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76332U - 支票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票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76332U
CN202976332U CN 201220700409 CN201220700409U CN202976332U CN 202976332 U CN202976332 U CN 202976332U CN 201220700409 CN201220700409 CN 201220700409 CN 201220700409 U CN201220700409 U CN 201220700409U CN 202976332 U CN202976332 U CN 202976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ovable framework
passage
plate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004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迪平
赵振兴
袁勇
张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004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76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76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763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票处理设备,包括主体,还包括多个与主体枢接的可动框架,各可动框架均能够单独相对于主体打开或闭合,当多个可动框架相对于主体闭合时与主体形成顺次连通的多个通道,其中,每个通道上设置至少一个处理机构。该支票处理设备,当任意一个处理机构需要进行清洁、或者任意一个通道需要进行清除塞纸等维护操作时,均可以有选择地打开需要维护的处理机构所在的通道,从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因此,提高了支票处理设备的维护简便性。

Description

支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票处理设备包括读磁机构、打印机构和扫描机构。零售店、银行等用户在接收到支票时,先通过支票处理设备的读磁机构读取支票正面记录的磁墨水字符信息(简称MICR字符信息),并与银行支票管理系统中的账户信息进行对比,以确认支票的有效性,在确认支票有效后,使用支票处理设备的打印机构在支票的背面打印接收支票的用户姓名或者单位名称等背书信息;最后,使用支票处理设备的扫描机构扫描支票的正面和/或背面的图像,并将获取的图像信息存档。
中国专利CN201210008965.6提供了一种支票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支票处理设备包括对齐区424、分析区426、暂存区428,以及存储区(图中未示出)。其中,对齐区424包括横向输送辊460和462,用于对齐支票;分析区426包括磁头482、磁感应元件498、第一扫描传感器500和第二扫描传感器502,其中,磁头482用于读取支票上的磁墨水字符数据,磁感应元件498用于在支票移动的同时读取整个支票上的磁特性;第一扫描传感器500和第二扫描传感器502用于扫描支票上的光学标记。
暂存区428设置有压模打印机512和喷墨打印机(图中未示出),其中,压模打印机512用于在支票上打印标记,如“作废”标记或者其他合适的标记;喷墨打印机用于在支票上打印标记,以便指示交易信息和/或对该支票的取消。
当对支票处理设备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可转动压板448,暴露出对齐区424和分析区426,此时可以移除卡塞的支票,或者清洁扫描传感器或者磁头482,当压板448处于开启位置时,可将压板449转动至开启位置,暴露处暂存区428,此时维修人员可将卡塞的支票从暂存区428清除。完成维修工作后,转动压板449至关闭位置,之后,转动压板448至关闭位置。
这种支票处理设备的问题在于,当需要维护对齐区424或分析区426时,需打开压板448进行维护;当需要维护暂存区428时,需要先打开压板448,再打开压板449,然后才能进行暂存区428的维护,因此存在着操作步骤繁琐、维护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支票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票处理设备,包括主体80,还包括多个与所述主体80枢接的可动框架,各所述可动框架均能够单独相对于所述主体80打开或闭合,当多个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体80闭合时与所述主体80形成顺次连通的多个通道,其中,每个所述通道上设置至少一个处理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主体80包括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所述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依次首尾连接呈U形。
进一步地,上述可动框架包括分别与所述主体80枢接的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以及第四可动框架84,其中,所述第一可动框架81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形成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可动框架82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形成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可动框架83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形成L形的第三通道P3;所述第四可动框架84与所述第三通道板803形成第四通道P4,所述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通道P3,以及所述第四通道P4依次连通,组成U形通道。
