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2222U -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2222U
CN202852222U CN201220446545.1U CN201220446545U CN202852222U CN 202852222 U CN202852222 U CN 202852222U CN 201220446545 U CN201220446545 U CN 201220446545U CN 202852222 U CN202852222 U CN 202852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al ring
metal
metal laye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465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学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4465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2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2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22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注塑材料层,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通过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的方式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用较少的金属材料与机械性能较高的注塑材料相互作用,既节约了大量金属材料,大大降低了制件成本,又能保证复合管的强度,且通过密封圈与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的方式将密封圈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通过密封圈回弹力紧密结合进而起到密封作用而不易渗漏水。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双层密封管。
背景技术
金属管由于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而被广泛应用。但金属、特别是有色金属较贵且属有限资源,不仅使得管子的成本上升,而且不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另外由于金属管的导电性,也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非金属管虽然具有绝缘效果,且成本较低,但由于非金属的强度有限,往往难于满足使用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管壁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复合管,既可提高其强度和刚度,又能满足绝缘要求,从而使其适应不同使用要求且成本较低。这种双层管制备时,通常将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但由于金属和非金属的收缩系数不同,这种金属和非金属的接触面会产生缝隙导致密封不严而漏水;尤其是在加温加压情况下更是如此;使其难于满足某种特殊要求的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这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使用较少的金属材料与机械性能较高的注塑材料如塑料或塑料改性增强复合材料相互作用,既能保证复合管的强度,又不易渗漏水,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注塑材料层,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通过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的方式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
     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为非金属层为外层,金属层为内层的双层结构,金属层的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套在金属层外壁并镶嵌在卡槽中, 金属层一端端部或外侧壁上设有止转开口,金属层外侧壁上设有止退槽。
   或者,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金属层的一端延伸至双层结构以外并镶嵌在非金属层内,所述镶嵌部分的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通过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注塑成型的方式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
上述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的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装在金属层外壁并镶嵌在卡槽中。
所述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端部或管壁上设有止转开口,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管壁上设有止退槽。
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1/2~4/5。
所述密封圈最高使用温度高于非金属层的材料的注塑成型温度的密封圈。
双层结构的金属层管壁上开设有管螺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用较少的金属材料(金属层部分比国标管螺纹壁厚度减少百分之二十以上 )与机械性能较高的注塑材料如塑料或塑料改性增强复合材料相互作用,既节约了大量金属材料(特别是有色金属材料), 大大降低了制件成本,又能保证复合管的强度,且通过密封圈与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的方式将密封圈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通过密封圈回弹力紧密结合进而起到密封作用而不易渗漏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2.1、2.2和非金属层1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注塑材料层1,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是通过密封圈与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的方式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
所述金属层2.1和非金属层1的双层结构为金属层2.1为内层,非金属层1为外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也可以非金属层1为内层,金属层2.2为外层的双层结构。
当双层结构的金属层为内层时,所述金属层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3套在金属层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层外侧壁可设有止退槽4以防止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发生轴向移动,端部或外侧壁设有多个止转开口5以防止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发生转动。
当双层结构的金属层2.2为外层时,所述金属层的一端延伸至双层结构以外,所述金属层2.2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3套在金属层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所述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一端6外侧壁设有止退槽4以防止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发生轴向移动,端部或外侧壁设有多个止转开口5以防止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发生转动。
所述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以能卡住密封圈为宜,以避免注塑时流体压力冲走密封圈。实验表明,当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15% ~99%时,基本不受注塑时流体压力的影响,当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1/2~4/5时,完全不受注塑时流体压力的影响,而将密封圈固定在所述位置。 
