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16241U -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16241U
CN202916241U CN201220387222XU CN201220387222U CN202916241U CN 202916241 U CN202916241 U CN 202916241U CN 201220387222X U CN201220387222X U CN 201220387222XU CN 201220387222 U CN201220387222 U CN 201220387222U CN 202916241 U CN202916241 U CN 202916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 instrument
damage check
magnetic induction
induction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872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3872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16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16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162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其由信号采集系统、光电测距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底盘系统组成,信号采集系统为一扫描探头,扫描探头具有一横杆,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横杆上;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放大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多路开关、A/D转换电路、计算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内安装有信号处理软件,并且计算机系统与人际交互设备和报警装置相连,损伤检测仪采用了电控支架辅助扫描,克服手动直接推损伤检测仪时带来的误差,人为地匀速控制损伤检测仪扫描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损伤检测仪,特别是一种金属记忆多通道损伤检测仪,能够对管道和平板类部件进行高效检测。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石油、天然气运输采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在我国近70%的原油、100%的天然气是通过管道来进行运输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已超过了8万公里,正在兴建和拟建的管道也有近万公里、油田集输管网、炼厂、城市管网累计达数十万公里。由于输送管线穿越地域广阔,服役环境复杂,位置隐蔽,一旦发生失效破坏,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人身伤亡等灾难性事故,对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据统计,我国现有的长距离油气输送管线中已有70%进入了事故多发期,每年因为管线腐蚀、老化造成的管道事故十分频繁,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危险,因此在事故发生前对管道进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压磁效应是指铁磁性材料受到机械力的作用时,它的内部产生应变,导致导磁率发生变化,从而使磁场发生变化。铁磁性金属部件表面上的磁场分布与部件应力载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检测部件表面的磁场分布情况间接地对部件进行诊断。钢材油气管道在管道输送压力作用下,其应力集中以及腐蚀等伤损处的磁场强度存在明显的特征:切向磁场分量Hp(x)具有最大值,法向磁场分量Hp(y)改变符号且具有零值。基于压磁效应的管道检测技术通过记录管道周围的压磁信号,提取压磁磁场特征值,建立管道应力集中以及腐蚀等伤损位置判断准则,并分析伤损处管道的受力情况。压磁效应理论可以为铁磁金属构件失效分析及寿命评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无损检测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
常见的管道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和漏磁式管道检测等,它们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超声波的传播必须依靠液体介质,且容易被蜡吸收,所以超声波检测仪器不适合在气管线和含蜡很高的油管线进行检测。漏磁式管道检测需要专门的磁化设备,检测结束后需要退磁处理,检测费用高,存在着磁污染等问题。压磁效应可以利用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磁化现象,检测的信息更为全面,不需要专门的磁化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检测的成本较低,在无损检测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用于在线检测管道中存在的应力集中、腐蚀、材料缺陷等金属损伤,现有的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一般仅限于实验室内使用,而在户外的环境复杂,一般的实验室内仪器无法适应管道的变径结构、检测中的振动及恶劣的室外现场环境,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根本无法进行测量,为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多用途、可靠性强的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对提高国内油气管道的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及时有效防止因管道损伤破坏引发的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由信号采集系统、光电测距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底盘系统组成,信号采集系统为一扫描探头,扫描探头具有一横杆,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横杆上;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放大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多路开关、A/D转换电路、计算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内安装有信号处理软件,并且计算机系统与人际交互设备和报警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支架辅助扫描,损伤检测仪放在电控支架的轨道的滑片上,将试件放在电控支架的下部的面板上,其中面板可以上下移动,而轨道是固定的,通过对滑片进行遥控,人为地匀速控制损伤检测仪扫描速度。
