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0899U -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0899U
CN203160899U CN 201320075143 CN201320075143U CN203160899U CN 203160899 U CN203160899 U CN 203160899U CN 201320075143 CN201320075143 CN 201320075143 CN 201320075143 U CN201320075143 U CN 201320075143U CN 203160899 U CN203160899 U CN 203160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d bolt
lock core
swivel becket
sidewa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751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杰
李海亮
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 2013200751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0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0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08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包括具有锁芯槽的锁芯座,以及位于锁芯槽内和锁芯座相对转动的锁芯,所述锁芯座侧壁的下方开有至少贯通至锁芯槽的锁舌槽,所述锁舌槽内滑动配合有锁舌,所述锁舌的顶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锁芯的底端设有偏心推柱,所述偏心推柱和配合部的配合关系如下:在锁芯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偏心推柱推动配合部,使得锁舌被推离锁舌槽。本实用新型锁芯的安装总成,采用了一种不用于现有技术的锁舌推出方式,将对应的钥匙插入锁芯中,扭动钥匙使锁芯底端的偏心推柱将锁舌推出锁舌槽去锁定或卡合待配合部件。设置配合部的形状,可选择扭动45°时推出锁舌到位,或者扭动90°时推出锁舌到位。

Description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加油管盖的锁芯安装总成。
背景技术
现在世界各国对环保日益重视,而且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车型加注燃油首先是通过控制燃油箱盖板开启,再打开加油管盖实施加注。但是这种结构有一定的隐患:
1、人在驾驶室开启燃油箱盖板,而操作把手和盖板之间需要3米左右拉丝连接,占用车身空间,增加成本;
2、当控制燃油箱盖板的拉丝失效,会导致盖板开启功能失效,会给加油带来不方便;
3、燃油箱盖板关闭功能失效,将面临燃油箱盖可能被其他人随意开启,造成车主损失或是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的燃油箱锁,其空转结构包括锁芯、锁舌和转块,锁舌具有截面为正八边形的内孔,内孔中设有与锁芯配合的传动块,传动块的截面呈八边形,其中一组对边与锁舌为接触配合,当传动块旋转90°时,另一组对边与锁舌在配合时存在条形间隙。其具体工作过程是:当锁舌带动转块和底座旋到位后,将钥匙顺时针转动90°,转块即处于锁定状态。拔出钥匙,防盗的空转结构就起作用。此时限位块和底座的凸台处处于错位位置。锁舌的齿状结构仍然与转块的齿状结构处于啮合状态,传动块与锁舌之间变成处于间隙的配合状态。锁舌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因为传动块与锁舌之间具有间隙,所以锁舌能够在受力时后退并出现跳齿空转现象,这样锁舌与转块之间就产生相对运动。
上述结构的燃油箱锁,其锁合的结构复杂,而且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其结构简单,可应用于燃油箱中。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包括具有锁芯槽的锁芯座,以及位于锁芯槽内和锁芯座相对转动的锁芯,所述锁芯座侧壁的下方开有至少贯通至锁芯槽的锁舌槽,所述锁舌槽内滑动配合有锁舌,所述锁舌的顶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锁芯的底端设有偏心推柱,所述偏心推柱和配合部的配合关系如下:在锁芯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偏心推柱推动配合部,使得锁舌被推离锁舌槽。
优选的是,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锁舌顶端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一侧延伸至锁舌的侧壁。
优选的是,所述锁舌槽中设有和锁舌滑动配合的导向块。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块设置在锁舌槽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锁舌槽贯通锁芯座侧壁的两端,锁舌伸出的方向记为方向右,所述锁舌槽的左侧设有防止锁舌滑出的阻止块。
