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11795U -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11795U
CN202911795U CN 201220510966 CN201220510966U CN202911795U CN 202911795 U CN202911795 U CN 202911795U CN 201220510966 CN201220510966 CN 201220510966 CN 201220510966 U CN201220510966 U CN 201220510966U CN 202911795 U CN202911795 U CN 202911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driving disc
steering
transmission device
spacing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109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镇海
王竣
娄方明
李向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5109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11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11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117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安装在方向盘和转向器之间,包括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内的主动盘(1)和从动盘(2)以及角传动比调节装置,主动盘(1)与方向盘连接,从动盘(2)与转向器输入轴连接,所述角传动比调节装置包括交流电机(4)、丝杠(5)、螺母(6)、连杆(9)和惰轮(3),交流电机(4)的输出轴与丝杠(5)连接,且丝杠(5)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内,惰轮(3)通过轴承与螺母(6)连接,螺母(6)装在丝杠(5)上,且螺母(6)上设置一连杆(9),连杆(9)一端连接螺母,一端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上与丝杠(5)位置相对应的槽(10)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构尺寸小;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无级调整转向系统角传动比,以使车辆具有较好的操纵舒适性和主动安全性的一种转向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系统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根据方向盘的转动控制转向轮以一定大小和方向的角度转动,从而实现车辆转向。所以转向系统涉及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主动安全性和操纵舒适性。 
现有的大部分转向系统的角传动比是固定不可调的,即当转向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转向角传动比也就固定不变了。但是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转向系统已不能满足驾驶员对车辆转向系统的要求。驾驶员眼中理想的转向系统是在低速时具有较小的转向角传动比,使转向轻便灵活;高速时具有较大的转向角传动比,保证车辆的高速稳定性。 
有汽车生产商推出了一种转向角传动比可变的转向器,其原理是通过在齿轮齿条转向器的齿条上加工出变模数的齿来实现汽车在方向盘转角不同时具有不同的转向角传动比。但是这种转向系统的角传动比是随着方向盘转角而变的,没有实现角传动比随车速而变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转向传动比可调的转向传动装置。 
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安装在方向盘和转向器之间,包括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内的主动盘1和从动盘2以及角传动比调节装置,主动盘1与方向盘连接,从动盘2与转向器输入轴连接,所述角传动比调节装置包括交流电机4、丝杠5、螺母6、连杆9和惰轮3,交流电机4的输出轴与丝杠5连接,且丝杠5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内,惰轮3通过轴承与螺母6连接,螺母6装在丝杠5上,且螺母6上设置一连杆9,连杆9一端连接螺母,一端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上与丝杠5位置相对应的槽10内,保证螺母6相对壳体只移动而不转动,转向力矩和运动靠摩擦力由主动盘1经惰轮3传到从动 盘2。 
所述的主动盘1、从动盘2以及惰轮3的工作面都是粗糙面。 
在主动盘1与传动装置壳体8之间设有压紧弹簧7,压紧弹簧7上端与壳体固定 
下端通过推力轴承与主动盘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便于实现; 
2、本实用新型具有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处理车速以及与车辆安 
性相关的参数信号并控制电机改变转向系统的角传动比; 
3、保留了传统转向系统传动装置的方向盘到转向器之间的机械连接,安全性高,容错性好,在系统故障时,锁住电机,此时仍可以像普通转向系统一样实现正常转向控制。 
【附图说明】
图1 为主动转向系统转向传动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主动转向系统转向传动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丝杠,螺母,惰轮等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主动盘   2、从动盘  3、惰轮  4、交流电机  5、丝杠   6、螺母  7、压紧弹簧  8、壳体  9、连杆  10、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主动转向系统转向传动装置,主动盘1通过输入轴连接到转向柱的下轴周端上,从动盘2通过输出轴连接到转向器输入轴上,通过惰轮3实现力矩和运动从主动盘1到从动盘2的传递。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带动主动盘1转动,主动盘1依靠摩擦作用带动惰轮3转动,同样惰轮3依靠摩擦作用带动从动盘2转动,从动盘2进而带动转向器的输入轴转动,实现了车辆的转向控制。其中,为了可靠传递驾驶员的转向输入,惰轮3与主动盘1、从动盘2之间应有足够的摩擦力,这就需要惰轮3与主动盘1之间应有足够的正压力,所以在主动盘1与传动装置壳体8之间设有压紧弹簧7,压紧弹簧7上端与壳体8固定,下端通过推力轴承与主动盘1连接。在有转向运动时,压紧弹簧7相对壳体是固定不动的,而相对主动盘1是转动的。同样为了可靠传递驾驶员的转向输入,要求主动盘1、从动盘2以及惰轮3的工作面是粗糙的,以增大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力。 
