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3687U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3687U
CN203043687U CN2012205986899U CN201220598689U CN203043687U CN 203043687 U CN203043687 U CN 203043687U CN 2012205986899 U CN2012205986899 U CN 2012205986899U CN 201220598689 U CN201220598689 U CN 201220598689U CN 203043687 U CN203043687 U CN 203043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herent filtration
self
filtration device
flco
fl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986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亦力
文剑平
李天玉
李锁定
郭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ishu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5986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3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3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36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絮体自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自过滤单元,自过滤单元包括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外表面包裹有多孔过滤材料层,多孔过滤材料层的外侧有絮体层,支撑结构内有一水管连接至外部的虹吸出水管。絮体层为多孔过滤材料层自身的毛絮截留污泥形成。将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通过虹吸方式进入后续的细孔膜过滤系统,保证后续系统的高效运行。由于廉价简单的自过滤装置进行了泥水分离的预处理,出水水质优良,降低了整个工艺的总运行成本。尤其将本实用新型与浸没式超滤系统结合,替代传统的MBR,用来深度处理污废水,其吨水处理成本仅占传统MBR工艺处理成本的20-30%,且出水水质优于传统MBR出水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及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零污染零能耗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基于MBR技术和动态膜技术。MBR技术是将活性污泥法水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的工艺,被认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但MBR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着投资和运营成本较大,膜污染严重,清洗恢复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水处理工作研究发明新的水处理工艺替代之。在MBR工艺,膜的主要作用是过滤,即对污泥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研究发现,活性污泥形成絮体层对颗粒物有很好的截留作用,藉此,研究者发明了动态膜来实现混合液的泥水分离过程;而在各种细孔膜(如微滤、超滤、纳滤等)的应用过程中,污泥颗粒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对此,设想采用一种有效的动态膜对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然后将滤后液再通过细孔膜的深度过滤,可以大大降低细孔膜处理工艺的成本。 
许多水处理工作者对动态膜做了大量的研究,如: 
中国专利CN100349805C动态膜微滤膜组件及水处理方法,将膜组件置于混合液中,在一定的表面错流下,使微生物在滤网表面粘附形成动态膜。反洗方式为气泡冲刷后进行水力反洗。该方法仅依靠表面吸附形成动态膜,速度很慢;气水联合清洗。由于动态膜基材孔径较大,水力反洗耗水水量会很大,且需较大压力,造成清洗能耗较高,实际对外产水量减少很多。 
中国专利CN102616986A提出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它是通过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粉体颗粒,形成生物强化粉体混合液,改善活性污泥结构。动态膜的过滤通量稳定在20-60L/m2*h,反洗时进气压力为9.8-49Kpa。该动态膜分离技术需要添加粉体颗粒,动态膜培养阶段需要欲涂驯化,稳定周期较长,处理通量低,气体反洗时所需压力较高,动态膜组件的基网不易清洗彻底。 
中国专利CN102452717A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无纺布絮体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区、絮体成长区和无纺布膜组件,无纺布膜组件内设有无纺布膜,在无纺布膜表面及内部设有污水中胶体物质凝聚产生的絮体构成的动态膜。该专利技术需要投加絮凝剂等化学药剂,无纺布位于膜组件的内部,固定工序复杂且易被积泥压扁,无纺布孔径较小,污染后不易被清洗恢复原状。 
由此可见,目前现有的动态膜专利技术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其不能工业化推广应用,对于泥水分离的动态膜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推广应用方面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的完善优化。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泥水分离尤其是涉及一种零污染零能耗的自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与细孔膜工艺联合使用,可保证整体系统运行稳定、能耗低、出水品质高,并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尤其是与浸没式超滤工艺联合使用代替传统MBR。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自过滤单元,所述的自过滤单元包括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外表面包裹有多孔过滤材料层,多孔过滤材料层的外侧有絮体层,支撑结构内有一水管连接至外部的虹吸出水管;其中,絮体层为多孔过滤材料层自身的毛絮截留污泥形成。 
所述絮体自过滤装置的虹吸出水管与细孔膜过滤系统的入水装置连接。 
