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01263U - 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01263U CN202901263U CN 201220542669 CN201220542669U CN202901263U CN 202901263 U CN202901263 U CN 202901263U CN 201220542669 CN201220542669 CN 201220542669 CN 201220542669 U CN201220542669 U CN 201220542669U CN 202901263 U CN202901263 U CN 2029012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pin
- chip
- connect
- ground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它包括一控制单元、一CAN总线单元、一指示灯单元、一电源管理单元、一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一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及一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作为位置信号的感应器,保证通过它的磁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导通,周围干扰的信号磁场通常很小,不致于使它导通,有效地提高抗扰性能;采用多个的霍尔传感器放于相应的挡位上,故不需要生产时对每个挡位位置进行标定,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使用寿命长,可以覆盖整车寿命,响应速度快,整车信号集成方便,机械设计简单,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器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离合换挡器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DSG双离合变速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速箱已经在新车型上应用越来越多,普通AT自动变速箱的挡位信号是通过拉索传递控制的,这种控制方式已经很陈旧,结构复杂,位置精度难以掌控。
新型的DCT换挡器挡位的信号都已经采用CAN总线来传递,这样做更方便于车身信号的集成。
国外很多DCT换挡器的位置是通过角度传感器来实现位置信号的采集,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
1、每次生产时需要对各个挡位位置角度进行标定,以消除机械制造的误差;
2、由于采用的是霍尔型的角度传感器,周围磁场的变化很容易干扰得角度传感器,而发生挡位错位情况。
综上所述,特别需要一种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使用寿命长,可 以覆盖整车寿命,响应速度快,整车信号集成方便,机械设计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单元、一CAN总线单元、一指示灯单元、一电源管理单元、一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一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及一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CAN总线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和所述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互相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CAN总线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和所述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互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2、电阻R9、R10、R11、R12、R13、R14、R15、电容C14、C15、C16、C17、C18、C19、C20、稳压管Z1、三极管Q7、晶振X1和连接器J1;电阻R9的一端连接KL30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VBAT_AD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5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BKGD端和连接器J1的1脚,连接器J1的4脚接地,连接器J1的5脚接RST端,连接器J1的6脚接+5端;控制芯片U2的35脚连接Sol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7脚连接VBAT_AD端,控制芯片U2的39脚和41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44脚连接Hall_Sply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46 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48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5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稳压管Z1连接KL15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2的34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36脚连接Sol_ST端,控制芯片U2的38脚、40脚和45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47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1脚和3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8脚连接RST端,控制芯片U2的33脚连接BKGD端,控制芯片U2的4脚、30脚和43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后连接+5端,控制芯片U2的5脚、29脚和42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后接地,控制芯片U2的23脚连接STB端,控制芯片U2的24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25脚连接TIP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6脚连接S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7脚连接D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8脚连接N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1脚连接R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2脚连接P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11脚连接S_1端,控制芯片U2的12脚连接S_2端,控制芯片U2的13脚连接D_1端,控制芯片U2的14脚连接D_2端,控制芯片U2的15脚连接N_1端,控制芯片U2的16脚连接N_2端,控制芯片U2的 21脚连接TXD端,控制芯片U2的22脚连接RXD端,控制芯片U2的17脚连接R_1端,控制芯片U2的18脚连接R_2端,控制芯片U2的19脚连接P_1端,控制芯片U2的20脚连接P_2端,控制芯片U2的9脚和10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7脚通过电阻R13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晶振X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晶振X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控制芯片U2的6脚连接,晶振X1的两端并联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AN总线单元包括CAN芯片U1、电阻R1、R2、电容C1、C2、C3、C4、C5、JP1、JP2、光耦D1和滤波电感器L1;CAN芯片U1的1脚连接TXD端,CAN芯片U1的4脚连接RXD端,CAN芯片U1的8脚连接STB端,CAN芯片U1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连接+5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CAN芯片U1的2脚接地,CAN芯片U1的7脚和6脚分别连接滤波电感器L1的一端,CAN芯片U1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光耦D1的一端和CAN_H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光耦D1的另一端和CAN_L端,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滤波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地,光耦D1的中间端接地,滤波电感器L1的两侧分别并联有电阻JP1和电阻JP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三极管Q1、 Q2、Q3、Q4、Q5、Q6、电阻R3、R4、R5、R6、R7、R8、电容C6、C7、C8、C9、C10、C11、C12、C13和芯片P1;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P_LED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P_LED_CTRL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R_LED端,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R_LED_CTRL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N_LED端,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N_LED_CTRL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和D_LED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D_LED_CTRL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和S_LED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S_LED_CTRL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和TIP_LED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TIP_LED_CTRL端;芯片P1的1脚分别连接KL30端和电容C7的一端,芯片P1的3脚分别连接ILL_PWR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芯片P1的2脚互相连接并接地,芯片P1的4脚连接PWR端,芯片P1的5脚连接P_LED端,芯片P1的6脚连接R_LED端,芯片P1的7脚连接N_LED端,芯片P1的8脚连接D_LED端, 