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9072U -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 Google Patents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9072U
CN203119072U CN 201320131194 CN201320131194U CN203119072U CN 203119072 U CN203119072 U CN 203119072U CN 201320131194 CN201320131194 CN 201320131194 CN 201320131194 U CN201320131194 U CN 201320131194U CN 203119072 U CN203119072 U CN 203119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bbet joint
line
group
angle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311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中华
徐国强
李申月
叶夏良
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311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9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9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90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外导体上沿电缆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开有若干相同的槽缝组,槽缝组中的相对应的槽缝呈八字排列;每个槽缝组包括相邻的第一槽缝分组和第二槽缝分组,第一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一槽缝,第二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二槽缝,第一槽缝的长度大于第二槽缝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2组相同节距而不同槽孔长度的四八字槽槽孔,使得漏缆在800-2700MHZ频段内的耦合损耗和衰减性能处于一个更为均匀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具体的说是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通信从初始的语音通信和低数据流通信(如普通通话和短信),逐渐转向于高数据流、多媒体化的通信方式,比如手机高速上网、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物联网等。从而诞生了现今的移动通信3G(CDMA800、CDMA2000、WCDMA、TD-SCDMA系统)网络、WLAN、WiFi、4G(LTE系统)网络;系统频段也从800/900MHz→1800MHz→2100MHz→2400MHz→2700MHz,并且在地铁、高铁等大型工程领域的移动通信覆盖中,民用通信系统往往采用多系统接入的方式进行无线覆盖,这就要求我们所选用的漏泄同轴电缆需同时含盖以上诸多频率的诸多系统。 
对于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来说,其使用频段相对较窄,不同于耦合型漏缆可以使用在全频段(注:耦合型漏缆的耦合损耗性能较差,在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逐渐被辐射型漏缆取代)。 
辐射型漏缆要求使用频段涵盖800-2700MHz,可见使用频率最大最小值相差约2倍,即不同信号波长最大相差约2倍,这从而造成各频率的电磁辐射量相差很大。 
因为漏缆耦合损耗和传输衰减成反比的关系,使得低频电磁辐射小、传输损耗小,高频电磁辐射大、传输损耗也大,以至于现有结构漏缆一般都体现出低频耦合损耗性差,高频衰减大的特点。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需要设计出出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专利号为20081021863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每个槽缝组包括四条槽缝,并呈双八字形排列;但其整体辐射性能和衰减性能不是很好,使用频段较窄,不可以权衡800-2700MHZ各频段性能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通过设计2组相同节距而不同槽孔长度的四八字槽槽孔,使得漏缆在800-2700MHZ频段内的耦合损耗和衰减性能处于一个更为均匀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外导体上沿电缆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开有若干相同的槽缝组,槽缝组中的相对应的槽缝呈八字排列;每个槽缝组包括相邻的第一槽缝分组和第二槽缝分组,第一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一槽缝,第二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二槽缝,第一槽缝的长度大于第二槽缝的长度;第一槽缝分组的8条第一槽缝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于A组的4条平行的第一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a为5°-45°,另外位于B组的4条平行的第一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b为135°-175°,夹角a和夹角b互补;第二槽缝分组的8条第二槽缝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于C组的4条平行的第二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c为5°-45°,另外位于D组的4条平行的第二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d为135°-175°,夹角c和夹角a的度数相同,夹角d和夹角b的度数相同;在相邻的两个槽缝组中,相对应的两条槽缝间的间距为P为480-560mm;第一槽缝分组与第二槽缝分组的间距、第一槽缝分组中A组与B组的间距以及第二槽缝分组中C组与D组的间距都为D1=P/8;A组、B组、C组和D组中的相邻平行槽缝的间距都为D3=P/24;第一槽缝分组与第二槽缝分组中相对应的两条槽缝间的间距为D2=P/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形状由两侧平行的直线和两端连接两平行直线的半圆弧构成,半圆弧的直径为两侧平行的直线的间距,第一槽缝的长度L1为25-30mm,第二槽缝的长度L2为20-24mm,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长度为其两端半圆弧的一条外切线之间的距离,外切线为与两平行直线垂直的那条切线。
前述的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宽度L3相同(L3=2R),宽度L3为3-7mm,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宽度为两侧平行的直线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⑴采用四八字槽结构,整体辐射性能和衰减性能更好;⑵使用频段更宽,可以使漏缆使用频段达到2700MHz,涵盖所有民用通信网络;⑶可以权衡800-2700MHZ各频段性能指标,使得漏缆在整个800-2700MHZ频段内的耦合损耗和衰减性能处于一个更为均匀较为理想的范围内,可以使得漏缆耦合损耗处于62-68dB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3和护套4,外导体3上沿电缆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开有若干相同的槽缝组9,槽缝组9中的相对应的槽缝呈八字排列;每个槽缝组9包括相邻的第一槽缝分组5和第二槽缝分组6,第一槽缝分组5包括8条相同的第一槽缝7,第二槽缝分组6包括8条相同的第二槽缝8,第一槽缝7的长度大于第二槽缝8的长度;外导体3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槽缝分组5的8条第一槽缝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于A组的4条平行的第一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a为5°-45°,另外位于B组的4条平行的第一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b为135°-175°,夹角a和夹角b互补;第二槽缝分组6的8条第二槽缝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于C组的4条平行的第二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c为5°-45°,另外位于D组的4条平行的第二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d为135°-175°,夹角c和夹角a的度数相同,夹角d和夹角b的度数相同。在相邻的两个槽缝组9中,相对应的两条槽缝间的间距为P为480-560mm;第一槽缝分组与第二槽缝分组的间距、第一槽缝分组中A组与B组的间距以及第二槽缝分组中C组与D组的间距都为D1=P/8;A组、B组、C组和D组中的相邻平行槽缝的间距都为D3=P/24;第一槽缝分组与第二槽缝分组中相对应的两条槽缝间的间距为D2=P/2。
