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3041U - 面状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状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3041U
CN202813041U CN201220359269.5U CN201220359269U CN202813041U CN 202813041 U CN202813041 U CN 202813041U CN 201220359269 U CN201220359269 U CN 201220359269U CN 202813041 U CN202813041 U CN 202813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ction
thinner wall
lgp
illuminating devi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592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国持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ebe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3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30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8Light guide, e.g. t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并适合薄型化的面状照明装置。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供光源配置的入射端面、使从入射端面入射的光呈面状出射的出射平面、以及与出射平面对置的主面亦即反射平面;反射片,该反射片配置于导光板的反射平面一侧;以及柔性印刷基板,该柔性印刷基板供光源安装,并配置于与反射片大致同一面上,柔性印刷基板具有:供光源安装的安装部;以及薄壁部,该薄壁部在安装部的前方的边缘侧形成为厚度比上述安装部小,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反射片的端部重叠,由此能够减小面状照明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状照明装置,详细地说,是涉及具备在入射端面配置光源并从出射部出射面状的照明光的导光板的侧光照明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单元,以移动电话等小型移动信息设备的领域为中心广泛采用有侧光照明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背光灯),该面状照明装置是将小型且环境兼容性优异的LED沿着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配置而成。在此类面状照明装置中,LED通常被安装于柔性印刷基板(以下也称FPC)上,并沿着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配置。近年来,随着信息设备的薄型化,强烈要求面状照明装置进一步薄型化,根据该要求对FPC的配置结构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图5是示出专利文献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向剖视图。该面状照明装置100被用作液晶面板120的背光灯,具备导光板116。在导光板116的出射面116a侧层叠配置有包括扩散板和棱镜板的光学补偿片115,在导光板116的背面侧116b配置有反射片107。另外,沿着导光板116的入射端面116c配置有在FPC105上安装的LED112,FPC105被双面胶带111固定于模架106。
在面状照明装置100中,如A部所示,使FPC105与反射片107配置成彼此的前端部对合(使其以微小的间隔对置或抵接),从而力图避免因FPC105与反射片107重叠而导致的厚度增大。
图6是示出专利文献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向剖视图。该面状照明装置200被用作液晶面板220的背光灯,具备导光板216。在导光板216的出射面216a侧层叠配置有光学片215,在导光板216的背面侧216b配置有反射片207。另外,沿着导光板216的入射端面216c,配置有安装在FPC205上的LED212,导光板216的入射端面216c一侧与LED212一起被收纳在后壳206中。
在面状照明装置200中,在反射片207形成薄壁部207a,通过将FPC205与薄壁部207a重叠配置,力图避免厚度的增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6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28820号公报
然而,如图5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100那样,在将FPC105与反射片107配置成对合的结构中,容易在对合部分产生间隙,光从该间隙中泄漏,由此担心产生面状照明装置的辉度降低、以及/或者辉度不均等问题。此外,在搭载有面状照明装置100的产品中安装有基于光传感器等感光部件动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来自面状照明装置100的漏光成为导致产品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200那样,在将FPC205与反射片207重叠配置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发生这种漏光问题,但是在将薄壁部207a设置于反射片207的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即,通常而言,如果将反射片薄壁化,其反射率就会降低,因此很难在维持规定的反射率的同时形成薄壁部。特别是,对于为了具有高反射率而被作为此类反射片适当使用的具有电介质多层膜构造的反射片,当通过减少各层的厚度以及减少层数来形成薄壁部时,存在薄壁部的反射率大幅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如下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射片207形成薄壁部207a,即使将FPC205重叠配置于反射片207,也能够改善LED212的光轴相对于导光板216的端面厚度方向的中心轴的错位,由此从LED212向导光板216的入射效率提高。然而,近年来,随着导光板的进一步薄型化,LED212与导光板216之间的对位所要求的精度也变得严格。而且,由于在LED212的光轴与导光板216的端面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不得不存在薄壁部207a的厚度大小的错位,因此如图6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200那样的结构不利于实现更高精度的对位。
另外,作为在反射片207形成薄壁部207a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对形成反射片207的薄壁部207a的部位施加冲压加工的方法、以及预先形成多层反射片207、仅将薄壁部207a设定为单层结构的方法。然而,例如,实施冲压加工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用于形成薄壁部207a的冲压加工导致反射片207的外形发生变形,由此需要在冲压加工后追加落料等工序,从而导致制造工时及成本增大。
