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8781U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Google Patents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58781U CN203158781U CN 201320127759 CN201320127759U CN203158781U CN 203158781 U CN203158781 U CN 203158781U CN 201320127759 CN201320127759 CN 201320127759 CN 201320127759 U CN201320127759 U CN 201320127759U CN 203158781 U CN203158781 U CN 2031587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rite blank
- ferrite
- supporting plate
- blank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属于铁氧体坯件冲压加工成形装置。包括基台,在基台上设置承烧板托架;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固定在基台上;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与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既保持于同一直线又保持于同一高度;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固定在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上;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其间形成有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一对信号采集器,设置在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上;电气控制箱,设置在基台或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上,而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和一对信号采集器均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优点:整形效果、效率优异,减少劳动强度;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对铁氧体坯件的高效率转移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氧体坯件冲压加工成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背景技术
在某些电子产品特别是铁氧体磁芯的生产中,经过配料、混料、预烧、砂磨和造粒后的铁氧体粉体材料在送入电子窑炉如隧道窑烧结之前,需要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坯件,然后将坯体送入窑炉烧结,而在送入窑炉烧结之前必须将冲压成形的坯件齐整有序地排列于承烧板上,由承烧板连同即载着铁氧体坯件入窑烧结。
如业内人士所知,由于出自冲压成形机的铁氧体坯件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因而不可能使出自冲压成形机的铁氧体坯件自动地形成齐整的队形状态,这就是前述的在送入窑炉烧结之前必须将冲压成形的坯件齐整有序地排列的原因所在。在通常情况下,相对于一台多工位的冲压成形机而言,需配备具有熟练技巧即手法灵活的二十余名工人将冲压机成形的铁氧体坯件排放到周转箱或承烧板上。于是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人工排列效率低并且投入人力多,因此对于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不利,尤其是在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的目前,不能不说是一种困惑;其二,由于由工人手工排列,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人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其三,存在影响冲压机连续工作的情形,因为当工人不足以消耗出自冲压机的铁氧体坯件时,即来不及对铁氧体坯件排列时,便只能暂时使冲压成形机处于停机状态;其四,由于铁氧体坯件的强度十分脆弱,因此稍有不慎会造成破损。
为了避免上述欠缺,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相应的整形排列机,典型的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548573C推荐的“圆形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该专利方案能体现其说明书第2页第15-16行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铁氧体磁芯的形状随用途以及应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该专利方案对于算盘珠形状的圆形坯件能发挥出极致的排列效果,然而对于其它形状的铁氧体坯件的排列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又,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534709C提供有“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该专利方案能将出自冲压成形机的坯件在途经导向槽(该导向槽介于冲压成形机与整形机构之间)时以竖直状态输出到整形机构的传送带上(说明书第3页第2段),并且在传送带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下完成整形,而后由工人转移到周转箱或承烧板上。该专利方案的缺憾在于:由于不能自动地将整形后的坯件集中于一处,例如集中到同一枚衬板或承烧板上,因此在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仍不足以显著降低。
及,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342592B介绍有“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装置”,该专利方案适合于对具有中央通孔的铁氧体坯件排列。还,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303354B揭示有“配置于冲压机上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装置”,该专利方案同样存在前述CN100534709C所述的缺憾。
综上所述,随着铁氧体坯件形状的不同以及随着对整形排列要求的相异等因素的变化,铁氧体坯件整形排列机的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人力投入而藉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体现理想的整形排列效率而藉以保障冲压成形机不间断工作、有益于避免在整形排列过程中损及铁氧体坯件而藉以保障质量和有便于将排列后的铁氧体坯件以齐整状态自动集中于一处而藉以满足高效率转移要求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包括一基台,在该基台上以腾空状态设置有一承烧板托架;一用于将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朝着托架的方向输送的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该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同样以腾空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基台上;一固定在所述基台上的用于接获来自于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