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9393U -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39393U
CN202939393U CN 201220646470 CN201220646470U CN202939393U CN 202939393 U CN202939393 U CN 202939393U CN 201220646470 CN201220646470 CN 201220646470 CN 201220646470 U CN201220646470 U CN 201220646470U CN 202939393 U CN202939393 U CN 202939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layer
area
film transistor
crysta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464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仁炜
王倩
解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464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39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39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393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每个像素单元内设置透射区和反射区,透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并在反射区对应的区域内设置光学延迟层和反射层,其中,光学延迟层用于补偿由透射区的液晶层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引起的光延迟。在显示过程中,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不同,通电后不同厚度的液晶层会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延迟作用,在反射区设置光学延迟层可以补偿由此引起的光延迟差异,使一个像素单元中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的光透过率相互匹配,并且,在电场开和关的状态下都能保持一个像素单元内灰阶一致,从而达到半透半反式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是被动发光器件,其按照照明光源可以分为:反射式、透射式和半透半反式。其中,反射式液晶面板是利用液晶面板周围的环境光来作为照明光源,在反射式液晶面板中设有用于反射环境光的反射面,反射式液晶面板由于自身没有背光源,其耗电量相对较低,但是在周围的环境光偏暗的情况下,画面不易观看,带有使用上的诸多限制。透射式液晶面板是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背面设置背光源,利用背光源发出的背景光透过液晶面板的调试,显示需要画面,由于需要提供背光源的电能,使其耗电量相对较高。
而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结合了透射式和反射式液晶面板的特点,同时具备背光源和反射层,在使用时既可以利用自身的背光源也可以利用环境光,兼具了两者的优点,无论在强光下或是昏暗的环境下都能提供良好的观看品质。
目前,液晶面板按照显示模式可以分为:扭曲向列(TN,Twisted Nematic)型、平面转换(IPS,In Plane Switching)型和高级超维场开关(ADS,AdvancedSuper Dimension Switch)型等。其中,ADS显示模式的液晶面板是通过同一平面内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在电极之间和电极正上方的所有液晶分子发生旋转,相对于IPS显示模式的液晶面板,能够提高液晶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透光效率。ADS显示模式的液晶面板具有高画面品质、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水波纹(push Mura)等优点。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基于ADS显示模式下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在ADS显示模式下的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像素单元,
每个像素单元设置有透射区和反射区;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
在所述反射区对应的区域内设置有光学延迟层和反射层;其中,
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所述光学延迟层用于补偿由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与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引起的光延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每个像素单元内设置透射区和反射区,透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并在反射区对应的区域内设置光学延迟层和反射层,其中,光学延迟层用于补偿由透射区的液晶层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引起的光延迟。在显示过程中,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不同,通电后不同厚度的液晶层会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延迟作用,在反射区设置光学延迟层可以补偿由此引起的光延迟差异,使一个像素单元中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的光透过率相互匹配,并且,在电场开和关的状态下都能保持一个像素单元内灰阶一致,从而达到半透半反式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中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取向方向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未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未通电时的光线模拟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通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通电后的光线模拟图;
图4a-图4k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制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制备彩膜基板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5d-图5f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制备彩膜基板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对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未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未通电时的光线模拟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通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通电后的光线模拟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对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图10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光学延迟层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像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其中,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区域大小形状不反映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像素单元,
每个像素单元设置有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透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
在反射区对应的区域内设置有光学延迟层和反射层;其中,
反射层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光学延迟层用于补偿由透射区的液晶层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引起的光延迟。
在显示过程中,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不同,通电后不同厚度的液晶层会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延迟作用,在反射区设置光学延迟层可以补偿由此引起的光延迟差异,使一个像素单元中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的光透过率相互匹配,并且,在电场开和关的状态下都能保持像素单元中的灰阶一致,从而达到半透半反式显示效果。
较佳地,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还包括:位于彩膜基板背向液晶层一面的第一偏光片,以及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背向液晶层一面的第二偏光片;其中,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相互垂直;
在未加电场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沿着第一偏光片或第二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平行取向,即在未加电场时液晶分子没有偏转,不会对通过的光产生延迟作用,且由于只有与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一致的线偏振光才能透过偏光片,因此,在未加电场时,液晶面板为暗场。
