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81971U -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81971U
CN202881971U CN 201220526543 CN201220526543U CN202881971U CN 202881971 U CN202881971 U CN 202881971U CN 201220526543 CN201220526543 CN 201220526543 CN 201220526543 U CN201220526543 U CN 201220526543U CN 202881971 U CN202881971 U CN 202881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platform
stee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265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艳飞
王存贵
余流
张云富
陆海英
黄克起
方杰
高璞
朱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265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81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81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819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普通混凝土墙体下面设置有平台,平台下部设置有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和墙底加固区,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外侧设置有抗滑钢桩。施工时对挡土墙下部的软土区进行搅拌加固;安装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抗滑钢桩;放置平台钢筋网,并与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斜钢管混凝土锚桩顶部焊接,浇筑平台混凝土;放置底部钢筋网和侧向钢筋网,并将抗滑钢桩顶部与侧向钢筋网焊接,浇注普通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软土地区挡土墙的安全稳定性,增加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减小挡土墙的变形沉降,避免挡土墙发生整体滑移和倾覆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中的基础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软土地区房屋建筑边坡和道路边坡的挡土墙。
背景技术
目前维护软土地区边坡稳定性、防治软土地区边坡滑塌主要采用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由于挡土墙下部的软土强度较低、土的压缩性较高,使得上部挡土墙非常容易发生整体性滑移破坏和倾覆破坏,给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目前针对软土地区的挡土墙与非软土地区挡土墙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方法完全一样,并没有采取主动的工程措施来加强挡土墙下部土体的强度,并且挡土墙基础嵌入土体的深度较小,没有附加的增强挡土墙抗滑力的结构,因此挡土墙容易随软土的破坏而发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软土地区边坡容易发生整体性滑移破坏和倾覆破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能够确保软土地区挡土墙的安全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墙体,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底部设置有底部钢筋网,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一侧设置有侧向钢筋网,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下面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内设置有与所述底部钢筋网连接的平台钢筋网,所述平台钢筋网焊接有直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阵列于所述平台底部,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阵列于所述平台的墙面一侧,所述侧向钢筋网焊接有紧靠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外侧的抗滑钢桩,所述抗滑钢桩顶部高于所述平台、底部深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平台下面设置有墙底加固区。
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顶部设置有块石混凝土层。
所述底部钢筋网和所述侧向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60×6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所述平台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50×5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
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的直径为100~150mm,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之间的中心距为350~450mm;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的直径为150~200mm,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之间的中心距为500~800mm。
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底端具有扩径部。
所述抗滑钢桩顶部高于所述平台1~3m、底部深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3~4m。
所述墙底加固区的厚度为3~6m,宽度为超出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墙面2~3m、超出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墙背0.5~0.7m。
所述墙底加固区为水泥砂浆加固区或粉煤灰加固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采取主动措施对软土地区挡土墙的基础进行了加固,增强了软土的承载力强度,降低了软土的压缩性,有利于挡土墙下部基础应力的有效扩散,增加了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减小了挡土墙的变形沉降;
(二)本实用新型在挡土墙前面加抗滑钢桩,在挡土墙底部设置直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为挡土墙提供了附加的抗滑力矩,增强了挡土墙的整体抗滑性能,避免挡土墙发生整体滑移和倾覆破坏;
(三)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挡土的受力性能进行不同挡土墙墙体材料的选择,较大节约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挡土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块石混凝土层;2,普通混凝土墙体;3,底部钢筋网;4,平台;5,平台钢筋网;6,直钢管混凝土锚桩;7,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8,斜钢管混凝土锚桩;9,抗滑钢桩;10,侧向钢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主要由块石混凝土层1、普通混凝土墙体2、平台4、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7、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以及抗滑钢桩9构成。
普通混凝土墙体2底部设置有底部钢筋网3,普通混凝土墙体2的墙面一侧的下部设置有侧向钢筋网10。底部钢筋网3和侧向钢筋网10的网格尺寸为60×6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
平台4设置在普通混凝土墙体2下面,平台4内设置有平台钢筋网5。平台钢筋网5的网格尺寸为50×5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普通混凝土墙体2与平台4之间通过底部钢筋网3和平台钢筋网5焊接连接,同时浇筑普通混凝土墙体2与平台4连接牢固。
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7设置在平台4下面,一般是以质量比为1:2~1:3的水泥和砂浆对普通混凝土墙体2下部的软土区进行搅拌加固而成,加固的厚度为3~6m,宽度为超出普通混凝土墙体墙面2的长度为2~3m、超出普通混凝土墙体墙背2的长度为0.5~0.7m。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7可以提高挡土墙下部软土的强度,降低软土的压缩性,从而提高挡土墙下部软土区的整体稳定性。普通混凝土墙体2下部的软土区还可以替换为采用粉煤灰进行加固。
由于普通混凝土墙体2上部所受的土压力较小,普通混凝土墙体2顶部可以设置为块石混凝土层1。块石混凝土层1中块石与混凝土质量的比为2:1,其中块石的直径范围是50~90mm。挡土墙上部采用块石混凝土可以节约混凝土用量,进而可以节约成本。
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设置在平台4下面,均与平台钢筋网5焊接在一起,并用混凝土浇筑连接。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可以防止挡土墙发生整体滑移破坏。
