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97008U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97008U CN202997008U CN2012207092814U CN201220709281U CN202997008U CN 202997008 U CN202997008 U CN 202997008U CN 2012207092814 U CN2012207092814 U CN 2012207092814U CN 201220709281 U CN201220709281 U CN 201220709281U CN 202997008 U CN202997008 U CN 202997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lithium ion
- ion battery
- heat
-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散热槽与散热片,每个散热槽正面设置多根肋条,一个散热片压合在一个散热槽的肋条上形成一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并排设置,每个散热单元之间放置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板和散热槽,散热板与散热槽相互配合,形成多个散热单元,保证每个锂离子电芯的两边都有一个散热槽,从而能更快的进行散热。散热片的另外一边与散热槽紧紧贴合从而组合在一起,在给散热片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的同时也给散热片提供散热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一定的电压、功率和能量等级,电池系统需要将多个电芯串联和并联组合后使用,如动力电池模块、储能系统模块等。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低自放电、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一旦大规模的大功率长时间的使用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电池散热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散热温度超过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温度就会使锂离子电池的效率大大降低,寿命也大大的缩短,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
现有对锂电池散热结构进行改进的专利,如申请号为CN200910149832.9,申请日为2009-6-19,名称为“格栅窗口气道散热防爆包装锂电池”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栅窗口气道散热防爆包装锂电池,设有气道出口、进气道口、格栅窗口的机箱壳,接电端螺栓、单体锂电池极耳、散热压板、单体锂电池、左侧有肋导热板、右侧有肋导热板、压紧螺栓组成,两个单体锂电池之间,是左侧有肋导热板和右侧有肋导热板组成格栅窗口气道,单体锂电池充放电发热可以通过格栅窗口气道与机箱壳外空气对流散热。上述专利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该专利中的两个锂离子电池之间是通过左、右两块有肋导热板上的肋相互交错形成散热通道,而散热通道只需一边有肋一边为散热压板就可形成即本专利中的散热结构。通过左、右两块有肋导热板上的肋相互交错形成散热通道不仅增加了加工的成本,而其也减少了散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影响了散热效果;其2.该专利结构中,左右两边的锂离子电池均是一边采用有肋导热板散热另一边即靠近箱壁的那面采用的是散热压板进行散热,锂离子电池两面的导热方式不一样,导致散热效果也不一样,因而容易导致该锂离子电池的两面形成较大的温差,影响该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寿命;3.该专利中的机箱壳的内尺寸是一定,而锂电池的厚度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当多个锂离子电池叠加放在一起时,相应的误差同时也在叠加,以至于最后很可能出现放在机箱内锂离子电池与机箱内壁存在间隙或者以至于最后一个锂离子电池根本无法放进去,而螺栓压紧力主要作用于机箱外壳上,对机箱内的作用不大,从而导致机箱内的锂离子电池与散热压板和有肋导热板不能压紧,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锂离子组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散热槽与散热片,每个散热槽正面设置多根肋条,一个散热片压合在一个散热槽的肋条上形成一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并排设置,每个散热单元之间放置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芯。
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固定侧板和移动侧板,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所述固定侧板和移动侧板的内侧都设置有凹槽。
所述其中一个端面的挡板内侧设置有开孔,开孔处设置有吹风风扇,另一端面的挡板上设置开孔,开孔处设置有抽风风扇。
所述固定侧板与底座固定。
所述固定侧板通过拉杆组件与移动侧板连接,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穿过固定侧板与移动侧板的螺丝杆、设置在固定侧板外侧的螺丝杆上的螺帽、设置在移动侧板外侧的螺丝杆上的螺母。
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板和散热槽,散热板与散热槽相互配合,形成多个散热单元,保证每个锂离子电芯的两边都有一个散热槽,从而能更快的进行散热。
2、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的另外一边与散热槽紧紧贴合从而组合在一起,在给散热片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的同时也给散热片提供散热通道。
3、本实用新型在固定侧板和移动侧板的内侧都开了一个槽,能把散热槽刚好放进去,这样整个模组两边最外面的电芯也能有两个散热槽进行散热。
4、散热槽的流道是进行的直线设计,具体很好的风冷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槽一边安装吹风风扇,另外一边安装抽风风扇,能够迅速的把散热片和散热槽底部的热量带走,从而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
6、移动侧板能沿着螺丝杆在底板上左右移动,方便增加或者减少电池组中的电池数量。
7、散热片上贴上一个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大小通过电路控制来控制吹风风机和抽风风机的风量大小,从而能有效加速散热片上的热量释放。
8、底座上的凹槽便于移动侧板的移动,同时也为了安装螺丝夹紧,使每个锂离子电池面与散热板的接触压力均衡,更有利于热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和散热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散热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整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所实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芯。
附图中电芯1、散热片2、散热槽3、拉杆组件4、固定侧板5、移动侧板6、挡板7、底座8、极耳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图4,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散热槽3与散热片2,每个散热槽3正面设置多根肋条,一个散热片2压合在一个散热槽3的肋条上形成一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并排设置,每个散热单元之间放置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芯1。多个散热单元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固定侧板5和移动侧板6,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挡板7,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固定侧板5和移动侧板6的内侧都设置有凹槽。其中一个端面的挡板7内侧设置有吹风风扇,另一端面的挡板7上设置有抽风风扇。散热流道的一端有开孔安装吹风风扇,另一个端面即散热流道的另一个端面开孔安装了抽风风扇,以便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迅速的排出去。所述固定侧板5与底座8固定。固定侧板5通过拉杆组件4与移动侧板6连接,所述拉杆组件4包括穿过固定侧板5与移动侧板6的螺丝杆、设置在固定侧板5外侧的螺丝杆上的螺帽、设置在移动侧板6外侧的螺丝杆上的螺母。散热片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个锂离子电芯1的左右两侧都各设置有一个散热单元,包括模组中最左边和最右两边的锂离子电池。