芯片P1的9脚连接S_LED端,芯片P1的10脚连接TIP_LED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调制芯片U3、电阻R16、电容C21、C22、C23、C24、C25、C26、C27、C28、压敏电阻ZNR1、二极管D2和芯片P2;调制芯片U3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连接VS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2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压敏电阻ZNR1的一端和电容C21的一端后连接KL30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ZNR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调制芯片U3的4脚通过电容C28接地,调制芯片U3的3脚接地,调制芯片U3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和电容C27的一端后连接+5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电容C27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后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调制芯片U3的2脚互相连接并连接RST端;芯片P2的1脚连接CAN_L端,芯片P2的2脚连接CAN_H端,芯片P2的3脚连接ILL_PWR端,芯片P2的4脚接地,芯片P2的5脚连接KL30端,芯片P2的6脚连接KL15端,芯片P2的7脚连接PWM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包括芯片U14、电阻R29、R30、R31、R32、R33、电容C54、C55、C56、二极管D3和连接器CN2;芯片U14的2脚通过电阻R33连接Sol_CTRL端,芯片U14的4脚通过电阻R32连接Sol_ST_DS端,芯片U14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31的一端,电阻 R30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Sol_ST端,芯片U14的5脚和8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54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后连接VS端,电容C54的另一端和电容C55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芯片U14的6脚和7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电容C56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连接器CN2的2脚,芯片U14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56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连接器CN2的1脚并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包括芯片U1、U2、U3、电容C1、C2、C3、C4、C5、C6、C7、C8、C9、电阻R1、R2、R3和连接器CN1;连接器CN1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连接Hall_Sply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2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并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CN1的3脚并连接+5端,连接器CN1的4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5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6脚连接M-端;芯片U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芯片U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6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芯片U3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 电容C9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8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模式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传感器芯片U4、U5、U6、U7、U8、U9、U10、U11、U12、U13、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电容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C44、C45、C46、C47、C48、C49、C50、C51、C52、C53、三极管Q8、Q9和连接器CN1;传感器芯片U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和P_1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9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29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4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5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和R_1端,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5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1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1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5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和N_1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6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3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6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7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和D_1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 接+5端,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5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5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7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的集U8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38的一端和P_2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8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8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7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7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8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R_2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9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9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9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和N_2端,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2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0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1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1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0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和D_2端,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3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1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和S_1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7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6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6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2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3的集电极分 别连接电阻R28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和S_2端,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3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50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50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6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Hall_Sply_CTRL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7分别连接电阻R26一端、电容C45的一端和三极管Q8的基极,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容C45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和+5端,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48的一端和电容C49的一端后连接Hall_Sply端,电容C48的另一端和电容C49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1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2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3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4脚分别连接电容C52的一端和+5端,电容C5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CN1的5脚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6脚连接电容C5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CAN总线代替拉索来传递控制信号,减少生产时产品的标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采用霍尔传感器作为位置信号的感应器,控制单元来采集这一信号并通过内部算法,向CAN总线发出这些信号,同时,控制单元解码CAN总线的P挡解锁信号和挡位指示灯位置信号后再去控制相应部分的动作;