优选的是,所述锁舌槽的一侧壁上设有截面呈楔形的第一凸起,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楔形面和位于左侧的第二楔形面;所述锁舌包括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相应侧壁设有由右至左伸出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所述弹性臂的左端设有呈楔形结构的第二凸起,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三楔形面和位于左侧的第四楔形面;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配合关系如下: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楔形面和第二凸起的第三楔形面具有一个初始位置的接触配合位置;在所述锁舌本体伸出锁舌槽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具有一压向变形空间并使所述第一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接触配合的位置。
优选的是,锁舌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由左至右伸出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所述弹性臂的左端设有始终与锁舌槽侧壁接触配合的呈楔形结构的第三凸起。
优选的是,所述锁舌本体的右端设有凸出的用于锁定的锁定块。
优选的是,所述锁舌本体的顶端设有减重槽。
本实用新型锁芯的安装总成,采用了一种不用于现有技术的锁舌推出方式,将对应的钥匙插入锁芯中,扭动钥匙使锁芯底端的偏心推柱将锁舌推出锁舌槽去锁定或卡合待配合部件。设置配合部的形状,可选择扭动45°时推出锁舌到位,或者扭动90°时推出锁舌到位。
附图说明
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锁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中下盖体在第一凸起处的截面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加油管盖的爆炸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加油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超越离合器第二转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超越离合器第一转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超越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超越离合器另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超越离合器A处的放大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锁舌和锁舌槽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8、图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包括具有锁芯槽的锁芯座101,以及位于锁芯槽内和锁芯座101相对转动的锁芯1,本实用新型的锁芯座101为中空的圆柱形,其一端封闭,另一端用于放入锁芯。所述锁芯配合钥匙的结构属于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再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锁芯1,在其底端偏离其圆心的位置设置一偏心推柱1a。
在锁芯座101侧壁的下方开有至少贯通至锁芯槽的锁舌槽103,所述锁舌槽103内滑动配合有锁舌2,该锁舌槽103的形状可以是和锁舌的形状相配,使得该锁舌可在锁舌槽103中来回滑动。在所述锁舌2的顶端设有配合部22;装配的时候,所述锁芯1安装在锁芯座101中,使其偏心推柱1a和配合部22具有一定的配合关系,所述偏心推柱1a和配合部22的配合关系如下:在锁芯1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偏心推柱1a推动配合部的侧壁,使得锁舌2伸出锁舌槽103,实现了锁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配合部22可以是设置在锁舌2顶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也可以延伸至锁舌2的侧壁,该偏心推柱1a伸进凹槽中,在转动的时候,挤压凹槽的侧壁,使得锁舌2伸出锁舌槽103;该配合部也可以是该锁舌顶端凸起的接触面,该偏心推住1a挤压该接触面从而使锁舌2伸出锁舌槽103,最终实现了该锁芯的锁定功能。
本实用新型锁芯的安装总成,采用了一种不用于现有技术的锁舌推出方式,将对应的钥匙插入锁芯中,扭动钥匙使锁芯1底端的偏心推柱1a将锁舌2推出锁舌槽103。设置配合部22的形状,可选择扭动45°时推出锁舌到位,或者扭动90°时推出锁舌到位。参考图2、图7,在锁芯1的外壁上设有转动限位块1b,锁芯座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槽112,配合的时候,当锁芯1安装在锁芯座的锁芯槽中后,转动限位块1b位于所述限位槽112中,所述限位槽112的两端的弧度使得锁芯1只能旋转45°。