的铁氧体坯件并且将接获的铁氧体坯件移送到所述承烧板托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该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与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既保持于同一直线又保持于同一高度;一用于将由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承载着的铁氧体坯件以齐整状态自动推送到所述托架上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该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固定在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上,并且与承烧板托架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相对应;一对用于引导来自于由所述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在列队状态下朝向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的方向行移并且与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固定的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该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之间形成有一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并且该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的一端对应于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的上方,而另一端朝向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到对应于所述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朝向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的一侧的部位;一对信号采集器,该一对信号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上,并且与所述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的所述另一端相对应;一电气控制箱,该电气控制箱设置在所述基台或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上,而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和一对信号采集器均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承烧板托架具有一组支承柱,该组支承柱与所述的基台固定,并且由该组支承柱将承烧板托架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基台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包括支承板、第一、第二托板、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输入传送带和第一传动带,支承板固定在所述基台上,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彼此并行地支承并且固定在支承板上,并且该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一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基台朝着所述的冲压成形机的方向伸展,第一托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一辊轴轴承座,而第二托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辊轴轴承座,第一、第二辊轴轴承座彼此对应,第一从动辊的一端的第一从动辊轴头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托板的所述一端,而第一传动辊的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辊轴头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托板的所述一端,第一电机与第一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箱连同第一电机固定在基台上,在第一减速箱的第一减速箱输出轴上固定有一第一传动轮,第一主动辊的第一主动辊轴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辊轴轴承座的一端,而第一主动辊的第一主动辊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辊轴轴承座的一端,并且固定有一第二传动轮,第一输入传送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辊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辊上,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所述的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对应于所述输入传送带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支承板的上部固定;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包括第三、第四托板、 第二电机、 第二减速箱、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输出传送带和第二传动带 ,第三托板与所述的承烧板托架固定,第四托板与第三托板相连接并且与第三托板并行,第二电机与第二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箱连同第二电机固定在基台上,在第二减速箱的第二减速箱输出轴上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第二主动辊的第二主动辊轴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一辊轴轴承座的另一端,并且固定有一第四传动轮,第二主动辊的第二主动辊轴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二辊轴轴承座的另一端,第二从动辊的一端的第二从动辊轴头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托板上,而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辊轴头转动地支承在第四托板上,输出传送带 