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4707U -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4707U
CN203044707U CN 201220684881 CN201220684881U CN203044707U CN 203044707 U CN203044707 U CN 203044707U CN 201220684881 CN201220684881 CN 201220684881 CN 201220684881 U CN201220684881 U CN 201220684881U CN 203044707 U CN203044707 U CN 203044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fill
fuel tank
conduction oi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848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廉国营
陈道君
孙文浩
朱哲新
杨万超
赵维
吕欣
蒋道建
范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Priority to CN 2012206848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4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4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47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包括清洁油箱和回油箱,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回油箱与清洁油箱之间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心热油泵、第一二位三通球阀、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和单向阀形成的管路;所述第二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二二位三通球阀、第三二位三通球阀、第二离心热油泵、第四二位三通球阀和第五二位三通球阀形成的管路,并且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球阀和第四二位三通球阀连接,该第二二位三通球阀与所述清洁油箱连接,该第五二位三通球阀分别与清洁油箱和工作缸连接。具备导热油自过滤能力,依靠本提案自身能力可进行清洗除结垢、结焦等。

Description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热工、化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等静压机导热油四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背景技术
液体具有传递或输送动力、热能的能力,使其在工业、工程、乃至人们生活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等静压处理是把被加工的物体放置一种特定的模具中,再把装有工件的模具放入盛满液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增压系统逐步加压,通过液体传压,使得物体的各个表面受到了相等的压强,并在模具限制下进行成型。在压缩过程中,实际工件分子间的距离是缩小了,密度增大了,使得被压制的物品的物理性质乃至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具备导热油自过滤能力、且可自动清洗除结垢、结焦。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包括清洁油箱和回油箱,还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回油箱与清洁油箱之间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心热油泵、第一二位三通阀、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和单向阀形成的管路;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二二位三通阀、第三二位三通阀、第二离心热油泵、第四二位三通阀和第五二位三通阀形成的管路,并且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和第四二位三通阀连接,该第二二位三通阀与所述清洁油箱连接,该第五二位三通阀分别与清洁油箱和工作缸连接;
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一二位三通阀、第一离心热油泵形成的管路,该第三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箱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与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与回油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二位三通阀和第五二位三通阀之间通过旁路管路与回油箱连接,该旁路管路上设置有安全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各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与清洁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五二位三通阀与清洁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与回油箱之间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与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接点压力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与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接点压力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二位三通阀和第五二位三通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接点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油箱和回油箱上都设置有电接点温度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a)可以满足温等静压机设备工作缸预热要求;
b)可以满足温等静压机工作时不同生产节拍(单件、批量生产)的要求;
c)具有更合理的资源利用率;
d)可以提供多变的工艺应用组合;
e)具备导热油自过滤能力;
f)可以依靠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自身能力,进行清洗除结垢、结焦等;
g)为将来该类产品系列化提供技术储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清洁油箱和回油箱,还包括:
第一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回油箱与清洁油箱之间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心热油泵7(图1所示与M2连接)、第一二位三通阀20(即图1所示F)、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19和单向阀18形成的管路。