3、为了更加可靠的工作,在每个挡位上放置2个传感器,当一个传感器故障时,另一个传感器还可以工作;控制单元设计了自检诊断程序,诊断结果会发出车身中控,以便于售后的维修;
4.使用寿命长,可以覆盖整车寿命,响应速度快,整车信号集成方便,机械设计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作为位置信号的感应器,保证通过它的磁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导通,周围干扰的信号磁场通常很小,不致于使它导通,有效地提高抗扰性能;采用多个的霍尔传感器放于相应的挡位上,故不需要生产时对每个挡位位置进行标定,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使用寿命长,可以覆盖整车寿命,响应速度快,整车信号集成方便,机械设计简单,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AN总线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示灯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管理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它包括一控制单元100、一CAN总线单元200、一指示灯单元300、一电源管理单元400、一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500、一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600及一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700。
所述控制单元100与所述CAN总线单元200通过一根信号接收线、一根信号发出线和一根休眠使能控制线互相连接;所述指示灯单元300与所述控制单元100是通过5根控制单元100的输出口的硬线连接,通过高低电平控制,控制单元100输出的电平状态用于控制各端口指示灯的亮暗;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500与所述控制单元100是通过一根状态输出线和一根控制输出线连接;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600和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700与所述控制单元100是通过3根输出线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400是为控制单元100、CAN总线单元200、指示灯单元300、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500、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600和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700提 供稳定的+5V电源及+12V电源,电源管理单元400分别与控制单元100、CAN总线单元200、指示灯单元300、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500、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600和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700通过电源线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单元100包括控制芯片U2、电阻R9、R10、R11、R12、R13、R14、R15、电容C14、C15、C16、C17、C18、C19、C20、稳压管Z1、三极管Q7、晶振X1和连接器J1;电阻R9的一端连接KL30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VBAT_AD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5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BKGD端和连接器J1的1脚,连接器J1的4脚接地,连接器J1的5脚接RST端,连接器J1的6脚接+5端;控制芯片U2的35脚连接Sol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7脚连接VBAT_AD端,控制芯片U2的39脚和41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44脚连接Hall_Sply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46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48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5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稳压管Z1连接KL15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2的34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36脚连接Sol_ST端,控制芯片U2的38脚、40脚和45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47 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1脚和3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8脚连接RST端,控制芯片U2的33脚连接BKGD端,控制芯片U2的4脚、30脚和43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后连接+5端,控制芯片U2的5脚、29脚和42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后接地,控制芯片U2的23脚连接STB端,控制芯片U2的24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25脚连接TIP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6脚连接S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7脚连接D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8脚连接N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1脚连接R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2脚连接P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11脚连接S_1端,控制芯片U2的12脚连接S_2端,控制芯片U2的13脚连接D_1端,控制芯片U2的14脚连接D_2端,控制芯片U2的15脚连接N_1端,控制芯片U2的16脚连接N_2端,控制芯片U2的21脚连接TXD端,控制芯片U2的22脚连接RXD端,控制芯片U2的17脚连接R_1端,控制芯片U2的18脚连接R_2端,控制芯片U2的19脚连接P_1端,控制芯片U2的20脚连接P_2端,控制芯片U2的9脚和10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7脚通过电阻R13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晶振X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晶振X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控制芯片U2的6脚连接,晶振X1的两端并联接地。
控制单元100是产品的控制中枢,它用于控制和协调其他单元的 工作,它主要由一个单片机,一个晶振器,一个外部电平唤醒电路,一个电压检测电路等组成,晶振器为单片机提供时钟源信号,它是单片机工作的基本部件,单片是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产品的所用功能都有它控制完成,外部电平唤醒电路是用于检测外部的控制信号,决定产品是工作还是休眠,电压检测电路是检测系统的输入电压,它是有两个电阻分压完成,再通过单片的A/D转换并通过内部算法,检测系统的输入电压。
如图3所示,所述CAN总线单元200包括CAN芯片U1、电阻R1、R2、电容C1、C2、C3、C4、C5、JP1、JP2、光耦D1和滤波电感器L1;CAN芯片U1的1脚连接TXD端,CAN芯片U1的4脚连接RXD端,CAN芯片U1的8脚连接STB端,CAN芯片U1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连接+5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CAN芯片U1的2脚接地,CAN芯片U1的7脚和6脚分别连接滤波电感器L1的一端,CAN芯片U1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光耦D1的一端和CAN_H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光耦D1的另一端和CAN_L端,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滤波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地,光耦D1的中间端接地,滤波电感器L1的两侧分别并联有电阻JP1和电阻JP2。
CAN总线单元200是CAN总线工作的物理层,为CAN信号的 传输提供媒介,CAN芯片U1是CAN总线的收发器,它可以CAN总线的电平转换为单片机可以输入的TTL电平,把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转换为CAN的差分电平。光耦D1是一个抑制器,用于抑制总线上的静电信号或其他电压脉冲信号,是连接总线上的其他器件免受以上信号的侵害,它通过3根线与控制单元连接,这样控制单元集成于单片机的CAN控制器就可以按CAN协议传输报文。