首先把锂离子电芯1紧紧贴合在散热片2的一边,散热片2的另外一边与散热槽3紧紧贴合从而组合在一起,在给散热片2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的同时也给散热片2提供散热通道,每一个锂离子电芯1的一面与散热板紧密贴合,另一面与散热槽3底部紧密贴合,保证每个锂离子电芯1的两边都有一个散热槽3,从而能更快的进行散热。为了使每个锂离子电芯1的两边都有散热槽3进行散热,在固定侧板5和移动侧板6的内侧都开了一个槽,能把散热槽3刚好放进去,这样整个模组两边最外面的电芯1也能有两个散热槽3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槽3的流道是进行的直线设计,具体很好的风冷效果。因此在散热槽3的一边安装吹风风扇,另外一边安装抽风风扇,能够迅速的把散热片2和散热槽3底部的热量带走,从而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
通过拉杆组件4在固定侧板5外面套螺帽,移动侧板6的外面套螺母,从而就可以通过移动移动侧板6和螺母把不同个数的锂离子电池夹紧,保证每个锂离子电芯1的两边都能与散热片2和散热槽3的底部在一定压力下紧密贴合,保证热能从电芯1迅速传到散热片2和散热槽3的底部。同时为了方便统一连接每个锂离子电芯1的极耳9,极耳9都是在散热片2的外面,在通过在侧板和上面的统一的导电片与外部电路连接。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可以再散热片2上贴上一个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大小通过电路控制来控制吹风风机和抽风风机的风量大小,从而能有效加速散热片2上的热量释放。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化形式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散热槽(3)与散热片(2),每个散热槽(3)正面设置多根肋条,一个散热片(2)压合在一个散热槽(3)的肋条上形成一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并排设置,每个散热单元之间放置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固定侧板(5)和移动侧板(6),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挡板(7),所述多个散热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板(5)和移动侧板(6)的内侧都设置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个端面的挡板(7)内侧设置有开孔,开孔处设置有吹风风扇,另一端面的挡板(7)上设置开孔,开孔处设置有抽风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板(5)与底座(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板(5)通过拉杆组件(4)与移动侧板(6)连接,所述拉杆组件(4)包括穿过固定侧板(5)与移动侧板(6)的螺丝杆、设置在固定侧板(5)外侧的螺丝杆上的螺帽、设置在移动侧板(6)外侧的螺丝杆上的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7092814U CN202997008U (zh) | 2012-12-20 | 2012-12-20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7092814U CN202997008U (zh) | 2012-12-20 | 2012-12-20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97008U true CN202997008U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8568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70928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97008U (zh) | 2012-12-20 | 2012-12-20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970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0865A (zh) * | 2016-05-07 | 2016-07-27 | 沈丹 | 一种电源运输散热装置 |
CN107895823A (zh) * | 2017-09-29 | 2018-04-10 |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
-
2012
- 2012-12-20 CN CN2012207092814U patent/CN2029970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0865A (zh) * | 2016-05-07 | 2016-07-27 | 沈丹 | 一种电源运输散热装置 |
CN105810865B (zh) * | 2016-05-07 | 2018-06-26 | 沈丹 | 一种电源运输散热装置 |
CN107895823A (zh) * | 2017-09-29 | 2018-04-10 |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
CN107895823B (zh) * | 2017-09-29 | 2019-09-27 |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50846U (zh) | 电池组组件 | |
CN201838686U (zh) |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 | |
CN104466303B (zh) | 相变电池组 | |
CN210074100U (zh) | 电池包及电池包散热结构 | |
CN202384436U (zh) | 一种密堆积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102569935B (zh) | 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的散热铝板 | |
CN201323229Y (zh) | 具有散热装置的电池组 | |
CN206180057U (zh) | 具有内部加热功能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 |
CN204067459U (zh) | 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 |
CN113224475A (zh) | 一种极柱结构及大容量电池 | |
CN20299700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 | |
CN203787536U (zh) | 一种双向流热管理的电池模组 | |
CN105161791A (zh) | 电池模组 | |
CN205723860U (zh) | 一种具有热管理装置的电池模组 | |
CN207398226U (zh) | 电池模组 | |
CN105845967A (zh) | 一种散热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05828165U (zh) | 一种风冷散热结构以及锂离子电容器模组 | |
CN203491280U (zh) | 太阳能多重利用装置 | |
CN204760398U (zh) | 一种高效光伏光热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03674273U (zh) | 一种异形锂电池模块 | |
CN208539015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111162350A (zh) | 一种具有ptc加热片和热管集成化结构的电池箱 | |
CN205680558U (zh) | 一种自冷散热结构以及自冷散热的锂离子电容器模组 | |
CN208782498U (zh) | 一种电网串联负载隔离式的电池成组系统 | |
CN203478630U (zh) | 集热发电一体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610000 18 West core road, hi-tech West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DONGFANG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36 Shu Han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No. 333 Patentee before: DONGFANG ELECTRIC Corp.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