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1808U - 带转动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转动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1808U
CN202811808U CN 201220350830 CN201220350830U CN202811808U CN 202811808 U CN202811808 U CN 202811808U CN 201220350830 CN201220350830 CN 201220350830 CN 201220350830 U CN201220350830 U CN 201220350830U CN 202811808 U CN202811808 U CN 202811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ection
axial region
device body
bear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508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常男
远藤淳司
上原正宪
吉泉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1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18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转动体的装置,在其转动体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时从本体脱离,以防止被损伤。盖体通过使第一轴部插入到机器本体的轴承孔而能够自由转动,并相对机器本体变化成倒伏设置状态和竖立设置状态。在第一轴部前端边缘部的半径方向一侧形成有倒角部。当盖体在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大的力时,盖体的抵接部与机器本体的被抵接部抵接,以被抵接部为支点的方向的作用力向第一轴部作用,在该状态下若盖体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的力,则盖体以上述作用力为起因而弹性变形,沿作用力方向的第一轴部对于轴承孔的脱离是从边缘部中的倒角部开始,不久第一轴部从轴承孔向作用力的方向脱离。

Description

带转动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装置本体的底面自由转动地安装有转动体的带转动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知道有在装置本体的底面自由转动地安装有转动体的带转动体的装置。例如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在装置本体的底面,自由转动地设置有支架部件(转动体),能够把状态变化成横向设置状态和竖立设置状态。从装置本体底面设置的凹状收容空间延伸出的连接软线被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被变化成横向设置状态的支架部件有作为其盖体的功能。当使支架部件变化成竖立设置状态,则使装置本体保持着适合使用(键盘演奏)的角度。
在这种以使转动体向打开方向位移的状态来支承装置本体的结构中,通常利用挡块等某种限制部件来限制转动体在打开方向的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96934号公报
但在转动体在打开方向被限制位置的状态下,若进一步向打开方向受到非常强的力,则有可能转动体被损伤,或者,使自由转动地支承转动体的转动机构出现故障。例如把上述专利文献1应用在乐器,但若在竖立设置状态而乐器被强力按压,则可以想见,会对支架部件及其转动机构产生损伤。
这种对由过负载引起的转动体周围故障的担心并不限定于电子机器,所有带转动体的装置都会有。且转动体也并不限定于盖体和支架。例如在乐谱架装置中,只要是在把自由转动的乐谱架竖立设置的状态下向打开方向受到过负载,仍然有可能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转动体的装置,在转动体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时,则从本体脱离,能够防止被损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带转动体的装置(12)具有装置本体(20)和相对该装置本体自由转动地安装的转动体(40),使所述转动体能够从相对所述装置本体折叠的倒伏设置状态向打开方向转动而变化成为相对所述装置本体起立的竖立设置状态,其中,在所述转动体(40)设置卡合部(44),且在所述装置本体设置被卡合部(29),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的任一个是轴部(44),而另一个是轴承孔(29),通过把所述轴部插入到所述轴承孔而使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转动体成为相对自由转动,在所述转动体在所述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力时,所述转动体中的自由端部与转动中心(C0)之间的抵接部(P2)与所述装置本体的被抵接部(P1)抵接,以所述被抵接部为支点的作用力向所述卡合部作用,在所述轴部前端的边缘部(44a)在该轴部半径方向一侧形成有倒角部(47),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当所述转动体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力时,所述转动体以所述作用力为起因而弹性变形,沿所述作用力方向(F1)的所述轴部对于所述轴承孔的相对脱离从所述轴部前端边缘部中的所述倒角部开始,不久所述轴部相对所述轴承孔能够脱离。
优选所述倒角部位于:与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连结所述抵接部(P2)与所述转动中心的直线(L1)和所述轴部的轴线垂直且通过所述转动中心的假想直线(L2)上。
