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7299U -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7299U
CN202817299U CN 201220503943 CN201220503943U CN202817299U CN 202817299 U CN202817299 U CN 202817299U CN 201220503943 CN201220503943 CN 201220503943 CN 201220503943 U CN201220503943 U CN 201220503943U CN 202817299 U CN202817299 U CN 202817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insulation shell
slot
grab
impr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039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许·卡斯堤欧
詹姆斯派崔克·永
陈立生
廖炎璋
杜蓓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ed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5039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17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7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72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包括一绝缘壳体、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及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分别埋入成型于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收容装置于该绝缘壳体,其中,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分别设有至少一卡钩,该绝缘壳体于该卡钩对应处向内凹设有至少一插槽,各该卡钩分别向内朝各该插槽推入卡扣,使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组装定位于该绝缘壳体。由此使得当一电子卡置放于该绝缘壳体时,卡缘连接器的端子不易被压迫退出,进而提升了高频信号于卡缘连接器传递间的信号稳定度。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尤其应用于如记忆卡模块、显示卡模块、固态硬盘模块或无线网卡模块上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应用于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或其它可携式多媒体播放装置的记忆卡模块(Memory card module)、网络卡模块(Network interfacecard module)、多媒体影音播放模块或卫星定位模块(GPS module)等的卡缘连接器,通常因为端子的数量多导致信号会相互干扰,因而难以符合高频信号的标准规格,另外,由于端子的微小化,使其与绝缘本体的组装易产生制造上的困难。
于已知中,一般将绝缘本体先行利用塑料射出加工完成后,再将端子个别插置于该绝缘本体的插置洞内,由于端子的数量甚多,绝缘本体的尺寸空间有限,端子与端子之间隔距离过于紧密,造成端子间的隔栏间距太薄,当端子在进行各别组装时,因外部重力推挤容易造成隔栏破裂毁损,且端子也易被退出,另外,端子本身并无设计良好的弹力结构,当一对接模块多次插拔于绝缘本体后,可能会造成部分端子无法提供足够的弹力用于对接模块,影响相互传输的信号质量。
有鉴于此,为了改进上述已知技术的缺失,业界有提供一种卡缘电连接器,其利用端子埋入成型(insert molding)于塑料的设计方式,固定端子于一组合件,再将组合件组装至绝缘本体,由于端子藉由埋入成型固定于组合件再装置于绝缘本体,不会发生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时,绝缘本体的隔栏间距太薄进而产生破裂问题,且端子因由塑料埋入包覆使其有良好的弹力结构,以提高与对接模块相互对接时信号的稳定度。
如图9所示,美国第8,021,178号专利提供一种卡缘电连接器,该卡缘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200、一第一组合件300、多个第一端子400、一第二组合件500、多个第二端子600及二夹持件700。该绝缘本体200的前侧设有一对接插槽211,该第一组合件300沿一第一组合方向D1组合于该绝缘本体200的后侧;该第一端子400被埋入成型(insert molding)固定于该第一组合件300,并经由贯穿该绝缘本体200以露出于该对接插槽211。该第二组合件500被沿一第二组合方向D2组合于该绝缘本体200的下侧,该第二端子600被埋入成型(insert molding)固定于该第二组合件500,该第一组合方向D1与该第二组合方向D2可相互垂直。该两夹持件700可沿该第一组合方向D1的相反方向设置于该绝缘本体200的两侧,该二夹持件700可夹持该对接模块(图标中未绘示)的两侧,该对接模块可为一内存或一电子卡。
然而,在上述卡缘电连接器结构中,由于对接模块藉由该二夹持件夹持其卡片侧缘,当二夹持件相互夹持力道不足,对接模块于水平放置时卡片可能会因此偏剖,进而刮伤对接模块表面的精密电路板,且经常使用夹持件固定对接模块,会导致其弹性疲乏而无法发挥效用,增加零组件消耗成本,因此造成生产上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的改良,该卡缘连接器利用端子预先埋入射出于至少一固定件,再将该固定件组装定位于一绝缘壳体,当一电子卡置放于该绝缘壳体时,令卡缘连接器的端子不易被压迫退出,进而提升高频信号于卡缘连接器传递间的信号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及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分别埋入成型于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收容装置于该绝缘壳体,且该绝缘壳体中央凹设有一长形槽及多个插置槽,该长形槽串穿各该插置槽,该长形槽可供一电子卡插置定位;该第一固定件从该绝缘壳体的侧面组装于该插置槽,该第二固定件从该绝缘壳体的底部组装于该插置槽。其中,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卡钩及至少一第二卡钩,该绝缘壳体于该第一卡钩及该第二卡钩对应处向内凹设有至少一第一插槽及至少一第二插槽,该第一卡钩及该第二卡钩向内朝该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推入卡扣,使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组装定位于该绝缘壳体。
