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9906U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槽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49906U CN203049906U CN 201220363361 CN201220363361U CN203049906U CN 203049906 U CN203049906 U CN 203049906U CN 201220363361 CN201220363361 CN 201220363361 CN 201220363361 U CN201220363361 U CN 201220363361U CN 203049906 U CN203049906 U CN 2030499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groove
- plate
- vertical
- vertical rib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槽形板,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所述预制槽形板的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本实用新型将提高建筑结构的工业化水平,节省资源,可应用于各种墙体、楼板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槽形板。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现场制作多,湿作业多,有大量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中间环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从业人员素质、施工现场环境等对质量影响很大,带来建筑性能、质量和耐久性等问题。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在工厂里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
预制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间存在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接缝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一般是薄弱环节,影响了受力性能,而且易于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槽形板是一种梁板结合的构件,预制槽形板之间的连接是结构的薄弱环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建筑结构的工业化水平,解决预制槽形板间接缝连接薄弱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槽形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制槽型板可显著改善结构中预制槽形板间的整体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板一侧或两侧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所述纵肋内至少开有一个纵向贯穿孔洞,孔洞截面为圆形、矩形等。
所述预制槽形板内设置包括多根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组成的钢筋骨架,纵肋内的钢筋骨架还包括多个横向箍筋。
所述预制槽形板的横向凹槽部位预埋钢筋,外露部分为U形或L形或其他形状;预埋钢筋布置在纵肋顶部或底部。
所述横向凹槽在纵肋上侧或下侧板面保留混凝土。
所述预制槽形预制板纵肋内设置横向孔洞,所述横向孔洞布置在横向凹槽处,或者布置在横向凹槽之间的突起处;横向孔洞连通部分或者全部纵向孔洞,或者贯通纵肋。
所述槽形板纵肋上的外侧纵向贯穿孔洞外侧边开口,即当采用矩形孔时孔外侧面与纵肋外侧面重合;采用圆孔时,纵肋外侧面为圆孔割线面;所述纵肋内的箍筋不被截断;。
所述预制槽形板板面设置结合钢筋等增加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性能的构造措施。
所述预制槽形板纵肋采用L形梁或倒L形梁,所述横向凹槽设置在L形梁的挑出部分,与纵向贯穿孔洞相交。
所述预制槽形板纵肋上设置连通纵向孔洞的板面孔洞,仅在上表面开孔,不贯穿下表面。
所述预制槽形板设置端肋或横肋,或者同时设置端肋和横肋。
所述预制槽形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或者采用轻质混凝土;也可以纵肋采用普通混凝土,其他部分采用轻质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制槽形板可用于楼板、屋面板、管道顶板或底板、坑道顶板或底板以及其他水平受力构件;可用于墙体等竖向构件,例如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墙体、地下室墙体、储料池侧壁、挡土墙、坑道墙体、管道墙体等;还可用做竖向构件和填充构件的组合体,即纵肋作为竖向承重构件,纵肋间的部分作为填充构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制槽形板还可以作为水平受力构件的施工模板,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结构;或者两列预制槽形板组合在一起,作为竖向构件的施工模板形成叠合竖向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
图2-1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2-2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内有两个孔洞。
图4-1是图3中的C-C剖视图。
图4-2是图3中的D-D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底部预埋钢筋。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顶部预埋钢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横向凹槽在纵肋下侧板面保留混凝土。
图8-1是图7中的E-E剖视图。
图8-2是图7中的F-F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横向凹槽在纵肋上侧板面保留混凝土。
图10-1是图9中的G-G剖视图。
图10-2是图9中的H-H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外侧突起处设置横向孔洞。
图12-1是图11中的I-I剖视图。
图12-2是图11中的J-J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外侧突起处设置贯通横向孔洞。
图14-1是图13中的I-I剖视图。
图14-2是图13中的J-J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横向孔洞连通部分纵向孔洞。
图16-1是图15中的K-K剖视图。
图16-2是图15中的L-L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横向凹槽处设置横向孔洞。
图18-1是图17中的M-M剖视图。
图18-2是图17中的N-N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向孔洞为矩形孔。
图20-1是图19中的O-O剖视图。
图20-2是图19中的P-P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向孔洞为矩形孔,纵向孔洞外侧边开口。
图22-1是图21中的Q-Q剖视图。
图22-2是图21中的R-R剖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向孔洞为圆孔,纵向孔洞外侧边开口。
图24-1是图23中的S-S剖视图。
图24-2是图23中的T-T剖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板面设置结合钢筋。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为L形梁。
图27-1是图26中的U-U剖视图。
图27-2是图26中的V-V剖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为倒L形梁。
图29-1是图28中的W-W剖视图。
图29-2是图28中的X-X剖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一侧纵肋设置横向凹槽。
图31-1是图30中的Y-Y剖视图。
图31-2是图30中的Z-Z剖视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设置有端肋。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设置有横肋。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设置有端肋和横肋。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纵肋上设置连通纵向孔洞的板面孔洞。
图36-1是图35中的AA-AA剖视图。
