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8265U - 触控装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8265U
CN202838265U CN 201220515653 CN201220515653U CN202838265U CN 202838265 U CN202838265 U CN 202838265U CN 201220515653 CN201220515653 CN 201220515653 CN 201220515653 U CN201220515653 U CN 201220515653U CN 202838265 U CN202838265 U CN 202838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ctrode
substrate
sensing electrodes
base film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156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耀
张振炘
吴孟学
伍哲毅
陈丽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ystem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ystem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ystem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ystem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 2012205156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8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8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82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可视区的基底上;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一感测电极上;一转印基膜;以及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转印基膜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通过转印制程形成于绝缘层上,且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绝缘层相互绝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结构,通过转印制程制作绝缘层及感测电极,以降低或排除形成次一层结构时对前一步骤已形成之层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升良率。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触控装置成为人机之间资讯传递的方式之一。触控装置分为可视区及边框区,在可视区中制作电极,在边框区分布电极引线,电极引线通过软性电路板将电极的讯号传递到讯号处理器中,完成触控感应的功能。通常电极是由复数X方向电极及复数Y方向电极交错排列所构成,X方向电极及Y方向电极形成于不同的层位,且X方向电极与Y方向电极通过绝缘层相互绝缘。
这种具有多层电极的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通常是通过溅镀及光刻制程在基底上依序制作出X方向电极、覆盖X方向的绝缘层以及Y方向电极。然而,上述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次一层结构时会对前一步骤已形成之层结构产生影响。例如,上述制作方法中经过多次真空溅镀、曝光、显影与蚀刻制程后,电极可能会出现裂纹或脱离基底等问题。
另外,上述制作方法需要真空镀膜及光刻制程的多道程序,所需设备昂贵,制作成本较高,且化学药剂污染性大。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触控装置结构之制造方法,其能够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结构,通过转印制程制作绝缘层及感测电极,以降低或排除形成次一层结构时对前一步骤已形成之层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升良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可视区的基底上;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一感测电极上;一转印基膜;以及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转印基膜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通过转印制程形成于绝缘层上,且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绝缘层相互绝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可视区的基底上;一转印基膜;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转印基膜上;以及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二感测电极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及绝缘层通过转印制程形成于第一感测电极上,且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绝缘层相互绝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且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基底的第一表面上;第二转印基膜;以及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第二转印基膜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通过转印制程设置于基底的第二表面上,且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基底相互绝缘。
进一步的,更包括一第一转印基膜,该等第一感测电极设置于该第一转印基膜上,且该等第一感测电极通过额外的转印制程设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一表面上。
进一步的,该基底更区分有围绕该可视区的一边框区,且该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该等引线设置于该边框区的该基底上,以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第一感测电极及该等第二感测电极。
进一步的,该基底更区分有围绕该可视区的一边框区,且该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该等引线设置于该转印基膜上,且对应于该边框区,以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第一感测电极及该等第二感测电极。
进一步的,该等第二感测电极的材质包括纳米银溶胶、铟锡氧化物溶胶、铟锌氧化物溶胶、铟锡氟氧化物溶胶、铝锌氧化物溶胶、氟锌氧化物溶胶、纳米碳管溶胶或导电高分子溶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通过转印制程制作触控装置的绝缘层及感测电极,可将多层结构分成两部分形成,因此与通过溅镀及光刻制程的传统制造方法相比,可以降低形成次一层结构时对前一步骤已形成之层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升良率。再者,以转印制程取代溅镀及光刻制程,可简化制程,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无需昂贵的制程(例如,溅镀及光刻制程)设备,因此可提高价格竞争优势以及降低化学药剂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A至1E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2A至2E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3A至3C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结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1D、2D、3B-2及3B-2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4为图1D所示触控装置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制作及使用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再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图式及说明内容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请参照图1D及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及爆炸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100、一绝缘层220、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一转印基膜200。
