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81538U -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81538U
CN202881538U CN 201220539635 CN201220539635U CN202881538U CN 202881538 U CN202881538 U CN 202881538U CN 201220539635 CN201220539635 CN 201220539635 CN 201220539635 U CN201220539635 U CN 201220539635U CN 202881538 U CN202881538 U CN 202881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guide rod
swing
rod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396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平
祝章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ng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ng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ng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ng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396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81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81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815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由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所述推杆、摆杆机构包括一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和第四摆杆,所述第三摆杆和所述第四摆杆分别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综框铰接,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从织机高速角度出发,为了适应现在喷气织机900-1000转/分的高转速,设计了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将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代替凸轮开口机构,在消除了凸轮和凸轮转子这样的振动源的同时也避免了喷气织机其他零部件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机领域,涉及一种平开口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喷气织机开口机构多数用凸轮开口机构,都是一片凸轮驱动一页综框,带高副的凸轮开口机构,能很好实现综框运动的工艺要求,但不适应高速。凸轮对制造加工的精度特别敏感,凸轮要适应高速,必须高精度,制造高精度凸轮特别困难,一旦凸轮精度达不到制造精度,不满足要求,就产生破坏性的动态力,尤其是共轭凸轮,已成为开口机构发展的重大阻力。
开口机构完成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以往织机转速只有100-200转/分,虽在提高了凸轮制造精度后,但凸轮开口机构的速度适用限制在600转/分以下。开口机构完成的运动是简单的往复直线运动,低速开口机构实现了往复运动,现在喷气织机的转速900-1000转/分,织机速度高,使用同一结构的开口机构却带来损毁和冲击力,凸轮和凸轮转子成为织机的振动源,成为各种另部件损坏的根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用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代替凸轮开口机构,能很好的满足综框运动的工艺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由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所述推杆、摆杆机构包括一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和第四摆杆,所述第三摆杆和所述第四摆杆分别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综框铰接,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为一曲柄移动导杆机构,所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包括一T字形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与一第一曲柄铰接;所述第一导杆连接所述拉杆。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的第一机架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一曲柄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为一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包括一第二曲柄,所述第二曲柄与一第二导杆铰接,所述第二导杆上设有第一摆块;所述第二导杆连接所述拉杆。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机架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二曲柄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为一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由第二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串联组成,包括第三曲柄和摇杆,所述第三曲柄与一第三导杆铰接,所述第三导杆上设有第二摆块;所述摇杆与一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三导杆铰接;所述摇杆连接所述拉杆。
进一步的,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第三机架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三曲柄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从织机高速角度出发,为了适应现在喷气织机900-1000转/分的高转速,设计了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将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代替凸轮开口机构,在消除了凸轮和凸轮转子这样的振动源的同时也避免了喷气织机其他零部件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曲柄移动导杆机构或曲柄导杆摆块机构作等多种连杆机构替代各种凸轮,来满足织造的多种工艺要求,曲柄移动导杆机构产生完全对称的综框往复运动,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则产生不对称、且在综框的最高最低位置有停顿时间的综框往复运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曲柄移动导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输出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输出曲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由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
所述拉杆ae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ab和第二摆杆ef,所述第一摆杆ab和所述第二摆杆ef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bc和第四摆杆fg,所述第三摆杆bc和所述第四摆杆fg分别铰接第一连杆cd和第二连杆gh,所述第一连杆cd和所述第二连杆gh均与综框1铰接;
参见图2所示,所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包括一T字形的第一导杆DE,所述第一导杆DE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滑块B,所述滑块B与一曲柄AB铰接;所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的第一机架AC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一曲柄AB的长度;
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ae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的所述第一导杆DE连接。
参见图3所示,图3为实施例1的输出曲线图。
实施例2
参见图4所示,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由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