另外,使用原本以单层形成的反射片207,并预先将反射片207形成为多层,仅将薄壁部207a设定为单层结构,在应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存在因将该反射片207形成为多层的工序而导致制造工序及成本增大的问题。而且,如具备电介质多层膜构造的反射片那样,使原本以多层形成的反射片207的一部分单层化而形成薄壁部207a的方法,因上述那样反射率降低的问题而难以在实际中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并且适用于薄型化的面状照明装置。
以下的实用新型的方式举例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了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结构而分项进行说明。各项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参照用于实施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方式,对于将各项的构成元件的一部分进行置换、删除、或者进一步附加其他构成元件的情况,都包含在本申请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该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供该光源配置的入射端面、使从该入射端面入射的光呈面状出射的出射平面、以及与该出射平面对置的主面亦即反射平面;反射片,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导光板的上述反射平面一侧;以及柔性印刷基板,该柔性印刷基板供上述光源安装,并配置于与上述反射片大致同一面上,上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具有:供上述光源安装的安装部;以及薄壁部,该薄壁部在该安装部的前方的边缘侧形成为厚度比上述安装部小,上述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反射片的端部重叠。(技术方案1)。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将配置于与反射片大致同一面上的柔性印刷基板以其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反射片的端部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使在柔性印刷基板与反射片之间不出现引发漏光的间隙而减小面状照明装置的厚度。此时,在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由于柔性印刷基板具有薄壁部,因此不会产生因在反射片上形成薄壁部而导致反射率降低的问题。
(2)在(1)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上述薄壁部由上述基片构成,上述薄壁部的至少前端侧配置于上述导光板,并且上述反射片的端部与上述薄壁部的下述面重叠,即上述薄壁部的与上述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技术方案2)。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配线层上的覆盖膜,其薄壁部由基片构成,由此能够利用原本形成为多层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构造容易且廉价地形成薄壁部。另外,柔性印刷基板的薄壁部的至少前端侧配置于导光板,并且反射片的端部在薄壁部的与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重叠,根据该结构,能够不在光源的光轴与导光板的入射端面的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而沿着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配置光源。
(3)在(2)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上述安装部与上述薄壁部的边界位于比上述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靠前方的位置(技术方案3)。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部的光源的前方部分也能够有效地用作配线空间。
(4)在(1)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上述薄壁部由上述覆盖膜构成,上述薄壁部配置于上述导光板,并且上述反射片的端部与上述薄壁部的下述面重叠,即所述薄壁部的与上述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技术方案4)。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该薄壁部由覆盖膜构成,由此能够利用原本形成为多层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构造容易且廉价地形成薄壁部。另外,柔性印刷基板的薄壁部配置于导光板,并且反射片的端部与薄壁部的与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重叠,根据该结构,能够不在光源的光轴与导光板的入射端面的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而沿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配置光源。
另外,在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柔性印刷基板的薄壁部由覆盖膜构成,该薄壁部配置于导光板,由此能够增大柔性印刷基板与导光板之间的贴合面积,由此能够提高柔性印刷基板与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
(5)在(1)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被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上述薄壁部由上述基片构成,上述薄壁部的至少前端侧配置早与上述反射片的上述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技术方案5)。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被层叠于配线层上的覆盖膜,该薄壁部由基片构成,由此能够利用原本形成为多层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构造容易且廉价地形成薄壁部。另外,柔性印刷基板的薄壁部的至少前端侧配置于与反射片的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由此能够不在光源的光轴与导光板的入射端面的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而沿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配置光源,并且能够不使反射片弯曲而使其整个面与导光板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反射特性的均一性。
