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9462U -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9462U
CN203149462U CN 201320199293 CN201320199293U CN203149462U CN 203149462 U CN203149462 U CN 203149462U CN 201320199293 CN201320199293 CN 201320199293 CN 201320199293 U CN201320199293 U CN 201320199293U CN 203149462 U CN203149462 U CN 203149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stics
antenna
working
wireles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992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民
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992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9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9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94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计算设备,具体是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包括:触摸玻璃、前壳、显示模组、主板、电池、背壳和天线,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背壳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触摸玻璃固定至所述前壳,所述天线与所述主板上相应的天线馈点连接,其中:所述背壳为金属背壳,其上设有预制孔,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固设在所述背壳内表面上的所述预制孔处的塑料件,所述天线固设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材料背壳的同时,通过在背壳上开设预制孔并与底部设有天线的塑料件相配合,从而避免金属背壳屏蔽信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计算设备,具体是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自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发布ipad平板电脑以来,平板电脑市场呈井喷式增长,平板电脑技术进入了前所有未的高速发展期,产品性能不断提高,与PC的性能差距在快速缩小。以平板电脑关键部件之一的移动处理器为例,2011年市场上普遍采用单核处理器,2012年普遍采用双核处理器,而2013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经开始普及四核处理器。尽管如此,在平板电脑上还有部分技术问题仍未解决。
例如,虽然金属外壳更加高档美观并深受用户喜爱,而且对设备的保护效果更好,但是由于金属外壳(主要是背壳部分)会对wifi、3G、蓝牙等无线信号造成屏蔽效应,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商仍采用塑料外壳,仅有美国苹果公司等少数厂商采用金属塑料背壳,降低我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无线信号接收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使其在采用金属外壳时不会出现无线信号较差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内的手持式计算设备,尤其是平板电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包括:触摸玻璃、前壳、显示模组、主板、电池、背壳和天线,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背壳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触摸玻璃固定至所述前壳,所述天线与所述主板上相应的天线馈点连接,其中:所述背壳为金属背壳,其上设有预制孔,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固设在所述预制孔处的塑料件,所述天线固设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
改进之一:所述塑料件设有用于嵌设在所述背壳预制孔中的凸起,以及用于阻挡所述塑料件穿过所述背壳的预制孔的挡边,且所述挡边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改进之二:所述塑料件挡边的全部或部分通过热熔胶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改进之三:所述塑料件的挡边通过夹固件固定至所述背壳的内表面,所述夹固件与所述前壳和/或背壳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将所述塑料件抵压固定在所述背壳的内表面上。
改进之四:所述夹固件呈长条状,其一端与所述背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塑料件的长度方向抵压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面上。
改进之五:所述背壳呈矩形,所述背壳上的预制孔为长条形的矩形孔,所述预制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的短侧边,且所述预制孔位于所述背壳的底部或顶部位置。
改进之六:所述背壳沿其短侧边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所述塑料件为长条形的矩形片状结构,所述塑料件沿垂直于所述塑料件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改进之七:所述天线为片状金属片,其通过热熔胶压合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
改进之八:所述塑料件底面设有与所述塑料件的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天线贴设在所述凹槽中。
改进之九: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种类可以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材料背壳的同时,通过在背壳上开设预制孔并与底部设有天线的塑料件相配合,从而避免金属背壳屏蔽信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实施例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3所示塑料件的上端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夹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背壳的内表面视图。
图7是实施例背壳的外表面视图。
附图中:触摸玻璃10、前壳20、显示模组30、主板40、电池50、背壳60、预制孔61、塑料件70、凸起71、挡边72、凹槽73、天线80、夹固件90、夹固件的一端91、夹固件的另一端92。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包括:触摸玻璃10、前壳20、显示模组(LCD Module)30、主板40、电池50、背壳60和天线80。
所述主板40和所述电池50设置在所述前壳20与所述背壳60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显示模组30、所述触摸玻璃10固定至所述前壳20(触摸玻璃10在最上面,背壳60设在最下面),所述天线80与所述主板40上相应的天线馈点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背壳60为金属背壳60,其上设有预制孔61。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固设在所述预制孔61处的塑料件70。如图2所示,所述天线80固设在所述塑料件70的底面(即底部)。塑料件70的底面是指朝向智能移动终的内部的一面,即天线80设置在终端的内部。类似的,在本技术中定义背壳60朝向智能移动终端内部的一面为内表面(参见图6),另一面为外表面(参见图7)。
如图3、图4所示,为了将所述塑料件70固定至所述背壳60的预制孔61处,所述塑料件70设有用于嵌设在所述背壳预制孔61中的凸起71,以及用于阻挡所述塑料件70穿过所述背壳的预制孔61(从而脱离所述背壳60)的挡边72,且所述挡边72与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塑料件70呈片状,其中间部分设有可恰好嵌入所述背壳60预制孔61中的凸起71,其余部分(即挡边72)从背壳60的内表面卡在所述背壳60预制孔61的周围,以防止塑料件70从智能移动终端的脱落出来。
所述塑料件70既可以从背壳60的表面将凸起71嵌入背壳的预制孔61,也可以从背壳60的内表面将凸起71嵌入背壳的预制孔61。无论是哪一种固定方式,天线80收发信号都不会被金属外壳屏蔽,因此都有良好的信号强度。
当采用前述第一种塑料件固定方式时,只能在背壳60的外表面(即智能移动终端的外表面)对塑料件70进行固定。此时若采用粘黏固定方式,则塑料件70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脱落;若采用与背壳60固定连接的夹固件90进行加固,也会使得背壳60外观不够美观。
当采用前述第二种塑料件固定方式时,塑料件70可以在背壳60的内表面设置塑料件70固定/加固结构,或直接将塑料件70黏贴至背壳60的内表面,这样既不影响智能移动终端的外部美观,制作工艺和定位可靠性也比较好。因此第二种塑料件固定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件7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所述背壳60固定。例如可以通过将塑料件70挡边72的全部或部分通过热熔胶与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又例如将塑料件70的挡边72用夹固件90固定至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所述夹固件90与所述前壳20和/或背壳60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将所述塑料件70抵压固定在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上。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夹固件90的一端91与所述背壳60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另一端92沿所述塑料件70的长度方向抵压在所述塑料件70的底面上从而将塑料件70夹固在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夹固件的另一端92既可以为悬空,也可以与所述背壳60固定连接。此外,还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固定方式进行加强固定。