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辊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辊上,第二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上,对应于所述承烧板托架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固定在所述的第四托板背对第三托板的一侧,所述的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在所述的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的所述另一端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信号采集孔,所述的一对信号采集器中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固定在所述的第三托板上,并且与信号采集孔相对应,而一对信号采集器中的另一个信号采集器固定在所述的第四托板上,并且同样与信号采集孔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机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皮带轮时,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皮带;当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链轮时,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链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为皮带轮时,所述的第二传动带为传动皮带;当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为链轮时,所述的第二传动带为传动链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包括托臂、推条和作用缸,托臂固定在所述第四托板背对所述第三托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承烧板托架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相对应,作用缸固定在托臂上,并且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推条的中部与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固定,推条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挡片,该第一挡片与所述的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的端部相对应,而推条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挡片,第一、第二挡片的方向彼此相反并且对应于所述输出传送带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信号采集器为红外线探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第二辊轴轴承座之间固定有一用于使铁氧体坯件从所述输入传送带过渡到所述输出传送带上的过渡板,该过渡板对应于输入传送带与输出传送带之间,并且该过渡板的表面同时与输入传送带以及输出传送带的表面保持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将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输送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并且在输送过程中由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保障铁氧体坯件以列队方式在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内行进,因而不仅具有优异的整形效果和整形效率,而且可减少工人以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之二,由于对铁氧体坯件的整形排列表现为自动化整形排列,因而不会出现手工整形排列损及铁氧体坯件的现象,从而保障产品质量;之三,由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将列队的铁氧体坯件以齐整状态自动朝着承烧板托架的方向推送,因此能够满足对铁氧体坯件的高效率转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基台1,该基台1也可称为工作台,在使用状态下该基台1伴随于用于对铁氧体坯件冲压成形的冲压成形机9(图2示),也就是说该基台1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冲压成形机9处。在该基台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通过一组支承柱111以腾空状态设置有一承烧板托架11。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该承烧板托架11上示意了一承烧板112,当以齐整状态位于承烧板112上的铁氧体坯件1累积到所需的程度时即满板时,那么由在线作业人员(工人)将承烧板112连同其上的铁氧体坯件10撤离于承烧板托架11,并且将空的承烧板112更换到承烧板托架11上。
给出了一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该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包括支承板21、第一、第二托板22、23、第一电机24、第一减速箱25、第一主动辊26、第一从动辊27、输入传送带28和第一传动带29,支承板21固定在前述基台1上,由图所示,在该支承板21的上部构成有一支承腔211,第一、第二托板22、23彼此在长度方向保持并行,并且在对应于支承腔211的位置与支承板21固定,图中还示出了第一托板22通过托架固定螺钉222与支承板21固定的情形。第一托板22和第二托板23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基台1朝着由图2示意的冲压成形机9的方向伸展,更具体地讲探出支承板21并且朝着冲压成形机9的方向伸展,第一托板22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通过固定螺钉223固定有一第一辊轴轴承座221,而第二托板23的另一端同样通过相应的固定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有一第二辊轴轴承座231,第一、第二辊轴轴承座221、231彼此对应。第一从动辊27的一端的第一从动辊轴头271通过第一轴承2713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上,而该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可调整或称可移动地固定在前述第一托板22的一端,并且位于第一托板22背对第二托板23的一侧;第一传动辊27的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辊轴头271同样通过第一轴承2713转动地支承在第二从动辊轴承座2712上,而该第二从动辊轴承座2712可调整或称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二托板23的一端,并且位于第二托板23背对第一托板22的一侧。第一电机24与第一减速箱25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箱25连同第一电机24固定在减速箱支承座252上,而减速箱支承座252固定在基台1上,并且对应于前述的承烧板托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图示左侧)面,在第一减速箱25的第一减速箱输出轴251上固定有一第一传动轮2511。第一主动辊26的第一主动辊轴261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261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第一辊轴轴承座221的一端,而第一主动辊26的第一主动辊261的另一端同样通过第二轴承261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第二辊轴轴承座231的一端,并且还固定有一第二传动轮2611。第一输入传送带28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辊27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辊26上。第一传动带29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251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2611上。
当第一电机24工作时,由第一电机24带动第一减速箱25,经第一减速箱25减速后由第一减速箱25的第一减速箱输出轴251带动固定其上的第一传动轮2511,由于第一传动带29的两端分别套置于第一、第二传动轮2511、2611上,因此由第一传动带29带动第二传动轮2611,又由于第二传动轮2611固定在第一主动辊26的第一主动辊轴261上,因此由第二传动轮2611带动第一主动辊26运动,从而使输入传动带28围绕第一主、从动辊26、27周而复始地运动,将铁氧体坯件10朝着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的方向输送。