进一步地,支票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五通道P5,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与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第二通道P2的输入端相交汇,在所述第五通道P5、第一通道P1及第二通道P2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转板7,所述转板7具有使所述第一通道P1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五通道P5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主体80还包括与第一通道板801的入口端连通的第四通道板807和活动支架85;所述可动框架包括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第四可动框架84,其中,所述活动支架85与所述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并与所述第四通道板807形成第五通道P5,所述第一可动框架81与所述活动支架85枢接,形成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可动框架82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形成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可动框架83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形成L形的第三通道P3;所述第四可动框架84与所述第三通道板803形成第四通道P4,所述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通道P3,以及所述第四通道P4依次连通,组成U形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五通道三者相交汇。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五通道P5、第一通道P1及第二通道P2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转板7,所述转板7具有使所述第一通道P1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五通道P5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机构包括沿支票的输送方向在U形通道上依次设置的纠偏机构1、识别机构2、记录机构3,以及压票机构4,其中,所述纠偏机构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P1上,所述识别机构2位于所述第二通道P2上,所述记录机构3位于所述第三通道P3上,所述压票机构4位于所述第四通道P4上。
进一步地,上述识别机构2包括沿支票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读磁组件21和/或双面扫描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记录机构3包括打印机构和/或印章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压票机构4位于所述第三通道板803的背离所述第四通道P4的一侧,在所述第四可动框架84的背离所述第四通道P4的一侧安装有票箱5,所述压票机构4可将所述第四通道P4内的支票压入所述票箱5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体80与各所述可动框架之间分别至少设置一个锁紧机构6,用于将各所述可动框架分别固定在相对于所述主体80闭合的锁紧位置上。
进一步地,上述锁紧机构6包括顶珠61、弹性元件62,以及锁紧孔,其中所述顶珠61和弹性元件62设置在所述主体80或者所述可动框架两者中的一个上,所述锁紧孔设置所述主体80或者可动框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
进一步地,上述锁紧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动框架上的扳手63,所述扳手63为嵌入所述可动框架表面的凹槽或突出所述可动框架表面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票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和能够分别相对主体打开或闭合的多个可动框架,当多个可动框架同时相对于主体闭合时,组成连通的通道,在每个通道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处理机构,当任意一个处理机构需要进行清洁、或者任意一个通道需要进行清除塞纸等维护操作时,均可以有选择地打开需要维护的处理机构所在的通道,从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因此,提高了支票处理设备的维护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专利CN201210008965.6所述支票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支票处理设备所有通道均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所述支票处理设备所有通道均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所述支票处理设备的主体的第一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所述支票处理设备的主体的第二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所述支票处理设备的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所述支票处理设备的锁紧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二所述支票处理设备所有通道均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结构剖面图,其中所有通道均处于闭合状态,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结构剖面图,其中所有通道均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图3所示,支票处理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处理机构,以及与机架可拆卸连接的票箱5。其中,机架包括主体80、分别与主体80枢接的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和第四可动框架84,以及用于使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以及第四可动框架84分别固定在相对于主体80闭合的锁紧位置的至少四个锁紧机构6(见图4、图5)。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主体的第一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主体的第二视图。如图4、图5所示,主体80呈长方体,其包括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以及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其中,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依次首尾连接呈U形,其中,在第三通道板803上设置有开口Q2,开口Q2的长度沿支票输送方向延伸,其长度大于单张支票的长度,其宽度小于单张支票的宽度;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垂直地位于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三者的左右两侧。