更优选为,所述磁感应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横杆上,磁感应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需要更多的磁感应传感器时,直接用螺丝将磁感应传感器固定于横杆的预留通道上,损伤检测仪能够自动识别;当某个磁感应传感器损坏时,可直接进行更换。
更优选为,在所述横杆的上方,有一把刻度尺,用于多个磁感应传感器的等间距排列。
更优选为,光电测距系统包括发光二极管、透镜组件、成像传感器以及控制芯片,并且光电测距系统无需校准。
更优选为,在损伤检测仪的顶部和后侧壁各有5个小气泡,当顶部的5个小气泡都居中时表明损伤检测仪处于水平状态;当后侧壁的5个小气泡都居中时表明损伤检测仪处于垂直状态,从而辅助损伤检测仪磁感应传感器的水平、竖向的校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损伤检测仪的扫描探头采用了柔性的横杆,更好的适应各种形状的被检测件。
2、损伤检测仪采用了电控支架辅助扫描,克服手动直接推损伤检测仪时带来的误差,人为地匀速控制损伤检测仪扫描速度。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损伤检测仪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电控支架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损伤检测仪,2-1、信号放大电路,2-2、信号放大滤波电路,3、多路开关,4、A/D转化电路,5、计算机系统,6、信号处理软件,7、人际交互设备,8、报警装置,9、控制芯片,10、成像传感器,11、棱镜,12、透镜组件,13、发光二极管,14、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5、无线发射接收装置,16、锥齿轮传动组件,17、内轮系,18、前轴,19、外轮系,20、缓冲装置,21、底盘框架,22、后轴,23、变速驱动系统,24、缓冲座,25、第二弹簧,26,第一弹簧,27、垫片,28、缓冲长螺钉,29、内环台,30、刻度尺,31、探头,32、轨道,33、待测试样,34、滑片,35、小气泡,36、小腿,A、信号采集系统,B、光电测距系统,C、信号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该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由信号采集系统A、光电测距系统B、信号处理系统C和底盘系统组成。
信号采集系统为一扫描探头,扫描探头包括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温度传感器和横杆,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本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是采用多个传感器组成的多通道形式,磁感应传感器采用Honeywell公司最新生产的AMR HMC1021系列4端桥式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与传统的3端通用型磁感应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可达10-9T的量级)、体积小、价格低、温度特性好、工作频率高等优点。特别是芯片自带有offset与set/reset功能管脚,可以排除静场干扰和抵御强磁破坏。将HMC1021型磁阻与复位电路、运算电路相结合,用于测量微弱磁场,比霍尔芯片传感器的精度要高出三个量级。该扫描探头还可配置脉冲消磁电路和磁屏蔽电路,以消除外界磁场干扰和自身残磁影响,保证在弱磁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探头结构示意图,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是通过螺丝来固定在扫描探头的横杆上,磁感应传感器的位置可以手动自由调节。横杆采用的是铝合金材料,避免对检测结果形成干扰。磁感应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更换,当需要更多的磁感应传感器时,直接将磁感应传感器用螺丝固定于预留的孔道,机器可自动识别;当某个磁感应传感器损坏时,可直接进行更换,方便日后的维修。横杆类型可分为4个孔道、8个孔道、16个孔道等类型,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数目的孔道。在现有技术中,横杆为不可调整的刚性构件,适应性差,因此本申请中横杆被设计为是由多段铝合金通过活动的关节连接起来,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弯曲。例如仪器用于检测圆形的管道时,可以将横杆弯曲成圆形;用于检测钢板时,可以将横杆拉直;当用于检测方形构件时,可将横杆弯曲形成90度角。
为了更加准确地调整磁感应传感器的位置,在横杆的上方增加了一把刻度尺。其中0点在最中间,数值向两边分别递增,单位是mm,最小刻度是1mm。刻度尺的材料是铝合金,以避免磁场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从图1可知,光电测距系统主要由发光二极管13、透镜组件12、棱镜11、成像传感器10以及控制芯片9组成。该系统通过发光二极管13发出光,经过棱镜11的反射后,灯光以30度角射向被检测件表面,然后再通过平面的反射透过一块透镜反馈到成像传感器10上。
当损伤检测仪移动的时候,成像传感器10记录得到连续的图案,然后通过控制芯片9对前后每张图片对比分析处理,以判断装置移动的方向以及位移,从而得到装置X,Y方向的移动数值。控制芯片9对这些数值处理之后,传给信号处理系统C的计算机系统5。光电测距系统B的采样频率最高可以达到3000Frames/sec(帧/秒),也就是说它在1秒内能采集和处理3000张图像,而传统机械导轮测量距离装置,其最大扫描速度(步长为1mm时)只能达到0.2-0.3米/秒,最小测量步长仅为1mm,而采用本光电测距系统B达到的精度远远要高于前者,扫描速度最快能达到5米/秒,最小测量步长可以达到0.01mm。而且使用者可以在计算机系统5上设定自己所需要的精度。更重要的是本系统测距时无需校正,由光电测距系统系统自动进行计算距离,避免了繁琐的校正过程以及校正带来的误差。