基底100区分有一可视区110。第一感测电极230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可视区110的基底100上,且沿第一轴向(例如X方向)排列。绝缘层220设置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转印基膜200上,且沿第二轴向(例如Y方向)排列。第二感测电极240通过转印制程形成于绝缘层220上,并与第一感测电极230交错排列。其中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相互交叉,例如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相互垂直,但不以此为限。绝缘层22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通过绝缘层220相互绝缘。
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240通过转印形成于绝缘层220上。举例而言,先通过印刷制程,例如凹版印刷制程,在转印基膜200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240,接着,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的转印基膜200贴附于基底100上,使绝缘层22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第一感测电极230也可通过相似的转印制程形成于基底1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230也可以通过印刷直接形成于基底100上。相较于传统的溅镀及光刻制程,由于进行转印制程时不需要高温处理,因此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的材料不受限于耐高温的导电材料。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的材料可为光学透明导电油墨,透明导电油墨包括纳米银溶胶、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溶胶、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溶胶、铟锡氟氧化物(Indium Tin Fluorine Oxide,ITFO)溶胶、铝锌氧化物(Aluminum Zinc Oxide,AZO)溶胶、氟锌氧化物(Fluorine Zinc Oxide,FZO)溶胶、纳米碳管溶胶或导电高分子溶胶(例如,聚乙烯二氧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其中透明导电油墨的导电率高于1/Ωc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溅镀、微影及蚀刻制程取代上述转印制程,以形成第一感测电极230。在此情形中,第一感测电极230可由含ITO、IZO、ITFO、AZO或FZO的耐高温材料所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0更包括围绕可视区110的边框区130。再者,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300,设置于边框区130的基底100上,以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在另一实施例中,复数引线300设置于转印基膜210上,且引线300通过转印设置于边框区130的基底100上,以电性连接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
请参照图2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相同于图1D之部件使用相同之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100、一绝缘层220、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一转印基膜200。基底100区分有一可视区110。第一感测电极230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可视区110的基底100上,且沿第一轴向(例如X方向)排列。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转印基膜200上,沿第二轴向(例如Y方向)排列。绝缘层220设置于第二感测电极240上。第二感测电极240及绝缘层220通过转印设置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其中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交错排列,绝缘层22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通过绝缘层220相互绝缘。
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240及绝缘层220通过转印设置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举例而言,首先通过第一印刷制程,例如第一凹版印刷制程,形成第二感测电极240于转印基膜200上。接着,通过第二印刷制程,例如第二凹版印刷制程,形成绝缘层220于第二感测电极240上。然后,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绝缘层220的转印基膜200贴附于基底100上,使绝缘层22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第一感测电极230也可通过相似的转印制程形成于基底1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230也可以通过印刷直接形成于基底100上。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的材料与前述图1D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当绝缘层220采用凹版印刷制程制作时,绝缘层220由绝缘油墨材料(例如光学透明油墨)所构成,且其导电率低于10-10/Ωcm。
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0更包括围绕可视区110的边框区130。再者,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300设置于边框区130的基底100上,以电性连接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在另一实施例中,复数引线300设置于转印基膜210上,且引线300通过转印设置于边框区130的基底100上,以电性连接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
请参照图3B-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相同于图1D之部件使用相同之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基底100、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一第二转印基膜200B。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0具有一可视区110,且具有第一表面100A及与第一表面100A相对的第二表面100B。第一感测电极230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基底100的第一表面100A上。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间隔地设置于第二转印基膜200B上,且通过转印设置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交错排列设置于可视区110的基底100上。基底10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通过基底100相互绝缘。
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240通过转印设置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举例而言,首先通过印刷制程,例如凹版印刷制程,形成第二感测电极240于第二转印基膜200B上。接着,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的第二转印基膜200B贴附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第二感测电极240的材料与前述图1D所示实施例的相同,故不再赘述。
另外,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300设置于边框区130的基底100上,用以电性连接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在另一实施例中,复数引线300设置于转印基膜210上,且引线300通过转印设置于边框区130的基底100与转印基膜200之间,以电性连接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
请参照图3B-2,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结构包括第一转印基膜200A及第二转印基膜200B,其中第一感测电极230形成于第一转印基膜200A上,且通过转印设置于基底100的第一表面100A上。第二感测电极240形成于第二转印基膜200B上,且通过转印设置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的材料为光学透明导电油墨。透明导电油墨包括纳米银溶胶、ITO溶胶、IZO溶胶、ITFO溶胶、AZO溶胶、FZO溶胶、纳米碳管溶胶或导电高分子溶胶,其中透明导电油墨的导电率高于1/Ωcm。
图1A至图1E为对应前述图1D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提供一基底100,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110及围绕可视区110的一边框区130。形成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于可视区110的基底100上,第一感测电极230相互间隔,且沿第一轴向(例如X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感测电极230可通过转印制程形成于基底100上。举例而言,先通过印刷制程,在一转印基膜(未绘示)上形成第一感测电极230。接着,将具有第一感测电极230的转印基膜贴附于基底100上。最后,再将转印基膜剥离。另外,第一感测电极230也可以通过印刷制程直接形成于基底100上。再者,也可通过溅镀、微影及蚀刻制程取代上述转印制程,以形成第一感测电极230。