进一步地,为了使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平行取向,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其中,第一取向膜位于彩膜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该第二取向膜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a和图1b所示,可以将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的摩擦方向设置为与第一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一致,即与第二偏光片的光透过轴垂直;反之,也可以将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的摩擦方向设置为与第二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一致,即与第一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这样,在未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在取向膜的作用下沿其长轴方向平行于取向膜排列。
具体地,上述基于ADS显示模式的液晶面板,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具有第一ITO电极,以及位于第一ITO电极之上且与其绝缘的第二ITO电极;这两层电极加电压后形成多维电场,使位于电场内的液晶分子受电场的影响发生旋转,对通过的偏振光产生延迟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的反射区中反射层一般设置在第一ITO电极背向第二ITO电极的一面,且与第一ITO电极电连接,具体地,该反射层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当偏振光经过反射层反射后会发生二分之一波长延迟。
具体地,在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设置的光学延迟层可以位于彩膜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即设置在彩膜基板上;也可以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即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像素单元中透射区的液晶层厚度大于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的目的,在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单元的反射区中可以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厚度等于透射区的液晶层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值,这样在具体实施时,就可以通过调节凸台的厚度来控制对应的液晶层的厚度。
具体地,当光学延迟层位于彩膜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时,凸台位于光学延迟层面向液晶层的一面;当光学延迟层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时,凸台位于光学延迟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
较佳地,为了便于具体实施,一般将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中的透射区的液晶层厚度设置为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的两倍,即凸台为半个液晶盒厚;相应地,光学延迟层设置成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延迟层。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的进行详细地说明,其中,都是以光学延迟层为四分之一波长(λ/4)光学延迟层、以及透射区的液晶层厚度为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的两倍为例进行说明的。
实施例一:反射区的光学延迟层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上。
如图2a所示,在彩膜基板1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之间具有液晶层3;第一偏光片4位于彩膜基板1背向液晶层3的一面,第一取向膜5位于彩膜基板1面向液晶层3的一面;第二偏光片6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背向液晶层3的一面,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面向液晶层3的一面依次排列反射层7、第一ITO电极8、绝缘层9、第二ITO电极10、凸台11、λ/4光学延迟层12、以及第二取向膜13;其中,反射层7、凸台11和λ/4光学延迟层12位于反射区内(图2a中线框所示),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沿水平面,第二偏光片6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第一取向膜5和第二取向膜13的摩擦方向沿水平面。
在液晶面板未加电压时,透射区和反射区均呈暗场,其具体的光线模拟图如图2b所示:在反射区内,由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沿水平面,环境光通过第一偏光片4后生成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由于反射区的液晶层3中液晶分子平行取向,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3后无延迟作用;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λ/4光学延迟层12的相位延迟后变为左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经过反射层7的金属反射形成右旋圆偏振光;在经过λ/4光学延迟层12后,右旋圆偏振光形成垂直方向线偏振光;垂直方向线偏振光在经过反射区的液晶层3后无延迟作用,此时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在反射区形成暗场。在透射区内,由于第二偏光片6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背光源发出的背光经过第二偏振片6作用生成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由于透射区的液晶层3中液晶分子平行取向,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后无延迟作用,此时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在透射区形成暗场。
在液晶面板加电压时,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在边缘场效应的作用下偏转排列,偏振光在通过发生偏转的液晶分子时发生相位延迟,如图3a所示,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3厚度不同,其对偏振光的延迟效果也不同,在透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2光延迟作用,在反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4光延迟作用。
在液晶面板加电压后,透射区和反射区均呈亮场,其具体的光线模拟图如图3b所示:在反射区内,由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沿水平面,环境光通过第一偏光片4后生成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由于反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4光延迟作用,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过反射区的液晶层3的相位延迟后变为左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经λ/4光学延迟层12的相位延迟后变为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过反射层7的金属反射以及经过λ/4光学延迟层12后,形成左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经过反射区的液晶层3的相位延迟后变为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此时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平行,从而在反射区形成亮场。在透射区内,由于第二偏光片6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背光源发出的背光经过第二偏振片6作用生成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由于透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2光延迟作用,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经过透射区的液晶层3的相位延迟后变为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此时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平行,从而在透射区形成亮场。
具体地,上述反射区的光学延迟层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上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如图4a-图4k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之上形成栅极14,如图4a所示;
(2)在栅极14上形成栅绝缘层15,如图4b所示;
(3)在栅绝缘层15上沉积有源层16,如图4c所示;
(4)在栅绝缘层15上对应反射区的区域溅射反射层7,如图4d所示,具体实施时可以溅射金属铝形成反射层7;
(5)在反射层7上溅镀一层第一ITO电极8,如图4e所示;
(6)分别在第一ITO电极8和有源层16之上溅射源漏极17,如图4f所示;
(7)在源漏极17以及第一ITO电极8之上沉积绝缘(PVX)层9,如图4g所示;
(8)在绝缘(PVX)层9之上溅射条状第二ITO电极10,如图4h所示;
(9)在第二ITO电极10上对应反射区的区域沉积凸台11,该凸台11的厚度为液晶盒厚的一半,如图4i所示;
(10)在凸台11对应反射区的区域沉积λ/4光学延迟层12,如图4j所示;
(11)可选地,在λ/4光学延迟层12上还可以沉积一层保护膜18,如图4k所示。
对应地,上述反射区的光学延迟层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上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中彩膜基板的制作工艺,如图5a-图5c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彩膜基板1上沉积有机树脂(BM)层19形成黑矩阵区域,如图5a所示;
