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7783U -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07783U
CN203007783U CN 201220698486 CN201220698486U CN203007783U CN 203007783 U CN203007783 U CN 203007783U CN 201220698486 CN201220698486 CN 201220698486 CN 201220698486 U CN201220698486 U CN 201220698486U CN 203007783 U CN203007783 U CN 203007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cleaning shoe
scraping
scraping apparatus
steel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984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战猛
李大生
钟向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984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07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07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077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泥装置和压路机。该刮泥装置包括: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设置有刮泥板;连接机构,其一端与所述压路机的车架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刮泥机构;拉紧机构,其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或所述刮泥机构相连,所述拉紧机构用于使所述刮泥板与所述压路机的钢轮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泥装置设置的拉紧机构用于拉紧刮泥机构,进而保证刮泥板与钢轮处于贴合状态,即通过拉紧机构实现刮泥板与钢轮间隙的自动调整,因此即使在刮泥板磨损的情况下也无需频繁进行人工调整,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压路机是一种利用机械自重、振动或冲击的方法,对被压实材料重复加载,排出其内部的空气和水分,使之达到一定密实度和平整度的工程机械。压路机被广泛应用于高级公路、铁路路基、机场跑道、堤坝等基础建设工程的压实作业。
压路机的钢轮在碾压土层时,被压实的材料易粘附于钢轮表面,由此造成碾压后的土层不平整,降低施工质量。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避免上述问题:一种为人工定期停机清理钢轮表面,此种方式耗时长,效率低。另一种为在压路机上增设刮泥装置,具体结构详见图1,现有的刮泥装置大部分采用平板式,安装在前车架前横梁51’和后横梁52’的底部,在压路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刮泥板21’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从而加大了刮泥板21’与钢轮6’的间隙,使刮泥装置不起作用。由于间隙的处在,会影响刮泥效果,这需要调整刮泥板21’与钢轮6’的间隙,此结构刮泥装置通过刮泥板21’或连接板7’上的腰形孔调节刮泥板21’与钢轮6’的间隙,因此需要频繁调整此刮泥板21’的位置,操作空间小,调节不方便,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刮泥板位置调节简便的刮泥装置和压路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泥装置,用于压路机,包括: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设置有刮泥板;连接机构,其一端与所述压路机的车架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刮泥机构;拉紧机构,其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或所述刮泥机构相连,所述拉紧机构用于使所述刮泥板与所述压路机的钢轮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装置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并与所述连接机构抵压接触,用于调整所述连接机构在竖直面内的最小摆角。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相连的连接板,和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的刮泥板。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板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刮泥板与所述钢轮间隙的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板包括第一刮泥板,所述第一刮泥板设置为:第一刮泥板与所述钢轮贴合后,所述第一刮泥板与所述钢轮沿二者接触线的切面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板还包括第二刮泥板,所述第二刮泥板设置为:第二刮泥板与所述钢轮贴合后,所述第二刮泥板与所述钢轮沿二者接触线的切面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角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还包括:拉紧机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焊接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设置铰接孔;焊接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加强板,所述刮泥机构焊接于所述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机构为弹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机构为弹性橡胶或弹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路机,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刮泥装置,该刮泥装置包括连接机构,用于铰接车架和连接刮泥机构,以及拉紧机构,该拉紧机构与刮泥机构或连接机构相连,用于使刮泥机构的刮泥板与钢轮表面相贴合。在使用状态下,拉紧机构的拉力和刮泥机构自身的重力使得将刮泥板紧压在钢轮表面浮动进行刮泥。相对于现有的刮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泥装置设置的拉紧机构用于拉紧刮泥机构,进而保证刮泥板与钢轮处于贴合状态,即通过拉紧机构的实现刮泥板与钢轮间隙的自动调整,因此即使在刮泥板磨损的情况下也无需频繁进行人工调整,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路机,该压路机设有上述任一种刮泥装置,由于上述任一种刮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刮泥装置的压路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刮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刮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刮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刮泥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意图;