上面提及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三、第四托板31、32、 第二电机33、 第二减速箱34、第二主动辊35、第二从动辊36、输出传送带37和第二传动带38 ,第三托板31与前述的承烧板托架11固定,第四托板32与第三托板31相连接并且与第三托板31并行,其中:第三托板31与前述的第一托板22保持于同一直线上,第四托板与前述的第二托板23保持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电机33与第二减速箱34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箱34连同第二电机33固定在前述的减速箱支座252上,在第二减速箱34的第二减速箱输出轴341上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3411。第二主动辊35的第二主动辊轴351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351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第一辊轴轴承座221的另一端,并且还固定有一第四传动轮3511,第二主动辊35 的第二主动辊轴351的另一端同样通过第三轴承351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二辊轴轴承座231的另一端。第二从动辊36的一端的第二从动辊轴头361转动地支承在第三从动辊轴承座3611上,而该第三从动辊轴承座3611可调整地设置在第三托板31背对第四托板32的一侧,第二从动辊36的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辊轴头361转动地支承在第四从动辊轴承座3612上,而第四从动辊轴承座3612可调整地设置在第四托板32背对第三托板31的一侧。输出传送带37 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辊35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辊36上。第二传动带38的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351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3411上。由前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的输入传送带28将冲压成形机9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10输送到输出传送带37,并且由下面还要描述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推送即推移到安放于承烧板托架11上的承烧板112上。
由图1所示,由于前述的第一、第二电机24、33的设置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第二减速箱输出轴251、241的方向彼此相反。
当第二电机33工作时,带动第二减速箱34,由该第二减速箱34的第二减速箱输出轴341带动第三传动轮3411,经第二传动带38带动第四传动轮2511,使第二主动辊35运动,最终使输出传送带37 围绕第二主、从动辊35、36周而复始地运动。
由于第一、第二主动辊36、35之间存在间隙,更确切地讲由于输入传送带28与输出传送带37之间存在因包角产生的间隙,因此在前述的第一、第二辊轴轴承座221、231之间设置有一过渡板8,藉由该过渡板8而使铁氧体坯件从输入传送带28过渡到输出传送带37,该过渡板8的表面与输入传送带28的表面以及与输出传送带37的表面保持平齐,以利铁氧体坯件平稳地从输入传送带28转移到输出传送带37。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2511、2611均为传动链轮,第一传动带29为传动链条;同样,前述的第三、第四传动轮3411、3511均为传动链轮,第二传动带38为传动链条。然而,如果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2511、2611、3411、3511改为皮带轮,并且将第一、第二传动带29、38改为传动皮带,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畴。
优选地,为了保障前述的输入传送带28的运行(运动)效果或称涨紧效果,因此在前述的第一托板22上设置有一用于对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进行调整的第一涨紧调整装置224,该第一涨紧调整装置224包括一第一固定耳2241和一第一调整螺钉2242以及第一调整固定螺钉2243,第一固定耳2241固定在第一托板22背对第二托板23的一侧,第一调整螺钉2242旋配在第一固定耳2241上,并且与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连接,第一调整固定螺钉2243在对应于预设在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上的调整槽27111的位置与第一托板22固定,并且同时对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固定。对于前述的第二从动辊轴承座2712而言,同样由等效于第一涨紧调整装置224的涨紧调整装置对其调整,由于能够通过举一反三之理而得到理解,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优选地,为了保障前述的输入传送带28的运行(运动)效果或称涨紧效果,因此在前述的第一托板22上设置有一用于对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进行调整的第一涨紧调整装置224,该第一涨紧调整装置224包括一对第一固定耳2241和一第一调整螺钉2242以及第一调整固定螺钉2243,一对第一固定耳2241固定在第一托板22背对第二托板23的一侧,第一调整螺钉2242旋配在第一固定耳2241上,并且与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连接,第一调整固定螺钉2243在对应于预设在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上的调整槽27111的位置与第一托板22固定,并且同时对第一从动辊轴承座2711固定。对于前述的第二从动辊轴承座2712而言,同样由等效于第一涨紧调整装置224的涨紧调整装置对其调整,由于能够通过举一反三之理而得到理解,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优选地,为了保障前述的输出传送带37的运行(运动)效果或称涨紧效果,因此在前述的第三托板31上设置有一用于对第三从动辊轴承座3611进行调整的一第二涨紧调整装置311,该第二涨紧调整装置311包括一第二固定耳3111、一第二调整螺钉3112和第二调整固定螺钉3113,第二固定耳3111固定在第三托板31背对第四托板32的一侧,第二调整螺钉3112旋配在一对第二固定耳3111上,并且与第三从动辊轴承座3611连接,第二调整固定螺钉3113在对应于预设在第三从动辊轴承座3611上的调整槽36111的位置与第三托板31固定,并且同时对第三从动辊轴承座3611固定。对于前述的第四从动辊轴承座3612而言,同样由等效于第二涨紧调整装置311的涨紧调整装置对其调整,由于可通过举一反三之理而得到理解,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一对用于引导来自于冲压成形机9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10在列队(形成一列)状态下循着前述的输入传送带28向输出传送带37的方向行移的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该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与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固定,更具体地讲与前述支承板21固定,具体由图1所示,该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各通过一导轨固定螺钉53与支承板21的顶部固定,并且为了增加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稳定性,还通过一导轨支架54与前述的第二托板23固定,具体是:将导轨支架54(呈L形)与第二托板23固定,将导轨支架54上的一对支架螺钉541分别与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固定。