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可动框体81和第二可动框架82均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相对设置,沿支票输送方向,第一可动框架81和第二可动框架82依次布置。其中,第一可动框架81通过第一枢接轴A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可以绕第一枢接轴A转动,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打开或闭合;第二可动框体82通过第二枢接轴B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可以绕第二枢接轴B转动,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打开或者闭合,其中,第一枢接轴A与第二枢接轴B平行。当第一可动框体81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闭合时,两者之间形成第一通道P1,当第二可动框架82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闭合时,两者之间组成第二通道P2,其中,第一通道P1的输入端与支票处理设备的入口Q1连通,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与第二通道P2的输入端连通。本实施例中,沿支票输送方向,第一枢接轴A位于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第二枢接轴B位于第二通道P2的输出端,第一可动框架81和第二可动框架82的开启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可动框架81和第二可动框架82的开启方向也可以相对或者相背设置。
沿支票输送方向,第三可动框架83位于第二可动框架82的下游。第三可动框架83呈L形,同时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的一部分和第二通道板802相对设置,第三可动框架83通过第三枢接轴C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可以绕第三枢接轴C转动,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打开或者闭合,其中,第三枢接轴C与第一枢接轴A、第二枢接轴B平行。当第三可动框架83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闭合时,第三可动框架83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组成L形的第三通道P3,第三通道P3的输入端与第二通道P2输出端连通。本实施例中,沿支票输送方向,第三枢接轴C位于第三通道P3的输出端,第三可动框架83的开启方向与第二可动框架82的开启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枢接轴C可以位于第三通道P3的输入端,第三可动框架83与第二可动框架82的开启方向相背。
第四可动框架84与主体80的第三通道板803相对设置,通过第四枢接轴D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可以相对于第三通道板803打开或者闭合,第四枢接轴D与第一枢接轴A、第二枢接轴B以及第三枢接轴C均平行。当第四可动框架84相对主体80的第三通道板803闭合时,两者之间组成第四通道P4,第四通道P4的输入端与第三通道P3的输出端连通,其中,在第四可动框架84上设置有开口(图中未示出),开口与第三通道板803上的开口Q2相对应。本实施例中,沿支票输送方向,第四枢接轴D位于第四通道P4的输出端,第四可动框架84的开启方向与第三可动框架83的开启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枢接轴也可以位于第四通道P4的输入端,第四可动框架84的开启方向与第三可动框架83的开启方向相背。
当第一可动框体81、第二可动框体82、第三可动框架83以及第四可动框架84均相对于主体80闭合时,第一可动框体81、第二可动框体82、第三可动框架83以及第四可动框架84连接呈U形包围在主体80的外周,第一通道P1、第二通道P2、第三通道P3,以及第四通道P4依次连通,共同组成U形通道,第一枢接轴A、第二枢接轴B、第三枢接轴C,以及第四枢接轴D四者的轴线相互平行,四者沿U形通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票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至图6所示,在第三通道板803的两侧设有分别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连接的两个插板806,两个插板806沿第三通道板80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关于第三通道板803宽度中心对称;票箱5为长方体结构,在票箱5的左壁52和右壁(图中未示出)上对称设置有插槽53,可以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上的插板806插接配合,同时,在票箱5的顶面51上设置有票箱入口Q3,与第三通道板803上的开口Q2、第四可动框架84上的开口相对应。当第四可动框架84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三通道板803闭合后,票箱5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上的两个插板805插接配合,位于第四可动框架84的背离第四通道P4的一侧。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主体80与第一可动框架81之间、主体80与第二可动框架82之间、主体80与第三可动框架83之间,以及主体80与第四可动框架84之间,分别至少设置一个锁紧机构6,用于使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以及第四可动框架84分别固定在相对于主体80闭合的锁紧位置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可动框架81与主体80之间设置有两个锁紧机构6,对称地设置在第一通道P1的两侧,位于第一通道P1远离第一枢接轴A的一端;在第二可动框架82与主体80之间设置有两个锁紧机构,对称地设置在第二通道P2两侧,位于第二通道P2远离第二枢接轴B的一端;在第三可动框架83与主体80之间设置有四个锁紧机构6,两两一组对称地设置在第三通道P3两侧,位于第三通道P3远离第三枢接轴C的一端;在第四可动框架84与主体80之间设置有两个锁紧机构6,对称地设置在第四通道P4的两侧,位于第四通道P4远离第四枢接轴D的一端。
下面以位于第一可动框架81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之间的锁紧机构为例介绍锁紧机构6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锁紧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如图7所示,锁紧机构6包括顶珠61、弹性元件62和锁紧孔(图中未示出),以及扳手63(见图2、图3),其中顶珠61和弹性元件62设置在主体80或者第一可动框架81两者中的一个上,锁紧孔设置主体80或者第一可动框架81两者中的另一个上,扳手63设置在第一可动框架81上。本实施例中,顶珠61和弹性元件62均设置在主体80上,锁紧孔设置在第一可动框架81上。
