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9549U -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9549U
CN203149549U CN 201320200258 CN201320200258U CN203149549U CN 203149549 U CN203149549 U CN 203149549U CN 201320200258 CN201320200258 CN 201320200258 CN 201320200258 U CN201320200258 U CN 201320200258U CN 203149549 U CN203149549 U CN 203149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hell
touch
plastics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002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民
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QI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002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9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9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95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计算设备,具体是一种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包括:包括:触摸玻璃组件、前壳、显示模组、主板、电池、背壳和天线组件;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背壳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馈点,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固定至所述前壳;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包括触摸感应玻璃、与所述触摸感应玻璃连接的柔性线路板、以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的触控IC,所述触控IC贴设于所述主板上。本实用新型将触控IC设置在主板上,从而解决现有触摸玻璃组件制造工艺复杂,产品良率不高,产品可靠性较低和维修替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计算设备,具体是一种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自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发布ipad平板电脑以来,平板电脑市场呈井喷式增长,平板电脑技术进入了前所有未的高速发展期,产品性能不断提高,与PC的性能差距在快速缩小。以平板电脑关键部件之一的移动处理器为例,2011年市场上普遍采用单核处理器,2012年普遍采用双核处理器,而2013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经开始普及四核处理器。尽管如此,在平板电脑上还有部分技术问题仍未解决。
例如,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触摸玻璃组件一般包括感应玻璃、FPC(柔性线路板)和触控IC,该FPC与感应玻璃的电连接端连接,该触控IC则一般贴合集成至FPC上。这种结构的触摸玻璃组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FPC很薄很软,而触控IC也较为脆弱,因此将触控IC贴合至FPC上工艺较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导致产品良率较低和产品可靠性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2)如果用户需要维修更换触摸玻璃组件,需要将触控IC在内的整个触摸玻璃组件更换掉,而触控IC尺寸虽小,但是价格却并不便宜,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和厂商维修更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成本。
(3)由于感应玻璃需要与采用特定算法的触控IC配合使用,不同的感应玻璃需要使用不同的解码算法。触控IC贴合集成在FPC上,该触控IC只能适用于该感应玻璃,这给平板电脑制造商的制造和采购带来不便。当制造商需要更换感应玻璃时,只能将整个触摸玻璃组件替换掉,既不利于生产制造,也不利于采购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使其避免现有触摸玻璃组件因触控IC贴合至PFC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内的手持式计算设备,尤其是平板电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触摸玻璃组件、前壳、显示模组、主板、电池、背壳和天线组件;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背壳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馈点,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固定至所述前壳;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包括触摸感应玻璃、与所述触摸感应玻璃连接的柔性线路板、以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的触控IC,所述触控IC贴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背壳为金属背壳,其上设有预制孔,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预制孔处的塑料件和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固设在所述塑料件外表面上的片状金属天线,所述片状金属天线的形状为图形、文字或其组合,所述片状金属天线的接线端设置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所述片状金属天线通过金属同轴线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馈点连接。
改进之一: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一个天线,所述天线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
改进之二: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两个或以上的天线,所述天线的种类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
改进之三:所述触摸感应玻璃为电容式触摸玻璃或电阻式触摸玻璃。
改进之四:所述塑料件上设有用于嵌设在所述背壳预制孔中的凸起,以及用于阻挡所述塑料件穿过所述背壳的预制孔的挡边,且所述挡边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改进之五:所述塑料件挡边的全部或部分通过热熔胶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改进之六:所述塑料件的挡边通过夹固件固定至所述背壳的内表面,所述夹固件与所述前壳和/或背壳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将所述塑料件抵压固定在所述背壳的内表面上。