优选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承孔的一方,与所述轴承孔邻接地在所述轴部的插拔方向拔出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块体部(26),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部的一方,与所述轴部成一体地在所述轴部的插拔方向插入侧突出设置有突起部(49),在所述转动体从所述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在沿所述作用力方向的所述轴部的所述倒角部从所述轴承孔的脱离开始前的阶段,通过所述突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块体部跨上所述拔出侧而使所述转动体弹性变形。
优选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承孔的一方,进而与所述轴承孔邻接地并与所述第一块体部空开间隔地在所述拔出侧突出设置有第二块体部(27),在所述转动体从所述倒伏设置状态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在所述突起部越过所述第二块体部的所述拔出侧而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二块体部之间的位置时,所述转动体成为所述竖立设置状态。
优选在所述突起部中跨上所述第一块体部时与所述第一块体部卡合的一侧的棱线部(49a)被实施有倒角或R形状。
优选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配设有所述转动体的面形成有凹部(21),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凹部内进行卡合。
上述括弧内的符号是例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1,在转动体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时则从本体脱离,能够防止被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3,在转动体过度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在倒角部的脱离开始前的阶段而给予转动体以预备弹性变形,使能够在过负载时容易从本体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4,能够向竖立设置状态稳定地进行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5,能够顺畅地给予转动体以预备弹性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6,轴部和轴承孔不露出,转动机构部的耐久性被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c)是包含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子机器的音乐制作系统的整体图、电子机器的底面图、立体图;
图2是盖体被打开状态的电子机器前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3(a)~(d)是盖体的立体图,表示右部的外面、侧面、内面的图;
图4(a)和(b)是盖体关闭状态下右侧转动机构部附近的放大底面图,沿图1(b)A-A线的剖视图;
图5(a)和(b)是右侧的承接侧机构部、轴侧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6(a)~(c)是从内侧左方看右侧的转动机构部的模式图;
图7(a)~(d)是表示变形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电子机器(带转动体的装置)    20机器本体(装置本体)
21收容凹部    26第一块体部    27第二块体部
29轴承孔(被卡合部)    40盖体(转动体)
44第一轴部(卡合部)    44a边缘部    47倒角部
49突起部    49a棱线部
P2抵接部    P1被抵接部    C0转动中心
F1方向    L1直线    L2假想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a)是包含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子机器的音乐制作系统的整体图。该音乐制作系统包括电脑11和能够与它连接的多个电子机器12。电子机器12例如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规格的连接软线30而分别与电脑11连接。
图1(b)、图1(c)分别是电子机器12的底面图、立体图。电子机器12例如是在音乐制作中输入各种参数或者指示关于乐音操作所使用的终端装置。如后述那样,电子机器12也是在外装结构中把转动体即盖体40安装在底面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多个电子机器12也可以不是完全相同的结构,输入的内容和功能也可以不同。关于外装结构和盖体40的结构是共通的。
如图1(b)、图1(c)所示,电子机器12具有前部20a、后部20b、左部20c和右部20d,在俯视看时是把前后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电子机器12主要由机器本体20和盖体40构成,在机器本体20前部20a的底面20e自由开闭地安装有盖体40。在机器本体20的面板20f配设有按下式和旋转式等各种操作子。
图2是盖体40被打开状态的电子机器12前半部分的立体图。图3(a)是盖体40的立体图。图3(b)、(c)、(d)分别是表示盖体40的右部40c的外面、侧面、内面的图。以后,关于盖体40的前后方向是以盖体40的关闭状态为基础来称呼。把关闭状态下成为外侧、内侧的面分别称呼为外面、内面。
首先如图2所示,在机器本体20底面20e中的前部20a右半部形成有向上方凹入的收容凹部21。在构成收容凹部21左端的垂直中央壁即壁部24,设置有USB的包容端子即连接部25(也参照图1(b))。连接软线30的插入端子部31能够与连接部25连接。在图2所示的连接状态下,把连接软线30的软线部32前端的未图示的端子与电脑11的端子连接,使电子机器12与电脑11之间能够交换信号。