具体地,顶珠61位于左侧板804外侧,其直径大于左侧板804上的孔804a,顶珠61突出于左侧板804的内侧表面,伸入左侧板804与右侧板805之间;弹性元件62的一端与顶珠61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在弹性元件62的作用下,顶珠61始终压在左侧板804的孔804a上;锁紧孔设置在第一可动框架81的对应位置上,其直径与顶珠61相适配;扳手63设置在第一可动框架81的远离第一枢接轴A的一端,优选地位于第一通道P1的宽度中心上。扳手63可以是嵌入第一可动框架81表面的凹槽或突出第一可动框架81表面的凸起,操作者通过把持凹槽或凸起,可以板动第一可动框架81。本实施例中,扳手63为嵌入第一可动框架81的凹槽。当第一可动框架81相对第一通道板801闭合时,第一可动框架81首先挤压顶珠61,顶珠61向左侧板804外侧缩回,当锁紧孔与顶珠61相对时,在弹性元件62的弹力作用下,顶珠61与锁紧孔卡接配合,将第一可动框架81固定在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01闭合的锁紧位置上。当扳动扳手63向远离主体80的方向拉动第一可动框架81时,第一可动框架81驱动顶珠61克服弹性元件62的弹力向左侧板804外侧缩回,第一可动框架81上的锁紧孔与顶珠61分离,第一可动框架81相对主体80打开。
如图2、图3所示,处理机构包括沿支票的输送方向在U形通道上依次设置的纠偏机构1、识别机构2、记录机构3,以及压票机构4。
其中,纠偏机构1位于第一通道P1上,安装在第一可动框架81上,用于驱动支票的一边沿位于第一通道P1一侧的基准面对齐,防止支票在第一通道P1内输送偏斜。纠偏机构1包括纠偏辊11,纠偏辊11的轴线与支票的输送方向呈夹角a设置,其中,0度≤a<90度。当第一可动框架81相对于主体80的第一通道板801闭合时,支票由第一通道板801与纠偏辊11之间穿过,当纠偏辊11转动时,可以驱动支票在输送过程中向基准面移动。优选地,沿支票输送方向,在第一可动框架81上纠偏辊11的下游还设置有分纸辊12,分纸辊12的两端由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支撑,其轴线垂直于支票的输送方向,分纸辊12与支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支票与支票之间的摩擦力,支票与第一通道板80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支票与支票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分纸辊12与支票之间的摩擦力,当第一可动框架81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01闭合,分纸辊12转动时,可以驱动与分纸辊12接触的单张支票向下游输送。
识别机构2位于第二通道P2上,用于校验支票的有效性。识别机构2包括沿支票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读磁组件21和双面扫描组件。其中,读磁组件21用于读取支票表面的磁性墨水字符信息,并将读取的磁信息发送给支票处理设备的控制器,以便验证支票的有效性。读磁组件21包括位于第二通道P2两侧相对设置的磁头211和压辊212,其中磁头211与支票的正面相对,支票由磁头211和压辊212之间穿过时,磁头211可以读取支票正面上的磁性墨水字符信息。本实施例中,磁头211安装在第二可动框架82上,压辊212的两端由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支撑,当第二可动框架82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01闭合时,压辊212穿过第一通道板801上的开口与磁头211相对。
双面扫描组件用于扫描支票正反面的图像,并将扫描到的双面图像信息发送给控制器,以便存档支票的图像信息。双面扫描组件包括第一扫描组件22和第二扫描组件23,两者沿支票输送方向依次在第二通道P2中排列,其中,第一扫描组件22用于扫描支票的正面图像,第二扫描组件23用于扫描支票的反面图像。
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组件22包括位于第二通道P2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图像传感器221和第一压辊222,其中,第一图像传感器221设置在第一通道板801上,与支票的正面相对,第一压辊222设置在第二可动框架82上,第二扫描组件23包括位于第二通道P2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图像传感器231和第二压辊232,其中,第二图像传感器231设置在第二可动框架82上,与支票的反面相对,第二压辊232设置在第一通道板801上,当第二可动框架81相对第一通道板801闭合,支票从第二通道P2内穿过时,第一图像传感器221可以扫描支票正面的图像,第二图像传感器231可以扫描支票反面的图像。双面扫描组件的图像扫描器件可以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等器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传感器221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31均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图像传感器221和/或第二图像传感器231为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时,无需设置与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相对的压辊。
记录机构3设置在第三通道P3上,可以包括打印机构和/或印章机构,用于在支票表面记录信息,如在支票上打印接收支票的用户姓名、单位名称等背书信息,或者在支票表面压盖印章,用于记录该张支票已经用过的信息,如压盖“作废”的标记。当记录机构3为打印机构时,可以是针式打印机构、喷墨打印机构,以及激光打印机构等打印形式。本实施例中,记录机构3包括喷墨打印机构31和印章机构32,其中,喷墨打印机构31包括相对设置的打印头311和打印垫板312,其中,打印头311设置在第二通道板82的内侧,透过第二通道板82上的缺口与支票的背面相对,打印垫板312设置在第三可动框架83上,当第三可动框架83相对于第二通道板82闭合时,支票可以从打印头311和打印垫板312之间穿过,打印头311可以在支票的背面打印背书信息;印章机构32包括在第三通道P3两侧相对设置的印章321和滚筒322。其中,印章321设置在第三可动框架83上,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滚筒322设置在第二通道板802的内侧,其中,其轴线与印章311的轴线平行,其两端由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当第三可动框架83相对于第二通道板82闭合、支票由滚筒322与印章321之间穿过时,印章321转动,印章321上的印签面与滚筒322的辊轮132相切配合,将油墨转印到支票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标记。