(6)在(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薄壁部的与上述导光板对置的面被实施有白色印刷或黑色印刷(技术方案6)。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能够吸收(例如,黑色印刷)、或者反射(例如,白色印刷)从光源向柔性印刷基板的薄壁部入射的光,从而防止产生通过薄壁部的漏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并且适合薄型化的面状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现有的面状照明装置的一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现有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其他例的侧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0、40、60:面状照明装置;11:导光板;12:出射平面;13:反射平面;14:入射端面;21:柔性印刷基板;22:LED(光源);26、28:安装部;27、29:薄壁部;30: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面状照明装置10具备:作为光源而使用的LED22、供LED22安装的柔性印刷基板(以下也称FPC)21、以及用于将LED22发出的光呈面状出射的导光板11。此处,LED22整体形成为长方体状,是在一个侧面具有发光面22a的所谓的侧视型LED,安装于在FPC21上的面(安装面)与发光面22a大致正交。
导光板11使用透明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形成为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状,在其一侧端面设置入射端面14,LED22在将其发光面22a朝向导光板11的入射端面14的状态下沿着入射端面14而被配置。
此处,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将LED22的发光面22a所朝向的方向(相对于导光板11而言,是从入射端面14朝向对置的一侧端面(省略图示)的方向)定义为“前方”。
导光板11具有出射部32,该出射部32将从入射端面14入射的来自LED22的光从出射平面12呈面状出射。出射部32形成为具有厚度比入射端面14薄的一定厚度的矩形平板状,将一侧的主面设为出射平面12。另外,在与出射平面12对置的另一侧主面(背面)亦即反射平面13侧配置有反射片30。并且在反射平面13可以形成有例如由多个点组成的光路变换图案。
此外,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在入射端面14与出射部32之间设置有倾斜部31。倾斜部31具有倾斜面16,该倾斜面16以从入射端面14侧越朝向前方越接近反射平面13的方式以一定的斜率倾斜,并与出射平面12连续,由此,倾斜部31以从入射端面14侧朝向出射部32侧厚度递减的方式形成。
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FPC21包括基片23、形成于基片上的配线层24、以及层叠于配线层24上的覆盖膜25,另外,配线层24包括第一粘合层24a、导体图案(铜箔片)层24b、及第二粘合层24c三层,作为整体具有由五层构成的层叠构造,沿着导光板11的反射平面13而配置于与反射片30大致同一平面上。
FPC21具有供LED22安装的安装部26、以及在安装部26的前方的边缘侧形成的厚度比安装部26小的薄壁部27。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薄壁部27由仅有基片23的单层结构构成,由此形成为具有厚度比由五层构成的安装部26小的厚度。
进而,FPC21的薄壁部27的至少前端侧配置于导光板11的反射平面13。此时,也可以将薄壁部27的配置于反射平面11的部分通过任意的粘结或粘合方法固定于反射平面13。反射片30以其端部与薄壁部27的与导光板11侧相反的一侧的面27b重叠的方式被配置。
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不在FPC21与反射片30之间产生引发漏光的间隙,能够减小面状照明装置的厚度。此时,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由于FPC21具有薄壁部27,因此不会产生因在反射片30形成薄壁部而导致的反射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FPC21具备原本由5层构成的多层构造,因此具有薄壁部27的FPC21是以仅在基片23上留存成为薄壁部27的单一一层部分的方式,实施用于制造不具有薄壁部的通常的FPC的制造工序(例如、各层的层叠、蚀刻、裁剪等),由此对于通常的制造工序不需要任何追加工序及材料等,就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制造FPC21。
另外,在面状照明装置10中,由于发射片30不是夹在FPC21与导光板11之间而是配置于导光板11,因此不会因反射片30的厚度而导致在LED22的光轴与导光板11的入射端面14的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进而,薄壁部27的厚度较小,由此能够容易地弯曲,因此当将FPC21的安装部26配置于规定位置时,在薄壁部27的导光板11的反射平面13上配置的前端侧部分与基端侧(安装部26侧)部分之间产生的阶梯差被薄壁部27的弯曲吸收,从而能够将FPC21的安装部26配置于规定的位置,进而将LED22以不在其光轴与导光板11的入射端面14的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的方式沿着入射端面14配置。
接着,参照图2~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10共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以便参照,适当省略重复部分的说明,主要对与图1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10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2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40与面状照明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FPC21的安装部28与薄壁部27之间的边界m位于比导光板11的入射端面14靠前方的位置。在面状照明装置40中,可以将FPC的安装部28的位于LED22前方的部分(从与发光面22a对应的部位到边界m的部分)作为配线空间加以有效利用。
图3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50与面状照明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FPC21的薄壁部29仅由覆盖膜25单一一层构成,该薄壁部29配置于导光板11。优选FPC21的薄壁部29的导光板11侧的面29a的整个面配置于导光板11的反射平面13。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由于能够增大FPC21与导光板11之间的贴合面积,因此能够提高FPC21与导光板11之间的贴合强度(通过粘结或粘合等将薄壁部29固定于导光板11的情况下,其固定强度)。