图5为第一刮泥板和第二刮泥板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刮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02598837100041
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竖直方向以及竖直面均是以刮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进行描述的。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刮泥装置的结构,该刮泥装置用于压路机。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泥装置包括:
连接机构1,其一端用于与压路机的车架5铰接(参见图3和图4),另一端设置有刮泥机构2,该刮泥机构2设置有刮泥板21;
拉紧机构3,其一端与车架5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机构1或刮泥机构2相连,拉紧机构3用于使刮泥板21与压路机的钢轮6表面相贴合(参见图3)。
如图3所示,在使用状态下,刮泥机构2的刮泥板21与转动着的钢轮6相贴合,用以清理钢轮表面的泥土等杂质。上述连接机构1用于连接刮泥机构2,连接机构1铰接于车架5,具体可以铰接于车架5的前框板上。
拉紧机构3则用于拉紧刮泥机构2,使刮泥板21能与钢轮6表面保持贴合状态,进而即使在刮泥板21磨损等情况下,也无需人工频繁调解刮泥板21与钢轮6的间距。拉紧机构3的一端与车架5相连,具体的,其可以与车架5的前侧架侧板相连,另一端与上述连接机构1或刮泥机构2相连。本实施中拉紧机构3的另一端与刮泥机构2相连。由于刮泥机构2与连接机构1是相连的,因此拉紧机构3无论是直接与刮泥机构2相连还是与连接机构1相连,均可以达到对刮泥机构2施力贴紧的效果。
拉紧机构3为可伸缩的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拉紧机构3为弹性机构,如弹性橡胶或弹簧。弹性机构具有灵活的自调节性能,能够及时对刮泥机构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刮泥板21能实时保持在与钢轮6表面的贴合状态。此外,通过对弹性材料的选择和/或对弹性机构预紧力的调节,实现刮泥板21对钢轮6表面作用力大小的调节。
上述刮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状态下,利用刮泥机构2自身的重力和拉紧机构3的拉力,将刮泥板21紧压在钢轮6表面浮动进行刮泥。由此可知,相对于现有的刮泥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泥装置设置的拉紧机构3用于拉紧刮泥机构2,进而保证刮泥板21与钢轮6处于贴合状态,即通过拉紧机构3实现刮泥板21与钢轮6间隙的自动调整,因此即使在刮泥板21磨损的情况下也无需频繁进行人工调整,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刮泥装置中,为了便于连接机构1的安装和拆卸,该刮泥装置还优选包括支座4,该支座4设置于车架5,优选设置于前侧架侧板,连接机构1的一端铰接于该支座4。
进一步地,上述支座4还优选设置有限位部41,该限位部41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并与连接机构1抵压接触,该限位部41用于调整连接机构1在竖直面内的最小摆角。当无需清理钢轮6表面的泥土时,需要使刮泥板21和钢轮6处于分离状态(即不相接触状态),若频繁的安装和拆卸上述刮泥装置一方面操作繁琐,另一方面也影响工作效率。而在支座4上设置的限位部41,可以对连接机构1起到限位作用,具体而言:连接机构1在自身重力及拉紧机构3的作用下沿竖直面向下摆动,当连接机构1向下摆动至与限位部41抵压接触后,连接机构1在竖直面内的最小摆角被锁定,即连接机构1的位置被锁定,刮泥板21的位置也被锁定,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限位部41沿竖直方向位置实现刮泥板21与钢轮6的分离,进而无需频繁拆装刮泥装置,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限位部41优选为螺栓。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拧出或拧入螺栓调整其沿竖直方向的位置,具体的:如图4所示,非工作状态,将螺栓拧出进而限制连接机构1的最小摆角,使得刮泥板21与钢轮6处于分离状态;如图3所示,工作状态,将螺栓拧入,解除对连接机构1的限位作用,使得刮泥板21能与钢轮6处于贴合状态。
上述刮泥机构2是实现泥土清理的重要部件,其刮泥板21在工作状态时刻处于与泥土的摩擦状态,因此刮泥板21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这时也相应的需要更换刮泥板21,或者对刮泥板21的位置进行调整。为了便于更换刮泥板21,上述刮泥机构2除了包括刮泥板21外还包括连接板22,刮泥板21可拆卸的连接于该连接板22,具体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上述连接板22用于与连接机构1相连,为了保证连接强度,连接板22优选焊接于连接机构1。刮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刮泥板21时,可以直接将刮泥板21从连接板22拆下,而后再安装新的刮泥板21即可,操作简便。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调整刮泥板21与钢轮6之间的间隙,上述刮泥板21还优选设置有腰型孔。
对于刮泥板21,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其包括第一刮泥板211,且该第一刮泥板211设置为:第一刮泥板211与钢轮6贴合后,第一刮泥板211与钢轮6沿二者接触线的切面的夹角为钝角(图5中角α),即该第一刮泥板211尽可能地与钢轮6圆周沿接触线的切面方向平行,此种刮泥板具有较好的铲进效果,不易堆土,还能减小刮泥板的磨损。图5所示的第一刮泥板211对于顺时针转动(图5中箭头方向)的钢轮6具有优异的刮泥效果,为了保证上述刮泥装置能对逆时针转动的钢轮6同样具有较好的刮泥效果,上述刮泥板还优选包括有第二刮泥板212,该第二刮泥板212设置为:第二刮泥板212与钢轮6贴后,第二刮泥板212与钢轮6沿二者接触线的切面的夹角为锐角(图5中β)。上述钝角及锐角的零度基准线均为:圆周切线的切点两侧中,背离钢轮运动方向的一侧直线。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连接两个刮泥板,上述连接板22优选为角钢结构,第一刮泥板211和第二刮泥板212分别设置于角钢的两侧。
上述连接机构1优选包括:连接杆11;焊接于连接杆11一端的铰接板12,该铰接板12设置有铰接孔,用于与支座4或车架5铰接(本实施例中是与支座4铰接);焊接于连接杆11另一端的加强板13,上述连接板22焊接于该加强板13。
相对于连接机构1的其它构件,连接杆11的长度最长,若采用板状或其它结构,会导致整个刮泥装置重量过大,不利于运输和安装,因此采用杆状结构可以减轻刮泥装置的重量,也节约了原料。焊接于连接杆11一端的铰接板12,其为板状结构,相对于杆状结构,板状结构的面积较大,易于设置合适尺寸的铰接孔,以保证连接机构1与支座4或车架5的铰接强度。焊接于连接杆11另一端的加强板13的作用在于:为刮泥机构2提供足够的焊接宽度。具体而言,通常刮泥机构2的宽度需要与钢轮6宽度相匹配,通常宽度较大,而连接杆11可提供的焊接宽度较小,因此难以保证足够的焊接强度,加强板13焊接于连接杆11的一端,其与刮泥机构2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连接杆11的宽度,对于该端具体的宽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下连接杆11的受力进行选择。作为优先方案,上述加强板13为梯形结构(参见图6),该梯形结构的下底与刮泥机构2焊接。对于设置有连接板22的刮泥机构2,上述加强板13应与连接板22相焊接。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连接拉紧机构3,上述连接板22还优选包括拉紧机构连接部23(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路机,该压路机设有上述任一种刮泥装置,由于上述任一种刮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刮泥装置的压路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进一步的,上述还优选包括有现有的平板式刮泥装置,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泥装置与现有平板式刮泥装置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刮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刮泥装置,用于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刮泥机构(2),所述刮泥机构(2)设置有刮泥板(21);