所述拉杆ae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ab和第二摆杆ef,所述第一摆杆ab和所述第二摆杆ef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bc和第四摆杆fg,所述第三摆杆bc和所述第四摆杆fg分别铰接第一连杆cd和第二连杆gh,所述第一连杆cd和所述第二连杆gh均与综框1铰接;
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包括一第二曲柄FG,所述第二曲柄FG与一第二导杆GH铰接,所述第二导杆GH上设有第一摆块I;所述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第二机架FI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二曲柄FG的长度;
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ae与所述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所述第二导杆GH连接。
参见图6所示,图6为实施例2的输出曲线图。
实施例3
参见图7所示,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由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
所述拉杆ae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ab和第二摆杆ef,所述第一摆杆ab和所述第二摆杆ef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bc和第四摆杆fg,所述第三摆杆bc和所述第四摆杆fg分别铰接第一连杆cd和第二连杆gh,所述第一连杆cd和所述第二连杆gh均与综框1铰接;
参见图8所示,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由第二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串联组成,包括一第三曲柄JK和摇杆MN,所述第三曲柄JK与一第三导杆KL铰接,所述第三导杆KL上设有第二摆块O;所述摇杆MN与一第三连杆LM铰接,所述第三连杆LM与所述第三导杆KL铰接;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第三机架JO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三曲柄JK的长度;
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ae与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所述摇杆MN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所述推杆、摆杆机构包括一拉杆(ae),所述拉杆(ae)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ab)和第二摆杆(ef),所述第一摆杆(ab)和所述第二摆杆(ef)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bc)和第四摆杆(fg),所述第三摆杆(bc)和所述第四摆杆(fg)分别铰接第一连杆(cd)和第二连杆(gh),所述第一连杆(cd)和所述第二连杆(gh)均与综框(1)铰接,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ae)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为一曲柄移动导杆机构,所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包括一T字形的第一导杆(DE),所述第一导杆(DE)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滑块(B),所述滑块(B)与一第一曲柄(AB)铰接;所述第一导杆(DE)连接所述拉杆(a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的第一机架(AC)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一曲柄(AB)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为一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包括一第二曲柄(FG),所述第二曲柄(FG)与一第二导杆(GH)铰接,所述第二导杆(GH)上设有第一摆块(I);所述第二导杆(GH)连接所述拉杆(a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第二机架(FI)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二曲柄(FG)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为一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由第二曲柄导杆摆块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串联组成,包括第三曲柄(JK)和摇杆(MN),所述第三曲柄(JK)与一第三导杆(KL)铰接,所述第三导杆(KL)上设有第二摆块(O);所述摇杆(MN)与一第三连杆(LM)铰接,所述第三连杆(LM)与所述第三导杆(KL)铰接;所述摇杆(MN)连接所述拉杆(a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杆曲柄导杆摆块机构的第三机架(JO)的长度大于2倍所述第三曲柄(JK)的长度。
CN 201220539635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81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9635 CN202881538U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9635 CN202881538U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81538U true CN202881538U (zh) 2013-04-17

Family

ID=4807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3963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81538U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815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2504A (zh) * 2012-10-22 2013-02-06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CN105624943A (zh) * 2016-03-11 2016-06-01 苏州易利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驱动综框的电子开口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2504A (zh) * 2012-10-22 2013-02-06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CN105624943A (zh) * 2016-03-11 2016-06-01 苏州易利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驱动综框的电子开口机构
CN105624943B (zh) * 2016-03-11 2018-07-10 苏州易利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驱动综框的电子开口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81538U (zh)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CN102912504A (zh)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CN103114381B (zh) 经编机压纱装置
CN203393353U (zh) 一种剑杆机的引纬装置
CN202913156U (zh) 一种双幅带折边功能的提花无梭织机
CN200958161Y (zh) 共轭凸轮、滚子啮合间隙调整机构
CN203065710U (zh) 应用于织斜纹缎纹的开口装置
CN203583144U (zh) 一种经编机的电子横移机构
CN202671799U (zh) 高速多梳栉提花机的偏心传动机构
CN203049161U (zh) 二上一下开口装置
CN201132876Y (zh) 提花机主传动机构
CN203625585U (zh) 一种用于织机的双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CN205024405U (zh) 一种带有曲轴连杆机构的经编机
CN204281963U (zh) 一种基于伺服电机的开口装置
CN203546307U (zh) 提花机开口机构
CN202052712U (zh) 一种集成电路分选机的梭子机构
CN208555828U (zh) 一种搓丝机
CN203729008U (zh) 磁浮引纬自动织布机
CN202626448U (zh) 一种新的织机传剑机构
CN102912505B (zh) 二上一下开口装置
CN106868680A (zh) 一种平衡综框静力、惯性力的开口机
CN202054987U (zh) 一种织布机纬纱剪刀
CN202298017U (zh) 一种三齿轮滑块松经机构
CN201952565U (zh) 凸轮开口装置的自动平综机构
CN204550969U (zh) 一种经编机的成圈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