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3811U -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3811U
CN203033811U CN 201320002626 CN201320002626U CN203033811U CN 203033811 U CN203033811 U CN 203033811U CN 201320002626 CN201320002626 CN 201320002626 CN 201320002626 U CN201320002626 U CN 201320002626U CN 203033811 U CN203033811 U CN 203033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water
magnetic
alga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26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0026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3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3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38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器,尤其是一种磁分离藻水分离器,第二管道两端分别连接初给反应器和水箱,所述初给反应器上端左侧部设置预反应器,作为进水通道的第一管道连接预反应器的进水口,微孔板坡度设置于初给反应器上端右侧部,并且,微孔板远离初给反应器一端低于与初给反应器相连一端,第一吸附辊设置于微孔板上方;所述水箱内设置精细反应区、固液分离器、微藻收集区、出水区,所述水箱上设置第二吸附辊。本实用新型为处理蓝藻的新型设备,同时也适用处理特种的工业废水。在处理过程中高效快速,同时设备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Description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器,尤其是一种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磁分离技术刚进入生产实用阶段,未免存在不足。
目前,使用磁分离污水的主要为磁盘式磁分离机,它在圆形钢板上打上圆孔,圆孔内装上多块圆磁钢组成磁盘,圆形钢板装在轴上,轴与磁盘垂直装配,轴水平装在钢架上,则盘为垂直方向,轴上装有两个或者多个磁盘,磁盘之间每靠近盘边有隔离板,相邻隔离板之间形成成品水缝隙,当混、絮后絮团进入磁盘边上被吸住的大部分提取出水面,没有提出水面的又落入水槽中,也有的进入成品水槽被排放出去,处理效果较差。同时现有机型不方便移动,不能实现机动灵活的安装,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该分离器处理效果好、速度快,安装使用灵活。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磁分离藻水分离器,特征在于:第二管道两端分别连接初给反应器和水箱,所述初给反应器上端左侧部设置预反应器,作为进水通道的第一管道连接预反应器的进水口,微孔板坡度设置于初给反应器上端右侧部,并且,微孔板远离初给反应器一端低于与初给反应器相连一端,第一吸附辊设置于微孔板上方;所述水箱内设置精细反应区、固液分离器、微藻收集区、出水区,所述水箱上设置第二吸附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精细反应区为水箱内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水箱所围成的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液分离器包括两片磁性网盘及设置在所述两片磁性网盘之间的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藻收集区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水箱所围成的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区由设置在水箱内壁上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与水箱围成的区域,所述第一钢板为“L”型,所述第二钢板设置在第一钢板与水箱围成的空间内,并且,第二钢板上端与第一钢板顶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钢板下端与水箱底板间留有间距,所述出水区下端设置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阀门、流量计、第一加药口、混合器、第二加药口、第三加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附辊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机械抓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吸附辊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机械抓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合理,高效快速,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大大降低了藻水分离成本低,同时环境友好,与原机型比有三个明显的优点,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出水品质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同时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非常灵活,可以建造成固定式藻水分离站,也适合装在汽车或船上,成为移动式藻水分离站,使得机动性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阀门1、流量计2、第一加药口3、混合器4、第二加药口5、第三加药口6、预反应器7、初给反应器8、第二阀门9、机械抓斗10、微孔板11、水箱12、精细反应区12-1、固液分离器12-2、微藻收集区12-3、出水区12-4、第一隔板12-5、第二隔板12-6、第三隔板12-7、第一钢板12-8、第二钢板12-9、第一吸附辊13、第二吸附辊14、第一管道15、第二管道16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分离藻水分离器,第二管道16两端分别连接初给反应器8和水箱12,所述初给反应器8上端左侧部设置预反应器7,作为进水通道的第一管道15连接预反应器7的进水口,微孔板11坡度设置于初给反应器8上端右侧部,并且,微孔板11远离初给反应器8一端低于与初给反应器8相连一端,第一吸附辊13设置于微孔板11上方;所述水箱12内设置精细反应区12-1、固液分离器12-2、微藻收集区12-3、出水区12-4,所述水箱12上设置第二吸附辊14。