如图4所示,所述指示灯单元300包括三极管Q1、Q2、Q3、Q4、Q5、Q6、电阻R3、R4、R5、R6、R7、R8、电容C6、C7、C8、C9、C10、C11、C12、C13和芯片P1;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P_LED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P_LED_CTRL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R_LED端,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R_LED_CTRL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N_LED端,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N_LED_CTRL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和D_LED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D_LED_CTRL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和S_LED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S_LED_CTRL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分别连接电容C13 的一端和TIP_LED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TIP_LED_CTRL端;芯片P1的1脚分别连接KL30端和电容C7的一端,芯片P1的3脚分别连接ILL_PWR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芯片P1的2脚互相连接并接地,芯片P1的4脚连接PWR端,芯片P1的5脚连接P_LED端,芯片P1的6脚连接R_LED端,芯片P1的7脚连接N_LED端,芯片P1的8脚连接D_LED端,芯片P1的9脚连接S_LED端,芯片P1的10脚连接TIP_LED端。
指示灯单元300由5组三极管组成,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会驱动相应的三极管导通,这样外部的指示灯就会呈现高亮状态,三极管串联一个电阻是为了保护三极管在外部端口发生短路时免受过大电流的损坏。
如图5所示,所述电源管理单元400包括调制芯片U3、电阻R16、电容C21、C22、C23、C24、C25、C26、C27、C28、压敏电阻ZNR1、二极管D2和芯片P2;调制芯片U3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连接VS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2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压敏电阻ZNR1的一端和电容C21的一端后连接KL30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ZNR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调制芯片U3的4脚通过电容C28接地,调制芯片U3的3脚接地,调制芯片U3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和电容C27的一端后连接+5 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电容C27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后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调制芯片U3的2脚互相连接并连接RST端;芯片P2的1脚连接CAN_L端,芯片P2的2脚连接CAN_H端,芯片P2的3脚连接ILL_PWR端,芯片P2的4脚接地,芯片P2的5脚连接KL30端,芯片P2的6脚连接KL15端,芯片P2的7脚连接PWM端。
电源管理单元400有一个LDO芯片和一些二极管、电容、电阻、压敏电阻等组成。压敏电阻是用于抑制电源线输入的高压脉冲,保护产品的其他电子器件,二极管是用于电源端的极性保护,在电源端正负极错接时保护产品的其他电子器件免受损坏,电容是用于滤除电源的杂波信号,LDO是本单元的核心,它是一个稳压器,把输入非稳定的12V电压转化为5V电压,用于其他需要5V电源的器件的供电。
如图6所示,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500包括芯片U14、电阻R29、R30、R31、R32、R33、电容C54、C55、C56、二极管D3和连接器CN2;芯片U14的2脚通过电阻R33连接Sol_CTRL端,芯片U14的4脚通过电阻R32连接Sol_ST_DS端,芯片U14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Sol_ST端,芯片U14的5脚和8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54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后连接VS端,电容C54的另一端和电容C55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芯片U14的6脚和7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电容C56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连接器CN2的2脚, 芯片U14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56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连接器CN2的1脚并接地。
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500主要核心器件为U14,它是一个高边开关,它接受到控制单元的高电平信号后,内部导通,驱动电磁阀吸合,接受到低电平时,内部截止,电磁阀断电回位。它还有诊断功能,再电磁阀发生短路故障或开路故障时,会向控制单元的单片机输出信号,用于系统诊断。
如图7所示,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600包括芯片U1、U2、U3、电容C1、C2、C3、C4、C5、C6、C7、C8、C9、电阻R1、R2、R3和连接器CN1;连接器CN1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连接Hall_Sply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2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并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CN1的3脚并连接+5端,连接器CN1的4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5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6脚连接M-端;芯片U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芯片U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6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芯片U3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 端并连接M-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8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600主要有3个HALL传感器组成,传感器如果接受到足够强的磁场是,内部导通,这样输出到控制单元的电平为低电平。反之,传感器在磁场减弱的它释放的点时,传感器内部截止,这样电平会被上拉电阻拉到高电平。
如图8所示,所述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700包括传感器芯片U4、U5、U6、U7、U8、U9、U10、U11、U12、U13、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电容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C44、C45、C46、C47、C48、C49、C50、C51、C52、C53、三极管Q8、Q9和连接器CN1;传感器芯片U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和P_1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9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29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4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5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和R_1端,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5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1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1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5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和N_1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5端, 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6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3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6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7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和D_1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5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5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7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的R21一端、电容C38的一端和P_2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8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8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7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7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8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R_2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9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9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9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和N_2端,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2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0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1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1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0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和D_2端,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3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1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5 