接着,请参照图1B,形成一绝缘层220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其中绝缘层220也可以通过转印形成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举例而言,先通过印刷制程,例如凹版印刷制程,在转印基膜(未绘示)上形成绝缘层220。接着,将具有绝缘层220的转印基膜贴附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绝缘层220由绝缘油墨材料所构成,例如光学透明油墨,其导电率低于10-10/Ωcm。在另一实施例中,绝缘层220可通过印刷或沉积制程形成。
请参照图1C-1D,其绘示出转印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于绝缘层220上。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间隔排列,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交错排列,且通过绝缘层220相互绝缘。首先,请参照图1C,通过印刷制程形成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复数引线300于转印基膜200上。第二感测电极240与引线300电性连接,印刷制程较佳为凹版印刷。第二感测电极240与引线300可以在同一印刷制程中同时形成,也可以在不同的印刷制程中分别形成。
接着,请参照图1D,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转印基膜200贴附于基底100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240对应于可视区110且与第一感测电极230交错排列,且其中绝缘层22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绝缘,而引线300对应于边框区130,且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再者,在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转印基膜200贴附于基底100上的步骤之后,根据转印基膜200的材料不同,可进行加热或紫外线处理,以固化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
再接着,请参照图1E,为了制作触控装置结构中后续的其它功能层(例如,保护层、抗反射层等),或助于与其他电子部件(例如,显示模组等)的贴合,可将转印基膜200从基底100上剥离。当触控装置结构与其他电子部件贴合时,基底100上相对于形成第一感测电极230的表面用以提供使用者直接进行触控。
图2A至2D为对应图2D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其中相同于图1A至图1E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请参照图2A,提供一基底100,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110及围绕可视区110的一边框区130。形成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于可视区110的基底100上,第一感测电极230相互间隔,且沿第一轴向(例如X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感测电极230的形成方法与前述第1A所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B至图2D,为转印一绝缘层220及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于第一感测电极230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间隔排列。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交错排列,且通过绝缘层220相互绝缘。首先,请参照图2B,通过印刷制程形成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复数引线300于转印基膜200上。第二感测电极240电性连接于引线300,印刷制程较佳为凹版印刷制程。第二感测电极240与引线300可以在同一印刷制程中同时形成,也可以在不同的印刷制程中分别形成。
接着,请参照图2C,形成绝缘层220于第二感测电极240上。举例而言,先通过印刷制程,例如凹版印刷制程,在第二感测电极240上形成绝缘层220。绝缘层220可由绝缘油墨材料所构成,例如光学透明油墨,其导电率低于10-10/Ωcm。
再接着,请参照图2D,将具有绝缘层220、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转印基膜200贴附于基底100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240对应于可视区110且与第一感测电极230交错排列,且其中绝缘层22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绝缘,而引线300对应于边框区130,且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再者,在将具有绝缘层220、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转印基膜200贴附于基底100上的步骤之后,根据转印基膜200的材料不同,可进行加热或紫外线处理,以固化绝缘层220、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
再接着,请参照图2A,为了制作触控装置结构中后续的其它功能层(例如,保护层、抗反射层等),或助于与其他电子部件(例如,显示模组等)的贴合,可将转印基膜200从基底100上剥离。当触控装置结构与其他电子部件贴合时,基底100上相对于形成第一感测电极230的表面用以提供使用者直接进行触控。
图3A至图3C分别为图3B-1及图3B-2实施例之触控装置结构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其中相同于图1A至图1E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请参照图3A,提供一基底100,基底100区分有可视区110及围绕可视区110的一边框区130。再者,基底100具有第一表面100A及与第一表面100A相对的第二表面100B。
接着,请参照图3B-1,形成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于基底100的第一表面100A上,且第一感测电极230位于可视区110并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230可通过印刷直接形成于基底100上,也可以通过溅镀、微影及蚀刻制程形成于基底100上。
接着,提供一第二转印基膜200B用以转印第二感测电极240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举例而言,先通过印刷制程形成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复数引线300于第二转印基膜200B上,印刷制程较佳为凹版印刷。且第二感测电极240与引线300可以在同一印刷制程中同时形成,也可以在不同的印刷制程中分别形成。接着,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第二转印基膜200B贴附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240对应于可视区110,且第二感测电极240与第一感测电极230交错排列,基底10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绝缘。而引线300对应于边框区130,且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再者,在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第二转印基膜200B贴附于基底100上的步骤之后,根据第二转印基膜200B的材料不同,可进行加热或紫外线处理,以固化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
请参照图3B-2,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第一转印基膜200A,通过印刷制程形成复数第一感测电极230及与第一感测电极230电性连接的复数引线(未绘示)于第一转印基膜200A上,印刷制程较佳为凹版印刷。接着,将具有第一感测电极230及与其连接的引线的第一转印基膜200A贴附于基底100的第一表面100A上。其中第一感测电极230对应于可视区110且引线对应于边框区130。之后,提供一第二转印基膜200B,通过印刷制程形成复数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复数引线300于第二转印基膜200B上,引线300电性连接于第二感测电极240,印刷制程较佳为凹版印刷。接着,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第二转印基膜200B贴附于基底100的第二表面100B上。其中第二感测电极240对应于可视区110且引线300对应于边框区130。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交错排列,基底10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230及第二感测电极240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40相互绝缘。再者,在将具有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的第二转印基膜200B贴附于基底100上的步骤之后,根据第一、第二转印基膜200A、200B的材料不同,可进行加热或紫外线处理,以固化第一感测电极230、与第一感测电极230连接的引线、第二感测电极240及引线300。