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朝着前述的第一从动辊27的方向伸展,而另一端朝着前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的方向伸展,并且伸展到一对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朝向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的一侧的部位,在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前述另一端(图示右端)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信号采集孔52。在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之间保持有一空间,藉由该空间构成为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
在前述的冲压成形机9与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左端之间设置一滑槽91,由冲压成形机9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10循环着滑槽91滑落到前述的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内。由于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对应于输入传送带28的上方,因此进入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内的铁氧体坯件10在输入传送带28的运动下并且在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管制下形成一个队列即以排列成一条龙的方式向输出传送带37输送。
上面提及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包括托臂41、推条42和作用缸43,托臂41采用托臂固定螺钉411固定在所述第四托板32背对所述第三托板31的一侧,并且与前述的承烧板托架11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相对应,作用缸43由一组作用缸固定螺钉432固定在托臂41上,推条42的中部与作用缸43的作用缸柱431的末端固定,由于作用缸43为双柱作用缸,即具有一对作用缸柱431,因此在一对作用缸柱431的末端固定一缸柱连接支板4311,使推条42的中部与缸柱连接支板4311固定,推条42的一端(图示左端)固定有一第一挡片421,该第一挡片421与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前述另一端的端部相对应,而推条42的另一端(图示右端)固定有一第二挡片422,由于第一、第二挡片421、422的方向彼此相反,因此使整个推条42的形状构成为趋向于英文字母的Z字形。由图1所示,整个推条42对应于前述输出传送带37的上方。
前述的作用缸43在本实施例中择用气缸,然而,如果采用油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换。
示出了一对信号采集器 6,该一对信号采集器6中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6设置在(固定在)前述的第三托板31 上,并且与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中的其中一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上的前述信号采集孔52相对应,而一对信号采集器6中的另一个信号采集器6固定在第四托板32上,并且与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中的另一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上的信号采集孔52相对应,更具体地讲一对信号采集器6的探头61分别与一对信号采集孔52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信号采集器6为红外线探头,即,红外线信号采集器。
在图中还示出了一电气控制箱7,在本实施例中,将电气控制箱7的第一支腿71与第二托板23固定,将电气控制箱7的第二支脚72与第四托板32固定,然而也可将电气控制箱7整体与第二托板23固定,或者与第四托板32固定,或者与基台1固定。前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的第一电机24、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的第二电机33、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的作用缸43和一对信号采集器6均与电气控制箱7电气控制连接。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申请人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冲压成形机9处于工作状态下,由其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10被设置在冲压成形机9上的推手92推向滑槽91(滑槽91的形状根据铁氧体坯件10的变化而可作适应性改变,具体可以通过对前述CN100534709U的阅读而得到理解) ,此时,由于第一、第二电机24、33均处于工作状态,输入传送带28、输出传送带37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于是进入滑槽91的铁氧体坯件10逐个逐个地滑落到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内,并且在输入传送带28的运动下以形成一个队列的方式在途经前述的过渡板8后进入即转移到输出传送带37上,此时的推条42对应于输出传送带37的上方,并且由于第二挡片42对应于输出传送带37的上方,因此行移到输出传送带37上的铁氧体坯件10不会因输出传送带37的运动而产生逃逸跌落现象。随着铁氧体坯件10不断行移至输出传送带37上,直至位于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内的铁氧体坯件10因无法行出而出现滞留于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内时,则由一对信号采集器6通过信号采集孔52采集到信号,并且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7,此时由电气控制箱7同时向第二电机33以及作用缸43发出指令,第二电机33暂停工作,而作用缸43工作,作用缸柱431向缸体外伸展,带动推条42朝着承烧板112的方向位移,由推条42将对应于推条42的区域的呈列队形态的铁氧体坯件10集中推至承烧板112,在此过程中,即在推条42将铁氧体坯件10推向承烧板10的过程中,由第一挡片41对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的出口部位封闭(起关闭通道的作用),而后作用缸3反向工作,第二电机33进入工作,由此反复而将铁氧体坯件10以齐整的方向集中于承烧板112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申请人所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台(1),在该基台(1)上以腾空状态设置有一承烧板托架(11);一用于将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朝着托架(11)的方向输送的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该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同样以腾空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基台(1)上;一固定在所述基台(1)上的用于接获来自于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的铁氧体坯件并且