(2)在有机树脂(BM)层19上沉积彩膜树脂(CR)层20,如图5b所示;
(3)在有机树脂(BM)层19和彩膜树脂(CR)层20上制作隔垫物(PS)层21,如图5c所示。
在使用上述工艺步骤制备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后,分别在彩膜基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涂覆平行取向剂,在彩膜基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分别形成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之后进行对盒处理,形成如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图6中未示出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对盒处理等工艺与现有技术中的工艺没有明显区别,在此不在赘述。
实施例二:反射区的光学延迟层设置在彩膜基板之上。
如图7a所示,在彩膜基板1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之间具有液晶层3;第一偏光片4位于彩膜基板1背向液晶层3的一面,在彩膜基板1面向液晶层3的一面依次排列有λ/4光学延迟层12、凸台11和第一取向膜5;第二偏光片6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背向液晶层3的一面,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面向液晶层3的一面依次排列反射层7、第一ITO电极8、绝缘层9、第二ITO电极10以及第二取向膜13;其中,反射层7、凸台11和λ/4光学延迟层12位于反射区内(图7a中线框所示),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沿水平面,第二偏光片6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第一取向膜5和第二取向膜13的摩擦方向沿水平面。
在液晶面板未加电压时,透射区和反射区均呈暗场,其具体的光线模拟图如图7b所示:在反射区内,由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沿水平面,环境光通过第一偏光片4后生成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λ/4光学延迟层12的相位延迟后变为左旋圆偏振光;由于反射区的液晶层3中液晶分子平行取向,左旋圆偏振光经过液晶层3后无延迟作用;左旋圆偏振光经过反射层7的金属反射形成右旋圆偏振光;右旋圆偏振光在经过反射区的液晶层3后无延迟作用;在经过λ/4光学延迟层12后,右旋圆偏振光形成垂直方向线偏振光,此时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在反射区形成暗场。在透射区内,由于第二偏光片6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背光源发出的背光经过第二偏振片6作用生成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由于透射区的液晶层3中液晶分子平行取向,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后无延迟作用,此时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在透射区形成暗场。
在液晶面板加电压时,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在边缘场效应的作用下偏转排列,偏振光在通过发生偏转的液晶分子时发生相位延迟,如图8a所示,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不同,其对偏振光的延迟效果也不同,在透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2光延迟作用,在反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4光延迟作用。
在液晶面板加电压后,透射区和反射区均呈亮场,其具体的光线模拟图如图8b所示:在反射区内,由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沿水平面,环境光通过第一偏光片4后生成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λ/4光学延迟层12的相位延迟后变为左旋圆偏振光;由于反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4光延迟作用,左旋圆偏振光经过反射区的液晶层3的相位延迟后变为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经过反射层7的金属反射以及经过反射区的液晶层3的相位延迟后变为左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经过λ/4光学延迟层12后,形成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此时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平行,从而在反射区形成亮场。在透射区内,由于第二偏光片6的光透过轴方向垂直纸面向内,背光源发出的背光经过第二偏振片6作用生成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由于透射区的液晶层3起到λ/2光延迟作用,垂直方向线偏振光经过透射区的液晶层3的相位延迟后变为水平方向线偏振光,此时水平方向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4的光透过轴方向平行,从而在透射区形成亮场。
具体地,上述反射区的光学延迟层设置在彩膜基板之上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包括的步骤,和实施例一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中的步骤(1)~步骤(8)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对应地,上述反射区的光学延迟层设置在彩膜基板之上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中彩膜基板的制作工艺包括的步骤,和实施例一中彩膜基板的制作工艺中的步骤(1)~步骤(2)相同,并在步骤(2)完成后还执行如下步骤,如图5d-图5f所示:
(4)在彩膜树脂(CR)层20上对应反射区的位置沉积λ/4光学延迟层12,如图5d所示;
(5)在有机树脂(BM)层19、彩膜树脂(CR)层20和λ/4光学延迟层12上制作凸台11,如图5e所示;
(6)在凸台11上制作隔垫物(PS)层21,如图5f所示。
在使用上述工艺步骤制备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后,分别在彩膜基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涂覆平行取向剂后,在彩膜基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分别形成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之后进行对盒处理,形成如图9所示的液晶面板(图9中未示出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对盒处理等工艺与现有技术中的工艺没有明显区别,在此不在赘述。
较佳地,在具体实施时,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光学延迟层可以为由垂直取向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形成的网络;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形成的网络是通过紫外光照射垂直取向的液晶性可聚合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后生成的。
以实施例一的结构为例,如图10a-图10c所示,光学延迟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凸台11上涂覆一层垂直取向剂,并在垂直取向剂上涂覆液晶性可聚合单体,如图10a所示;这种液晶性可聚合单体含有双键可聚合单体,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网络;
(2)使用掩膜板对涂有液晶性可聚合单体的凸台11进行紫外光辐照,被紫外光照射到的液晶性可聚合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网络,得到所需的光学延迟层的形状,如图10b所示;
(3)使用碱性液体洗涤凸台11,将没有发生反应的液晶性可聚合单体溶解,得到由高分子聚合物网络形成的光学延迟层,如图10c所示。
类似的,实施例二中的光学延迟层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制备,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ADS显示模式中第二ITO电极10一般为条状电极;如图11所示,在每个像素单元内,可以将每个第二ITO电极10的长度方向与栅线22的布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为70-89°,即第二ITO电极10倾斜设置,图11中阴影部分为反射区,信号线23与第二ITO电极10平行。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其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每个像素单元内设置透射区和反射区,透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并在反射区对应的区域内设置光学延迟层和反射层,其中,光学延迟层用于补偿由透射区的液晶层与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引起的光延迟。在显示过程中,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不同,通电后不同厚度的液晶层会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延迟作用,在反射区设置光学延迟层可以补偿由此引起的光延迟差异,使一个像素单元中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的光透过率相互匹配,并且,在电场开和关的状态下都能保持一个像素单元内灰阶一致,从而达到半透半反式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个像素单元设置有透射区和反射区;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
在所述反射区对应的区域内设置有光学延迟层和反射层;其中,