改进之七:所述夹固件的一端与所述背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塑料件的长度方向抵压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面上。
改进之八:所述背壳呈矩形,所述背壳上的预制孔为长条形的矩形孔,所述预制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的短侧边,且所述预制孔位于所述背壳的底部或顶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触控IC设置在主板上,从而解决现有触摸玻璃组件制造工艺复杂,产品良率不高,产品可靠性较低和维修替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内表面(底部)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外表面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夹固件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的背壳的内表面视图。
图7是实施例的背壳的外表面视图。
附图中:触摸玻璃组件10、前壳20、显示模组30、主板40、电池50、背壳60、预制孔61、塑料件70、凸起71、挡边72、片状金属天线80、接线端81、夹固件90、夹固件的一端91、夹固件的另一端92。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触摸玻璃组件10、前壳20、显示模组(LCD Module)30、主板40、电池50、背壳60和天线组件。所述主板40和所述电池50设置在所述前壳20与所述背壳60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主板40上设有天线馈点,所述显示模组30、所述触摸玻璃组件10固定至所述前壳20(触摸玻璃组件10在最上面,背壳60设在最下面)。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包括触摸感应玻璃、与所述触摸感应玻璃连接的柔性线路板(图未示)、以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的触控IC(图未示),所述触控IC贴设于所述主板上。
如图2至4所示,所述背壳60为金属背壳60,其上设有预制孔61,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预制孔61处的塑料件70和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固设在所述塑料件70外表面上的片状金属天线80,所述片状金属天线80的形状为图形、文字或其组合。所述片状金属天线80的接线端81设置在所述塑料件70的底部(即内表面)上,所述片状金属天线80通过金属同轴线与所述主板40上的天线馈点连接。
所述塑料件70的外表面是指朝向智能移动终端外部的表面,而朝向智能移动终端内部(即前壳20、背壳60和显示模组30围成的空间)的表面则定义为内表面。类似的,定义位于背壳60朝向智能移动终端内部的一面为内表面,另一面为外表面。
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为天线与标识(logo)一体化设计,一方面天线朝外且位于壳体外表面,可以避免金属背壳60对天线造成的信号屏蔽;另一方面,片状金属天线80的形状可以是图形、文字或其组合,因此制造商可以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前提下,将片状金属天线80的形状设计成所需形状,例如设计成制造商的商标形状,或企业/商品LOGO等标识。
所述天线组件可以只设置一个天线,所述天线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如GSM天线、3G天线或4G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此外,所述天线组件还可以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天线,所述天线的种类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如GSM天线、3G天线或4G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具体采用何种天线采用多少个天线,根据主板40而定。本实施例的主板40上设有wifi/蓝牙二合一模块和3G模块,并设有相应的天线馈点,因此实施例的塑料件70底面设有两个天线,分别是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和3G天线。
如图2至图5所示,为了将所述塑料件7070固定至所述背壳60的预制孔6161处,所述塑料件70上设有用于嵌设在所述背壳60预制孔61中的凸起71,以及用于阻挡所述塑料件70穿过所述背壳60的预制孔61的挡边72,且所述挡边72与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塑料件70中间的凸起71恰好嵌入所述背壳预制孔61中,其余部分(即挡边72)从背壳60的内表面卡在所述背壳预制孔61的周围,以防止塑料件70从智能移动终端的脱落出来。
所述塑料件70既可以从背壳60的表面将凸起71嵌入背壳的预制孔61,也可以从背壳60的内表面将凸起71嵌入背壳的预制孔61。无论是哪一种固定方式,天线收发信号都不会被金属外壳屏蔽,因此都有良好的信号强度。
当采用前述第一种塑料件固定方式时,只能在背壳60的外表面(即智能移动终端的外表面)对塑料件70进行固定。此时若采用粘黏固定方式,则塑料件70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脱落;若采用与背壳60固定连接的夹固件90进行加固,也会使得背壳60外观不够美观。
当采用前述第二种塑料件70固定方式时,塑料件70可以在背壳60的内表面设置塑料件70固定/加固结构,或直接将塑料件70黏贴至背壳60的内表面,这样既不影响智能移动终端的外部美观,制作工艺和定位可靠性也比较好。因此第二种塑料件固定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件707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所述背壳60固定。例如可以通过将所述塑料件70挡边72的全部或部分通过热熔胶与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又例如将所述塑料件70的挡边72用夹固件90固定至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所述夹固件90与所述前壳20和/或背壳60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将所述塑料件70抵压固定在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上。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夹固件90的一端91与所述背壳60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另一端92沿所述塑料件70的长度方向抵压在所述塑料件70的底面上,从而将塑料件70夹固在所述背壳60的内表面。夹固件90的另一端92既可以为悬空,也可以与所述背壳60固定连接。此外,还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固定方式进行加强固定。
如图7、图8所示,所述背壳60呈矩形,所述背壳60上的预制孔61为长条形的矩形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的背壳60呈矩形或预制孔61为矩形孔,并非限制背壳60或预制孔61为严格的数学意义的矩形,而应当允许略为变形,例如各个角做圆弧过渡处理,只要整体形状大致为矩形即可。所述预制孔6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60的短侧边,且所述预制孔61位于所述背壳60的底部或顶部位置,即预制孔61与背壳60其中一短侧边的距离远小于与该短侧边相对的另一短侧边的距离。