此外,在以仅由覆盖膜25单一一层构成FPC21的薄壁部29的情况下,此类FPC21也是以仅在覆盖膜25上留存作为薄壁部29的单一一层部分的方式,实施用于制造不具有薄壁部的通常的FPC的制造工序(例如、各层的层叠、蚀刻、裁剪等),由此对于通常的制造工序不需要任何追加工序及材料等,就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制造。
另外,在面状照明装置50中,由于FPC21的薄壁部29由覆盖膜25构成,因此不需要弯曲薄壁部29就能够将LED22以不在其光轴与导光板11的入射端面14的厚度方向の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的方式沿着入射端面14配置。
图4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60与面状照明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FPC21的薄壁部27的前端侧配置于反射片30的与导光板11侧相反的一侧的面30b。在面状照明装置60中,由于反射片30的前端部不因与FPC21的薄壁部27重叠而弯曲,因此能够使反射片30的导光板11侧的面30a的整体与反射平面13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反射特性的均一性。
另外,在面状照明装置60中,当将FPC21的安装部26配置于规定的位置时,在薄壁部27的配置于反射片30的与导光板11相反的一侧的面30b的前端侧部分与基端侧(安装部26侧)部分之间产生阶梯差的情况下,该阶梯差被薄壁部27的弯曲吸收,因此能够将FPC21的安装部26配置于规定的位置,进而能够将LED22以不在其光轴与导光板11的入射端面14的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之间产生错位的方式沿着入射端面14配置。此时,面状照明装置60与面状照明装置10的情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因反射片30的厚度而应被薄壁部27的弯曲吸收的阶梯差缩小,因此因薄壁部27的弯曲产生的反作用力减小,薄壁部27的前端侧部分难以从反射片30剥离。
此外,虽然图4示出反射片30的厚度小于FPC21的厚度的情况的例子,但是在反射片30的厚度大于FPC21的厚度的情况下,基于薄壁部27的弯曲的阶梯差的吸收也同样发挥功能。另外,当然,在反射片30与FPC21的厚度相等的情况下,与图3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50相同地,FPC21不需要弯曲薄壁部27而配置于规定位置。
此处,在图1~图4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10、40、50、60中,可以对与FPC21的薄壁部27、29的导光板11对置的面27a、29a实施白色印刷或者黑色印刷。由此,能够吸收(例如,黑色印刷)、或者反射(例如,白色印刷)从LED22(例如,经由导光板11的反射平面13)向薄壁部27、29入射的光,从而能够防止产生通过薄壁部27、29的漏光。
此时,如图2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40那样,在安装部28与薄壁部27之间的边界m位于比导光板的入射端面14靠前方的位置的情况下,优选对安装部28中的与导光板11的反射平面13对置的面实施白色印刷或者黑色印刷。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了图示及说明,但是也可以实施为,面状照明装置10、40、50、60还具备覆盖导光板11的外周的框状的壳体框、与层叠于导光板11的出射平面12侧的扩散片、棱镜片等光学片、以及在入射端面14附近及与入射端面14对置的端面附近的上方配置的遮光片等任意适当的构成要素。

Claims (6)

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该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供该光源配置的入射端面、使从该入射端面入射的光呈面状出射的出射平面、以及与该出射平面对置的主面亦即反射平面;反射片,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导光板的所述反射平面一侧;以及柔性印刷基板,该柔性印刷基板供所述光源安装,并配置于与所述反射片大致同一面上,
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有:供所述光源安装的安装部;以及薄壁部,该薄壁部在该安装部的前方的边缘侧形成为厚度比所述安装部小,所述薄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反射片的端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所述薄壁部由所述基片构成,所述薄壁部的至少前端侧配置于所述导光板,并且所述反射片的端部与所述薄壁部的下述面重叠,即所述薄壁部的与所述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薄壁部之间的边界位于比所述导光板的入射端面靠前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所述薄壁部由所述覆盖膜构成,所述薄壁部配置于所述导光板,并且所述反射片的端部与所述薄壁部的下述面重叠,即所述薄壁部的与所述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包括基片、形成于该基片上的配线层、以及层叠于该配线层上的覆盖膜,所述薄壁部由所述基片构成,所述薄壁部的至少前端侧配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与所述导光板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部的与所述导光板对置的面被实施有白色印刷或黑色印刷。
CN201220359269.5U 2011-09-15 2012-07-23 面状照明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30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004 2011-09-15
JP2011202004A JP5734145B2 (ja) 2011-09-15 2011-09-15 面状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3041U true CN202813041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7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5926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3041U (zh) 2011-09-15 2012-07-23 面状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51721B2 (zh)
JP (1) JP5734145B2 (zh)
CN (1) CN2028130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103A (zh) * 2015-01-28 2016-08-10 美蓓亚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6267B2 (en) * 2012-09-28 2015-08-25 Apple Inc. Backlight structures and assemblies for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s