所述的支撑结构为管材结构,管材的外壁均布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开孔率为50-90%。 
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框架型结构,框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状体。 
所述的多孔过滤材料层表面为疏松多絮状,采用无纺布、棉麻、涤纶布或纤维堆丝中的一种。 
所述的多孔过滤材料层的孔径为1-1000μm。 
所述的自过滤单元内还设有一液位计。当液位计显示出过滤装置的内外液位差大于100cm时,即表示絮体堆积较厚,此时采用好氧池中的高曝气量对其进行曝气清洗,高曝气强度为70-100m3/m2·h,时间为2-10min。自过滤装置表面的污泥堆积过厚,需要离线清洗时,可以采用外接进水流淋洗污泥表面或进行反洗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零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自过滤装置放置于好氧池中,好氧池的低曝气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额外的曝气,节省了曝气成本;自过滤装置的出水方式采用虹吸出水,无需额外增加新的动力能耗。 
2、容易清洗;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多孔性过滤材料不易堵塞和粘附积泥;污染时采用常规曝气(或水洗)进行在线清洗即能彻底恢复,清洗恢复能力较强,使用寿命长。 
3、零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过滤装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生物填料或絮凝剂等化学试剂或材料,对环境零污染。 
4、处理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过滤面积较大,出水通量可以高达100-150L/m2*h;每次清洗后,1min内出水水质即可稳定,处理量很大。 
5、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自过滤装置直接放置于好氧池中,节省占地面积;同时因自过滤装置的通量较大,不需要很大的过滤装置。 
6、提高生物脱氮作用; 
将自过滤装置放置于好氧池中,在泥水分离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好氧池的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促进生化作用。 
7、便于与其它工艺联合使用,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水质可调控,可灵活与后续其他细孔膜工艺联合使用,由于廉价简单的自过滤装置进行了泥水分离的预处理,出水水质优良,并大大降低了整个工艺的总运行成本。比如,自过滤装置与浸没式超滤膜联合使用,具体地,将本发明所述的自过滤装置的出水,通过虹吸出水的方式进入浸没式超滤系统中,替代传统的MBR,用来深度处理污废水,其吨水处理成本仅占传统MBR工艺处理成本的20-30%,且出水水质优于MBR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絮体自过滤装置中的自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过滤装置与细孔膜联合使用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为采用二沉池的出水和本实用新型自过滤装置的出水在运行条件完全等同的试验条件情况下超滤膜的运行污染情况对比图; 
其中:1—进水;2—液位计;3—虹吸出水管;4—支撑结构;5—多孔过滤材料层;6—絮体层;7—鼓风机;8—曝气管;9—排泥管;10—细孔膜膜池;11—细孔膜;12—压力表;13—抽吸泵;14—液体流量计;15—细孔膜出水;16—气体流量计;17—好氧池;18—控制阀门;19—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自过滤单元,自过滤单元包括一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的外表面包裹有多孔过滤材料层5,多孔过滤材料层5的外侧有絮体层6,支撑结构5内有一水管连接至外部的虹吸出水管3,其中絮体层为多孔过滤材料层5自身的毛絮截留污泥形成。多孔过滤材料层5为疏松多絮状堆积型材料。采用无纺布、棉麻、涤纶布或纤维堆丝中的一种,其材质可以为PET(涤纶)、PA (尼龙)、PP(聚丙烯)、PU(聚氨脂)、不锈钢、合金或做过防锈处理的铁类。本实用新型中,多孔性过滤材料呈疏水性。其目的是形成的絮体不会牢固地粘附在过滤材料中间,容易清洗。多孔过滤材料层5的孔径为1-1000μm之间。自过滤单元内还设有一液位计2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4可以采用管材结构,管材的外壁均布有进水孔(图中未示出),管材结构的进水孔的开孔率为50-90%,其中,开孔率定义为进水孔的总面积与管材外壁面积的比值。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4还可以采用框架型结构,框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状体,本实施例中不予赘述。 
具体实例1: 
采用长为3m、内径为2mm的PVC管网作为自过滤装置的支撑结构4,其外层包裹着孔径为0.8mm的无纺布多孔过滤材料层5,无纺布多孔过滤材料层5的厚度为0.1mm,作为自过滤装置的一个自过滤单元,将如此6支自过滤单元并联组成一个完整的自过滤装置,放入好氧池17中,好氧池浓度为1.2g/L,曝气强度为10m3/m2*L,通过管道阀门切换进入自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水阶段,过滤出水由虹吸出水管3流出,通过控制阀门18,设置初始阶段自过滤装置出水量为300L/m2*h,出水0.5min后,接取水样观测出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在初期出水水质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阀门18和回流管19,使水回流至好氧池17中,进行重新过滤。 
当出水浊度小于10NTU,且水质稳定后,将出水流量稳定在150L/m2*h,连续运行5天,观察液体流量计14的数值,检测自过滤单元内的液位计2的液位变化。试验结果发现自过滤装置内的液位变化小于50cm,通量稳定,且出水水质水量如表1所示。 
表1自过滤装置在好氧池中的运行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自过滤装置放入好氧池中,0.5min的出水就能够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GB18918-2002),出水通量可高达150L/m2*h,能够稳定运行5天通量未发现衰减。 
具体实例2: 
按照附图1描述的自过滤单元,并联连接后放置好氧池17中进行,未处理的污水自进水1进入好氧池17中。 
采用
Figure BDA00002398203800091