第一槽缝7和第二槽缝8的形状相同,由两侧平行的直线和两端连接两平行直线的半圆弧构成,半圆弧的直径为两侧平行的直线的间距,第一槽缝的长度L1为25-30mm,第二槽缝的长度L2为20-24mm,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长度为其两端半圆弧的一条外切线之间的距离,外切线为与两平行直线垂直的那条切线。第一槽缝7和第二槽缝8的宽度为两侧平行的直线的间距,第一槽缝7和第二槽缝8的宽度相同,宽度即为半圆弧的直径L3(L3=2R),宽度L3为3-7mm。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所述外导体上沿电缆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开有若干相同的槽缝组,槽缝组中的相对应的槽缝呈八字排列;其特征在于:
每个槽缝组包括相邻的第一槽缝分组和第二槽缝分组,所述第一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一槽缝,所述第二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二槽缝,所述第一槽缝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槽缝的长度;
所述第一槽缝分组的8条第一槽缝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于A组的4条平行的第一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a为5°-45°,另外位于B组的4条平行的第一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b为135°-175°,夹角a和夹角b互补;所述第二槽缝分组的8条第二槽缝呈四八字形排列,其中位于C组的4条平行的第二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c为5°-45°,另外位于D组的4条平行的第二槽缝与电缆轴线的夹角d为135°-175°,夹角c和夹角a的度数相同,夹角d和夹角b的度数相同;
在相邻的两个槽缝组中,相对应的两条槽缝间的间距P为480-560mm;所述第一槽缝分组与第二槽缝分组的间距、所述第一槽缝分组中A组与B组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槽缝分组中C组与D组的间距都为D1=P/8;所述A组、B组、C组和D组中的相邻平行槽缝的间距都为D3=P/24;所述第一槽缝分组与第二槽缝分组中相对应的两条槽缝间的间距为D2=P/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形状由两侧平行的直线和两端连接两平行直线的半圆弧构成,所述半圆弧的直径为所述两侧平行的直线的间距,所述第一槽缝的长度L1为25-30mm,所述第二槽缝的长度L2为20-24mm,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长度为其两端半圆弧的一条外切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外切线为与两平行直线垂直的那条切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宽度L3相同,所述宽度L3为3-7mm,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宽度为所述两侧平行的直线的间距。
CN 201320131194 2013-03-21 2013-03-21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9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31194 CN203119072U (zh) 2013-03-21 2013-03-21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31194 CN203119072U (zh) 2013-03-21 2013-03-21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9072U true CN203119072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3119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9072U (zh) 2013-03-21 2013-03-21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190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591A (zh) * 2013-03-21 2013-06-12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CN108390155A (zh) * 2018-04-10 2018-08-10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113410646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591A (zh) * 2013-03-21 2013-06-12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CN103151591B (zh) * 2013-03-21 2015-09-16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CN108390155A (zh) * 2018-04-10 2018-08-10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108390155B (zh) * 2018-04-10 2024-05-07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113410646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1591B (zh) 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CN106329151A (zh) 一种天线阵列和网络设备
CN108390155B (zh) 一种广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203119072U (zh) 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WO2020029341A1 (zh) 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
CN101587978A (zh) 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210430117U (zh) 一种综合损耗均衡的漏泄同轴电缆
SG189459A1 (e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CN203690464U (zh) 一种宽频率、使用范围内无谐振点的漏泄同轴电缆
CN203013399U (zh) 一种ptfe绝缘同轴电缆
CN203433831U (zh) 一种超柔耐高温射频电缆
CN102683783A (zh) 低损耗辐射型泄漏同轴电缆
CN207282729U (zh) 一种双极化漏泄同轴电缆
CN205140595U (zh) 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
CN112928416B (zh) 一种缺陷地式金属圆波导
CN208862189U (zh) 一种5g通信用波导漏缆
CN202454695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
CN208706322U (zh) 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
CN205282616U (zh) 一种多通道邻接型大功率螺旋多工器
CN204884606U (zh) 4g网络用超高频、超高带宽通信电缆
CN201149792Y (zh)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CN204348878U (zh) 平行外导线栅型漏缆
CN109599678A (zh) 一种5g通信用波导漏缆
CN202167291U (zh)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CN206022585U (zh) 半导电护套漏泄平行同轴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