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3677U - 儿童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63677U
CN202863677U CN201220502978.4U CN201220502978U CN202863677U CN 202863677 U CN202863677 U CN 202863677U CN 201220502978 U CN201220502978 U CN 201220502978U CN 202863677 U CN202863677 U CN 202863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cooter
pedal frame
radius stay
rea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029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5029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63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63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636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前叉、设置于前叉下部的前轮、设置于前叉上具有车把的车头、前部与前叉绕第一轴转动连接的后车架、设置于后车架上的踏脚架、分别设置于后车架后部的后轮,踏脚架包括踏脚架本体、用于与后车架相连接的踏脚架连接部,踏脚架连接部是由踏脚架本体的前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踏脚架本体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构成踏脚面与座位面,踏脚架具有滑板状态与座位状态。当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踏脚面朝上,依然能够作为儿童乘坐的儿童滑板车使用,当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时,座位面朝上,儿童能够坐在儿童滑板车上形成儿童助载车游戏使用,增加了使用功能、实用性强、较富有童趣、延长了使用年限、并且使用较方便。

Description

儿童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滑板车,包括前叉、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下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上并能够控制所述的前轮转向的车把、前部与所述的前叉相转动设置的后车架、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上的踏脚架、鞍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的后部左右两侧部的两个后轮,踏脚架是固定于后车架的下方,鞍座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的上方。儿童滑板车仅作为供儿童骑驶的儿童滑板车使用,使用功能较单一,供儿童使用的年限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滑板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前叉、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下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的前叉上具有车把的车头、前部与所述的前叉绕第一轴转动连接的后车架、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上的踏脚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后部的后轮,所述的第一轴的轴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踏脚架包括踏脚架本体、用于与所述的后车架相连接的踏脚架连接部,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是由所述的踏脚架本体的前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所述的踏脚架本体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构成踏脚面与座位面,所述的踏脚架具有滑板状态与座位状态,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所述的踏脚面朝上,所述的座位面朝下,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所述的座位面朝上,所述的踏脚面朝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与所述的后车架绕第二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轴的轴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与所述的后车架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与所述的后车架能够拆卸地连接。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是与所述的安装架仅仅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拔插地拆卸连接。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车架、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两个中的一个的左右两侧部具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两者中的另一个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开设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开口槽与第二侧开口槽,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定位杆插在所述的第一侧开口槽内,所述的第二定位杆插在所述的第二侧开口槽内,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定位杆插在所述的第二侧开口槽内,所述的第二定位杆插在所述的第一侧开口槽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分别位于所述的后车架的左右两侧部,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的上部敞开形成所述的收容空间的开口,并且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的第一定位杆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的下部相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又一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车架还包括前定位杆,所述的前定位杆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左右居中的前方,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或者处于座位状态下,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抵压在所述的前定位杆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车架包括位于后部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由所述的底架的前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安装架、固定于所述的安装架的上前部的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与所述的前叉绕所述的第一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与所述的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的后轮设置于所述的底架的后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车头还包括方向控制杆,所述的方向控制杆与所述的前叉沿着第一轴的轴心线的方向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方向控制杆与所述的前叉之间具有升降锁定机构。