压票机构4位于主体80的第三通道板803的背离第四通道P4的一侧,用于将第四通道P4内的支票穿过第四可动框架84上的开口,以及票箱5上的入口Q3压入票箱5内保存。
支票处理设备还包括沿U形通道设置的若干组输送辊组9,用于驱动支票沿走纸通道移动,将支票依次输送到纠偏机构1、识别机构2、记录机构3,以及压票机构4处。其中,每组输送辊组9均包括位于U形通道两侧且相切设置的主动辊91和从动辊92,当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91转动时,可以驱动位于主动辊91与从动辊92之间的支票沿U形通道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票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五通道P5,其中,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与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第二通道P2的输入端相交汇,第五通道P5的输出端与支票处理设备的出口Q4连通;在第五通道P5、第一通道P1及第二通道P2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转板7,转板7通过枢接轴71与主体80枢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绕枢接轴71转动,具有封闭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并打开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并封闭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的第二位置,其中,转板7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通道P1与第二通道P2连通,转板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通道P2与第五通道P5连通。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票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
工作状态时,如图2所示,此时各锁紧机构6分别将第一可动框体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第四可动框架84固定在相对于主体80闭合的锁紧位置,票箱5安装在机架上,转板7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支票由入口Q1进入U形通道,依次经过纠偏机构1、识别机构2,其中,支票首先进入第一通道P1,当支票经过纠偏机构1的纠偏辊11时,纠偏辊11驱动支票沿基准面对齐,然后,输送辊组9将对齐的支票送至第二通道P2,当经过识别机构2的读磁机构21时,磁头211读取支票表面的磁信息,以验证支票的有效性,当验证支票有效后,支票被输送辊组9输送至双面扫描组件,双面扫描组件的第一图像传感器221扫描支票正面的图像,第二图像传感器231扫描支票反面的图像,并将获取的图像存档,接着,支票被输送辊组9送至第三通道P3内的喷墨打印机构31处,打印头311在支票的背面打印背书信息,完成背书打印的支票被输送印章机构32处,由印章321在支票的正面压盖印章,最后,支票被送至第四通道P4内,由压票机构4将第四通道P4内的支票压入票箱5内保存;当验证支票无效时,各输送辊组9反向转动,同时转板7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使第二通道P2与第五通道P5连通,支票由第二通道P2进入第五通道P5内,并被引导至出口Q4处,等待用户取走。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票处理设备进行维护操作时的具体过程。
当需要清洁纠偏机构1的纠偏辊11、分纸辊12,或者清除卡塞在第一通道P1中的支票时,扳动扳手63,使第一可动框架81与主体80解锁,第一可动框架81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01打开,将第一通道P1完全敞开,此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当需要清洁读磁机构21的磁头211、双面扫描组件中的第一图像传感器221、第二图像传感器231,或者清除卡塞在第二通道P2中的支票时,扳动扳手63,使第二可动框架82与主体80解锁,使第二可动框架82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01打开,将第二通道P2完全敞开,此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当需要清洁打印头311、印章321,或者清除卡塞在第三通道P3内的支票时,扳动扳手63,使第三可动框架83与主体80解锁,第三可动框架83相对于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打开,将第三通道P3完全敞开,此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当需要清除卡塞在第四通道P4内的支票时,首先使票箱5与机架分离,然后扳动扳手63,使第四可动框架84与主体80解锁,第四可动框架84相对于第三通道板801打开,使第四通道P4完全敞开,此时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票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和能够分别单独相对主体打开或闭合的第一可动框架、第二可动框架、第三可动框架,以及第四可动框架,当四个可动框架同时相对于主体闭合时,组成四个连通的通道,在四个通道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处理机构,当任意一个处理机构需要进行清洁、或者任意一个通道需要进行清除塞纸等维护操作时,均可以有选择地打开需要维护的处理机构所在的通道,从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维护操作,因此,提高了支票处理设备的维护简便性。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支票处理设备的结构剖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板801只与第二可动框架82和第三可动框架83相对,机架还包括截面呈三角形的活动支架85和第四通道板807,其中,活动支架85的截面呈三角形,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一板851、第二板852,以及第三板853,第一板851位于第一通道板801的上游。
第四通道板807垂直地支撑在机架的左侧板804与右侧板805之间,与活动支架85的第二板852相对间隔设置,活动支架85通过第五枢接轴E与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可以相对于第四通道板807打开或者闭合。当活动支架85相对于第四通道板807闭合时,活动支架85的第二板852与第四通道板807之间形成第五通道P5,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与第二通道P2连通,第五通道P5的输出端与支票处理设备的出口Q4连通。