将接获的铁氧体坯件移送到所述承烧板托架(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该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与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既保持于同一直线又保持于同一高度;一用于将由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承载着的铁氧体坯件以齐整状态自动推送到所述托架(11)上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该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固定在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2)上,并且与承烧板托架(11)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相对应;一对用于引导来自于由所述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形的铁氧体坯件在列队状态下朝向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的方向行移并且与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固定的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该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之间形成有一铁氧体坯件行移通道(51),并且该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一端对应于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的上方,而另一端朝向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到对应于所述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朝向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的一侧的部位;一对信号采集器(6),该一对信号采集器(6)设置在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上,并且与所述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所述另一端相对应;一电气控制箱(7),该电气控制箱(7)设置在所述基台(1)或所述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上,而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和一对信号采集器(6)均与电气控制箱(7)电气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烧板托架(11)具有一组支承柱(111),该组支承柱(111)与所述的基台(1)固定,并且由该组支承柱(111)将承烧板托架(11)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基台(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入机构(2)包括支承板(21)、第一、第二托板(22、23)、第一电机(24)、第一减速箱(25)、第一主动辊(26)、第一从动辊(27)、输入传送带(28)和第一传动带(29),支承板(21)固定在所述基台(1)上,第一托板(22)和第二托板(23)彼此并行地支承并且固定在支承板(21)上,并且该第一托板(22)和第二托板(23)的一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探出基台(1)朝着所述的冲压成形机(9)的方向伸展,第一托板(22)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一辊轴轴承座(221),而第二托板(23)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辊轴轴承座(231),第一、第二辊轴轴承座(221、231)彼此对应,第一从动辊(27)的一端的第一从动辊轴头(271)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托板(22)的所述一端,而第一传动辊(27)的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辊轴头(271)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托板(23)的所述一端,第一电机(24)与第一减速箱(25)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一减速箱(25)连同第一电机(24)固定在基台(1)上,在第一减速箱(25)的第一减速箱输出轴(251)上固定有一第一传动轮(2511),第一主动辊(26)的第一主动辊轴(261)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辊轴轴承座(221)的一端,而第一主动辊(26)的第一主动辊(261)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辊轴轴承座(231)的一端,并且固定有一第二传动轮(2611),第一输入传送带(28)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从动辊(27)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主动辊(26)上,第一传动带(29)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251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2611)上,所述的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对应于所述输入传送带(28)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支承板(21)的上部固定;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输出机构(3)包括第三、第四托板(31、32)、第二电机(33)、第二减速箱(34)、第二主动辊(35)、第二从动辊(36)、输出传送带(37)和第二传动带(38 ),第三托板(31)与所述的承烧板托架(11)固定,第四托板(32)与第三托板(31)相连接并且与第三托板(31)并行,第二电机(33)与第二减速箱(34)传动配合,并且由第二减速箱(34)连同第二电机(33)固定在基台(1)上,在第二减速箱(34)的第二减速箱输出轴(341)上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3411),第二主动辊(35)的第二主动辊轴(351)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一辊轴轴承座(221)的另一端,并且固定有一第四传动轮(3511),第二主动辊(35) 