JP6220765B2 (ja) * 2014-11-25 2017-10-2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6284277B2 (ja) * 2015-04-15 2018-02-2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106707399B (zh) * 2015-08-14 2019-09-0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膜、背光模块
WO2017038663A1 (ja) * 2015-08-31 2017-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0488582B2 (en) 2016-06-24 2019-11-26 Minebea Mitsumi Inc. Plan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6523360B2 (ja) * 2016-06-24 2019-05-29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107102476A (zh) * 2017-06-12 2017-08-2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面光源组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US10147569B1 (en) * 2017-09-11 2018-12-04 Dell Products, L.P. Keyboard backlight module
CN111371926B (zh) * 2020-02-28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8209B2 (ja) 2005-11-07 2010-10-27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010925B2 (ja) * 2007-01-12 2012-08-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US8434909B2 (en) * 2007-10-09 2013-05-07 Flex Lighting Ii, Ll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light mixing within a film
JP2009216753A (ja) 2008-03-07 2009-09-24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257088B2 (ja) * 2009-01-15 2013-08-07 富士通オプティカル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
KR20100106790A (ko) * 2009-03-24 2010-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9752753B2 (en) * 2012-03-14 2017-09-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103A (zh) * 2015-01-28 2016-08-10 美蓓亚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US10168470B2 (en) 2015-01-28 2019-01-01 Minebea Co., Ltd. Planar lighting device
CN105841103B (zh) * 2015-01-28 2019-03-26 美蓓亚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51721B2 (en) 2014-02-18
JP2013065404A (ja) 2013-04-11
US20130070476A1 (en) 2013-03-21
JP5734145B2 (ja)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3041U (zh) 面状照明装置
JP46799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558166B1 (ko) 광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EP1975653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9061929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15005292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9185921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1373053B (zh) 膜状导光板单元、面状光单元以及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10205453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surface illuminan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090051846A1 (en) Planar 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8242217A (ja) 平面表示装置
JP2008166175A (j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2009070801A (ja) 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US1071249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015535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1186040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reflective display
CN11008295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4309774A (ja) 液晶装置
TWI547742B (zh) 背光模組
US8858052B2 (en) Backlight module
JP201709821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51451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8087812B2 (en) Light guide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1132069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