图36-2是图35中的AB-A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1和图2-2所示,预制槽形板11的纵肋内至少开有一个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14,纵向孔洞的直径一般为60mm至400mm之间(一般情况下,纵向孔洞的直径为纵肋截面高度或宽度减去60mm);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1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的深度一般为外侧纵向孔洞的中心到纵肋侧边的距离;横向凹槽12与突起13交错布置。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预制槽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生产场地上布置预制槽形板的模板,布置钢筋网;其中槽形板两端的顶模上有预留孔,预留孔的直径与钢管内模的外径相同;纵肋的侧模每间隔一定距离向内凹,凹进部分端部与钢管内模贴合在一起;2)在纵肋内布置用于制作纵向贯穿孔洞的钢管内模,钢管内模穿过槽形板顶模的预留孔和纵肋钢筋网的中间;3)在模板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硬化之前,抽出钢管内模,形成纵向贯穿孔洞;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拆除模板,形成预制槽形板。
所述预制槽形板还可采用现有槽形板的生产工艺制作,即按照现有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有纵向贯穿孔洞的槽形板,用切割锯在纵向边缘开出凹槽,凹槽与至少一个纵向贯穿孔洞相交,形成所述预制槽形板。
所述预制槽形板的纵向孔洞还可以采用预埋波纹管等方法制作。
按照上述类似的方法可以制作出以下类型的预制槽形板。
图3、图4-1和图4-2为纵肋内有一个以上纵向贯穿孔洞的预制槽形板;所述预制槽形板31的纵肋内开有两个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3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32,与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32与突起33交错布置。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5、图6分别为横向凹槽部位预埋钢筋的预制槽形板,图5为纵肋底部预埋钢筋,图6为纵肋顶部预埋钢筋。以图5为例,预制槽形板51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5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5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52与突起53交错布置;在纵肋底部预埋钢筋55,外露部分为U形。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7、图8-1和图8-2为纵肋下侧板面保留混凝土的预制槽形板,图9、图10-1和图10-2为纵肋上侧板面保留混凝土的预制槽形板。以图7、图8为例,预制槽形板71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7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7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72与突起73交错布置;在纵肋下侧板面,横向凹槽位置保留混凝土板75,混凝土板75外缘与纵肋外缘平齐;或者混凝土板75外缘伸出纵肋外缘,与纵肋下侧伸出的混凝土板外缘平齐。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11、图12-1和图12-2为纵肋上设置横向孔洞的预制槽形板。预制槽形板111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11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11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112与突起113交错布置;在纵肋的突起113设置横向孔洞115,与外侧贯穿孔洞连通,横向孔洞可为圆形孔、矩形孔等。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13、图14-1和图14-2为纵肋上设置横向孔洞的预制槽形板,横向孔洞贯穿纵肋。预制槽形板131纵肋内至少开有一个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13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13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132与突起133交错布置;在纵肋的突起133设置贯通纵肋的横向孔洞135。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15、图16-1和图16-2为纵肋上设置横向孔洞的预制槽形板,预制槽形板151纵肋内开有两个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15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15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152与突起153交错布置;在纵肋的突起153设置横向孔洞155,与纵肋外侧纵向孔洞连通。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17、图18-1和图18-2为纵肋上设置横向孔洞的预制槽形板,横向孔洞贯穿纵肋。预制槽形板171纵肋内至少开有一个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17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17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172与突起173交错布置;在横向凹槽173处设置贯通纵肋的横向孔洞175。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19、图20-1和图20-2为设置矩形纵向贯穿孔洞的预制槽形板,预制槽形板191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矩形纵向贯穿孔洞19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19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192与突起193交错布置。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21、图22-1、图22-2和图23、图24-1、图24-1分别为外侧纵向贯穿孔洞外侧边开口的预制槽形板,当采用矩形孔时,如图21、图22-1和图22-2,纵向贯穿孔洞214外侧面与纵肋外侧面重合,纵肋的箍筋215不被截断。采用圆孔时,如图23、图24-1和图24-2,纵肋外侧面为纵向贯穿孔洞234的割线面,纵肋的箍筋235不被截断。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25是板面设置结合钢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预制槽形板251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25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25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252与突起253交错布置;在预制槽形板的板面设置结合钢筋255。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26、图27-1和图27-2为纵肋采用L形梁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图28、图29-1和图29-2为纵肋采用倒L形梁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所述L形梁265或倒L形285的挑出部分设置纵向贯穿孔洞和横向凹槽,横向凹槽与纵向贯穿孔洞相交。预制槽型板的纵肋还可可采用T形梁。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30、图31-1和图31-2为一侧纵肋设置横向凹槽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预制槽形板301的一侧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30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30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302与突起303交错布置。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32为设置端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321为预制槽形板,322为横向凹槽,323为纵肋侧边突起,324为纵向贯穿孔洞,325为端肋。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33为设置横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331为预制槽形板,332为横向凹槽,333为纵肋侧边突起,334为纵向贯穿孔洞,335为横肋。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34是为设置端肋和横肋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341为预制槽形板,342为横向凹槽,343为纵肋侧边突起,344为纵向贯穿孔洞,345为端肋,346为横肋。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图35、图36-1和图36-2为设有板面孔洞的预制槽形板示意图,板面孔洞连通纵向孔洞,不贯穿下表面。预制槽形板351的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354,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352,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横向凹槽352与突起353交错布置;纵肋上部设置连通纵向贯穿孔洞的板面孔洞355,不贯通下表面。预制槽形板上还设置安装吊环(图中未示出)。
