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6474U -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6474U
CN203046474U CN 201320034637 CN201320034637U CN203046474U CN 203046474 U CN203046474 U CN 203046474U CN 201320034637 CN201320034637 CN 201320034637 CN 201320034637 U CN201320034637 U CN 201320034637U CN 203046474 U CN203046474 U CN 203046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disk
station
laser
smart card
sign ind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346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开来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gse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gse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gse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346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6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6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64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包括同步输送机构以及转盘,其中,所述转盘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夹住智能卡的卡槽,每个卡槽形成一个工位,在转盘的上方设置激光打码机;位于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与同步输送机构上的一个工位重合,形成重叠工位;所述的转盘为两个,并列设在同步输送机构上。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打码设备中两个转盘组合在一起确保了激光打码的速度与同步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一致,并且获得了两倍于现有的激光打码时间,解决了现有卡面信息量大的智能卡生产中卡面信息量大和生产效率高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的制造设备,具体涉及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背景技术
在智能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向智能卡的卡面上打上文字或数字信息,例如,卡号、持卡人姓名等,该工作通常由激光打码机通过激光打码实现。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转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多个用于夹住智能卡的卡槽,每个卡槽形成一个工位,在转盘的上方设置激光打码机;工作时,转盘按一定的频率间歇性地转动,与此同时同步输送机构也按相同的频率在转盘的下方输送待打码的智能卡;转盘每转动一个工位,输送机构将转盘中位于最下方的工位内的一张智能卡取出,同时将一张新的智能卡送入该工位;位于转盘最上方的工位中的智能卡接受激光打码机的打码,其打码的时间为转盘两次转动之间的停留时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卡表面所需要记录(卡面信息)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相应地激光打码的时间也要增加,这就要降低转盘转动的频率,以获得更多的激光打码时间,但显然降低了生产效率;如果需要确保生产效率,那么就无法生产卡面信息量大的智能卡。因此提高激光打码的生产效率同时确保有足够长的激光打码时间在智能卡的生产领域显得日益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激光打码的生产效率同时确保有足够长的激光打码时间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智能卡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并列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转盘,在每一转盘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卡槽,每个卡槽形成一个工位,位于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与同步输送机构上的一个工位重合;在同步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两个转盘分别为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 
工作时,同步输送机构的输送频率是转盘转动频率的两倍,即同步输送机构每移动两个工位,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具体地: 
第一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后,同步输送机构先移动一个工位,将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已打码卡移出,并将另一张待打码的空卡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接着同步输送机构再移动一个工位,将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空卡移出并送入另一张空卡;然后第一转盘再转动一个工位,将位于最下方的工位中的空卡带起,同时将另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如此循环地工作; 
第二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后,同步输送机构先移动一个工位,将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已打码卡移出,并将下一张已在第一转盘中完成打码的已打码卡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接着同步输送机构再移动一个工位,将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已打码卡移出并送入一张空卡;然后第二转盘再转动一个工位,将位于最下方的工位中的空卡带起,同时将另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如此循环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转动,亦即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时转动,或同时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具有偶数个工位。具体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具有4个工位,按以下步骤工 作: 
(1)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时将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此时从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6张智能卡中,假设分别是已打码卡Y13、空卡N12、已打码卡Y11、空卡N10、已打码卡Y9以及已打码卡Y8; 