的ABS网管作为自过滤单元的支撑结构4,其外层包裹着孔径为1μm的丙纶布材质的无纺布多孔过滤材料层5,多孔过滤材料层5厚度为2mm,如此6支长为3m的自过滤单元并联连接作为一个自过滤装置,放入好氧池17中,好氧池浓度为1.0g/L,曝气强度为50m3/m2*h,通过管道阀门切换进入自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水阶段,过滤出水由虹吸出水管3流出,通过控制阀门18,设置初始阶段自过滤装置出水量为500L/m2*h,出水0.2min后,接取水样观测出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当出水浊度小于0.1NTU,且水质稳定后,将出水流量稳定在50L/m2*h,连续运行10天,观察液体流量计14的数值,检测自过滤装置内的液位计2的液位变化。当自过滤装置内的液位变化小于50cm时,对自过滤装置进行在线清洗,采用与鼓风机7连接的曝气管8进行曝气,通过气体流量计16测得曝气强度为150m3/m2*h,清洗1min,然后取样观测水质情况,如此反复5个周期,其每个时间节点处出水的水质水量如表2所示。 
表2自过滤装置在好氧池中的运行情况 
Figure BDA00002398203800101
由表2可以看出,自过滤装置放入好氧池17中,0.2min的出水就能够出水达到稳定,经过清洗后,装置过滤情况能够恢复原状。如此进行了100个清洗周期,大约运行了286天,自过滤膜装置处理混合污泥时,通量衰减不严重,这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自过滤装置清洗后恢复率较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工业化推广应用。 
具体实例3: 
按照附图2描述的自过滤装置与细孔膜联合使用的工艺实例,本实施例的细孔膜具体采用的是浸没式超滤膜。 
采用不锈钢棒作为自过滤装置的支撑结构4,做成500mm×10mm×2000mm的长方体支撑结构单元,其外层包裹着孔径为100μm,厚度为0.2mm混纺纱纤维布匹作为多孔过滤材料层5,如此6支自过滤装置单元作为一个自过滤装置,放入好氧池17中,好氧池浓度为1.0g/L,曝气强度为20m3/m2*h,通过管道阀门切换进入自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水阶段,过滤出水由虹吸出水管3流出,通过控制阀门18,设置初始阶段自过滤装置出水量为800L/m2*h,出水1min,当出水浊度小于5NTU,且水质稳定后,将出水流量稳定在80L/m2*h,并将自过滤装置的出水进入细孔膜膜池10(本实施例为浸没式超滤膜池)中,细孔膜11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系统,即超滤膜组器浸没在细孔膜池10水中,靠抽吸泵13抽吸并通过细孔膜出水15实现出水。超滤膜的运行通量为30L/m2*h,超滤运行周期为45min,其中连续抽吸44min,气水反冲洗1min,该系统的运行压力通过压力表12控制在0-0.4Mpa之间。在初期出水水质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阀门18和回流管19,使水回流至好氧池17中,进行重新过滤。好氧池17和细孔膜膜池10的污泥,通过排泥管9排除。 
为了对比本实用新型的自过滤装置及其应用效果,采用二沉池的出水代替自过滤装置的出水,与浸没式超滤系统联用,其超滤膜的运行条件完全等同于上述试验条件,观察两种情况下超滤膜的运行污染情况,见附图3所示。 
同时将自过滤装置与浸没式超滤系统联合工艺的处理成本与新兴的MBR系统处理成本做一比较。 
由图3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过滤装置的出水再进入浸没式超滤膜,长期运行一年之后,浸没式超滤膜的运行压力远远低于二沉池出水-浸没式超滤膜的压力,这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自过滤装置预处理+浸没式超滤膜联合工艺的运行状况良好。对其运行一年的经济成本进行计算,其絮体自过滤装置预处理-浸没式超滤膜联合工艺的运行成本仅占传统MBR处理成本的20-30%。 
具体实例4: 
按照附图2描述的自过滤装置与细孔膜联合使用的工艺实例,本实施例的细孔膜具体采用的是纳滤膜系统替代实施例3中浸没式超滤膜池系统。 
采用PVC作为自过滤装置的支撑结构4,做成500mm×10mm×2000mm的圆柱体支撑结构单元,其外层包裹着孔径为10μm,厚度为0.5mm混纺纱纤维布匹作为多孔过滤材料层5,如此5支自过滤装置单元作为一个自过滤装置,放入好氧池17中,好氧池浓度为1.0g/L,曝气强度为20m3/m2*h,通过管道阀门切换进入自过滤装置的过滤出水阶段,过滤出水由虹吸出水管3流出,通过控制阀门18,设置初始阶段自过滤装置出水量为700L/m2*h,出水1min,当出水水质稳定后,将出水流量稳定在30L/m2*h,并将自过滤装置的出水进入纳滤膜系统中,纳滤膜采用卷式芳香聚酰胺纳滤膜,纳滤设备有北京碧水源公司安装,单质膜组件,一级一段连续式配置,浓缩液直接排放。膜面积为0.5m2,过滤采用向下流式工作方式,反冲洗 周期为一天一次,纳滤膜反冲洗强度为2.5~9.0L/m2·s,产水率为30%,纳滤膜通量为25LMH,该系统的运行压力通过压力表12控制在0.3-0.4Mpa之间。在初期出水水质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阀门18和回流管19,使水回流至好氧池17中,进行重新过滤。好氧池17的污泥,通过排泥管9排除。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过滤装置的出水再进入纳滤膜系统,稳定运行10d后,纳滤膜的通量从25LMH缓慢降低至22LMH,下降幅度仅为12%,产水率为50%,这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自过滤装置预处理+纳滤膜联合工艺的运行状况良好。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自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过滤单元包括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外表面包裹有多孔过滤材料层,多孔过滤材料层的外侧有絮体层,支撑结构内有一水管连接至外部的虹吸出水管;其中,絮体层为多孔过滤材料层自身的毛絮截留污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体自过滤装置的虹吸出水管与细孔膜过滤系统的入水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为管材结构,管材的外壁均布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开孔率为5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框架型结构,框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过滤材料层表面为疏松多絮状,采用无纺布、棉麻、涤纶布或纤维堆丝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过滤材料层的孔径为1-10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过滤单元内还设有一液位计。