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和S_1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7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6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6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2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8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和S_2端,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3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50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50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6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Hall_Sply_CTRL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7分别连接电阻R26一端、电容C45的一端和三极管Q8的基极,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容C45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和+5端,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48的一端和电容C49的一端后连接Hall_Sply端,电容C48的另一端和电容C49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1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2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3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4脚分别连接电容C52的一端和+5端,电容C5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CN1的5脚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6脚连接电容C5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
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700主要有10个HALL传感器组成,分别放于P,R,N,D,S位置,每个位置2个HALL传感器,这是为了保证一个HALL传感器损坏时,另一个还能继续工作,提高系统可靠性。传感器如果接受到足够强的磁场是,内部导通,这样 输出到控制单元的电平为低电平。反之,传感器在磁场减弱的它释放的点时,传感器内部截止,这样电平会被上拉电阻拉到高电平。
工作时,换挡器手柄移动到手动挡(手动模式)时(M),M位置的传感器被手柄上的磁铁感应,此时M位置的HALL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接受到该报文后将挡位换到手动模式上。
当换挡器手柄移动到加挡位置时(M+),M位置及M+位置的传感器同时感应,此时这两个位置的HALL传感器同时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接受到信号后把挡位增加一次。
当换挡器手柄移动到加挡位置时(M-),M位置及M-位置的传感器同时感应,此时这两个位置的HALL传感器同时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接受到信号后把挡位减挡一次。
换挡器手柄移动到自动挡(自动模式)时,D位置的2个HALL传感器同时感应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将会工作与自动换挡模式,随着车速的改变而将挡位放于合适挡位上。
换挡器手柄移动到自动挡(自动模式)的运动模式时,S位置的2个HALL传感器同时感应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将会工作与自动换挡运动模式,随着车速的改变而将挡位放于合适挡位上,汽车启动及加速更有力量。
换挡器手柄移动到空挡时,N位置的2个HALL传感器同时感应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将会把挡位换到空挡上。
换挡器手柄移动到倒挡时,R位置的2个HALL传感器同时感应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将会把挡位换到倒挡上。
换挡器手柄移动到停车挡时,P位置的2个HALL传感器同时感应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扫描到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算法处理,然后通过CAN总线单元200把报文(预先与TCU定义好的)发到TCU,TCU将会把挡位换到停车挡上。
如果TCU处于P挡位置,且有制动信号输入时,TCU会向CAN总线单元200发送电磁阀解锁的命令,换挡器从CAN总线单元200接受到该报文后,经过控制单元100的单片机的内部处理,控制电磁阀导通,这样换挡器手柄就可以从P挡移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单元、一CAN总线单元、一指示灯单元、一电源管理单元、一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一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及一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CAN总线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和所述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互相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CAN总线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和所述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2、电阻R9、R10、R11、R12、R13、R14、R15、电容C14、C15、C16、C17、C18、C19、C20、稳压管Z1、三极管Q7、晶振X1和连接器J1;电阻R9的一端连接KL30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VBAT_AD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5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BKGD端和连接器J1的1脚,连接器J1的4脚接地,连接器J1的5脚接RST端,连接器J1的6脚接+5端;控制芯片U2的35脚连接Sol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7脚连接VBAT_AD端,控制芯片U2的39脚和41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44脚连接Hall_Sply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46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48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5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稳压管Z1连接KL15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控 制芯片U2的34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36脚连接Sol_ST端,控制芯片U2的38脚、40脚和45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47脚连接M+端,控制芯片U2的1脚和3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8脚连接RST端,控制芯片U2的33脚连接BKGD端,控制芯片U2的4脚、30脚和43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后连接+5端,控制芯片U2的5脚、29脚和42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后接地,控制芯片U2的23脚连接STB端,控制芯片U2的24脚接地,控制芯片U2的25脚连接TIP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6脚连接S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7脚连接D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28脚连接N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1脚连接R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32脚连接P_LED_CTRL端,控制芯片U2的11脚连接S_1端,控制芯片U2的12脚连接S_2端,控制芯片U2的13脚连接D_1端,控制芯片U2的14脚连接D_2端,控制芯片U2的15脚连接N_1端,控制芯片U2的16脚连接N_2端,控制芯片U2的21脚连接TXD端,控制芯片U2的22脚连接RXD端,控制芯片U2的17脚连接R_1端,控制芯片U2的18脚连接R_2端,控制芯片U2的19脚连接P_1端,控制芯片U2的20脚连接P_2端,控制芯片U2的9脚和10脚互相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U2的7脚通过电阻R13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晶振X1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晶振X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控制芯片U2的6脚连接,晶振X1的两端并联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单元包括CAN芯片U1、电阻R1、R2、电容C1、C2、C3、C4、C5、JP1、JP2、光耦D1和滤波电感器L1;CAN芯片U1的1脚连接TXD端,CAN芯片U1的4脚连接RXD端,CAN芯片U1的8脚连接STB端,CAN芯片U1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连接+5端,电 