(2)接着同步输送机构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工位中的已打码卡Y13和已打码卡Y8移出,同时将空卡N21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将已打码卡Y9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3)接着同步输送机构再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空卡N21和已打码卡Y9移出,同时将空卡N22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将空卡N10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4)然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时转动,分别将空卡N22和空卡N10带起,并分别将下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 
(5)不断地重复步骤(1)~(4),连续地对智能卡进行激光打码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异步转动,亦即第一转盘转动时,第二转盘处于静止状态,而第二转盘转动时,第一转盘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具有奇数个工位。具体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具有3个工位,按以下步骤工作: 
(1)第一转盘将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此时从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5张智能卡中,假设分别是已打码卡Y12、空卡N11、已打码卡Y10、空卡N9以及已打码卡Y8; 
(2)接着同步输送机构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已打码卡Y12和已打码卡Y8移出,同时将空卡N20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将空卡N9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3)接着第二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将空卡N9带起,同时将已打码卡Y7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 
(4)接着同步输送机构再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空卡N20和已打码卡Y7移出,同时将空卡N21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将已打码卡Y10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5)接着第一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将空卡N21带起,同时将下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 
(6)不断地重复步骤(1)~(5),连续地对智能卡进行激光打码工作。 
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输送机构以及转盘,其中,所述转盘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夹住智能卡的卡槽,每个卡槽形成一个工位,在转盘的上方设置激光打码机;位于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与同步输送机构上的一个工位重合,形成重叠工位;所述的转盘为两个,并列设在同步输送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激光打码机的激光头正对于转盘最顶部的工位上的智能卡。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盘的最顶部的工位的上部设有用于防止打码时激光外泄的激光护罩。具体地,所述的激光护罩为上部开口的矩形框体,该矩形框体的后侧面上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与用于将激光打码所产生的烟雾抽走的抽气管道连接,该抽气管道与净化 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位于每个转盘的前侧的同步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将智能卡需要打码的卡面翻转到合适朝向的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具有2~4个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重叠工位中,卡槽的进卡方向与同步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并与转盘的转动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中,由于采用了两个转盘,每个转盘的转动频率为同步输送机构移动频率的一半,即同步输送机构每移动一个工位,转盘才转动一个工位,获得了两倍于现有技术的打码时间,亦即既能确保生产效率不变,同时获得了接近两倍的激光打码时间,顺利解决了现有卡面信息量大的智能卡生产中卡面信息量大和生产效率高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原理图,图中上方的两个圆盘结构分别为两个转盘的A向和B向视图。 
图2a至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中的标记中,“Y”表示已打码卡,“N”表示待打码的空卡,下同。 
图3a至图3d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4a至图4e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 
图6为图5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通过在智能卡1的同步输送机构4上并列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转盘2来实现,在每一转盘2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夹住智能卡的卡槽3,每个卡槽3形成一个工位,位于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与同步输送机构4上的一个工位重合,亦即同步输送机构4可将智能卡1送入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中;如图1所示,假设每个转盘2上设置8个卡槽3,形成8个工位,依次为G1~G8。在同步输送机构4的输送方向上,两个转盘2分别为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工作时,同步输送机构4的输送频率是转盘2转动频率的两倍,即同步输送机构4每移动两个工位,转盘2转动一个工位。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激光打码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转动,亦即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时转动,或同时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4上具有4个工位。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参见图2a,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时将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此时,假设位于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为G1,其余工位G2~G8按逆时针依次排列,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6张智能卡1中,假设依次是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和已打码卡,分别称之为已打码卡Y13、空卡N12、已打码卡Y11、空卡N10、已打码卡Y9以及已打码卡Y8,第二转盘上工位G2~G8中的智能卡1依次为空卡N1、N2、N3、N4以及已打码卡Y5、Y6、Y7,第一转盘上工位G2~G8中的智能卡1依次为 空卡N14、N15、N16、N17以及已打码卡Y18、Y19、Y20(上述名称中,Y表示已打码卡,N表示空卡,下同); 