的第二主动辊轴(351)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第二辊轴轴承座(231)的另一端,第二从动辊(36)的一端的第二从动辊轴头(361)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托板(31)上,而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辊轴头(361)转动地支承在第四托板(32)上,输出传送带(37)的一端套置在第二主动辊(35)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从动辊(36)上,第二传动带(38)的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351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三传动轮(3411)上,对应于所述承烧板托架(11)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固定在所述的第四托板(31)背对第三托板(31)的一侧,所述的第一电机(24)以及第二电机(33)均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7)电气控制连接,在所述的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所述另一端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信号采集孔(52),所述的一对信号采集器(6)中的其中一个信号采集器(6)固定在所述的第三托板(31)上,并且与信号采集孔(52)相对应,而一对信号采集器(6)中的另一个信号采集器(6)固定在所述的第四托板(32)上,并且同样与信号采集孔(5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电机(24、33)的设置方向彼此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一传动轮(2511)和第二传动轮(2611)为皮带轮时,所述的第一传动带(29)为传动皮带;当第一传动轮(2511)和第二传动轮(2611)为链轮时,所述的第一传动带(29)为传动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三传动轮(3411)和第四传动轮(3511)为皮带轮时,所述的第二传动带(38)为传动皮带;当第三传动轮(3411)和第四传动轮(3511)为链轮时,所述的第二传动带(38)为传动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氧体坯件集中推送机构(4)包括托臂(41)、推条(42)和作用缸(43),托臂(41)固定在所述第四托板(32)背对所述第三托板(31)的一侧,并且与所述承烧板托架(11)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相对应,作用缸(43)固定在托臂(41)上,并且与所述的电气控制箱(7)电气控制连接,推条(42)的中部与作用缸(43)的作用缸柱(431)的末端固定,推条(4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挡片(421),该第一挡片(421)与所述的一对铁氧体坯件行移导轨(5)的端部相对应,而推条(42)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挡片(422),第一、第二挡片(421、422)的方向彼此相反并且对应于所述输出传送带(37)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43)为气缸或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信号采集器(6)为红外线探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第二辊轴轴承座(221、231)之间固定有一用于使铁氧体坯件从所述输入传送带(28)过渡到所述输出传送带(37)上的过渡板(8),该过渡板(8)对应于输入传送带(28)与输出传送带(37)之间,并且该过渡板(8)的表面同时与输入传送带(28)以及输出传送带(37)的表面保持平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27759 CN203158781U (zh) | 2013-03-20 | 2013-03-20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27759 CN203158781U (zh) | 2013-03-20 | 2013-03-20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58781U true CN203158781U (zh) | 2013-08-28 |
Family
ID=4901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27759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58781U (zh) | 2013-03-20 | 2013-03-20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5878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4947A (zh) * | 2013-03-20 | 2013-06-12 | 常熟市信立磁业有限公司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CN104554893A (zh) * | 2014-12-29 | 2015-04-29 |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双环链整列机 |
-
2013
- 2013-03-20 CN CN 201320127759 patent/CN20315878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4947A (zh) * | 2013-03-20 | 2013-06-12 | 常熟市信立磁业有限公司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CN103144947B (zh) * | 2013-03-20 | 2015-03-04 | 常熟市信立磁业有限公司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CN104554893A (zh) * | 2014-12-29 | 2015-04-29 |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双环链整列机 |
CN104554893B (zh) * | 2014-12-29 | 2016-09-07 |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双环链整列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43043U (zh) | 一种自动化送料机械手 | |
CN101433936B (zh) | 机械手冲压自动化生产传输翻转台 | |
CN103832818B (zh) | 半成品门板胶合机自动入料设备 | |
CN104512714A (zh) | 一种输送带的直角转弯机构 | |
CN109482763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板材冲压用送料机构 | |
CN203046310U (zh) | 一种皮带式送纸装置 | |
CN108723730A (zh) | 一种皮带机托辊更换用工装以及更换方法 | |
CN203158781U (zh)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
CN107838313A (zh) | 快速抓取薄板工件的机械手及协同工作方法 | |
CN107283646A (zh) | 玻璃储片系统及玻璃深加工生产线 | |
CN103144182B (zh) | 具有集中推出功能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
CN205060643U (zh) | 一种智能卡输送机构的衔接装置 | |
CN204917148U (zh) | 一种热轧带钢卷转向变速的运输装置 | |
CN204384401U (zh) | 一种输送带的直角转弯机构 | |
CN204278006U (zh) | 一种大型多工位双臂式机械手 | |
CN203158782U (zh) | 具有集中推出功能的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
CN109795868A (zh) | 一种传送设备的辅助推料装置 | |
CN203112103U (zh) | 一种用于轮胎自动化生产线的同步带顶升移载机构 | |
CN103144947B (zh) | 铁氧体坯件自动整形排列机 | |
CN209009374U (zh) | 一种自动堆垛装置 | |
CN208531612U (zh) | 一种双级推料装置 | |
CN204872724U (zh) | 筒管自动分离装置 | |
CN205703581U (zh) | 一种倒角设备 | |
CN2177542Y (zh) | 开关用紫铜带软连接自动生产设备 | |
CN211034386U (zh) | 一种玻璃上下输送线用的承接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304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