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CAN芯片U1的2脚接地,CAN芯片U1的7脚和6脚分别连接滤波电感器L1的一端,CAN芯片U1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光耦D1的一端和CAN_H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光耦D1的另一端和CAN_L端,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滤波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地,光耦D1的中间端接地,滤波电感器L1的两侧分别并联有电阻JP1和电阻JP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三极管Q1、Q2、Q3、Q4、Q5、Q6、电阻R3、R4、R5、R6、R7、R8、电容C6、C7、C8、C9、C10、C11、C12、C13和芯片P1;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P_LED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P_LED_CTRL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R_LED端,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R_LED_CTRL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和N_LED端,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N_LED_CTRL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和D_LED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D_LED_CTRL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和S_LED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S_LED_CTRL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和TIP_LED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5端,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TIP_LED_CTRL端;芯片P1的1脚分别连接KL30端和电容C7的一端,芯片P1的3脚 分别连接ILL_PWR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芯片P1的2脚互相连接并接地,芯片P1的4脚连接PWR端,芯片P1的5脚连接P_LED端,芯片P1的6脚连接R_LED端,芯片P1的7脚连接N_LED端,芯片P1的8脚连接D_LED端,芯片P1的9脚连接S_LED端,芯片P1的10脚连接TIP_LED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调制芯片U3、电阻R16、电容C21、C22、C23、C24、C25、C26、C27、C28、压敏电阻ZNR1、二极管D2和芯片P2;调制芯片U3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后连接VS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2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压敏电阻ZNR1的一端和电容C21的一端后连接KL30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ZNR1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调制芯片U3的4脚通过电容C28接地,调制芯片U3的3脚接地,调制芯片U3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和电容C27的一端后连接+5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电容C27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后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调制芯片U3的2脚互相连接并连接RST端;芯片P2的1脚连接CAN_L端,芯片P2的2脚连接CAN_H端,芯片P2的3脚连接ILL_PWR端,芯片P2的4脚接地,芯片P2的5脚连接KL30端,芯片P2的6脚连接KL15端,芯片P2的7脚连接PWM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电磁阀驱动单元包括芯片U14、电阻R29、R30、R31、R32、R33、电容C54、C55、C56、二极管D3和连接器CN2;芯片U14的2脚通过电阻R33连接Sol_CTRL端,芯片U14的4脚通过电阻R32连接Sol_ST_DS端,芯片U14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Sol_ST端,芯片U14的5脚和8 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容C54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后连接VS端,电容C54的另一端和电容C55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芯片U14的6脚和7脚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电容C56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连接器CN2的2脚,芯片U14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56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连接器CN2的1脚并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单元包括芯片U1、U2、U3、电容C1、C2、C3、C4、C5、C6、C7、C8、C9、电阻R1、R2、R3和连接器CN1;连接器CN1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连接Hall_Sply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2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并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器CN1的3脚并连接+5端,连接器CN1的4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5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6脚连接M-端;芯片U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芯片U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6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芯片U3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并连接M-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8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模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传感器芯片U4、U5、U6、U7、U8、U9、U10、U11、U12、U13、电 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电容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C44、C45、C46、C47、C48、C49、C50、C51、C52、C53、三极管Q8、Q9和连接器CN1;传感器芯片U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和P_1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29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29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4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5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和R_1端,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5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1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1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5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和N_1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6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3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6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7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和D_1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5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5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7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38的一端和P_2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38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8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7的一端和Hall_Sply 