本实用新型的锁舌2和锁舌槽103的滑动配合,可在所述锁舌槽103中增设一导向块102,该导向块102可与锁舌上的槽23配合,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该导向块102可设置在锁舌槽103的侧壁上,也可设置在其底壁,当然也可在锁舌2的侧壁设置凸起块,并与锁舌槽103侧壁设置的槽配合,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是,所述锁舌槽103贯通锁芯座102侧壁的两端,即为一贯通孔。使锁舌2伸出的方向记为方向右(右方),其相反方向为左方,此时,最好在所述锁舌槽103的左侧设置一阻止块109以防止锁舌从锁舌槽103的左侧滑出。
为了使锁舌2稳固地安装锁舌槽103中,以及便于锁舌2在锁舌槽103中的滑动,本实用新型的锁舌2可做如下改进:参考图8,在所述锁舌槽103的一侧壁上设有截面呈楔形的第一凸起111,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楔形面111b和位于左侧的第二楔形面111a;所述锁舌2包括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相应侧壁设有由右至左伸出的弹性臂24,所述弹性臂24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24变形的空间240,弹性臂240从右至左离锁舌本体侧壁的间隙逐渐增大。所述弹性臂24的左端(自由端)设有呈楔形结构的第二凸起25,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三楔形面251和位于左侧的第四楔形面250;所述弹性臂24和锁舌槽103的侧壁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24的配合关系如下: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111的第二楔形面111a和第二凸起25的第三楔形面251接触配合;此时,如果要使锁舌2伸出锁舌槽103,第二楔形面111a和第三楔形面251相互挤压,使得弹性臂24变形,最终使第二楔形面111a和第三楔形面251分离;在所述锁舌本体伸出锁舌槽103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24具有一压向变形空间并使所述第一楔形面111b和第四楔形面250接触配合的位置,此时,锁舌2已经伸出锁舌槽103至预定位置,第一楔形面111b和第四楔形面250的接触配合可以防止锁舌2受到轻微的力的时候退回锁舌槽103,要使锁舌2退回锁舌槽103,至少需要提供一个大于弹性臂变形的力。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在锁舌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相同结构的由左至右伸出的弹性臂24,所述弹性臂24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该弹性臂的左端(自由端)设有与锁舌槽侧壁接触配合的呈楔形结构的第三凸起,该第三凸起可以与第二凸起的结构相同,无所是在初始位置,还是在锁舌伸出锁舌槽的过程中,该第三凸起的楔形面始终与锁舌槽103的侧壁接触配合。由于锁舌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该弹性臂,故可使得该锁舌2可弹性配合在锁舌槽103中,可便于该锁舌2的伸出和缩回。
本实用新型的锁舌本体,可在其顶端设有减重槽26,以减少锁舌的配重;本实用新型的锁舌本体可整体作为锁定结构,优选的是,在其右端设有凸出的用于锁定的锁定块21,当该锁舌伸出时,锁定块21与待锁定物锁合(卡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锁芯的安装总成可应用于加油管盖中,参考图6,下盖体的外侧设有用于锁合燃油箱的螺纹,锁芯座101位于下盖体6内,在锁芯1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偏心推柱1a推动配合部,使得锁舌2被推离锁舌槽103;所述下盖体6的内壁设有当锁舌推出时,与锁舌锁合的卡槽62。此时,转动锁芯座101,可带动下盖体6旋转,实现下盖体6与燃油箱的分离和锁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是,所述卡槽62为棘齿形卡槽,与伸出的锁舌2棘齿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锁舌右端凸出的锁定块21呈棘齿状,其与下盖体内壁的棘齿形卡槽配合在一起,当顺时针转动锁芯1时,偏心推柱1a将锁舌2推出,使锁舌与下盖体6的内壁配合在一起,参考图6,此时逆时针转动锁芯座101可带动下盖体6逆时针转动,当顺时针转动锁芯座101时,由于二者之间的棘齿关系,下盖体6内壁的棘齿形卡槽和锁舌2的棘齿状锁定块21相互排斥,使得锁舌2退回锁舌槽103中,实现了锁舌2和下盖体6的分离,从而实现了超越离合器的单向转动功能。该超越离合器的内环包括锁芯座101,以及位于锁芯座101内的锁芯1、锁舌2,该超越离合器的外环包括下盖体6,以及下盖体6内壁上设置的棘齿形卡槽。
下盖体6和锁芯座101之间的配合可以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结构如下:所述锁芯座101固定于一盖体的内衬10中,其和盖体内衬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盖体的内衬10包括内衬本体100,以及沿该本体100的圆周向下凸起的侧壁107,在所述侧壁107的圆周方向上分布有多个用于卡合下盖体6的凸块105,相应地,所述下盖体6上部的侧壁上设有一圈凸缘(视图未给出),该凸缘卡在内衬本体侧壁设置的凸块105中,并使得下盖体6可以沿着侧壁107的同轴转动,故,通过内衬10可控制锁芯座101在下盖体6内的转动。