所述密封圈的最高使用温度高于非金属层的材料的注塑成型温度;由于注塑成型高温时间很短,不会对密封圈构成破坏,所以密封圈的最高使用也可以适当低于非金属层的材料的注塑成型温度。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采用PA66改性增强复合材材料注塑而成,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金属层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4/5。制备时将密封圈套在预制的金属管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然后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PA66改性增强复合材料层得到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用该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金属层的外侧壁或内侧壁制成螺纹(或预制时将金属管外侧壁或内侧壁预制成螺纹),与手动测压机连接后,加温至沸水,再加压至4MPa,恒温保压24小时无渗液现象。而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未设O型密封圈时,在前述条件下加压到2.5 MPa时立即会漏水。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采用PA6改性增强复合材材料注塑而成,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金属层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3/4。制备时将密封圈套在预制的金属管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然后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PA6改性增强材料层得到本实用新型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用该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金属层的外侧壁或内侧壁制成螺纹(或预制时将金属管外侧壁或内侧壁预制成螺纹), 与手动测压机连接后,加水温至90度,再加压至3.8MPa, 恒温保压24小时无渗液现象。而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未设O型密封圈时,在前述条件下加压到2 MPa时立即会漏水。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采用PP改性增强材料注塑而成,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金属层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2/3。制备时将密封圈套在预制的金属管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然后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PP改性增强材料层得到本实用新型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用该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金属层的外侧壁或内侧壁制成螺纹(或预制时将金属管外侧壁或内侧壁预制成螺纹), 与手动测压机连接后, 水加温至90度,再加压至3 mpa, 恒温保压24小时无渗液现象。而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未设O型密封圈时,在前述条件下加压到1.5 MPa时立即会漏水。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采用PPR塑料注塑而成,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金属层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2/3。制备时将密封圈套在预制的金属管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然后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PPR材料层得到本实用新型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用该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金属层的外侧壁或内侧壁制成螺纹(或预制时将金属管外壁或内壁预制成螺纹), 与手动测压机连接后, 水加温至70度,再加压至2.5 MPa, 恒温保压24小时无渗液现象。而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未设O型密封圈时,在前述条件下加压到1.5 MPa时立即会漏水。

Claims (8)

1.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或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双层结构的非金属层为注塑材料层,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通过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在金属管外壁或内壁注塑一层注塑材料层的方式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为非金属层为外层,金属层为内层的双层结构,金属层的外壁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套在金属层外壁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 金属层一端端部或外侧壁上设有止转开口,金属层外侧壁上设有止退槽。
3.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一段为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双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层的一端延伸至双层结构以外并镶嵌在非金属层内,所述镶嵌部分的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通过将装有密封圈的预制的金属管段置于模具中再注塑成型的方式设在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的管壁上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装在金属层管壁上并镶嵌在密封圈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所述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端部或管壁上设有止转开口,镶嵌在非金属层内的金属层管壁上设有止退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密封圈卡槽的深度为密封圈线径的1/2~4/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 所述密封圈最高使用温度高于非金属层的材料的注塑成型温度的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其特征是: 双层结构的金属层管壁上开设有管螺纹。
CN201220446545.1U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2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46545.1U CN202852222U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46545.1U CN202852222U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2222U true CN202852222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4654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2222U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522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7915A (zh) * 2012-09-04 2012-11-28 魏学惠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7915A (zh) * 2012-09-04 2012-11-28 魏学惠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8509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减少细长型芯偏心的机构
CN202852222U (zh)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CN102797915A (zh) 一种复合密封双层结构管
CN104842493A (zh) 一种全包覆塑料制品的注塑方法
CN102116394A (zh) 一种金属嵌件与塑胶体的连接结构
CN208197607U (zh) 一种含注入层的复合材料绕线轴用成型模具
CN201428893Y (zh) 具有埋入式金属补强件的塑胶管接头
CN101284412A (zh) 一种淋浴花洒头的制造方法
CN203510661U (zh) 一种注塑机锁模差动油路
CN204201318U (zh) 一种复合密封螺纹接头
CN209738451U (zh) 绝热保温结构
CN206446035U (zh) 一种乙烯共聚物薄片注射机
CN201462288U (zh) 塑胶管件中金属镶嵌件的密封结构
CN104214226B (zh)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回转轴承的制造方法
CN103009554B (zh) 一种电雷管脚线塑料塞注塑方法及其注塑模具
CN206870233U (zh) 一种模具
CN202572635U (zh) 立式成型玻璃钢复合管模具顶模装置
CN201954051U (zh) 一种有脚嵌件填充增强的塑料水龙头
CN103395162B (zh) 一种全包覆耐腐蚀磁力泵泵轴的制造方法及用其制造的泵轴
CN202572784U (zh) 一种高分子托盘的制造设备
CN211307176U (zh) 一种电机防震转子双色一次性成型装置
CN102666062A (zh) 利用wit的合成树脂旋塞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和由此制造的旋塞
CN205261105U (zh) 一种新型嵌件管件
CN207240760U (zh) 一种注塑设备
CN201589034U (zh) 金属嵌件与塑胶体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