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28391U - 玻璃液流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液流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28391U
CN203128391U CN 201320124620 CN201320124620U CN203128391U CN 203128391 U CN203128391 U CN 203128391U CN 201320124620 CN201320124620 CN 201320124620 CN 201320124620 U CN201320124620 U CN 201320124620U CN 203128391 U CN203128391 U CN 203128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metal
flashboard
molten glass
flow passag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246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世峯
陈筱丽
王朝晖
粟勇
郭富强
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DGM Glass Co Ltd
Chengdu Guangm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Guangm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Guangm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Guangmi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246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28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28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283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钝化调节闸板开度对玻璃流量影响的玻璃液流道装置。玻璃液流道装置,包括流道、安全闸板、调节闸板和密封材料,在所述流道上设置有挡砖装置,所述挡砖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闸板前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液流道中的调节闸板前端适当位置设置挡砖装置,可以有效钝化调节闸板开度对玻璃液流量的影响;挡砖装置减少了玻璃液在调节闸板前的横截面积,当玻璃液流量稳定时,玻璃液流经调节闸板前的速度相对未设置挡砖装置时显著提高,减少了玻璃液在调节闸板前的停留时间,降低了不均质玻璃液在调节闸板前堆积的可能性,有效改善了调节闸板前玻璃液流动状态,起到了稳定玻璃液液位和流量的作用。

Description

玻璃液流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中的玻璃液流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中承接熔窑与锡槽连接的玻璃液流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玻璃液1在熔窑熔化、澄清、均化后通过与锡槽6前端连接的流道2流入锡槽6,玻璃液1在锡槽6中进行摊平、抛光、拉边机拉薄、冷却后完成平板玻璃的成型,如图1所示,在流道2上设置有安全闸板3、调节闸板4、密封材料5等装置,其中,安全闸板3主要在遇到事故时落下,作为切断玻璃液1的装置;流道2与锡槽6之间的密封由密封材料5完成。调节闸板4主要用于控制玻璃液1进入锡槽6的流量,保持玻璃液1流量稳定,因为流量稳定对于浮法生产线稳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调整很少量的调节闸板4的开度,玻璃流量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出料量越小时这种变化越明显。因此,实际生产时,一般通过闸板升降机构来钝化闸板升降对玻璃流量变化的影响,但这种方式的精确度也十分有限。
在浮法生产中,流道2内的玻璃液1直接与空气接触,形成自由表面,将不可避免地挥发部分成分,如碱金属氧化物、硼氧化物等挥发到流道空气中,挥发物遇顶部或侧壁较冷处时凝聚后聚集。该过程同时将导致玻璃液表层成分与中心玻璃液产生差异,使得两者粘度不相同,在表层形成薄层大粘度玻璃液,该大粘度玻璃液表层在流经调节闸板4时将与表层下的正常玻璃液一起流过,但是由于玻璃液表层粘度大,其流速将比表层以下的玻璃液慢,这会导致大粘度的玻璃液表层在调节闸板4前附近聚集。该聚集过程虽然较缓慢,但是该聚集过程对稳定生产是重大隐患,因为当大粘度玻璃表层聚集在调节闸板4前面时,为了保持玻璃液流量不变,往往需要调节闸板增加开度。当调节闸板开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或是流道温度变化时,聚集的大粘度玻璃将突然挤过调节闸板4进入锡槽6,该玻璃流量对锡槽6将造成较大冲击,容易出现诸如满槽、断板、唇砖断裂等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钝化调节闸板开度对玻璃流量影响的玻璃液流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液流道装置,包括流道、安全闸板、调节闸板和密封材料,在所述流道上设置有挡砖装置,所述挡砖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闸板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挡砖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闸板前端10mm-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挡砖装置采用在挡砖本体外表面包裹一层金属材料包裹层。
进一步的,所述挡砖本体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6*10-6K-1-14*10-6K-1
进一步的,所述挡砖本体采用镁铝尖晶石材质的耐火砖或电熔刚玉砖。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材料包裹层厚度为0.5mm-1.0m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材料包裹层采用铂或铂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在所述挡砖装置的两侧外接线头。