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所述光学延迟层用于补偿由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与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引起的光延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延迟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或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厚度为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与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差值;
所述光学延迟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光学延迟层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或者,所述光学延迟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光学延迟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厚度为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的两倍;所述光学延迟层为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延迟层。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延迟层为由垂直取向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形成的网络;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网络是通过紫外光照射垂直取向的液晶性可聚合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后生成的。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具有第一ITO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ITO电极之上且与其绝缘的第二ITO电极;
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ITO电极背向所述第二ITO电极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一ITO电极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TO电极为条状电极;
在每个像素单元内,每个所述第二ITO电极的长度方向与栅线的布线方向之间的夹角70-89°。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向液晶层一面的第一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背向液晶层一面的第二偏光片;
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相互垂直;
在未加电场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沿着第一偏光片或第二偏光片的光透过轴方向平行取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液晶层平行取向的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
所述第一取向膜位于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
所述第二取向膜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面向液晶层的一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
CN 201220646470 2012-11-16 2012-11-29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9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46470 CN202939393U (zh) 2012-11-16 2012-11-29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10238 2012-11-16
CN201220610238.2 2012-11-16
CN 201220646470 CN202939393U (zh) 2012-11-16 2012-11-29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39393U true CN202939393U (zh) 2013-05-15

Family

ID=4832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4647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9393U (zh) 2012-11-16 2012-11-29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393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849A (zh) * 2012-11-16 2013-03-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54804A (zh) * 2013-08-29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7530A (zh) * 2015-07-29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均匀的内嵌式延迟器的阳光下可读的lcd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849A (zh) * 2012-11-16 2013-03-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291848B2 (en) 2012-11-16 2016-03-22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anel based on ADS display mod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454804A (zh) * 2013-08-29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27611A1 (zh) * 2013-08-29 2015-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4804B (zh) * 2013-08-29 2015-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US9709846B2 (en) 2013-08-29 2017-07-1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 LC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027530A (zh) * 2015-07-29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均匀的内嵌式延迟器的阳光下可读的lc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8849A (zh)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933678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9835901B2 (en) Reflective type display device
JP6245572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01813842A (zh)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KR20120138236A (ko) 직시형 입체 디스플레이용 휨성 액정 편광 스위치
CN203909438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1040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02939393U (zh) 基于ads显示模式的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4153885A1 (zh)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89093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US90136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293769A (zh)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US109286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278975B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制作方法
CN203204275U (zh) 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
CN102819154B (zh) 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7202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60342024A1 (en) 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 liquid crystal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3207474B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CN10520422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748576U (zh) 一种半透半反型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54804B (zh)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US9995984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202522812U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8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7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8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city in Western Daxing Distric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