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2717U -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2717U
CN202852717U CN2012205845513U CN201220584551U CN202852717U CN 202852717 U CN202852717 U CN 202852717U CN 2012205845513 U CN2012205845513 U CN 2012205845513U CN 201220584551 U CN201220584551 U CN 201220584551U CN 202852717 U CN202852717 U CN 202852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base plate
assembling
too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845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5845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2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2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27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涉及液晶显示领域,能够既减少制作治具的成本,又节约人力,同时也方便了背光源的组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背光源承载于凹槽上,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点灯治具设置于空腔内,点灯治具通过底板上的光源接触点与背光源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在组装背光源的膜材时,首先利用背光源的组膜治具对背光源进行膜材的组装,然后再利用点灯治具将背光源进行点亮,以用来检查组装好的背光源是否有暗点、异物等不良。
然而,由于背光源的组膜治具和点灯治具是分开的,因此,这种组装及点亮背光源的方式使得人们必须分别制作一套组膜治具和一套点灯治具,而且在组装过程中也需分别使用两套治具共同完成组装过程。这样,既增加了制作治具的成本,又浪费了人力,同时也给背光源的组装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能够既减少制作治具的成本,又节约人力,同时也方便了背光源的组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背光源承载于所述凹槽上,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点灯治具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点灯治具通过所述底板上的光源接触点与所述背光源电连接。
所述空腔的形状为长方体。
所述空腔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开孔。
所述点灯治具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开关、调节旋钮、插线孔、指示灯和/或电源输入接口。
所述开关、调节旋钮、插线孔、指示灯和/或电源输入接口从所述开孔中伸出。
所述底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点灯压合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背光源承载于凹槽上,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点灯治具设置于空腔内,点灯治具通过底板上的光源接触点与背光源电连接。通过该方案,由于将背光源的组膜治具与点灯治具集为了一体,一方面,使得在制作背光源的组装治具时减少了制作治具的成本,另一方便,使得在组装背光源时节约了人力,同时也方便了背光源的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下”只是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不作为限定用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1,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背光源承载于所述凹槽11上,所述底板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图1中未标出),点灯治具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点灯治具通过所述底板10上的光源接触点12与所述背光源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凹槽11主要用于在背光源组装过程中放置未组装好的背光源,即将未组装好的背光源放入凹槽11内,再通过上述点灯治具点亮光源,使得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透出,以便于操作员检查导光板上是否有暗点、异物等不良,然后再在导光板上粘贴膜材(比如扩散膜、聚光膜等光学膜材),同时,在粘贴膜材的过程中,通过一边粘贴,一边观察,以检查所组装的背光源是否有暗点、异物等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空腔可以设置于底板10的内部,这时要求底板的厚度需根据空腔或点灯治具的厚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得点灯治具可以安装在底板内,如图1所示,上述空腔也可以设置于底板上凸起的结构内,这时要求底板上凸起的结构厚度需根据空腔或点灯治具的厚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得点灯治具可以安装在底板上凸起的结构内,对于空腔在底板上设置的位置,也就是说点灯治具在底板上设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组装背光源的治具的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由于底板10的一侧设置的凹槽11的大小可以根据所组装背光源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若要组装32英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则需按照32英寸液晶显示器所用背光源的大小设计凹槽11,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同样的,上述凹槽11的形状也需根据所组装背光源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也就是说,具体凹槽11的形状需按照实际所要组装的背光源的形状进行设计,以使得背光源可以承载于凹槽上,本实用新型对凹槽的形状也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空腔的形状可以根据点灯治具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由于空腔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可以为正方体,也可以为其他任意满足设计要求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开孔。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述点灯治具包括电路板(图1、图2中未标出),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开关13、调节旋钮14、插线孔15、指示灯16和/或电源输入接口18。
具体地,开关13为电源开关,用来控制点灯治具中电路板的工作电源,即,若打开开关,则由外界电源通过电源输入接口18给电路板提供工作电压,以使得电路板可以正常工作;相反的,若关断开关,则外界电源停止给电路板提供工作电压,使得电路板停止工作,其中,通过电源输入接口供给电路板的电压大小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工作电压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调节旋钮14为电流调节旋钮,用来调整电路板的输出电流,以用来满足不同功率背光源的点亮需求,具体调节电流的方法是,首先,将万用表设置到电流测试档,并将万用表信号线(一般信号线为红表笔,地线为黑表笔)的测试端插入上述插线孔15中,万用表地线的测试端接地,然后,通过一边操作调节旋钮,一边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流值的大小,直到万用表显示的电流值的大小满足需点亮的背光源的要求即可,同样的,调节旋钮也可为电压调节旋钮等,若为电压调节旋钮,则点灯治具的电路板及调节电路板输出电压的方法应分别做适应性修改,以用来满足电压可调的方式。