所述精细反应区12-1为水箱12内第一隔板12-5、第二隔板12-6与水箱12所围成的区域。所述固液分离器12-2包括两片磁性网盘及设置在所述两片磁性网盘之间的过滤网。所述微藻收集区12-3为第一隔板12-5、第二隔板12-6、第三隔板12-7与水箱12所围成的区域。所述出水区12-4由设置在水箱12内壁上的第一钢板12-8和第二钢板12-9与水箱12围成的区域,所述第一钢板12-8为“L”型,所述第二钢板12-9设置在第一钢板12-8与水箱12围成的空间内,并且,第二钢板12-9上端与第一钢板12-8顶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钢板12-8下端与水箱12底板间留有间距,所述出水区12-4下端设置出水口。所述第一管道15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阀门1、流量计2、第一加药口3、混合器4、第二加药口5、第三加药口6。所述第一吸附辊13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机械抓斗10。所述第二吸附辊14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机械抓斗10。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蓝藻经污水泵提升,沿着第一管道15流动,在第一加药口3处加入PAC药液,加药的蓝藻水经混合器4混合后,流经第二加药口5,加入亲磁性含铁粉末,再在第三加药口6处加入PAM药液,然后加药的蓝藻水以切线方向冲入预反应器7中产生高速旋转,达到充分混合,再冲入初级反应器8中旋转絮凝,絮体逐渐增大,由于蓝藻比重略小于水,絮团的增大紧聚产生脱水、上浮,絮团是一种活性泥,相互碰撞使絮凝良性循环,絮体大量固液分离上浮、积聚,积聚在液面上的絮体产生重力,絮体在浮力、重力、扭力三力相互作用,絮团自然脱水形成藻泥,待藻泥自然脱水后,达到用手可以直接抓出并挤压出水做成团时,可以提高液面位置,使液面固定在适当位置,让浮力作用把藻泥挤出初级反应器,再加上机械抓斗10帮助提出,送入微孔板11组成的自然脱水装置脱水后准备外运。
经第一级处理后,蓝藻污水明显干净、纯洁了很多,但是仍然达不到水质要求的标准,还需经精细反应区进行二次处理。
由于液体旋转产生的力矩把浮力不足上浮的小絮团带出初级反应器8,沿着第二管道16进入精细反应区12-1中继续碰撞增大积聚后进入固液分离器12-2。由于絮体里亲磁性粉末,絮团经过磁极时加强了絮体的相互碰撞,形成大絮团,液体的通道是要经过滤网才能到达微藻收集区12-3,固液分离器12-2为两片磁性网盘与过滤网组成的空心转盘,液流要经过两片磁性网盘间的过滤网才能到空心转盘中间,空心转盘外径与箱体动密封,两片中间为出水通道与微藻收集区12-3相通,滤网网孔根据出水要求与生产速度综合考虑,空心转盘同轴装有提取藻泥的机械抓斗10,抓斗外型做成出口大,底小,可U型,半圆型等,网板的网孔根据实际要求选择,空心转盘半浸在固液分离区的水箱12中。
精细反应区12-1给小絮团的增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固液分离器12-2里有磁场作用与大量絮团积集给絮团增大更有利,絮团内有磁性粉末,絮团被磁极吸附时跟着转动的磁极向上运动,由于磁性物极少,磁力不足以能把絮团带出液面,只能在液体里移动,在进水口滚动,帮助刚进入固液分离器12-2的小絮团增大,絮团是良好的活性泥,新进入固液分离器12-2的小絮团接触到活性泥形成大的絮团反复进行积聚,挤压形成藻泥,待藻泥挤压后产生明显脱水,形成的藻泥用手可以直接握成团时,装在同轴上的抓斗把藻泥抓出液面,送入微孔板组成的脱水系统,自然脱水后准备外运。脱水系统分静态与动态。静态为自由落体运动,利用高底落差组成斜面滑落;动态用网做成输送带藻泥可直接装上运输车,根据现场条件选择。
提取藻泥后的液体通过磁场与过滤网组成的转盘过滤后进入微藻收集区,进行微藻收集。因过滤网盘的网孔是根据出水要求选择的,大于网孔的絮团被截留,等于网孔的夹在网孔中,小于网孔的流出,截留下来的絮团因继续碰撞增大被机械抓斗10提取,夹在网孔中的由装在网板液流反面的自动冲洗水冲洗出网孔,回到进水端,流出网盘的被微藻收集区收集,冲洗水的位置选择在磁过滤转盘转出液面至重新进入液面区域内,通过过滤网更小的絮团在微藻收集区上浮、积聚、增高后自动溢出液面进入微孔板自然脱水,准备外运。
由于絮团相互碰撞、积聚,形成藻泥后,藻泥是良好的活性泥,在大量的活性泥作用下,足以有能力捕捉新进入的小絮团,在出水品质达到预期要求时,亲磁性粉末可少用直至停用,合格的水流出出水区,出水区的水位有箱体的几何尺寸保证。另外,空心转盘的两片网盘也可以外缘用网连在一起,轴用钢管制作,钢管孔与两片网盘的夹层连通,液体从轴两端流出再到微藻收集区收集微藻,冲洗水在网盘的正上方。如轴两端出水已合格,可直接排放。网盘做成多组,也可以是单组,至少一组,如是单组,则抓斗就另加一轴。
高效快速藻水分离器是处理蓝藻的新型设备,同时也适用处理特种的工业废水。整个生产过程从蓝藻水进高效快速藻水分离器,经反应藻泥提取合格水出品,不足3分钟。 高效快速,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藻水分离成本低,环境友好,与原机型比有三个明显,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出水品质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Claims (8)

1.一种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管道(16)两端分别连接初给反应器(8)和水箱(12),所述初给反应器(8)上端左侧部设置预反应器(7),作为进水通道的第一管道(15)连接预反应器(7)的进水口,微孔板(11)坡度设置于初给反应器(8)上端右侧部,并且,微孔板(11)远离初给反应器(8)一端低于与初给反应器(8)相连一端,第一吸附辊(13)设置于微孔板(11)上方;所述水箱(12)内设置精细反应区(12-1)、固液分离器(12-2)、微藻收集区(12-3)、出水区(12-4),所述水箱(12)上设置第二吸附辊(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反应区(12-1)为水箱(12)内第一隔板(12-5)、第二隔板(12-6)与水箱(12)所围成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器(12-2)包括两片磁性网盘及设置在所述两片磁性网盘之间的过