此时,将钥匙插入锁芯1中,转动钥匙并使锁芯1的偏心推柱1a将锁舌2推出锁舌槽103,锁舌2的将下盖体6锁定后,逆时针转动内衬10可实现下盖体6的逆时针转动,此时,内衬10和下盖体6为同步转动关系,实现下盖体6与燃油箱的分离;顺时针转动内衬10,锁舌2的棘齿状锁定块21与下盖体6内壁的棘齿形卡槽62相互排斥,使锁舌2退回锁舌槽103中,此时内衬10处于空转状态。
在所述内衬10的外部还设有一上盖体3,参考图9,所述上盖体3、内衬10之间的配合方式与内衬10与下盖体6之间的配合方式相似,将内衬上部外壁设置的凸缘卡在上盖体3侧壁圆周方向设置的凸块30上,为了使内衬10和上盖体3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可在内衬的上端面设置限位块110,与上盖体3上设置的凹槽(视图未给出)配合在一起。优选的是,为了便于将限位块110准确地和凹槽配合在一起,在所述上盖体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柱31,对应地在所述内衬10的侧壁上开有供导向柱31穿过的导向槽106。
上盖体3、内衬10、锁芯座10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鉴于注塑工艺的复杂,将锁芯座101与内衬10注塑在一起,然后再与上盖体3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
参考图10、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包括上述结构的上盖体3、下盖体4、锁芯1、锁舌2,实现了加油管盖和燃油箱的脱离,加油管盖与燃油箱的拧紧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结构,优选的方式如下:
为了便于介绍和描述超越离合器在本实用新型加油管盖中的应用,内环与外环之间如果能顺时针同步转动、逆时针空转,则定义该连接方式为反向超越离合连接,反之则定义为正向超越离合连接。
参考图10-图11,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管盖,还包括与上盖体3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转动环4,以及与下盖体6固定在一起的第三转动环61,所述第三转动环61和下盖体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其可以是位于下盖体6上方的第二内壁,下盖体的卡槽62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内壁上,所述第一内壁的内径小于第二内壁的内径,并在其连接处形成一台阶621。配合的时候,固定在上盖体3上的第一转动环4与固定在下盖体6上的第三转动环61反向超越离合连接。
上述的结构,使得在顺时针转动上盖体3时,第一转动环4和第三转动环61同步转动,即,使得下盖体6顺时针转动,可将其拧紧在燃油箱上。逆时针转动上盖体3时,第一转动环4和第三转动环61空转,要想拧开加油管盖,必须使用钥匙,将其插入锁芯1中转动,转动钥匙并使锁芯1的偏心推柱1a将锁舌2推出锁舌槽103,锁舌2的棘齿状锁定块21与下盖体6内壁的棘齿形卡槽62啮合在一起,逆时针转动上盖体3可实现下盖体6的逆时针转动,实现了下盖体6与燃油箱的分离;顺时针转动上盖体3,锁舌2的棘齿状锁定块21与下盖体6内壁的棘齿形卡槽62相互排斥,使锁舌2退回锁舌槽103中;同时,第一转动环4和第三转动环61同步转动,使得上盖体3可以带动下盖体6同步顺时针转动。即,上盖体3和下盖体6之间的逆时针同步转动(拧开加油管盖的过程)是通过锁芯、锁舌、下盖体的棘齿形卡槽62实现的,而上盖体3和下盖体6之间的顺时针同步转动(拧紧加油管盖的过程)是通过第一转动环4、第三转动环61实现的。
对于力气较小的操作者来说,其很难判断是否将加油管盖与燃油箱锁紧,上述结构的上盖体3和下盖体6在顺时针同步转动(拧紧加油管盖的过程)时,当力气较小的操作者拧不动上盖体3时,则会出现误以为已经锁合到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管盖还增设了一个便于操作者判断锁合是否到位的装置,具体改进结构如下:在所述第一转动环4和第三转动环61之间还设有第二转动环5,所述第一转动环4和第二转动环5的上方为反向超越离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环61和第二转动环5的下方为正向超越离合连接。鉴于上述的结构,当逆时针转动上盖体3时,由于所述第一转动环4和第二转动环5的上方为反向超越离合连接,故,不管第二转动环5的下方如何与第三转动环61连接,第一转动环4、第二转动环5、第三转动环61使得下盖体6和上盖体3处于空转状态(此时不考虑锁芯、锁舌的结构);当顺时针转动上盖体3时,由于第二转动环5的下方和第三转动环61为正向超越离合连接,故,第一转动环4、第二转动环5、第三转动环61使得下盖体6和上盖体3亦处于空转状态。但是,不管是如何结构的超越离合器,其在实现相对空转的时候都是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可通过现有的技术或手段以此来判断是否将加油管盖拧紧;即在顺时针转动上盖体3的时候(拧紧加油管盖的过程),下盖体6和燃油箱拧紧的过程中,其受到的阻力远不能让第一转动环4、第二转动环5、第三转动环61之间实现空转,故可将下盖体6拧入燃油箱中,当锁定到位后,下盖体6和上盖体3之间的转动阻力满足了第一转动环4、第二转动环5、第三转动环61之间空转的要求,此时,上盖体3和下盖体6之间空转(即上盖体3打滑),此时,判定下盖体6锁紧到位。