连接机构(1),其一端与所述压路机的车架(5)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刮泥机构(2);
拉紧机构(3),其一端与所述车架(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1)或所述刮泥机构(2)相连,所述拉紧机构(3)用于使所述刮泥板(21)与所述压路机的钢轮(6)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装置还包括支座(4),所述支座(4)设置于所述车架(5),所述连接机构(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座(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设置有限位部(41),所述限位部(41)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并与所述连接机构(1)抵压接触,用于调整所述连接机构(1)在竖直面内的最小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1)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2)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1)相连的连接板(22),和与所述连接板(22)可拆卸连接的刮泥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2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刮泥板(21)与所述钢轮(6)间隙的腰型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21)包括第一刮泥板(211),所述第一刮泥板(211)设置为:第一刮泥板(211)与所述钢轮(6)贴合后,所述第一刮泥板(211)与所述钢轮(6)沿二者接触线的切面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21)还包括第二刮泥板(212),所述第二刮泥板(212)设置为:第二刮泥板(212)与所述钢轮(6)贴合后,所述第二刮泥板(212)与所述钢轮(6)沿二者接触线的切面的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为角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还包括:拉紧机构连接部(2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包括:连接杆(11),焊接于所述连接杆(11)一端的铰接板(12),所述铰接板(12)设置铰接孔;焊接于所述连接杆(11)另一端的加强板(13),所述刮泥机构(2)焊接于所述加强板(13)。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3)为弹性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为弹性橡胶或弹簧。
14.一种压路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泥装置。
CN 201220698486 2012-12-17 2012-12-17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07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8486 CN203007783U (zh) 2012-12-17 2012-12-17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8486 CN203007783U (zh) 2012-12-17 2012-12-17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07783U true CN203007783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9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984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07783U (zh) 2012-12-17 2012-12-17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077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519A (zh) * 2012-12-17 2013-03-2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CN106868988A (zh) * 2017-03-22 2017-06-20 浙江德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用压路机辅助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519A (zh) * 2012-12-17 2013-03-2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CN102995519B (zh) * 2012-12-17 2015-10-2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CN106868988A (zh) * 2017-03-22 2017-06-20 浙江德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用压路机辅助装置
CN106868988B (zh) * 2017-03-22 2019-02-12 浙江德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用压路机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7783U (zh)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CN202368700U (zh) 带刮泥装置的推土机
CN104947625A (zh) 一种链板式自动除雪机
CN102995519B (zh)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KR101084684B1 (ko) 다중 제설날을 구비한 제설삽
CN201258450Y (zh) 压路机及其刮泥装置
CN205529810U (zh) 一种用于压路机压轮的刮泥清洁装置
CN201358446Y (zh) 城市道路清雪破冰装置
CN201665843U (zh) 多方位可调式喷杆机构
CN2878494Y (zh) 牵引式多功能清雪机
CN105107727A (zh) 一种旋转自清振动分级筛
CN204662341U (zh) 除冰装置
CN203360984U (zh) 一种间隙可调式刮泥板装置
CN202430620U (zh) 可调节式压路机钢轮刮泥装置
CN2539766Y (zh) 压路机刮泥装置
CN208072141U (zh) 重型车辆铺路装置
CN209722656U (zh) 一种压路机作业轮用的新型刮泥组件
CN206070311U (zh) 一种压路机刮泥装置
CN105696513A (zh) 一种适用于被车辆压实的雪后路面松雪铲
CN213013794U (zh) 一种震动式压路机刮泥板
CN105507198A (zh) 一种路面自适应式半刚性除冰刷
CN217378738U (zh)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除雪铲
CN209958183U (zh) 一种市政公用道路工程辊压机构
CN221000949U (zh) 一种堤防工程土方填筑施工用振实装置
CN215857064U (zh) 改造的钢轮压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