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的直径为100~150mm,在平台4底部阵列排布,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之间的中心距为350~450mm。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垂直设置并穿过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7,确保其倾斜度小于5°。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的直径为150~200mm,在平台4位于挡土墙墙面的一侧沿直线排布,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之间的中心距为500~800mm。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与水平面的夹角控制在45°~60°。另外,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的底部要加大直径作为扩径部,扩径部的材料可以是钢板,也可以是混凝土块。扩径部可以防止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端部发生刺入破坏,增强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端部的承载力。
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均可以换成普通钢筋混凝土锚桩,但直径需要比钢管混凝土锚桩增大10%-15%,相应的钢筋混凝土锚桩中心距要增大20%-30%。
抗滑钢桩9紧靠于普通混凝土墙体2的墙面外侧,与普通混凝土墙体2通过侧向钢筋网10焊接连接。抗滑钢桩9顶部高于平台4顶面1~3m、底部深于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底部3~4m。抗滑钢桩9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可以防止挡土墙发生倾覆破坏。
上述组合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挡土墙墙背侧的土压力大小,确定普通混凝土墙体2的高度、截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预制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和抗滑钢桩9。
通过搅拌机,将水泥与砂浆按照1:2.5的质量比对挡土墙下部的软土区进行搅拌加固,加固的厚度为3~6m,宽度为超出普通混凝土墙体墙面2的长度为2~3m、超出普通混凝土墙体墙背2的长度为0.5~0.7m。
用经纬仪按照设计图纸准确的确定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和抗滑钢桩9的位置,然后用小型钻孔机进行竖直孔和斜孔的钻孔工作。确保竖直孔的垂直度,倾斜度应小于5°;斜孔与地面水平面的夹角控制在45°~60°范围内。
将预制好的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放入钻孔中。
将抗滑钢桩9压入设计位置,抗滑钢桩9的尺寸根据土压力的大小具体确定。抗滑钢桩9顶部高于平台4顶面的高度为1~3m、底部深于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底部的深度为3~4m。
将平台钢筋网5放在相应的位置,并将平台钢筋网5与直钢管混凝土锚桩6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8顶部焊接牢固,浇筑平台混凝土。
将底部钢筋网3和侧向钢筋网10放在相应的位置,并将抗滑钢桩9顶部与侧向钢筋网10焊接牢固,浇注普通混凝土,形成普通混凝土墙体2。
最后浇筑上部块石混凝土。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包括普通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底部设置有底部钢筋网,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一侧设置有侧向钢筋网,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下面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内设置有与所述底部钢筋网连接的平台钢筋网,所述平台钢筋网焊接有直钢管混凝土锚桩和斜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阵列于所述平台底部,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阵列于所述平台的墙面一侧,所述侧向钢筋网焊接有紧靠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的墙面外侧的抗滑钢桩,所述抗滑钢桩顶部高于所述平台、底部深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所述平台下面设置有墙底加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顶部设置有块石混凝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网和所述侧向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60×6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所述平台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50×50mm,其中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的直径为100~150mm,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之间的中心距为350~450mm;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的直径为150~200mm,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之间的中心距为500~8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所述斜钢管混凝土锚桩底端具有扩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钢桩顶部高于所述平台1~3m、底部深于所述直钢管混凝土锚桩3~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底加固区的厚度为3~6m,宽度为超出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墙面2~3m、超出所述普通混凝土墙体墙背0.5~0.7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底加固区为墙底水泥砂浆加固区或墙底粉煤灰加固区。
CN 201220526543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81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6543 CN202881971U (zh)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6543 CN202881971U (zh)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81971U true CN202881971U (zh) 2013-04-17

Family

ID=4807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265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81971U (zh)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819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6400A (zh) * 2012-10-15 2013-02-1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21243A (zh) * 2013-07-09 2013-09-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桩与挡墙组合式受限路堤防护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6400A (zh) * 2012-10-15 2013-02-1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21243A (zh) * 2013-07-09 2013-09-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桩与挡墙组合式受限路堤防护结构
CN103321243B (zh) * 2013-07-09 2016-06-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桩与挡墙组合式受限路堤防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6400B (zh)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31555B (zh) 一种外包透水性钢筋混凝土管碎石注浆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61069A (zh) 临近河道路面荷载下旧挡墙加固的墙桩锚组合结构及方法
CN203462484U (zh) 一种既有挡土墙补强结构
CN112081155B (zh) 一种条形或箱形基础建筑物的加固抬升方法
CN108560542A (zh) 一种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85286A (zh)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临近道路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CN101215840B (zh) 飞机式基础加固予力工法
CN206800370U (zh) 一种无肥槽开挖地下连续侧墙支挡防护构造
CN202881971U (zh) 一种组合挡土墙结构
CN106013834A (zh) 用于地下室增层的装置及方法
CN204059361U (zh) 一种采用抗拔phc管桩做立柱的支撑结构
CN202672161U (zh) 一种带有土钉的水泥土搅拌筒板联桩护坡结构
CN215977211U (zh) 一种管桩联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CN211340742U (zh) 一种抗沉降地基
CN103981863B (zh) 一种散体材料桩与混凝土桩上下同体组合桩的施工方法
CN204530685U (zh) 一种水泥土劲性复合桩
CN104929101B (zh) 一种扩底‑多段侧扩的抗拔预应力锚固碎石桩及施工方法
CN209958290U (zh) 一种带桩基的护岸结构
CN209636837U (zh) 桩基础现浇混凝土沉箱
CN102235017A (zh) 软土地基建筑物抵抗侧向力的方法
CN202787295U (zh) 散体桩-透水性混凝土桩新型二元复合地基
CN201411707Y (zh) 塔吊基础
CN204059362U (zh) 一种采用抗压phc管桩做立柱的支撑结构
CN205712084U (zh) 一种钻孔回填端承桩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