可以是,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各增加设置一个第一截止阀22、23,即第一离心热油泵7与回油箱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截止阀23,单向阀18与清洁油箱之间设置有另一个第一截止阀22。其中两个第一截止阀22、23可以为手动截止阀。
第二支路
所述第二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二二位三通阀21(即图1所示G)、第三二位三通阀1(即图1所示L)、第二离心热油泵2(图1所示与M1连接)、第四二位三通阀3(即图1所示M)和第五二位三通阀4(即图1所示E)形成的管路,并且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1和第四二位三通阀3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连接,该第二二位三通阀21与所述清洁油箱连接,该第五二位三通阀4分别与清洁油箱和工作缸连接。
可以是,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21与清洁油箱之间增加设置第二截止阀24,所述第五二位三通阀4与清洁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25。
第三支路
所述第三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一二位三通阀20、第一离心热油泵7形成的管路,该第三支路的两端都与所述回油箱连接,本支路的第一二位三通阀20、第一离心热油泵7与第一支路的相应两部件一致,其所形成的管路及与实现的功能不同。
可以是,所述第三支路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截止阀23、26,即第一离心热油泵7与回油箱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截止阀23(即与第一支路中所说的第一截止阀23为同一个),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20与回油箱之间设置有另一个截止阀26。
其中可以是,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21与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8连接,所述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8与回油箱连接;所述第四二位三通阀3和第五二位三通阀4之间通过旁路与回油箱连接,该旁路上设置有安全阀6。
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20与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19之间的管路上可设置第一电接点压力表c;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21与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8之间的管路上可设置第二电接点压力表b。所述第四二位三通阀3和第五二位三通阀4之间的管路上可设置第三电接点压力表a(图1中也所示为5)。
所述清洁油箱和回油箱上分别设置有电接点温度计16和电接点温度计10。
再图1中还示出了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的其它方案,如清洁油箱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一液位传感器17,回油箱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9,清洁油箱与回油箱之间的上方设置有阻火呼吸阀13。
功能及工作流程描述:
a)回油箱与清洁油箱导热油单向大循环过滤和油液的流动加热工作流程;
将第一二位三通阀20(即图1所示F)置于F2工作状态,起动第一离心热油泵7,以及清洁油箱中的第一电加热器15和回油箱中的第二电加热器11。油液从回油箱区出发,经过一个第一截止阀23、第一离心热油泵7、第一二位三通阀20、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19、单向阀18和另一个第一截止阀22,进入清洁油箱。进入清洁油箱后的油可以通过清洁油箱上部连通的通道流入回油箱区,以完成油液的大循环。清洁油箱和回油箱内的油液在这种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湍动加热,而且油液在这种大循环流动过程中还可以得到连续的清洁过滤,同时本大循环油液流经的管、器件也同步逐渐受热。
b)清洁油箱区油液小循环流动加热工作流程;
将第二二位三通阀21(即图1所示G)置于G1工作状态,第三二位三通阀1(即图1所示L)置于L1工作状态、第四二位三通阀3(即图1所示M)置于M1工作状态、第五二位三通阀4(即图1所示E)置于E1工作状态、启动第二离心热油泵2和清洁油箱区的第一电加热器15。油液从清洁油箱区出发,经过第二截止阀24、第二二位三通阀21、第三二位三通阀1、第二离心热油泵2、第四二位三通阀3、第五二位三通阀4和第三截止阀25后,再流回清洁油箱。清洁油箱的油液在这种小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得到湍动加热,同时本小循环油液流经的管、器件也同步逐渐受热。
c)回油箱区油液小循环流动加热工作流程;
将第一二位三通阀20(即图1所示F)置于F1工作状态,启动回油箱区的电加热器11和第一离心热油泵7。油液从回油箱区出发,经过一个第一截止阀23、离心热油泵7、第一二位三通阀20和截止阀26后,再流入回油箱区。回油箱区的油液在这种小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得到湍动加热,同时本小循环油液流经的管、器件也同步逐渐受热。
d)将清洁油箱区油液先充入工作缸,再将回油箱区的油液导入清洁油箱区工作流程;
将第二二位三通阀21(即图1所示G)置于G1工作状态、第三二位三通阀1(即图1所示L)置于L1工作状态、第四二位三通阀3(即图1所示M)置于M1工作状态、第五二位三通阀4(即图1所示E)置于E2工作状态、起动第二离心热油泵2。油液从清洁油箱区出发,经过第二截止阀24、二位三通阀21(即图1所示G)、第三二位三通阀1(即图1所示L)、第二离心热油泵2、第四二位三通阀3(即图1所示M)、第五二位三通阀4(即图1所示E),进入工作缸进行工作。此后清洁油箱区油量减少,需将回油箱区的油液导入清洁油箱区进行补充。其过程为:将第一二位三通阀20(即图1所示F)置于F2工作状态,起动第一离心热油泵7。这样可留出回油箱区空间以便容纳来自工作缸内的回油做准备。
e)将工作缸内的油液排回回油箱区工作流程
在工作缸内完成工作任务后的油液需要排回回油箱区。油液具体的回流过程和路径是:将第五二位三通阀4(即图1所示E)置于E2工作状态、第三二位三通阀1(即图1所示L)置于L2工作状态、第四二位三通阀3(即图1所示M)置于M2工作状态、二位三通阀21(即图1所示G)置于G2工作状态、启动第二离心热油泵2。油液从工作缸出发,流经第五二位三通阀4(即图1所示E)、第三二位三通阀1(即图1所示L)、第二离心热油泵2、第四二位三通阀3(即图1所示M)、第二二位三通阀21(即图1所示G)以及双联可切换过滤器8,最后流入回油箱区。
另外:遵循a)工作流程,两油箱区可以得到两油箱相同温度的油液。
遵循b)、c)工作流程,配合两油箱温控装置,两油箱区可以根据需要得到两箱不同温度的油液(当然也可以得到两箱相同温度的油液)。以供不同工艺选择和应用。
上述b)、c)工作流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生产情况,选择同时运行b)、c)两个工作流程,也可以单独选择运行b)工作流程或单独选择运行c)工作流程。
上述a)、b)、c)三个工作流程的循环是可以连续进行的。
将上述d)、e)二个工作流程组合就形成了充排循环,亦即第四个循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具有:
1.特别适合在高寒地区冬季里大温差场合高温油液的应用。使系统管道、管道附件、待预热设备(或装置)、仪表等,从低温到高温多级温差下逐步适应温度变化,避免高温热油带来的热冲击和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对上述设备、装置、或产品等造成损害。