此外,所述背壳60沿其短侧边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所述塑料件70为长条形的矩形片状结构,所述塑料件70沿垂直于所述塑料件70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本实施例的背壳60可以不是平的,而是沿其短侧边方向略为弯曲,与之相适应的是所述塑料件70的也呈略微弯曲形状。所述触摸感应玻璃可以采用电容式触摸玻璃(TTP)或电阻式触摸玻璃(CTP)。

Claims (9)

1.一种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玻璃组件、前壳、显示模组、主板、电池、背壳和天线组件;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前壳与所述背壳接合形成的容置腔中,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馈点,所述显示模组、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固定至所述前壳;所述触摸玻璃组件包括触摸感应玻璃、与所述触摸感应玻璃连接的柔性线路板、以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的触控IC,所述触控IC贴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背壳为金属背壳,其上设有预制孔,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预制孔处的塑料件和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固设在所述塑料件外表面上的片状金属天线,所述片状金属天线的形状为图形、文字或其组合,所述片状金属天线的接线端设置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部,所述片状金属天线通过金属同轴线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馈点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一个天线,所述天线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两个或以上的天线,所述天线的种类为wifi天线、移动通信天线、蓝牙天线或wifi蓝牙二合一天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玻璃为电容式触摸玻璃或电阻式触摸玻璃。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上设有用于嵌设在所述背壳预制孔中的凸起,以及用于阻挡所述塑料件穿过所述背壳的预制孔的挡边,且所述挡边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挡边的全部或部分通过热熔胶与所述背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件的挡边通过夹固件固定至所述背壳的内表面,所述夹固件与所述前壳和/或背壳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将所述塑料件抵压固定在所述背壳的内表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件的一端与所述背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塑料件的长度方向抵压在所述塑料件的底面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呈矩形,所述背壳上的预制孔为长条形的矩形孔,所述预制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背壳的短侧边,且所述预制孔位于所述背壳的底部或顶部位置。
CN 201320200258 2013-04-19 2013-04-19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9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00258 CN203149549U (zh) 2013-04-19 2013-04-19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00258 CN203149549U (zh) 2013-04-19 2013-04-19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9549U true CN203149549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0025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9549U (zh) 2013-04-19 2013-04-19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9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49461U (zh) 一种具有天线与标识一体化天线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CN203150693U (zh) 可防止无线信号屏蔽的一体化天线组件及智能移动终端
CN204790686U (zh) 可附着式计算机
US941308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antenna device
CN104516518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键盘
EP2595241B1 (en) Antenna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309099A (zh) 包括具有弯曲区域的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04281213A (zh) 转轴模块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3149462U (zh) 一种无线信号增强型智能移动终端
CN103853258B (zh) 电子装置
US8659486B2 (en) Computer with antenna
CN104427037A (zh) 一种终端
KR20120041609A (ko) 모바일 단말기의 버튼스위치 조립체
US20080012717A1 (en) Memory device capable of displaying available memory space thereof
CN20479515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149549U (zh) 便于维修替换触摸玻璃组件的智能移动终端
CN202261417U (zh) 外壳及应用该外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1620062B1 (ko) 전자 정보 라벨 태그
CN205104713U (zh) 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09356798U (zh) 一种触控型液晶显示模组
US2020023546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114813B (zh) 尤其适用于推车的电子显示器和显示模块
US20150046740A1 (en)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power level of battery
CN206312091U (zh) 一种On‑Cell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5507635U (zh) 自动控制、数字标牌、销售网点用无风扇小型电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