再接着,请参照图3C,上述图3B-1及图3B-2实施例中,在将第一转印基膜200A及第二转印基膜200B贴附于基底100上的步骤之后,为了制作触控装置结构中后续的其它功能层(例如,保护层、抗反射层等),或助于与其他电子部件(例如,显示模组等)的贴合,可将第一转印基膜200A及第二转印基膜200B从基底100上剥离。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基底100可由玻璃、塑胶薄膜或其他习用的透明基底材料所构成。绝缘层220可由绝缘油墨材料(例如光学透明油墨)所构成,且其导电率低于10-10/Ωcm。引线300可由导电油墨(例如银胶、铜胶或碳胶)所构成,其导电率高于1/Ωcm。转印基膜200、第一转印基膜200A及第二转印基膜200B可由具有可挠性的塑胶薄膜(例如聚酯薄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或聚酰亚胺)所构成。再者,转印基膜200的厚度可为20微米至200微米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通过转印基膜进行转印制程以制作触控装置的绝缘层及感测电极,可将多层结构分成两部分形成,因此与通过溅镀及光刻制程的传统制造方法相比,可以降低形成次一层结构时对前一步骤已形成之层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升良率,同时提高了触控装置中感测电极的材料选择性,而不受限于耐高温材料。再者,以转印制程取代溅镀及光刻制程,可简化制程,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无需昂贵的制程(例如,溅镀及光刻制程)设备,因此可提高价格竞争优势以及降低化学药剂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该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
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可视区的该基底上;
绝缘层,设置于该等第一感测电极上;
转印基膜;以及
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转印基膜上,其中该等第二感测电极通过一转印制程形成于该绝缘层上,且其中该等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等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该绝缘层相互绝缘。
2.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该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
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可视区的该基底上;
转印基膜;
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转印基膜上;以及
绝缘层,设置于该等第二感测电极上,其中该等第二感测电极及该绝缘层通过一转印制程形成于该等第一感测电极上,且其中该等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等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该绝缘层相互绝缘。
3.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该基底区分有一可视区,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
复数第一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一表面上;
第二转印基膜;以及
复数第二感测电极,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二转印基膜上,其中该等第二感测电极通过一转印制程设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二表面上,且其中该等第一感测 电极与该等第二感测电极交错排列,且通过该基底相互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转印基膜,该等第一感测电极设置于该第一转印基膜上,且该等第一感测电极通过额外的转印制程设置于该基底的该第一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底更区分有围绕该可视区的一边框区,且该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该等引线设置于该边框区的该基底上,以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第一感测电极及该等第二感测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底更区分有围绕该可视区的一边框区,且该触控装置结构更包括复数引线,该等引线设置于该转印基膜上,且对应于该边框区,以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第一感测电极及该等第二感测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二感测电极的材质包括纳米银溶胶、铟锡氧化物溶胶、铟锌氧化物溶胶、铟锡氟氧化物溶胶、铝锌氧化物溶胶、氟锌氧化物溶胶、纳米碳管溶胶或导电高分子溶胶。 
CN 201220515653 2012-09-27 2012-09-27 触控装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8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15653 CN202838265U (zh) 2012-09-27 2012-09-27 触控装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15653 CN202838265U (zh) 2012-09-27 2012-09-27 触控装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8265U true CN202838265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9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156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8265U (zh) 2012-09-27 2012-09-27 触控装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82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25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4444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252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048260A1 (zh) * 2012-09-27 2014-04-03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99252B (zh) * 2012-09-27 2016-12-21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4444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8672B2 (en) Touch panel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CN203178958U (zh) 触控面板
US10545590B2 (en) Method of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with strengthening sheet disposed in periphery area at edge of connecting pad
US8647519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pad
CN10400786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30873B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76973A (zh) 触控面板和具有该触控面板的触控设备
US20120194482A1 (en) Touch panel
CN103440060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206058170U (zh) 一种单面双层多点触摸屏
KR101103536B1 (ko) 강화유리 일면에 두 층의 투명도전막을 갖는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346609A (zh) 具有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06228A (ko) 터치 패널
CN103699253A (zh)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2838265U (zh) 触控装置结构
US10203784B2 (en)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2838264U (zh) 触控装置结构
CN103092379A (zh) 影像显示系统及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793821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99252A (zh) 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88222U (zh) 触控式面板的透明感应结构
US915339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KR101428009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CN204833204U (zh) 触控面板
CN203455801U (zh) 触控面板的透明感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