2.适合不同工艺使用,为使用者提供较大的运用余地和发挥空间。
3.适合不同生产节拍使用,既可用于间歇性单件生产使用,又可用于批量连续性生产使用。为使用者提供较大的运用余地和发挥空间。
4.根据生产节拍组合电加热器的使用投入数量,具有更合理的资源利用率。
5.当导热油液经过较长时间受热使用后,会在与液体接触的器件表面上形成一层隔热膜,阻断电加热器、温度检测控制元件的热传导。本申请提案所述加热及充排系统能够利用自身构造,在油箱内加入在线清洗剂启动循环流程,在无需拆卸设备的情况下对产生积炭、结垢、隔热膜的系统整体进行在线清洗。
6.在将来该类产品系列化时,本申请提案所述的结构原理可以作为系列产品进行排序和应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包括清洁油箱和回油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回油箱与清洁油箱之间依次连接的第一离心热油泵、第一二位三通阀、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和单向阀形成的管路;
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二二位三通阀、第三二位三通阀、第二离心热油泵、第四二位三通阀和第五二位三通阀形成的管路,并且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和第四二位三通阀连接,该第二二位三通阀与所述清洁油箱连接,该第五二位三通阀分别与清洁油箱和工作缸连接;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为依次连接的第一二位三通阀、第一离心热油泵形成的管路,该第三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与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与回油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二位三通阀和第五二位三通阀之间通过旁路与回油箱连接,该旁路上设置有安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各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与清洁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五二位三通阀与清洁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与回油箱之间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与第一双联可切换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接点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与第二双联可切换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接点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二位三通阀和第五二位三通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接点压力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油箱和回油箱上各设置有电接点温度计。
CN 201220684881 2012-12-12 2012-12-12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4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84881 CN203044707U (zh) 2012-12-12 2012-12-12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84881 CN203044707U (zh) 2012-12-12 2012-12-12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4707U true CN203044707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2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8488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4707U (zh) 2012-12-12 2012-12-12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47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0950A (zh) * 2015-08-31 2015-11-25 练敬忠 一种预蒸发自湍流油料燃烧机
CN109372835A (zh) * 2018-11-26 2019-02-22 上海霍塔浩福自动化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检测设备的液压油温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0950A (zh) * 2015-08-31 2015-11-25 练敬忠 一种预蒸发自湍流油料燃烧机
CN109372835A (zh) * 2018-11-26 2019-02-22 上海霍塔浩福自动化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检测设备的液压油温控方法
CN109372835B (zh) * 2018-11-26 2023-01-20 上海霍塔浩福自动化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检测设备的液压油温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44707U (zh) 导热油循环加热及充排系统
CN104214937A (zh) 一种可分控式快速加热热水器
CN207509667U (zh) 一种水式模具控温机
CN106196781B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压缩热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648115U (zh) 速热式电热水器
CN206535320U (zh) 一种润滑油的过滤回收装置
CN205279418U (zh) 一种导热油热量循环利用装置
CN202656436U (zh) 水式高温模具控温系统
CN204752848U (zh) 磷化生产线
CN202747586U (zh) 一种速热式电热水器
CN206715950U (zh)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用废油换热反应塔
CN108465495B (zh) 一种局部降温的油浴加热装置
CN206008675U (zh) 一种反应釜加热控制系统
CN202597055U (zh) 液压油泵试验台液压系统
CN203602584U (zh) 一种油脂脱色装置
CN204151644U (zh) 沥青加热装置
CN205807857U (zh) 一种磷脂油预热装置
CN205463414U (zh) 一种热循环清洗槽
CN202688690U (zh) 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
CN201375056Y (zh) 恒温泡油盆
CN202208632U (zh) 乳化沥青生产线中的成品输送、贮存设备
CN209423631U (zh) 一种反应釜
CN207549362U (zh) 一种分段温控装置
CN208449246U (zh) 一种配料加热系统
CN206973900U (zh) 电热水器及其内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