信号处理系统C用于处理和分析信号采集系统A与光电测距系统B传输来过的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接收装置15或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4传送给信号处理系统C。信号采集系统A的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所采集的信号经信号放大滤波电路2-2、多路开关3、A/D转换电路4进入计算机系统5,其中信号放大滤波电路2-2的输出端接A/D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A/D转换电路4的输出端接计算机系统5的输入端;光电测距系统B直接与计算机系统5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2-1、多路开关3、A/D转换电路4进入计算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C的计算机系统5内安装有信号处理软件6,并且计算机系统5与人际交互设备7和报警装置8相连。
损伤检测仪的顶部有一个无线发射接收装置15,当使用无线传输数据时,损伤检测仪的供电通过电池来提供,使用无线传输模式时既可遥控损伤检测仪,减少人工扫描的误差,又可以将信号采集系统与光电测距系统得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信号处理系统上,大大提高了损伤检测仪的灵活性,使损伤检测仪能够在被检测构件较大或户外检测时更好地应对各种恶劣、复杂检测环境。损伤检测仪的后侧有一个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4,可通过电缆数据线将数据传送到信号处理系统C上,损伤检测仪此时的供电也是通过电缆数据线来提供的。当在室内测量或者是检测构件较小时,用电缆数据线进行传送数据更为方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系统结构示意图,底盘系统由底盘框架21、变速驱动系统23、锥齿轮传动组件16、前轴18、后轴22、外轮系19、内轮系17和缓冲装置20组成,底盘系统用来承载前述的信号采集系统、光电测距系统的功能模块元件,并能够依据操作员的指令进行前进或后退。底盘框架2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优选为矩形,变速驱动系统23、锥齿轮传动组件16、外轮系19、内轮系17和缓冲装置20固定在底盘框架21上。变速驱动系统根据指令输出动力,经锥齿轮传动组件16传递给前轴18和后轴22,前轴18和后轴22上装有外轮系19和内轮系17,外轮系19有四个轮位于前、后轴的端部,内轮系也有四个轮,与外轮系19同轴并位于外轮系的内侧,当损伤检测仪在户外检测时,经常会遇到管道变径的情况,而且有些管道会在很短的距离内多次变径,现有的检测仪只具有外轮系,同轴的两个轮之间的轮距固定,当被检测的管径小于轮距时,检测仪无法有效地被管道导向,甚至会有从管道上跌落的可能,这在检测高空架设的管道时更为危险。在本申请中,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引入了内轮系的概念,内轮系位于外轮系的内侧,内轮的直径小于外轮,当损伤检测仪在大直径管道或平面件上行走时,内轮系空转,当损伤检测仪在管道上驶入变径区域并且从大管径段驶向小管径段时,前轴上的内轮逐渐结合小管径管外壁,而前轴上的外轮逐渐脱离大管径管的外壁并进入空转状态;而当从小管径变径到大管径时,前轴的外轮逐渐结合大管径管的外壁,内轮逐渐从小管径管的外壁脱离进入空转状态,这样就使得损伤检测仪在变径处平稳过渡,即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平稳性。作为优选方案,内轮系的同轴轮距是可调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损伤检测仪在管道变径处行驶时,有时会出现重心抬高或降低的情况,这会引起损伤检测仪的整体振动,而此级别的振动对损伤检测仪这种高精密仪器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检测仪不能很好适应恶劣的检测环境的原因,为了消除振动对损伤检测仪的影响,底盘框架21上安装了缓冲装置20,缓冲装置20优选安装在矩形底盘框架21的四个直角处。本申请的缓冲装置20根据损伤检测仪的底盘系统的防振专门设计,具体为矩形底盘框架21的直角处设有垂直贯通的孔,孔中设有内环台29,缓冲装置20包括缓冲长螺钉28、垫片27、缓冲座24、第一弹簧26、第二弹簧25,在安装时,缓冲长螺钉28套设垫片27、第一弹簧26后由下向上穿过孔的内环台29,第一弹簧26的上端顶设在内环台29的下面,第一弹簧26的下端顶设在垫片27上,缓冲座24内设有与缓冲长螺钉28相配合的内螺纹盲孔,缓冲座24套设第二弹簧25后与缓冲长螺钉28螺纹固定,第二弹簧25的上端抵顶缓冲座24,其下端抵顶内环台29的上表面,至此形成了由下至上依次为缓冲长螺钉28、垫片27、第一弹簧26、内环台29、第二弹簧25、缓冲座24的排布,损伤检测仪的各功能模块组装成整体后安装于四个缓冲座20上。由于缓冲装置20采用了两个弹簧,因此可以很好的应对损伤检测仪在行驶时上下不同方向传来的振动。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控支架示意图,当检测试件较小时,可能会采用手动操作方式直接在试件上推损伤检测仪,但这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当试件表面有凹凸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机械齿轮测距,会导致测得的距离与实际不符合,或者不能测量距离。为了克服手动直接推损伤检测仪时带来的误差,需设计一个电控支架,用于损伤检测仪的前进。
电控支架的所有材料均用铝合金或其他非铁磁材料制作而成,能有效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干扰。被检构件放置在电控支架的轨道下的面板上,面板可以上下移动,而轨道是固定的,从而通过上下移动面板来调整轨道与检测构件的距离。轨道上有四块滑片,上面放损伤检测仪。滑片上有芯片,并与计算机系统5相连,通过计算机系统5控制滑片在轨道上的移动从而控制损伤检测仪的前进。被检构件的磁场信号由损伤检测仪得到的,扫描的距离则由计算机系统5控制而得到,从而得到磁场在整个试件上的分布。扫描距离既可以由损伤检测仪的光电测距系统B得到,也可以由计算机系统5控制得到。
关于扫描探头的定位问题,面板的零刻度点和轨道上的零刻度点上下对齐。首先将滑片在轨道上的位置归零,然后将损伤检测仪放置在滑片上,扫描探头的中心与滑片对齐,就能确保扫描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相对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水平支架示意图,损伤检测仪在使用前要对测量水平向和竖直向磁场的磁感应传感器进行校正。在校正的时候要求损伤检测仪分别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若直接手动进行校正,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难以准确地进行校正。因此采用一个水平架,用以方便传感器的校准。如图6所示水平架的顶部,有4个小气泡,用来显示支架平板是否水平。当4个小气泡都居于中间的时候,表明水平支架已经水平了。支撑水平支架平板的是4个小腿,每个小腿的上部有一个螺丝,旋转的时候可以在小范围内调整腿的高度,从而来调整平板的距离。