如图6、图7所示,所述背壳60呈矩形,所述背壳60上的预制孔61为长条形的矩形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的背壳60呈矩形,或预制孔61为矩形孔,并非限制背壳60或预制孔61为严格的数学意义的矩形,而应当允许略为变形,例如各个角做圆弧过渡处理,只要整体形状大致为矩形即可。所述预制孔6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60的短侧边,且所述预制孔61位于所述背壳60的底部或顶部位置(本实施例为位于底部位置),即预制孔61与背壳60其中一短侧边的距离远小于与该短侧边相对的另一短侧边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背壳60沿其短侧边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所述塑料件70为长条形的矩形片状结构,所述塑料件70沿垂直于所述塑料件70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即本实施例的背壳60也可以不是平的,而是沿其短侧边方向略为弯曲,与之相适应的是所述塑料件70的也呈略微弯曲形状。
此外,如图2、图3所示,所述天线80为片状金属片,其通过热熔胶压合在所述塑料件70的底部。所述塑料件70底面设有与所述塑料件70的凸起71对应的凹槽73,所述天线80贴设在所述凹槽73中。采用凹槽73与凸起71对应的结构在制作塑料件70过程中可以节省材料。
本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天线80,天线的种类可以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如GSM天线、3G天线或4G天线80)、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具体采用何种天线,根据主板40的功能模块设计而定。本实施例的主板40上设有wifi/蓝牙二合一模块和3G模块,并设有相应的天线馈点,因此实施例的塑料件70底面设有两个天线,分别是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和3G天线。
此外,本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与所述前壳20和/或背壳60固定连接的电池定位件(图未示)和主板定位件(图未示)。所述触摸玻璃10为电容式触摸玻璃(TTP)或电阻式触摸玻璃(CTP)。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玻璃、前壳、显示模组、主板、电池、背壳和天线,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背壳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触摸玻璃固定至所述前壳,所述天线与所述主板上相应的天线馈点连接,所述背壳为金属背壳,其上设有预制孔,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固设在所述预制孔处的塑料件,所述天线固设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设有用于嵌设在所述背壳预制孔中的凸起,以及用于阻挡所述塑料件穿过所述背壳的预制孔的挡边,且所述挡边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挡边的全部或部分通过热熔胶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的挡边通过夹固件固定至所述背壳的内表面,所述夹固件与所述前壳和/或背壳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将所述塑料件抵压固定在所述背壳的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件的一端与所述背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塑料件的长度方向抵压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呈矩形,所述背壳上的预制孔为长条形的矩形孔,所述预制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的短侧边,且所述预制孔位于所述背壳的底部或顶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沿其短侧边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所述塑料件为长条形的矩形片状结构,所述塑料件沿垂直于所述塑料件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片状金属片,其通过热熔胶压合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底面设有与所述塑料件的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天线贴设在所述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种类可以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
CN 201320199293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9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9293 CN203149462U (zh)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9293 CN203149462U (zh)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9462U true CN203149462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6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992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9462U (zh)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946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6280A1 (en) * 2013-06-26 2014-12-31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Metal shell and cell phon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5147322A (zh) * 2015-10-14 2015-12-16 苏州斯科特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微型8通道无线wifi探头
US9954583B2 (en) 2014-03-28 2018-04-24 Byd Company Limited Mobile terminal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CN111988455A (zh) * 2020-08-07 2020-11-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6280A1 (en) * 2013-06-26 2014-12-31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Metal shell and cell phon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954583B2 (en) 2014-03-28 2018-04-24 Byd Company Limited Mobile terminal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CN105147322A (zh) * 2015-10-14 2015-12-16 苏州斯科特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微型8通道无线wifi探头
CN111988455A (zh) * 2020-08-07 2020-11-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49461U (zh) 一种具有天线与标识一体化天线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CN203150693U (zh) 可防止无线信号屏蔽的一体化天线组件及智能移动终端
CN203149462U (zh)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US8891036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fixing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US8794854B2 (en) Foldable keyboard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105187584A (zh) 装饰盖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3492123U (zh) 显示装置及电视机
CN203167018U (zh) 便携式移动终端
US9086208B2 (en) Display
US9166335B1 (en) Connector mechanism with a guide hole structure, connector mechanism with a guide pin structur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203149549U (zh)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CN208210077U (zh) 手机侧按键安装结构
CN202841277U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音量键
US8630086B2 (en) Hinged electronic device
CN204271362U (zh) 一种带凸肋结构的连接器
US111819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lf-aligning accessory
CN2197388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577247U (zh) 具有视窗的壳体组件
CN203276102U (zh) 指纹启动开关外置笔记本
CN201856430U (zh) 膜片贴附治具
CN201638718U (zh) 键盘的按键构造
CN202474383U (zh) 防水连接器
CN203055349U (zh) 显示装置的框体及具有该框体的显示装置
CN108228507B (zh) 移动终端及其外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