(2)参见图2b,接着同步输送机构4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工位G1中的已打码卡Y13和已打码卡Y8移出,同时将空卡N21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将已打码卡Y9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3)参见图2c,接着同步输送机构4再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G1中的空卡N21和已打码卡Y9移出,同时将空卡N22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将空卡N10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4)参见图2d,然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时转动,分别将空卡N22和空卡N10带起,同时分别将下一张位于G8工位中的已打码卡Y7和已打码卡Y20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此时,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6张智能卡1中,依次是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和已打码卡,恢复到步骤(1)中的排列情况;上述两转盘2在两次转动之间的时间内,位于转盘2最顶部的工位G5中的空卡N4和N17完成了激光打码工作,因此图2d中将它们的名称相应地改成Y4和Y17。 
(5)不断地重复1步骤(1)~(4),连续地对智能卡1进行激光打码工作。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4上具有2个工位。对应于实施例的步骤(1),本实施例中,从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4张智能卡1中,依次是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和已打码卡。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与实 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减少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工位数,但都保持为偶数个;此外,还可以是其他的偶数个,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工位数的选择以便于布置各部件为宜,过少,难以布置各部件,过多,则导致生产线较长,占据空间大。 
实施例3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异步转动,亦即第一转盘转动时,第二转盘处于静止状态,而第二转盘转动时,第一转盘处于静止状态;并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4上具有3个工位。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参见图4a,第一转盘将一张已打码卡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此时,假设位于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为G1,其余工位G2~G8按逆时针依次排列,从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5张智能卡1中,假设依次是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空卡和已打码卡,分别称之为已打码卡Y12、空卡N11、已打码卡Y10、空卡N9以及已打码卡Y8;第二转盘上工位G2~G8中的智能卡1依次为空卡N1、N2、N3、N4以及已打码卡Y5、Y6、Y7,第一转盘上工位G2~G8中的智能卡1依次为空卡N13、N14、N15、N16以及已打码卡Y17、Y18、Y19; 
(2)参见图4b,接着同步输送机构4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G1中的已打码卡Y12和已打码卡Y8移出,同时将空卡N20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G1中、将空卡N9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G1中; 
(3)参见图4c,接着第二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将空卡N9带起,同时将第已打码卡Y7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转动后,第二转盘工位G5中的空卡N4 完成激光打码工作,其名称相应地修改为Y4; 
(4)参见图4d,接着同步输送机构4再移动一个工位,分别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的空卡N20和已打码卡Y7移出,同时将空卡N21送入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G1中、将已打码卡Y10送入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中; 
(5)参见图e,接着第一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将空卡N21带起,同时将下一张已打码卡Y19转动至最下方的工位中,转动后,第一转盘工位G5中的空卡N16完成激光打码工作,其名称相应地修改为Y16;此时,第一转盘最下方的工位至第二转盘最下方的工位的5张智能卡1中,依次是已打码卡、空卡、已打码卡、空卡和已写,恢复到步骤(1)中的排列情况; 
(6)不断地重复步骤(1)~(5),连续地对智能卡1进行激光打码工作。 
参见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实现上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主要由同步输送机构4、转盘2以及设在转盘2上的卡槽3构成。其中,所述同步输送机构4由同步带、设在同步带上的拨齿以及动力装置构成,所述拨齿两个为一组,每一组拨齿内放置一张智能卡1,形成一个工位;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同步带作间歇式移动,将智能卡1按每次移动一个工位的形式向前输送。所述转盘2为两个,每个转盘2的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有8个卡槽3,与每个卡槽3对应的部位形成一个工位。所述两个转盘2并列设在同步输送机构4上,其中,位于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与同步输送机构4中的一个工位重叠,形成重叠工位,该重叠工位中,卡槽3的进卡方向与同步输送机构4的输送方向相同,并与转盘2的转动方向垂直,同步输送机构4可将智能卡1送入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中,同时也可将转盘2最下方的工位中的智能卡1移出。每个转盘2的正上方设有一个激光打码机5,该激光打码机5的激光头正对于位 于转盘2最顶部的工位上的智能卡1。每个转盘2的最顶部的工位的外侧设有激光护罩6,该激光护罩6为一上部开口的矩形框体,其作用在于防止打码时激光外泄;所述矩形框体的后侧面上设有排气孔6-1,该排气孔6-1与用于将激光打码所产生的烟雾抽走的抽气管道连接,该抽气管道与净化器连接,通过该净化器将排出的废弃处理成符合环保的正常空气。此外,位于每个转盘2的前侧的同步输送机构4上设有用于将智能卡1需要打码的卡面翻转到合适朝向的翻转机构,通过该翻转机构控制智能卡打码正反面方向或实现正反两面同时打码;该翻转机构7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翻转机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实施。 