本实用新型中为辅助各该固定件限位于该绝缘壳体,该第一固定件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该第二固定件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块,该绝缘壳体于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相对应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槽及至少一第二卡槽,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分别收容装置于该第一卡槽及该第二卡槽。另外,该第一固定件设有至少一配合部,该绝缘壳体相对该配合部设有至少一沟槽,该配合部前端形成一引导面,该引导面可引导该配合部进入该沟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卡缘连接器另外设有一对耳扣,该耳扣分别松配合装置于该绝缘壳体的一收容槽。另外,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的各该端子呈交错设计的排列方式,使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的各该端子的一接触部以相互对称态样部分容置于长形槽,以利于电子卡与多个端子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绝缘壳体前侧向外突出形成至少一限位块,该第二固定件于该限位块相对处内凹形成至少一限位槽,该限位块容置于限位槽。且该第一卡钩及该第二卡钩前端皆设有一向下倾斜延伸的斜面,藉由该斜面顺势导入组装于该第一插槽及该第二插槽。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使得当一电子卡置放于该绝缘壳体时,卡缘连接器的端子不易被压迫退出,进而提升了高频信号于卡缘连接器传递间的信号稳定度。
其它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藉由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公开而变得显而易知,然而,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公开是透过该卡钩与插槽相互卡扣,使其各该固定件能组装于绝缘壳体,且藉由该凸块与该卡槽的配合限位,使固定件能利用自动化设备准确无误的组装于绝缘壳体,有效提升量产的整体良率,习于此项技艺者若是利用其它相同原理的设计方式,仍属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三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绝缘壳体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三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第四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已知美国第8021178号专利所公开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卡缘连接器的改良,该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1、一第一固定件2、一第二固定件3及多个端子4,该多个端子4分别埋入成型于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收容装置于该绝缘壳体1,该绝缘壳体1中央凹设有一长形槽11及多个插置槽12,该长形槽11串穿各该插置槽12,该长形槽11可供一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例如记忆卡、显示卡、声卡或无线网卡等卡片插置定位;其中该长形槽11通常还会根据相对应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的定位卡口位置另外设置一定位柱13,该定位柱13通常位于该长形槽11的非中点处,在本实施例以设计一个定位柱13为主,当然配合相对应卡片的需要也可设计两个或以上的定位柱13,该定位柱13根据该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用以防反插装置的对应设置,亦即防止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在长形槽11中错误安装而烧坏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提高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使用的安全性;另外为配合不同电子产品的设计规格,该定位柱13于该绝缘壳体1也可能会有多样式的位置变化,配合连接器依型号规格的差异导致定位柱13尺寸与位置的不同,在固定件方面,藉由各该端子4先激光焊接后再埋入成型于各该固定件的方式,不需去掉过多端子4而造成材料成本上的浪费。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2从该绝缘壳体1的侧面组装于该插置槽12,该第二固定件3从该绝缘壳体1的底部组装于该插置槽12。其中,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卡钩21及至少一第二卡钩31,该绝缘壳体1于该第一卡钩21及该第二卡钩31对应处向内凹设有至少一第一插槽14及至少一第二插槽15,该第一卡钩21及该第二卡钩31向内朝该第一插槽14及第二插槽15推入卡扣,另外,该第一卡钩21及该第二卡钩31的前端皆形成一倒钩状,令该第一卡钩21及该第二卡钩31分别卡扣于该第一插槽14及该第二插槽15时不易退出,使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组装定位于该绝缘壳体1,由于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与该绝缘壳体1相互强迫干涉造成的紧配合,使两者不易产生分离脱落的现象。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为辅助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限位于该绝缘壳体1,该第一固定件2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22,该第二固定件3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块32,该绝缘壳体1于该第一凸块22及该第二凸块32相对应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槽16及至少一第二卡槽17,该第一凸块22及该第二凸块32分别收容装置于该第一卡槽16及该第二卡槽17,由于该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32与该第一卡槽16、该第二卡槽17皆由塑料原料射出成型,在组装方面可能会因为原始材料相同,造成组装过程中因为两者相互摩擦进而产生一定的困难性,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将该第一凸块22及该第二凸块32外观皆设计为一梯型方块,藉由该梯型方块前窄后宽的外形,配合向下倾斜延伸,使该第一凸块22及该第二凸块32能分别顺利组装定位于该第一卡槽16及该第二卡槽17。另外,该第一固定件2表面分别稍微突出设有至少一配合部23,该绝缘壳体1相对该配合部23设有至少一沟槽18,该配合部23前端形成一引导面24,该引导面24可引导该配合部23进入该沟槽18。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卡缘连接器另外设有一对耳扣5,该耳扣5分别松配合装置于该绝缘壳体1两侧的一收容槽19。另外,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的各该端子4呈交错设计的排列方式,使该第一固定件2及该第二固定件3的各该端子4的一接触部41以相互对称态样部分容置于长形槽11,以利于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与多个端子4的电连接。藉以导通该电子卡(图标中未绘示)与该电路板(图标中未绘示),使两者能进行数据间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如图4至图6及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1前侧向外突出形成至少一长条限位块20,该第二固定件3于该限位块20相对处内凹形成至少一限位槽33,当该第二固定件3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时,该限位块20容置于限位槽33,以强化该第二固定件3的辅助定位。由于该第一卡钩21、第二卡钩31与该第一插槽14、该第二插槽15皆由塑料原料射出成型,在组装方面可能会因为原始材料相同,造成组装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性,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将该第一卡钩21及该第二卡钩31前端皆设有一向下倾斜延伸的斜面25,藉由该斜面25顺势导入组装于该第一插槽14及该第二插槽15。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参考标号表