参考图12、图13、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超越离合器,结构如下:包括第一转动环4和第二转动环5,第二转动环5作为内圈位于第一转动环4内,并和第一转动环4同轴,所述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棘齿51,所述第一棘齿51包括齿顶511、齿底512以及从齿顶511延伸至第二转动环外圆周面上的曲面510;所述第一转动环4的内圆周面上凸出有多个偏离其圆心方向的用于和第一棘齿51啮合的延伸臂42,所述延伸臂42和第一转动环4之间留有供延伸臂42弯向第一转动环4的变形空间4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环4和第二转动环5均是一体注塑成型的,所述延伸臂42伸向第一转动环4内,其本体和第一转动环4的内圆周面之间留有变形空间41,故,在力的作用下,延伸臂42可被压向第一转动环4的内圆周面上。配合的时候,可通过第一转动环4端面上设置的配合孔43固定在例如盖体上,第二转动环5位于第一转动环4内,所述延伸臂42和第一棘齿51啮合在一起,如图14所示,当第一转动环4顺时针转动时,延伸臂的自由端顶住第一棘齿51上齿底512至齿顶511的制动面,并带动第二转动环顺时针转动;当第一转动环4逆时针转动时,给第二转动环提供一个阻力(大于延伸臂41的变形力),延伸臂42的自由端离开第一棘齿51,继续转动并到达下一个棘齿的曲面510,继续转动第一转动环4,曲面510和延伸臂42之间相互挤压,并使得延伸臂42压向第一转动环4的内圆周面,延伸臂42在其自身的变形下滑过第一棘齿51的齿顶,并在其自身的恢复力下回到初始的位置,并撞击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发出“啪”的一声,实现了超越离合器单向传递转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动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在所述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上临近第一棘齿51的位置还设有第二棘齿53,其结构和第一棘齿51相同,包括从其齿顶延伸至第一棘齿齿底512的第二曲面530;故,当延伸臂42的自由端420与第一棘齿51啮合时,延伸臂42的侧壁抵在第二曲面530上。当第一转动环4逆时针转动时,与第一棘齿51啮合的自由端420沿着第二棘齿53的第二曲面530滑动,并发生变形,当滑过第二棘齿53的齿顶后,延伸臂42恢复变形并撞击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发出“啪”的一声,此时如果顺时针转动第一转动环4,延伸臂41则与第二棘齿53啮合在一起带动第二转动环5转动。第二棘齿的设置,可增加第一转动环4逆时针转动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延伸臂42和第一棘齿51之间的啮合,可以是使延伸臂42的自由端420和第一棘齿51啮合在一起。还可以是如下结构:在所述延伸臂4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和第一棘齿51啮合的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所述延伸臂42等距离地分布在所述第一转动环4的内圆周面上,所述延伸臂42的数量为第一棘齿51的至少两倍。例如所述第二转动环上设有三个第一棘齿51,延伸臂42的数量为六个。当三个(一组)延伸臂42与三个第一棘齿51啮合的时候,剩余的三个延伸臂42处于空位状态,转动的时候,两组延伸臂依次和第一棘齿51啮合,当其中的延伸臂41断裂损坏后,依然可采用其它的延伸臂继续转动第二转动环5。
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还可以是如下结构:参考图12、图15、图16,包括第三转动环61,以及位于第三转动环61内并和第三转动环61同轴的第二转动环5,所述第三转动环61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三棘齿槽610,所述第三棘齿槽610包括槽底611,以及从槽底611延伸至第三转动环61内圆周面上的第三曲面612;所述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上凸出有多个和第三棘齿槽610啮合的第二延伸臂52,所述第二延伸臂52和第二转动环5之间留有供第二延伸臂52弯向第二转动环5的变形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动环5和第二延伸臂52是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二延伸臂52和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之间留有变形的空间54,故,在力的作用下,第二延伸臂52可被压向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上。配合的时候,第二转动环5位于第三转动环61内,所述第二延伸臂52和第三棘齿槽610啮合在一起,当第三转动环61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延伸臂52顶住第三棘齿槽610并带动第二转动环5顺时针转动;当第三转动环61逆时针转动时,给第二转动环提供一个阻力(大于第二延伸臂52的变形力),第二延伸臂52离开第三棘齿槽610,并使第三曲面612和第二延伸臂52之间相互挤压,第二延伸臂52被压向第二转动环5的外圆周面,最终使得第二延伸臂52脱离第三棘齿槽610并在第三转动环61的内圆周面上滑动,直至“掉进”下一个第三棘齿槽610,并撞击第三棘齿槽的槽底610,发出“啪”的一声,实现了超越离合器单向传递转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延伸臂52和第三棘齿槽610之间的啮合可以通过第二延伸臂52的自由端,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参考图16,在所述第二延伸臂52的外侧设有用于和第三棘齿槽610啮合的棘齿520,此棘齿的形状、结构与上述第一棘齿51相同,包括齿顶523、齿底524,以及由齿顶523延伸至第二延伸臂52侧壁的曲面521,还包括由齿顶523延伸至齿底524的制动面522。