以上所涉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词是在推车车架处于滑板状态下作定义的,所述的前轮所在位置为前,所述的后轮所在的位置为后。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踏脚面朝上,依然能够作为儿童乘坐的儿童滑板车使用,当所述的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时,座位面朝上,儿童能够坐在儿童滑板车上形成儿童助载车游戏使用,增加了使用功能、实用性强、较富有童趣、延长了使用年限、并且使用较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的立体图(实施例一);
附图2为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的立体图(实施例一);
附图3为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的主视图(实施例一);
附图4为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的主视图(实施例一);
附图5为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的立体图(实施例二);
附图6为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的立体图(实施例二);
附图7为踏脚架处于滑板状态下的主视图(实施例二);
附图8为踏脚架处于座位状态下的主视图(实施例二);
其中:1、前叉;2、车头;3、后车架;4、踏脚架;5、前轮;6、后轮;7、第一轴;8、第二轴;21、车把;22、方向控制杆;31、安装架;32、底架;33、第一定位杆;34、第二定位杆;35、连接架;41、踏脚架本体;42、踏脚面;43、座位面;44、踏脚架连接部;45、第一侧开口槽;46、第二侧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附图4所示,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前叉1、设置于前叉1下部的前轮5、设置于前叉1上具有车把21的车头2、前部与前叉1绕第一轴7转动连接的后车架3、设置于后车架3上的踏脚架4、分别设置于后车架3后部的后轮6,第一轴7的轴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踏脚架4包括踏脚架本体41、用于与后车架3相连接的踏脚架连接部44,踏脚架连接部44是由踏脚架本体41的前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踏脚架本体41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构成踏脚面42与座位面43,踏脚架4具有滑板状态与座位状态,当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踏脚面42朝上,座位面43朝下,当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座位面43朝上,踏脚面42朝下。后车架3包括位于后部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32、由底架32的前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安装架31、固定于安装架31的上前部的连接架35,连接架35与前叉1绕第一轴7相转动地连接,踏脚架连接部44与安装架31相连接,后轮6设置于底架32的后部。
踏脚架连接部44与后车架3绕第二轴8相转动连接,实际上,踏脚架连接部44是与安装架31绕第二轴8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轴8的轴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踏脚架连接部44与后车架3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转动地部件之间锁定的结构都是可以的,如在踏脚架连接部44上转动或滑动地设置有按钮,该按钮偏离第一轴7,在后车架3上开设有锁孔,在锁定机构锁定时,按钮插在锁孔内,在锁定机构解锁后,按钮与锁孔相脱离。
车头2还包括方向控制杆22,方向控制杆22与前叉沿着第一轴7的轴心线的方向相滑动地连接,方向控制杆22与前叉之间具有升降锁定机构。同样的,升降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个滑动的部件之间锁定的结构都是可以的,如在前叉1上设在弹销,而在方向控制杆22上下分别设置两个弹销孔,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弹销插在下面的弹销孔内,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弹销插在上面的弹销孔内,解锁时,弹销与两个弹销孔都相脱离。后车架3的造型不限,可以是是单梁或是双梁。前轮5与后轮6都可以是两个或是一个。
当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将锁定机构解锁,踏脚架4绕第一轴7转动并翻转180度,再将锁定机构锁定,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再可以将车头2的位置调低,使儿童坐着舒适,儿童滑板车转换成儿童助载车,儿童可以坐在儿童助载车上,双脚着地,挪步前移。
实施例二:如附图5-8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踏脚4与后车架33的连接方式不同,踏脚架连接部44与后车架3能够拆卸地连接,同样的,踏脚架连接部44是与安装架31能够拆卸地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拆卸方式是,踏脚架连接部44是与安装架31仅仅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拔插地拆卸连接,是指踏脚架连接部44是与安装架31之间不能够绕任意转轴转动,具体的:后车架3上具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杆33与第二定位杆34,第一定位杆33与第二定位杆34分别位于后车架3的左右两侧部,并且第一定位杆33与第二定位杆34之间形成收容空间,踏脚架连接部44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开设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开口槽45与第二侧开口槽46,当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第一定位杆33插在第一侧开口槽45内,第二定位杆34插在第二侧开口槽46内,当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第一定位杆33插在第二侧开口槽46内,第二定位杆34插在第一侧开口槽45内。第一定位杆33与第二定位杆34的上部敞开形成收容空间的开口,第一定位杆33的下部与第二定位杆34的下部相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反之亦可,无图示,即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设置于踏脚架连接部上,而第一侧开口槽与第二侧开口槽设置于后车架上。
或者,无图示,后支架3上只有一根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杆,而在踏脚架连接部上开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定位杆的横截面与定位槽的横截面的相配合致,为不规则或规则的多边形等,能够起到止转的效果即可。拆卸都较方便。
后车架3还包括前定位杆36,前定位杆36位于第一定位杆33与第二定位杆34左右居中的前方,当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或者处于座位状态下,踏脚架连接部44抵压在前定位杆36上。
当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将踏脚架4向上抽起,翻转180度后,再将踏脚架8插入后车架3上,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再可以将车头2的位置调低,使儿童坐着舒适,儿童滑板车转换成儿童助载车,儿童可以坐在儿童助载车上,双脚着地,挪步前移。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Claims (9)