在同步输送机构4的输送方向上,两个转盘2分别为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4上具有2个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增加转盘的数量,并使得每个转盘间断性地从同步输送机构工位上的智能卡中取空卡,具体地,转盘数为两个时,隔一个工位取一张空卡,获得接近于现有技术中两倍的激光打码时间,同理,假如转盘数扩展为3个,那么每转盘只要隔两个工位取一张空卡,则可以获得接近于现有技术中三倍的激光打码时间,如此类推,转盘数量还可以更多,这些进一步扩展的方案应该理解为与本实用新型等同的技术方案,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该设计原理不仅可用于智能卡激光打码,也可用于其他卡面信息处理,如印码、凹凸字打码等应用,还可以用于对智能卡的信息写入,均可解决现有大信息量智能卡生产中信息量大和生产效率高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包括同步输送机构以及转盘,其中,所述转盘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用于夹住智能卡的卡槽,每个卡槽形成一个工位,在转盘的上方设置激光打码机;位于转盘最下方的工位与同步输送机构上的一个工位重合,形成重叠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为两个,并列设在同步输送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打码机的激光头正对于转盘最顶部的工位上的智能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最顶部的工位的上部设有用于防止打码时激光外泄的激光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护罩为上部开口的矩形框体,该矩形框体的后侧面上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与用于将激光打码所产生的烟雾抽走的抽气管道连接,该抽气管道与净化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个转盘的前侧的同步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将智能卡需要打码的卡面翻转到合适朝向的翻转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同步输送机构上具有2~4个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叠工位中,卡槽的进卡方向与同步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并与转盘的转动方向垂直。
CN 201320034637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6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4637 CN203046474U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4637 CN203046474U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6474U true CN203046474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2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3463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6474U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64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112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沈阳友联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ic卡卡面信息打标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CN104463049B (zh) * 2014-12-21 2017-06-23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写芯片装置的进卡定位机构和进卡定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049B (zh) * 2014-12-21 2017-06-23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写芯片装置的进卡定位机构和进卡定位方法
CN106271121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沈阳友联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ic卡卡面信息打标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CN106271121B (zh) * 2016-08-31 2018-02-09 沈阳友联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ic卡卡面信息打标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7283A (zh)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方法及设备
CN203046474U (zh) 一种智能卡的激光打码设备
US2845609A (en) Methods of recor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JP2009545226A5 (zh)
CN1783219A (zh) 一种伺服写头
ES8405184A1 (es) Un metodo de registrar una senal de informacion binaria sobre un portador de registro.
SE403841B (sv) Anordning for avkodning av digitala data som upptecknats i form av diagonala render pa ett magnetband varvid de upptecknade data innefatta periodvis upptredande synkroniseringsbitmonster
US2302002A (en) Record controlled perforating machine
US2325941A (en) Statistical machine
CN103077363B (zh) 一种智能卡的写卡方法及设备
DE1948142B2 (de) Adressiereinrichtung für einen bewegbaren Speicher, insbesondere Speicherplatte
JPS5419320A (en) Copying machine of electrostatic recording type
CN105080852B (zh) 一种稀土合金棒料残缺自动投影分选装置
CN205008250U (zh) 一种稀土合金棒料残缺自动投影分选装置
CN102592005A (zh) 一种单线图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201424A (zh) 电路板的喷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209580867U (zh) 瓶盖双面打码装置
CN1074564C (zh) 记录与再现系统中快速传送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US3121216A (en) Quick access reference data file
CN109656101A (zh) 一种数字微镜倾斜扫描的数据处理方法
US2224764A (en) Data reproducing machine
US3221301A (en) Apparatus for recognition and recording of text matter
US2272366A (en) Control element for statistical machines
DK135558B (da) Apparat til aflæsning af en registreringsbærer, hvorpå information er registreret i mindst et spor.
CN208848614U (zh) 一种六盘位转笼型光子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tissue culture building, No. 500, Guang 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China (3)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MINGSEN MECH.&ELEC.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50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No. 87 ban 1 floor,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Mingsen Mech. & Elec. Equip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