信号处理单元可以通过车载电脑实现,车载电脑监测车速和一些表征车辆稳定性状态的参数,分析计算后输出对交流电机4的控制量,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角度,电机4的旋转运动耦合到丝杠5,丝杠5带动螺母6和惰轮3沿丝杠5轴线移动,电机4转动方向和角度的不同导致惰轮3移动的方向和大小不同,转向传动系统的角传动比也就不同。电 机4的连续转动带动惰轮3的连续移动,所以角传动比无级可调,可以很好地实现在低速时转向系统具有小的角传动比,满足轻便性和灵活性要求,在较高车速时具有较大的角传动比,满足稳定性要求。 
角传动比调节机构包括交流电机4、丝杠5、螺母6以及惰轮3,惰轮3通过轴承与螺母6连接,为了保证惰轮3和螺母6的相对位置固定,在螺母外圈加工出螺纹,并利用螺母固定惰轮3的位置。同时为了保证螺母6相对壳体8只移动而不转动,所以需要对螺母6进行一些改进,螺母6上设置一连杆9,连杆9另一端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上与丝杠5位置相对应的槽10内。 

Claims (3)

1.一种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安装在方向盘和转向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内的主动盘(1)和从动盘(2)以及角传动比调节装置,主动盘(1)与方向盘连接,从动盘(2)与转向器输入轴连接,所述角传动比调节装置包括交流电机(4)、丝杠(5)、螺母(6)、连杆(9)和惰轮(3),交流电机(4)的输出轴与丝杠(5)连接,且丝杠(5)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内,惰轮(3)通过轴承与螺母(6)连接,螺母(6)装在丝杠(5)上,且螺母(6)上设置一连杆(9),连杆(9)一端连接螺母,一端置于传动装置壳体(8)上与丝杠(5)位置相对应的槽(10)内,保证螺母(6)相对壳体只移动而不转动,转向力矩和运动靠摩擦力由主动盘(1)经惰轮(3)传到从动盘(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盘(1)、从动盘(2)以及惰轮(3)的工作面都是粗糙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动盘(1)与传动装置壳体(8)之间设有压紧弹簧(7),压紧弹簧(7)上端与壳体固定,下端通过推力轴承与主动盘(1)连接。
CN 201220510966 2012-09-30 2012-09-30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1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10966 CN202911795U (zh) 2012-09-30 2012-09-30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10966 CN202911795U (zh) 2012-09-30 2012-09-30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11795U true CN202911795U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6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109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1795U (zh) 2012-09-30 2012-09-30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117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300A (zh) * 2012-09-30 2013-01-16 吉林大学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300A (zh) * 2012-09-30 2013-01-16 吉林大学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3660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线控转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77915U (zh)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的转动限位装置
JP2013103665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車輪の転舵装置
CN102951195A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209956058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线控转向机构
CN103921836A (zh) 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11661150A (zh) 一种路感模拟器
CN103692909B (zh) 一种用于托森差速器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02911795U (zh)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CN206520647U (zh) 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2874300B (zh) 汽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主动转向传动装置
CN101985278B (zh) 电动汽车减速式轮边电驱动及其垂直跳动式悬架系统
CN203854710U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423737U (zh) 电动汽车后桥减速机差速器总成
CN202266619U (zh) 一种驻车制动传动机构及具有该传动机构的驻车制动器
CN2411157Y (zh) 汽车电动后视镜
CN201679890U (zh) 新型车用电子机械制动器
CN112590970B (zh) 一种小型自动导引车结构
CN103587574B (zh) 转向器及其间隙调整机构、车辆
CN204985421U (zh) 一种节能车自动离合器
CN1978265B (zh) 一种转向角传动比可调转向系统
CN210461548U (zh) 带驻车功能的电动汽车减速器
CN209852406U (zh) 一种方向盘复位装置
CN204674495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的驱动机构
CN206749881U (zh) 转向器装置及包含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