CN2012205986899U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3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986899U CN203043687U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986899U CN203043687U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3687U true CN203043687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2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9868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43687U (zh) 2012-11-13 2012-11-13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36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9874A (zh) * 2012-11-13 2013-03-06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絮体自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74321A (zh) * 2022-12-30 2023-04-18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催化热裂解dcc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9874A (zh) * 2012-11-13 2013-03-06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絮体自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74321A (zh) * 2022-12-30 2023-04-18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催化热裂解dcc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5974321B (zh) * 2022-12-30 2024-04-30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催化热裂解dcc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1502B (zh) 一种在线化学氧化动态膜废水处理系统
CN102107988B (zh) 一种酚胺废水处理及回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15045B (zh) 三隔室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109912118A (zh) 一种高盐分色纺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和方法
CN103496784B (zh) 一种使用好氧颗粒污泥的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CN201002003Y (zh) 膜式过滤器
CN102260016B (zh)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工艺
CN102627350A (zh) 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CN104129887A (zh) 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中水回用系统
CN205603429U (zh) 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净化系统
CN101830607B (zh) 交替式两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
CN104445838B (zh)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304368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体自过滤装置
CN102026924A (zh) 特别处理光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废水处理设备
CN102949874A (zh) 一种絮体自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79888A (zh) 一体式臭氧耦合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KR20190138975A (ko) 다공성 세라믹 분리막을 이용한 액비정제장치
CN104140172A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方法
CN1206170C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CN105668952A (zh) 一种智能双膜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69651U (zh) 洗车污水再生利用全自动处理设备
Cao et al. Study on polypropylene hollow fiber based recirculated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CN215161379U (zh) 一种外置式厌氧mbr装置
CN201380045Y (zh) 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及反渗透脱盐设备
CN204661466U (zh) 污水处理厂提标分质深度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IANJIN BISHU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EIJING ORIGIN WATER FILM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15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loc self-filtering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33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31

Address after: 301822 No. 18 East Chaoyang Road, Baodi plastic products industrial zone,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BISHU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rk south two Street No. 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ORIGIN WATER FILM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