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可以将第一转动环4、第二转动环5、第三转动环61整合在一起,结构如下:所述第二延伸臂52位于第二转动环5外圆周面的下方,第一棘齿51位于第二转动环5外圆周面的上方,在配合的时候,第一转动环4与第二转动环5的第一棘齿51啮合,第三转动环61与第二转动环5的第二延伸臂52啮合。顺时针转动第一转动环4,带动第二转动环5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三转动环61相对不转动;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环4,此时第三转动环61和第二转动环5处于同步转动的关系,故,即使在延伸臂42的变形阻力下,第一转动环4也无法带动第二转动环5逆时针转动,此种功能的超越离合器可应用于带锁芯的加油管盖或其他盖体中,用于判断盖体是否拧紧,即,使盖体拧紧前所受到的阻力小于第一转动环4、第二转动5、第三转动环61之间空转所需的力。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动环4和下盖体3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结构,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转动环4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扣合孔43,所述下盖体3中内衬10的端面上设有与该扣合孔43扣合的凸起块104。装配的时候,将第一转动环4穿过锁芯座101并扣合在该扣合孔43中,第二转动环5穿过锁芯座101并位于下盖体6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连接处所形成的台阶621内。
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管盖,在下盖体6的侧壁上还设有密封圈7,底端设有调压阀8,上盖体3的外壁还设有吊带9,这些都属于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相似的编号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为清晰起见,在附图中可能有将某些线、层、元件、部件或特征放大的情况。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

Claims (10)

1.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包括具有锁芯槽的锁芯座,以及位于锁芯槽内和锁芯座相对转动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座侧壁的下方开有至少贯通至锁芯槽的锁舌槽,所述锁舌槽内滑动配合有锁舌,所述锁舌的顶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锁芯的底端设有偏心推柱,所述偏心推柱和配合部的配合关系如下:在锁芯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偏心推柱推动配合部,使得锁舌被推离锁舌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锁舌顶端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延伸至锁舌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槽中设有和锁舌滑动配合的导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设置在锁舌槽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槽贯通锁芯座侧壁的两端,锁舌伸出的方向记为方向右,所述锁舌槽的左侧设有防止锁舌滑出的阻止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槽的一侧壁上设有截面呈楔形的第一凸起,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楔形面和位于左侧的第二楔形面;所述锁舌包括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相应侧壁设有由右至左伸出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所述弹性臂的左端设有呈楔形结构的第二凸起,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三楔形面和位于左侧的第四楔形面;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配合关系如下: