述的盒体设有与所述的第二输气管相配合的进气口,所述的盒盖设有与所述的第三输气管相配合的出气口,且所述的进气口和所述的出气口分别靠近所述的培养盒的对角线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和与所述的盒体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气管的一端与第一透明刻度管连通,所述的第一透明刻度管伸入到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内的液面以下;所述的第三输气管的一端与第二透明刻度管连通,所述的第二透明刻度管伸入到所述的排气瓶内的液面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气管与供气部分和恒温水浴箱连接处、第二输气管与供气部分和培养部分连接处以及第三输气管与培养部分、恒温水浴箱和排气部分连接处分别设有橡胶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加湿瓶和所述的排气瓶均为废弃的500mL透明塑料培养基瓶。
CN 201320127647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4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7647 CN203174106U (zh)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7647 CN203174106U (zh)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4106U true CN203174106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0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276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4106U (zh)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74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4344A (zh) * 2016-10-09 2017-02-22 东北农业大学 模拟血管验证氧气浓度对抑制培养癌细胞增殖有效性的装置
CN110106082A (zh) * 2019-05-28 2019-08-0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内嵌式细胞缺氧培养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4344A (zh) * 2016-10-09 2017-02-22 东北农业大学 模拟血管验证氧气浓度对抑制培养癌细胞增殖有效性的装置
CN106434344B (zh) * 2016-10-09 2019-04-23 东北农业大学 模拟血管验证氧气浓度对抑制培养癌细胞增殖有效性的装置
CN110106082A (zh) * 2019-05-28 2019-08-0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内嵌式细胞缺氧培养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6960U (zh) 用于干细胞培养的灌流装置
CN101899391B (zh) 特定光谱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CN205099688U (zh) 一种低氧环境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CN202968563U (zh) 一种气升式生化培养装置
CN203174106U (zh) 一种缺氧培养装置
CN204474690U (zh) 精密控制培养液溶解氧浓度的细胞培养系统
CN103382440A (zh) 液体发酵罐安全接种装置
CN101697694B (zh)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环境的控制设备及其控制工艺
CN203999609U (zh) 厌氧菌透析培养装置
CN202124632U (zh) 干细胞培养灌流装置
CN201389209Y (zh)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环境中所需空气的紫外线杀菌系统
CN104862222A (zh) 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3320010U (zh) 多通道自动化细菌快速接种仪
CN204981866U (zh) 一种发酵罐的进气系统
CN206219606U (zh) 用于红景天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
CN210560461U (zh) 一种小型的需氧菌培养装置
CN202968544U (zh) 一种降低染菌概率的连续发酵扩培装置
CN206666497U (zh) 一种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连续供气系统
CN206244815U (zh) 一种新型细胞培养瓶
CN205710738U (zh) 一种恒温微生物培养皿
CN201305590Y (zh) 利用电厂废气培养微型藻类的设备
CN102304470B (zh) 一种多通道自动化细菌快速接种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68547U (zh) 一种防污染半连续培养微藻实验装置
CN204388528U (zh) 一种麦冬干燥设备
CN209778873U (zh) 一种恒温培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