在损伤检测仪的顶部和后侧壁,分别加五个小气泡,用于显示仪器是否放置水平和竖直。将损伤检测仪水平放置在水平架上,调节螺丝,直到顶部的五个小气泡都居中,表明损伤检测仪已经放置水平,可以开始校准。再将损伤检测仪竖直放置,调节螺丝,直到后侧壁的五个小气泡都居中,表明损伤检测仪已经放置竖直,可以开始校准。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惯用技术手段,根据以上所述的内容,还可以做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技术思想的多种检测形式,这些形式上的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由信号采集系统、光电测距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底盘系统组成,信号采集系统为一扫描探头,扫描探头具有一横杆,磁感应传感器阵列、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横杆上;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放大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多路开关、A/D转换电路、计算机系统,并且计算机系统与人际交互设备和报警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支架辅助扫描,损伤检测仪放在电控支架的轨道的滑片上,将试件放在电控支架的下部的面板上,其中面板可以上下移动,而轨道是固定的,通过对滑片进行遥控,人为地匀速控制损伤检测仪扫描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横杆上,磁感应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需要更多的磁感应传感器时,直接用螺丝将磁感应传感器固定于横杆的预留通道上,损伤检测仪能够自动识别;当某个磁感应传感器损坏时,可直接进行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损伤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杆的上方,有一把刻度尺,用于多个磁感应传感器的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光电测距系统包括发光二极管、透镜组件、成像传感器以及控制芯片,并且光电测距系统无需校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在损伤检测仪的顶部和后侧壁各有5个小气泡,当顶部的5个小气泡都居中时表明损伤检测仪处于水平状态;当后侧壁的5个小气泡都居中时表明损伤检测仪处于垂直状态,从而辅助损伤检测仪磁感应传感器的水平、竖向的校准。
CN201220387222XU 2012-08-07 2012-08-07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6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87222XU CN202916241U (zh) 2012-08-07 2012-08-07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87222XU CN202916241U (zh) 2012-08-07 2012-08-07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16241U true CN202916241U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6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872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6241U (zh) 2012-08-07 2012-08-07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16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9458B (zh)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CN102967263B (zh) 一种桥梁挠度-转角一体化测量方法
CN103076393B (zh) 敲击扫描式桥梁损伤检测系统
CN103171874B (zh) 一种钢绳芯输送带无损监测装置
CN103193125B (zh) 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的测量方法及其测试仪
CN107547150A (zh) Btm在线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204718904U (zh) 一种回弹仪
CN104330836A (zh) 采煤机应力截齿煤岩分界检测装置
CN101614823B (zh) 通道式放射性测控系统的现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7113808U (zh) 一种电池片翘曲度测量仪
CN106643838A (zh) 一种基于光纤环双向探测的撞击部位测量系统和方法
CN206019977U (zh) 一种冲击实验记录分析装置
CN103076399A (zh) 敲击扫描式桥梁损伤检测定位系统
CN202916240U (zh)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CN202582606U (zh) 高速铁路接触网综合巡检装置
CN204999519U (zh) 一种二维塔吊垂直度测量装置
CN205015487U (zh) 一种边坡岩体监测系统
CN207408351U (zh) 一种钢轨探伤检测装置
CN202916241U (zh) 一种基于压磁效应的损伤检测仪
CN109186444A (zh) 一种衡器秤台限位距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4964452U (zh) 一种无线裂缝深度自动检测仪
CN202562619U (zh) 多点连续式在线振动筛振幅检测仪
CN203143861U (zh) 一种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测试仪
CN102721406B (zh) 施工便梁姿态监测系统
CN110333289A (zh) 一种二维平面波激发、传播和监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