端,电容C37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8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和R_2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0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39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39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9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和N_2端,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2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0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1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1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0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和D_2端,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3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1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和S_1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47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2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46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46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12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传感器芯片U1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8的一端、电容C51的一端和S_2端,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5端,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芯片U13的基极分别连接电容C50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50的另一端与传感器芯片U6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Hall_Sply_CTRL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7分别连接电阻R26一端、电 容C45的一端和三极管Q8的基极,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电容C45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分别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和+5端,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48的一端和电容C49的一端后连接Hall_Sply端,电容C48的另一端和电容C49的另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1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2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3脚连接M-端,连接器CN1的4脚分别连接电容C52的一端和+5端,电容C5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CN1的5脚互相连接并接地,连接器CN1的6脚连接电容C53的一端和Hall_Sply端,电容C53的另一端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42669 CN202901263U (zh) | 2012-10-22 | 2012-10-22 | 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42669 CN202901263U (zh) | 2012-10-22 | 2012-10-22 | 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01263U true CN202901263U (zh) | 2013-04-24 |
Family
ID=4812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426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01263U (zh) | 2012-10-22 | 2012-10-22 | 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0126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4292A (zh) * | 2013-12-02 | 2014-03-19 |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档位操纵手柄 |
CN105656122A (zh) * | 2016-02-02 | 2016-06-0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dc-dc变换器 |
CN106464560A (zh) * | 2014-06-05 | 2017-02-22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对总线系统的端接、优选对使用在双离合变速器中的总线系统的端接 |
CN111998064A (zh) * | 2020-07-14 | 2020-11-27 |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霍尔感应的手自一体换挡器 |
CN114526331A (zh) * | 2021-12-20 | 2022-05-24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传递空倒档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
-
2012
- 2012-10-22 CN CN 201220542669 patent/CN2029012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4292A (zh) * | 2013-12-02 | 2014-03-19 |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档位操纵手柄 |
CN106464560A (zh) * | 2014-06-05 | 2017-02-22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对总线系统的端接、优选对使用在双离合变速器中的总线系统的端接 |
CN106464560B (zh) * | 2014-06-05 | 2020-03-17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总线系统 |
CN105656122A (zh) * | 2016-02-02 | 2016-06-0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dc-dc变换器 |
CN105656122B (zh) * | 2016-02-02 | 2019-01-0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dc-dc变换器 |
CN111998064A (zh) * | 2020-07-14 | 2020-11-27 |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霍尔感应的手自一体换挡器 |
CN111998064B (zh) * | 2020-07-14 | 2021-11-23 |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霍尔感应的手自一体换挡器 |
CN114526331A (zh) * | 2021-12-20 | 2022-05-24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传递空倒档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01263U (zh) | 基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双离合换挡器控制装置 | |
CN103129493B (zh) | 一种用于amt车的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03440862U (zh) | 一种地下铲运机的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3335820U (zh) | 汽车自动换挡装置的控制模块及相应的汽车自动换挡装置 | |
CN101886699A (zh) | 一种电动车辆换挡机构的档位及故障判断方法 | |
CN107965569A (zh) | 一种电子线控换档执行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2841271A (zh)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电磁兼容性测试平台 | |
CN204576219U (zh) | 轨道作业车用微机控制系统 | |
CN103453130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换档器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 |
CN103204157B (zh) | 一种具有整车控制功能的电子防抱死制动集成控制器 | |
CN203067092U (zh) | 柴油机安全保护控制器 | |
CN102390379B (zh) | 一种车辆、车辆起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CN208813299U (zh) | 一种自动避障的转向控制装置 | |
CN201419048Y (zh) | 双联滤清器手自两用转换装置 | |
CN204222650U (zh) | 一种取力器控制装置 | |
CN202901261U (zh) | 基于can总线at换挡器控制装置 | |
CN104454487B (zh) | 汽车空气压缩机控制装置 | |
CN203627763U (zh) | 可降挡保护及总线通信的变速箱控制装置 | |
CN205118219U (zh) | 汽车自动换挡机构 | |
CN204921944U (zh) | 一种应用于amt换档器的档上霍尔线位移采集电路 | |
CN114233845A (zh) | 一种轮式战车防挂双挡的at变速器控制系统 | |
CN114495323A (zh) | 一种用于矿用柴油车保护装置的通信驱动电路 | |
CN203477294U (zh) | 伸缩臂叉车分动箱换挡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叉车 | |
CN202189059U (zh) | 一种机车轮径修正装置 | |
CN202646657U (zh) | 三轮摩托车电子倒档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