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收集区(12-3)为第一隔板(12-5)、第二隔板(12-6)、第三隔板(12-7)与水箱(12)所围成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12-4)由设置在水箱(12)内壁上的第一钢板(12-8)和第二钢板(12-9)与水箱(12)围成的区域,所述第一钢板(12-8)为“L”型,所述第二钢板(12-9)设置在第一钢板(12-8)与水箱(12)围成的空间内,并且,第二钢板(12-9)上端与第一钢板(12-8)顶部留有间距,所述第一钢板(12-8)下端与水箱(12)底板间留有间距,所述出水区(12-4)下端设置出水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5)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阀门(1)、流量计(2)、第一加药口(3)、混合器(4)、第二加药口(5)、第三加药口(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辊(13)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机械抓斗(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辊(14)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机械抓斗(10)。
CN 201320002626 2013-01-05 2013-01-05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3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2626 CN203033811U (zh) 2013-01-05 2013-01-05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2626 CN203033811U (zh) 2013-01-05 2013-01-05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3811U true CN203033811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26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3811U (zh) 2013-01-05 2013-01-05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38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87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分离河道处理系统
CN108569816A (zh) * 2018-05-08 2018-09-25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水处理微藻收集装置
CN110684655A (zh) * 2019-10-18 2020-01-14 江苏大学 一种微藻分离梯度磁稳定流化床装置及其进行微藻采收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87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分离河道处理系统
CN108569816A (zh) * 2018-05-08 2018-09-25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水处理微藻收集装置
CN108569816B (zh) * 2018-05-08 2020-10-20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水处理微藻收集装置
CN110684655A (zh) * 2019-10-18 2020-01-14 江苏大学 一种微藻分离梯度磁稳定流化床装置及其进行微藻采收的方法
CN110684655B (zh) * 2019-10-18 2023-03-17 江苏大学 一种微藻分离梯度磁稳定流化床装置及其进行微藻采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896B (zh)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3408207B (zh) 一种河湖清淤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1660480U (zh) 一种煤矿废水处理装置
CN203043658U (zh) 一种快速过滤池
CN203033811U (zh) 磁分离藻水分离器
CN203999002U (zh) 一种辐流式多介质污水处理装置
CN202876533U (zh) 煤矿设备废水处理系统
CN20593345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04803150U (zh) 移动式污水快速净化装置
CN201997138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203922901U (zh) 一种新型净化水设备
CN203971476U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沉淀装置
CN203007059U (zh) 一种高密度一体化净水器
CN202766365U (zh) 排泥水浓缩净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3610238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废水回收装置
CN204325045U (zh) 平流式动力油水分离设备
CN204325036U (zh) 电厂脱硫废水的过滤吸附处理装置
CN203256001U (zh) 隔油池
CN203862023U (zh) 一种污水的污杂物定时清除处理装置
CN203319763U (zh) 一种ic厌氧反应器
CN203878652U (zh) 一种移动式可调节去藻除砂取水装置
CN203778377U (zh) 一种对流喷淋式碎石水洗设备
CN201999839U (zh) 一种旋流式通沟污泥淘洗分离装置
CN203545852U (zh) 一种河湖清淤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试验装置
CN202936228U (zh) 一种导流式高效隔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