进一步的,所述挡砖装置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玻璃液在此处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挡砖装置在玻璃液中的高度为玻璃液在此处高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玻璃液流道中的调节闸板前端适当位置设置挡砖装置,可以有效钝化调节闸板开度对玻璃液流量的影响;挡砖装置减少了玻璃液在调节闸板前的横截面积,当玻璃液流量稳定时,玻璃液流经调节闸板前的速度相对未设置挡砖装置时显著提高,减少了玻璃液在调节闸板前的停留时间,降低了不均质玻璃液在调节闸板前堆积的可能性,有效改善了调节闸板前玻璃液流动状态,起到了稳定玻璃液液位和流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的流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液流道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砖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表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流道2中设置挡砖装置7,挡砖装置7设置在距离调节闸板4前端(靠近熔窑侧为调节闸板4前端,靠近锡槽6侧为调节闸板4后端)的适当位置,通过实验发现,当挡砖装置7设置在距离调节闸板4前端500mm以上时,挡砖装置7对调节闸板4的开度无影响作用;而当其小于10mm时,由于挡砖装置7与调节闸板4的间距过小,会导致调节闸板4前的玻璃液位明显上涨,要维持未加挡砖装置7前的玻璃流量,需要大幅提高调节闸板4的开度,非常难于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挡砖装置7设置在距离调节闸板4前端10mm-500mm处,最佳为10mm-300mm,更好的距离为10mm-150mm。
挡砖装置7可以采用在挡砖本体外表面包裹一层金属材料包裹层。金属材料包裹层的作用是抵抗玻璃液1对挡砖本体的侵蚀,延长挡砖装置7的使用寿命。考虑到挡砖本体与金属材料包裹层之间的结合间隙,防止两种材料因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鼓包、破裂等问题,因此挡砖装置7的挡砖本体的材料选择与金属材料包裹层热膨胀系数相接近的材质,挡砖本体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选用6*10-6K-1-14*10-6K-1,最佳热膨胀系数为9*10-6K-1-14*10-6K-1。挡砖本体最好是采用镁铝尖晶石材质的耐火砖或电熔刚玉砖。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挡砖装置7的两侧外接线头8,对挡砖装置7通电,通过将金属材料包裹层与电源连接起来,对金属材料包裹层加热,实现对流道2中的玻璃液1进行加热,从而调节玻璃液1在流过调节闸板4前的横向温差,防止玻璃液1中心温度高,流速过快,而两边温度低,流速过慢。
考虑到金属材料包裹层在高温下的性能稳定性与通电加热的需求,金属材料包裹层厚度为0.4mm-2.0mm,最佳厚度为0.5mm-1.0mm,金属材料包裹层可采用耐侵蚀、高温稳定性优良的铂或铂合金材料,如铂、铂铑合金、铂金合金等,其中,铂铑合金材料在耐侵蚀、高温性能方面更加优异,本实用新型选用铂铑合金中的铑含量为5-15%,最佳为8-12%。铂金合金在提高玻璃液1与金属材料包裹层之间的浸润角方面比较有优势,而提高浸润角有助于减小玻璃液1与材料接触时粘附在材料表面的玻璃量,有利于防止玻璃液1在与材料表面接触处形成晶核,产生结晶现象。本实用新型的铂金合金中的金含量为2-12%,最佳含量为5-8%。
挡砖装置7采用嵌入流道2的侧壁砖或嵌入底砖中的方式进行固定,挡砖装置7在玻璃液1中的高度h不高于玻璃液1的高度m,挡砖装置7在玻璃液1中的高度h可以为玻璃液1在此处高度m的0.3-0.75倍,最好为玻璃液1在此处高度m的一半。挡砖装置7的宽度w的选择主要是考虑放入玻璃液1后不会影响玻璃液1在此处的流场分布,实验证明,当挡砖装置7的宽度w小于玻璃液1在此处的高度m时,可能导致玻璃液1在该处的流场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挡砖装置7的宽度w最好大于或等于玻璃液1在此处的高度m。挡砖装置7的长度不小于流道2的内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砖装置7后,通过流量计算公式:Q=V*S,在玻璃液1流量Q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挡砖装置7后,流道2的可通过玻璃液1的截面积S会变小,玻璃液1在调节闸板4前的流动速度V会提高,从而可以减少调节闸板4前不均质玻璃液的聚集量,使玻璃液1的液位更稳定,有利于稳定生产。
通过生产现场对增加挡砖装置7前后的调节闸板4开度与玻璃液流量变化对比发现,在调节闸板4前增加挡砖装置7后,调节闸板4开度对玻璃液流量控制有明显变化,调节闸板4的开度变化对玻璃液流量的影响弱化了,具体结果参见表1,表1对比了增加挡砖装置7前后的调节闸板4的开度对应玻璃液流量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挡砖装置7有利于钝化调节闸板4开度变化对玻璃液流量的影响,以实现调整比较多的调节闸板4的开度时,玻璃流量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的目的;另外,以表1中的调节闸板4开度为横坐标,玻璃液流量为纵坐标画图,也可以看出增加挡砖装置7后的斜率变小,玻璃液流速增大,如图4所示。
表1

Claims (10)

1.玻璃液流道装置,包括流道(2)、安全闸板(3)、调节闸板(4)和密封材料(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2)上设置有挡砖装置(7),所述挡砖装置(7)设置在所述调节闸板(4)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装置(7)设置在所述调节闸板(4)前端10mm-5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装置(7)采用在挡砖本体外表面包裹一层金属材料包裹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本体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6*10-6K-1-14*10-6K-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本体采用镁铝尖晶石材质的耐火砖或电熔刚玉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裹层厚度为0.5mm-1.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裹层采用铂或铂合金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砖装置(7)的两侧外接线头(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装置(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玻璃液(1)在此处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液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装置(7)在玻璃液(1)中的高度为玻璃液(1)在此处高度的一半。