指示灯16为电源指示灯,即当外界为电路板提供工作电源时,电源指示灯正常点亮,反之,电源指示灯熄灭,电源指示灯的正常点亮或熄灭用来告知人们电路板工作电压已输入,且电压输入正常。
电源输入接口18,用来从外界输入电压至电路板,以为电路板提供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13、调节旋钮14、插线孔15、指示灯16和/或电源输入接口18从所述开孔中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空腔的侧面设置开孔是为了使得开关13、调节旋钮14、插线孔15、指示灯16和/或电源输入接口18从开孔中伸出露在外面,以方便人们进行手动操作及观察,因此,在空腔的侧面进行开孔时应根据外露开关、按钮、指示灯和/或输入输出接口的数量以及开关、按钮、指示灯和/或输入输出接口在点灯治具的电路板上所处的位置来进行,也就是说,空腔侧面开孔的具体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点灯治具的电路板的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开关13、调节旋钮14、插线孔15、指示灯16和/或电源输入接口18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功能进行设计,也就是说,电路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开关13、调节旋钮14、插线孔15、指示灯16和/或电源输入接口18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包括电压输出接口、显示屏等类似的任意满足使用需求的接口和/或元件,具体的,设置于电路板上的接口和/或元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点灯压合器17。
需要说明的是,点灯压合器17的位置需根据光源接触点12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而光源接触点12的位置则需根据背光源中电路板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也就是说,点灯压合器17的位置可根据具体背光源的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为图1所示组装背光源的治具上点灯压合器17和光源接触点12的局部放大图,点灯压合器17为控制背光源点亮的开关,由于底板上设置的光源接触点12为覆铜板,具有导电功能,因此,当背光源的电路板与电源接触点接触后,再通过点灯压合器17压紧,使得背光源的电路板与电源接触点完全接触,这样,在电源开关打开的情况下,通过点灯治具为背光源提供电压,从而以点亮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背光源承载于凹槽上,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点灯治具设置于空腔内,点灯治具通过底板上的光源接触点与背光源电连接。通过该方案,由于将背光源的组膜治具与点灯治具集为了一体,一方面,使得在制作背光源的组装治具时减少了制作治具的成本,另一方便,使得在组装背光源时节约了人力,同时也方便了背光源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背光源承载于所述凹槽上,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点灯治具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点灯治具通过所述底板上的光源接触点与所述背光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形状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灯治具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开关、调节旋钮、插线孔、指示灯和/或电源输入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调节旋钮、插线孔、指示灯和/或电源输入接口从所述开孔中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背光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点灯压合器。
CN2012205845513U 2012-11-07 2012-11-07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2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845513U CN202852717U (zh) 2012-11-07 2012-11-07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845513U CN202852717U (zh) 2012-11-07 2012-11-07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2717U true CN202852717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8455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2717U (zh) 2012-11-07 2012-11-07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527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5035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5035A (zh) * 2013-12-12 2014-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
CN103645035B (zh) * 2013-12-12 2016-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4816A (zh)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标识标牌
CN202916074U (zh) 一种背光源点灯治具
CN202852717U (zh) 一种组装背光源的治具
CN104589858B (zh) 一种新型黑板
CN202601097U (zh) 一种带按键数码显示屏
CN100504210C (zh) 一种空调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3542296B (zh) 一种led灯条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CN2872403Y (zh) 带电显示器
CN202255842U (zh) 通用点亮治具
CN206210349U (zh) 快速判别液晶显示屏异常闪屏的转接模块
CN209657028U (zh) Tft彩色液晶显示器通用测试治具
CN211928007U (zh) 自动测试阻值的电压测试仪
CN109884813B (zh) Tft彩色液晶显示器通用测试治具
CN102403604B (zh) 可发光电源连接器及具有可发光电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17278786U (zh) 一种屏幕假压点亮测试治具
TWI311653B (zh)
CN205356773U (zh) 万用表的智能背光电路
CN220400207U (zh) 一种显示屏测试转接板及测试装置
CN203070643U (zh) 一种教学用f字形led发光体装置
CN214175621U (zh) 一种档位显示结构及电器
CN203133484U (zh) 便于显示世界时区的手表机芯
CN218647127U (zh) 一种信标灯及信标灯控制盒综合试验装置
CN203691009U (zh) 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20382432U (zh) 一种用于多用表的输入端子指示导光装置
CN214954675U (zh) 一种新型plc调试的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