Claims (13)
1.一种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板的纵肋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纵肋外侧设置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外侧纵向贯穿孔洞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预制槽形板内的钢筋包括多根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纵肋内的钢筋还包括多个横向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的横向凹槽部位设置有预埋钢筋,外露部分为U形或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在纵肋上侧或下侧板面保留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纵肋内设置横向孔洞,所述横向孔洞连通纵向孔洞或贯通纵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上的外侧纵向贯穿孔洞外侧边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纵肋为L形或倒L形梁;所述横向凹槽设置在L形梁的挑出部分,与纵向贯穿孔洞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纵肋上设置连通纵向孔洞的板面孔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设置端肋或横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板面设置结合钢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采用普通混凝土。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采用轻质混凝土。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预制槽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槽形板纵肋采用普通混凝土,其他部分采用轻质混凝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63361 CN203049906U (zh) | 2012-07-26 | 2012-07-26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63361 CN203049906U (zh) | 2012-07-26 | 2012-07-26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49906U true CN203049906U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8732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6336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9906U (zh) | 2012-07-26 | 2012-07-26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4990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2891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CN105908888A (zh) * | 2015-05-28 | 2016-08-31 | 张波 | 一种阳台、厨房、卫生间降板构件和施工方法 |
US10081942B2 (en) | 2014-08-04 | 2018-09-25 | Svein Berg Holding As | Building element, a building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ch build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for joining such a building element and a support element |
-
2012
- 2012-07-26 CN CN 201220363361 patent/CN2030499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2891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CN103572891B (zh) * | 2012-07-26 | 2015-11-25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US10081942B2 (en) | 2014-08-04 | 2018-09-25 | Svein Berg Holding As | Building element, a building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ch build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for joining such a building element and a support element |
CN105908888A (zh) * | 2015-05-28 | 2016-08-31 | 张波 | 一种阳台、厨房、卫生间降板构件和施工方法 |
CN105908888B (zh) * | 2015-05-28 | 2018-04-13 | 张波 | 一种阳台、厨房、卫生间降板构件和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51097B1 (ko) | 지하구조물의 슬래브 및 합벽 구조물과 시공 방법, 그리고 받침브라켓 | |
CN208473116U (zh) |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腹板开洞梁 | |
CN102635197A (zh) | 一种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452228U (zh) |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 |
CN103572840A (zh) | 槽键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 |
CN103572873A (zh) | 装配整体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818801A (zh) | 一种预制型钢钢筋混凝土梁、柱及制造方法 | |
CN105143570A (zh) |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864854A (zh) | L型预制混凝土墙体连接节点 | |
CN203049906U (zh)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
CN103628616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及制作方法 | |
CN202672351U (zh) | 槽键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 | |
CN202831249U (zh) | 暗柱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 | |
CN105484403A (zh) | 装配式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及其建造方法 | |
CN113356370A (zh) | 剪力墙及框架柱与混凝土梁牛腿互锚连接施工方法 | |
CN202850192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 | |
CN203096923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 | |
CN108867885A (zh) | 预制柱与一体预制梁板的阻尼耗能装配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572891B (zh)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
CN210976328U (zh) | 一种可装配化施工的二次结构 | |
CN103806537B (zh) | 暗柱式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方法 | |
CN103741809A (zh) | 暗柱式预制构件连接方法 | |
CN205134664U (zh) | 一种用于钢梁的上下双层混凝土板结构 | |
CN216810424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免支模砌块墙体圈梁及构造柱结构 | |
CN202767349U (zh) | 一种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25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