1. 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前叉(1)、设置于所述的前叉(1)下部的前轮(5)、设置于所述的前叉(1)上具有车把(21)的车头(2)、前部与所述的前叉(1)绕第一轴(7)转动连接的后车架(3)、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3)上的踏脚架(4)、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后车架(3)后部的后轮(6),所述的第一轴(7)的轴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架(4)包括踏脚架本体(41)、用于与所述的后车架(3)相连接的踏脚架连接部(44),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是由所述的踏脚架本体(41)的前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所述的踏脚架本体(41)的上下两侧表面分别构成踏脚面(42)与座位面(43),所述的踏脚架(4)具有滑板状态与座位状态,当所述的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所述的踏脚面(42)朝上,所述的座位面(43)朝下,当所述的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所述的座位面(43)朝上,所述的踏脚面(42)朝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与所述的后车架(3)绕第二轴(8)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轴(8)的轴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与所述的后车架(3)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与所述的后车架(3)能够拆卸地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是与所述的安装架(31)仅仅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拔插地拆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3)、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两个中的一个的左右两侧部具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杆(33)与第二定位杆(34),两者中的另一个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开设有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开口槽(45)与第二侧开口槽(46),当所述的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插在所述的第一侧开口槽(45)内,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插在所述的第二侧开口槽(46)内,当所述的踏脚架(4)处于座位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插在所述的第二侧开口槽(46)内,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插在所述的第一侧开口槽(45)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分别位于所述的后车架(3)的左右两侧部,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的上部敞开形成所述的收容空间的开口,并且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的下部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的下部相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3)还包括前定位杆(36),所述的前定位杆(36)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杆(33)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34)左右居中的前方,当所述的踏脚架(4)处于滑板状态或者处于座位状态下,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抵压在所述的前定位杆(36)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3)包括位于后部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32)、由所述的底架(32)的前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安装架(31)、固定于所述的安装架(31)的上前部的连接架(35),所述的连接架(35)与所述的前叉(1)绕所述的第一轴(7)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踏脚架连接部(44)与所述的安装架(31)相连接,所述的后轮(6)设置于所述的底架(32)的后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2)还包括方向控制杆(22),所述的方向控制杆(22)与所述的前叉沿着第一轴(7)的轴心线的方向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方向控制杆(22)与所述的前叉之间具有升降锁定机构。
CN201220502978.4U 2012-09-27 2012-09-27 儿童滑板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63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02978.4U CN202863677U (zh) 2012-09-27 2012-09-27 儿童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02978.4U CN202863677U (zh) 2012-09-27 2012-09-27 儿童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63677U true CN202863677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30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0297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63677U (zh) 2012-09-27 2012-09-27 儿童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636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364A (zh) * 2012-09-27 2013-01-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滑板车
CN112896392A (zh) * 2021-02-25 2021-06-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基于儿童休闲娱乐的滑板车
CN112896394A (zh) * 2021-03-06 2021-06-04 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 滑板车踏板钢梁架及组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364A (zh) * 2012-09-27 2013-01-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滑板车
CN102874364B (zh) * 2012-09-27 2016-04-0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滑板车
CN112896392A (zh) * 2021-02-25 2021-06-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基于儿童休闲娱乐的滑板车
CN112896394A (zh) * 2021-03-06 2021-06-04 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 滑板车踏板钢梁架及组件制造方法
CN112896394B (zh) * 2021-03-06 2022-06-24 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 滑板车踏板钢梁架及组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02011001596U1 (de) Kleinkind-Roller
CN202863677U (zh) 儿童滑板车
CN102874364B (zh) 儿童滑板车
CN204056139U (zh) 儿童滑板车
CN206087070U (zh) 一种站坐两用电动滑板车
CN203294263U (zh) 多功能骑马车
CN102001405B (zh) 坐式踏步蛇行滑板
CN109591936A (zh) 一种多轮滑板车
CN211519741U (zh) 一种多功能童车
CN205186410U (zh) 一种转向可后控的三轮童车
CN20158743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9336917U (zh) 轮组前叉组件及滑步车
CN202935508U (zh) 一种儿童三轮自行车
CN105599840A (zh) 休闲车
KR101359530B1 (ko) 2인 이상 탑승과 조향 조작이 가능한 카트 구조
CN205010392U (zh) 一种带有后轮可调刹车装置的儿童滑板车
CN201646992U (zh) 儿童三轮车
CN201472442U (zh) 童车
CN205239792U (zh) 儿童滑板车
CN204452714U (zh) 一种儿童坐躺式折叠车
CN204871386U (zh) 控速推骑儿童车
CN203186516U (zh) 多功能益智双人脚踏车
CN205292754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推车
CN209274677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滑行车
CN201362277Y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