绝缘壳体1            长形槽11
插置槽12             定位柱13
第一插槽14           第二插槽15
第一卡槽16           第二卡槽17
沟槽18               收容槽19
限位块20
第一固定件2          第一卡钩21
第一凸块22           配合部23
引导面24             斜面25
第二固定件3          第二卡钩31
第二凸块32           限位槽33
端子4                接触部41
耳扣5

Claims (7)

1.一种卡缘连接器的改良,该卡缘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壳体、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及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分别埋入成型于该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收容装置于该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卡钩及至少一第二卡钩,该绝缘壳体于该第一卡钩及该第二卡钩对应处向内凹设有至少一第一插槽及至少一第二插槽,该第一卡钩及该第二卡钩向内朝该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推入卡扣,使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组装定位于该绝缘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设有至少一第一凸块,该第二固定件设有至少一第二凸块,该绝缘壳体于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相对应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卡槽及至少一第二卡槽,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分别收容装置于该第一卡槽及该第二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设有多个插置槽,该第一固定件从该绝缘壳体的侧面组装于该插置槽,该第二固定件从该绝缘壳体的底部组装于该插置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设有至少一配合部,该绝缘壳体相对该配合部设有至少一沟槽,该配合部前端形成一引导面,该引导面可引导该配合部进入该沟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前侧向外突出形成至少一限位块,该第二固定件于该限位块相对处内凹形成至少一限位槽,该限位块容置于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钩及该第二卡钩前端皆设有一向下倾斜延伸的斜面,藉由该斜面顺势导入组装于该第一插槽及该第二插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卡缘连接器另外设有一对耳扣,该耳扣分别松配合装置于该绝缘壳体的一收容槽。
CN 201220503943 2012-09-27 2012-09-27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7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03943 CN202817299U (zh) 2012-09-27 2012-09-27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03943 CN202817299U (zh) 2012-09-27 2012-09-27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7299U true CN202817299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76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039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7299U (zh) 2012-09-27 2012-09-27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172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4787A (zh) * 2014-02-14 2015-09-23 泰科电子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4787A (zh) * 2014-02-14 2015-09-23 泰科电子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
CN104934787B (zh) * 2014-02-14 2019-05-28 泰连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07240C (en) User-friendly usb connector
CN103379779B (zh) 电子装置组合结构
CN204118419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及有此电连接器的移动终端配件
CN205693075U (zh) 电子连接器
CN102684021A (zh) 连接器转接装置
CN202817299U (zh)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CN203367567U (zh) 电连接器
CN104037548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US20150077919A1 (en) Transmission line with data storage function
TWI445264B (zh) 連接器插座及其製造方法
CN102403611B (zh) 防高频usb 3.0连接器
CN204463814U (zh) 一种组合式外壳及固态硬盘
CN214481613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模块化壳体
CN203850552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KR101348141B1 (ko)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CN20417926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707391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04597076U (zh) 电连接器
KR101381909B1 (ko)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CN202662917U (zh) 一种usb插头
CN203038181U (zh) 双侧开口的服务器
CN203103644U (zh) 具有止挡结构的防水连接器
CN202363652U (zh) 电连接器
JP3167768U (ja) 収納構造を具有するストラップ装置
CN205376848U (zh) 改进型双面插接板及其usb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