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楔形面和第二凸起的第三楔形面具有一个初始位置的接触配合位置;在所述锁舌本体伸出锁舌槽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具有一压向变形空间并使所述第一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接触配合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锁舌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由左至右伸出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所述弹性臂的左端设有始终与锁舌槽侧壁接触配合的呈楔形结构的第三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本体的右端设有凸出的用于锁定的锁定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本体的顶端设有减重槽。
CN 201320075143 2013-02-18 2013-02-18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0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5143 CN203160899U (zh) 2013-02-18 2013-02-18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5143 CN203160899U (zh) 2013-02-18 2013-02-18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0899U true CN203160899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2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5143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0899U (zh) 2013-02-18 2013-02-18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0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4153A (zh) * 2013-02-18 2013-05-1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4153A (zh) * 2013-02-18 2013-05-1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CN103104153B (zh) * 2013-02-18 2015-05-2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5654B (zh) 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
CN203189568U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203160899U (zh)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CN203157708U (zh) 一种用于加油管盖锁芯的安装总成
CN203157707U (zh) 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
CN203160849U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204476022U (zh) 尿素罐锁盖及尿素罐
CN103104146A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103104153B (zh) 一种锁芯的安装总成
CN203161895U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103112349B (zh) 一种用于加油管盖锁芯的安装总成
CN203391901U (zh) 一种锁具
CN202788329U (zh) 一种带空转功能的油箱锁
CN103104145B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103115089A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201989609U (zh) 一种防盗油箱盖
CN201058672Y (zh) 防松动反拉式栓紧器
CN217215748U (zh) 一种机械式电缆防盗装置
CN201100347Y (zh) 一种带新型锁紧机构的弹簧制动缸
CN2405844Y (zh) 摩托车主开关锁
CN206511013U (zh) 车用龙头锁的执行机构
CN213035781U (zh) 一种用于防止4n型安全带卡死的锁紧结构
CN201241541Y (zh) 一种可变码车锁
CN2231341Y (zh) 自锁式防盗螺帽
CN210941620U (zh) 一种汽车储物箱扶手中部装饰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2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