第一可动框架81与活动支架85相枢接。第一可动框架81与活动支架85的第一板851相对设置,通过第一枢接轴A与活动支架85枢接,可以相对于第五框架85的第一板851打开或者闭合,当第一可动框架81相对于活动支架85闭合时,第一可动框架81与活动支架85的第一板851之间形成第一通道P1,且第一通道P1的输入端与入口Q1连通,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与第二通道P2的输入端连通。
在第五通道P5、第一通道P1及第二通道P2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转板7,转板7通过枢接轴71与活动架85枢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绕枢接轴71转动,具有封闭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并打开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并封闭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的第二位置,其中,转板7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通道P1与第二通道P2连通,转板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通道P2与第五通道P5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支票处理设备通过第一可动框架与活动支架枢接,活动支架与主体枢接,当第五通道发生塞纸故障时通过打开活动支架,即可将第五通道全部暴露出来,因此可以很方便地维护第五通道,进一步地提高了设备维护简便性。

Claims (13)

1.一种支票处理设备,包括主体(8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主体(80)枢接的可动框架,各所述可动框架均能够单独相对于所述主体(80)打开或闭合,当多个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体(80)闭合时与所述主体(80)形成顺次连通的多个通道,其中,每个所述通道上设置至少一个处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80)包括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所述第一通道板(801)、第二通道板(802)、第三通道板(803)依次首尾连接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包括分别与所述主体(80)枢接的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以及第四可动框架(84),其中,所述第一可动框架(81)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形成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可动框架(82)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形成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可动框架(83)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形成L形的第三通道(P3);所述第四可动框架(84)与所述第三通道板(803)形成第四通道(P4),所述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通道(P3),以及所述第四通道(P4)依次连通,组成U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通道(P5),第五通道(P5)的输入端与第一通道(P1)的输出端、第二通道(P2)的输入端相交汇,在所述第五通道(P5)、第一通道(P1)及第二通道(P2)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转板(7),所述转板(7)具有使所述第一通道(P1)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五通道(P5)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80)还包括与第一通道板(801)的入口端连通的第四通道板(807)和活动支架(85);所述可动框架包括第一可动框架(81)、第二可动框架(82)、第三可动框架(83)、第四可动框架(84),其中,所述活动支架(85)与所述主体(80)的左侧板(804)和右侧板(805)枢接,并与所述第四通道板(807)形成第五通道(P5),所述第一可动框架(81)与所述活动支架(85)枢接,形成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可动框架(82)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形成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可动框架(83)与所述第一通道板(801)和第二通道板(802)形成L形的第三通道(P3);所述第四可动框架(84)与所述第三通道板(803)形成第四通道(P4),所述第一通道(P1)、所述第二通道(P2)、所述第三通道(P3),以及所述第四通道(P4)依次连通,组成U形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五通道三者相交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通道(P5)、第一通道(P1)及第二通道(P2)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转板(7),所述转板(7)具有使所述第一通道(P1)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五通道(P5)与所述第二通道(P2)连通的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沿支票的输送方向在U形通道上依次设置的纠偏机构(1)、识别机构(2)、记录机构(3),以及压票机构(4),其中,所述纠偏机构(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P1)上,所述识别机构(2)位于所述第二通道(P2)上,所述记录机构(3)位于所述第三通道(P3)上,所述压票机构(4)位于所述第四通道(P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2)包括读磁组件(21)和/或双面扫描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机构(3)包括打印机构和/或印章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票机构(4)位于所述第三通道板(803)的背离所述第四通道(P4)的一侧,在所述第四可动框架(84)的背离所述第四通道(P4)的一侧安装有票箱(5),所述压票机构(4)可将所述第四通道(P4)内的支票压入所述票箱(5)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80)与各所述可动框架之间分别至少设置一个锁紧机构(6),用于将各所述可动框架分别固定在相对于所述主体(80)闭合的锁紧位置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6)包括顶珠(61)、弹性元件(62),以及锁紧孔,其中所述顶珠(61)和弹性元件(62)设置在所述主体(80)或者所述可动框架两者中的一个上,所述锁紧孔设置所述主体(80)或者可动框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支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动框架上的扳手(63),所述扳手(63)为嵌入所述可动框架表面的凹槽或突出所述可动框架表面的凸起。