CN 201320124620 2013-03-19 2013-03-19 玻璃液流道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8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4620 CN203128391U (zh) 2013-03-19 2013-03-19 玻璃液流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4620 CN203128391U (zh) 2013-03-19 2013-03-19 玻璃液流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28391U true CN203128391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6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2462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8391U (zh) 2013-03-19 2013-03-19 玻璃液流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283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3017A (zh) * 2013-03-19 2013-05-22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液流道装置
CN116217048A (zh) * 2022-12-29 2023-06-06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3017A (zh) * 2013-03-19 2013-05-22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液流道装置
CN103113017B (zh) * 2013-03-19 2016-03-23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液流道装置
CN116217048A (zh) * 2022-12-29 2023-06-06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流液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0173Y (zh) 大型浮法玻璃熔窑澄清台阶池底结构
CN103080025B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KR101372609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JP5642832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1381195A (zh) 玻璃板生产中熔融玻璃流量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596828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3113017B (zh) 玻璃液流道装置
CN103011580B (zh) 一种高强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方法及其装置
EP3431445B1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bubbling apparatuses of furnace
CN109574473A (zh) 一种平板玻璃厚度调整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795985A (zh) 用于形成玻璃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07989A (zh) 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KR20140095457A (ko) 글래스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글래스 기판 제조 장치
CN1962499A (zh) 平板玻璃、尤其可转变成玻璃陶瓷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
CN203128391U (zh) 玻璃液流道装置
TWI474987B (zh) A molten glass supply device
CN203212450U (zh) 玻璃液导流装置及其玻璃液流道装置
JP2013234108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207862162U (zh) 一种玻璃窑炉熔化池池底
JP6616183B2 (ja)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装置
CN106219943B (zh) 一种生产超白玻璃的池底结构
CN209702546U (zh) 一种用于锡槽的玻璃液流槽
JP5232332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3214162B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强度超薄浮法玻璃的全电熔玻璃熔窑
CN203200156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强度超薄浮法玻璃的全电熔玻璃熔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