CN 201220700409 2012-12-17 2012-12-17 支票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6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00409 CN202976332U (zh) 2012-12-17 2012-12-17 支票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00409 CN202976332U (zh) 2012-12-17 2012-12-17 支票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76332U true CN202976332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17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004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6332U (zh) 2012-12-17 2012-12-17 支票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7633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777A (zh) * 2014-01-13 2015-07-15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票据处理模块
CN105818554A (zh) * 2016-05-14 2016-08-03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金融票据的自动盖章设备
CN110956738A (zh) * 2019-11-28 2020-04-03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金融票据的装置通道及实现方法
CN115195315A (zh) * 2022-06-24 2022-10-18 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带票据识别、盖章和自动矫偏的票据传送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777A (zh) * 2014-01-13 2015-07-15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票据处理模块
CN105818554A (zh) * 2016-05-14 2016-08-03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金融票据的自动盖章设备
CN105818554B (zh) * 2016-05-14 2018-03-13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金融票据的自动盖章设备
CN110956738A (zh) * 2019-11-28 2020-04-03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金融票据的装置通道及实现方法
CN115195315A (zh) * 2022-06-24 2022-10-18 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带票据识别、盖章和自动矫偏的票据传送机构
CN115195315B (zh) * 2022-06-24 2023-12-08 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带票据识别、盖章和自动矫偏的票据传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76332U (zh) 支票处理设备
CN102029805B (zh) 具有嵌入信息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及方法
US8780368B2 (en) Scanning-printing integrated apparatus
CN107215106A (zh) 一种文档打印盖章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WO2013126647A1 (en) Card reorien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s utilizing same
CN108290426A (zh) 利用牵引器夹具的介质配准
CN205386992U (zh) 金融票据发放装置
CN104268947B (zh) 退票改签模块
CN102602169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53188A (zh) 打印机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CN204288245U (zh) 一种金融票据处理设备
CN102407693B (zh) 介质处理装置、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203293686U (zh) 记录装置
CN105313488B (zh) 一种在同一通道进行扫描和磁条读写的存折打印机
CN206953809U (zh) 一种文档打印盖章一体机
US9679229B2 (en) Credential production device card substrate rotator
CN102867358A (zh) 介质处理装置
CN201491099U (zh) 一种扫描打印一体设备
CN103771167A (zh)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US9533848B2 (en) Cheque processing device
CN210639656U (zh) 出退勤一体机确认系统
CN202491525U (zh) 薄片类介质纠偏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3136883A (zh) 具有多个处理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202200666U (zh) 扫描打印一体机
CN102024159A (zh) 具有嵌入信息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