盖体40通过开闭操作而转动,能够变化状态成:相对机器本体20折叠而把收容凹部21覆盖的倒伏设置状态、和相对机器本体20起立而具有起立支架功能的竖立设置状态。倒伏设置状态相当于关闭状态,竖立设置状态相当于打开状态。在竖立设置状态,当位于图2所示的转动位置,则设置在盖体40自由端部40a的左右端部的弹性树脂构成的脚部bt1、bt2与承载面(未图示)抵接,以支承机器本体20。脚部bt1、bt2在竖立设置状态时还有防止机器本体20滑动的功能。
在收容凹部21中与最深的部分21a的右侧相连形成有第一软线取出口22作为第一凹处(也参照图4(b))。第一软线取出口22被形成为比最深的部分21a浅的凹处,其在机器本体20的右部20d开口,在盖体40处于倒伏设置状态时用于把连接软线30的软线部32向右侧导出。
在第一软线取出口22的前部与第一软线取出口22相连地形成有作为第二凹处的第二软线取出口23。第二软线取出口23在机器本体20的前部20a开口,用于把软线部32向前方导出。
与最深部分21a的右后部相连而在比部分21a浅的位置形成有台阶部21b。使盖体40相对机器本体20而自由转动的转动机构部M在凹部21的台阶部21b内被配设在比底面20e高的位置。转动机构部M包括:在机器本体20侧构成的承接侧机构部MU(图5(a))和在盖体40侧构成的轴侧机构部MJ(图3、图5(b))。
如图3(a)所示,盖体40把左右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由树脂等被形成为一体。在盖体40的左部40b和右部40c的各后部设置有轴侧机构部MJ。而左部40b和右部40c之间的板部41的前部成为盖体40转动时的自由端部40a。在板部41的自由端部40a的稍微靠左的位置,穿过部42由缺口形成(也参照图1(b))。穿过部42主要在盖体40处于竖立设置状态时用于把连接软线30的软线部32向后方导出。例如能够在通过穿过部42后向后方或左右任何方向导出。
在板部41的自由端部40a设置有两个具有爪部43a的突起部43。脚部bt1、bt2被突起部43覆盖压接。在盖体40右部40c的内面侧形成有向下方凹下的凹部48(图3(c)、(d))。盖体40除了穿过部42之外是左右对称的。
图4(a)是盖体40关闭状态下右侧的转动机构部M附近的放大底面图,图4(b)是沿图1(b)A-A线的剖视图。
如图4(b)所示,在盖体40处于倒伏设置状态时,机器本体20的右部20d的前部与盖体40的右部40c之间,且是机器本体20的第一软线取出口22与盖体40的凹部48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的间隙S1。在盖体40处于倒伏设置状态时,能够把连接软线30的软线部32向两个中的希望方向导出。首先,能够把软线部32从间隙S1经由第一软线取出口22而向右方导出。或者能够从间隙S1经由第一软线取出口22和第二软线取出口23(图2)而向前方导出。能够选择它们某一个的导出形态。
在此,如图1(b)所示,连结连接部25与间隙S1的直线L3在左右方向是平行的,第一软线取出口22在直线L3的延长线上开口。另一方面,第二软线取出口23在与直线L3大致正交的方向开口。由于第一软线取出口22和第二软线取出口23的开口方向明确地有(90°)的不同,所以使用者能够按照使用形态而选择导出方向,在软线部32的盘绕和处置中能够得到高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在盖体40处于竖立设置状态时,只要使软线部32穿过穿过部42(图2),就能够把软线部32不通过盖体40的左侧或右侧地向后方引导。在软线部32通过穿过部42后,能够自脚部bt1、bt3(图1b)之间,或者从脚部bt2、bt4(图1b)之间被向右或左的方向引导。通过这样能够得到导出路径和方向的多样选择方案而能够提高导出方向的自由度,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软线部32还能够卷绕在竖立设置状态下的盖体40。
图5(a)、(b)分别是右侧的承接侧机构部MU和轴侧机构部MJ的立体图。左右的转动机构部M(承接侧机构部MU和轴侧机构部MJ)由于是左右对称的,所以主要说明右侧的。
如图3(b)~(d)、图4(a)、图5(b)所示,在轴侧机构部MJ把都是同心的第一轴部44和第二轴部45形成为一体。第二轴部45从右部40c的后部向右侧突出设置,比第二轴部45径小的第一轴部44从第二轴部45向右侧突出设置。右部40c后部的端面40b1中在第二轴部45的外周后部一体形成有突起部49。在突起部49中的盖体40内面侧的棱线部49a被施加有倒角或R形状(图5(b))。
在第一轴部44前端的边缘部44a在第一轴部44半径方向一侧(盖体40的内面侧)形成有倒角部47(图5(b))。在盖体40关闭状态下倒角部47朝向右上方,由第一轴部44前端面和倒角部47形成的棱线与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图3(c))。
如图4(a)、图5(a)所示,承接侧机构部MU具有第一块体部26和第二块体部27,它们在前后方向相互空开间隔地与台阶部21b形成为一体。且在台阶部21b的右侧斜向地形成有沿垂直方向的锥面28,在锥面28形成有插入第一轴部44的圆形的轴承孔29。轴承孔29的中心线是沿左右方向。右侧承接侧机构部MU的轴承孔29的右方(图4(a)的左方)是第一轴部44插拔方向的插入侧,左方(图4(a)的右方)是拔出侧。第一块体部26和第二块体部27都是被从锥面28向拔出侧突出设置,与轴承孔29邻接。
图6是从内侧左方(图4(a)的D1方向)看右侧的转动机构部M的模式图。图6(a)、(b)分别表示盖体40的关闭状态(倒伏设置状态)和打开状态(竖立设置状态)。图6(c)表示盖体40从打开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力而转动的状态(过负载状态)。如后述那样,在盖体40从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时,通过使第一轴部44从轴承孔29脱离(被拔出)而能够避免机器本体20和盖体40受到损伤。
在左右的转动机构部M,通过使第一轴部44分别与轴承孔29插入卡合而把盖体40向机器本体20组装。如图4(a)所示,在盖体40的倒伏设置状态中,第二轴部45在第一轴部44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块体部26和第二块体部27重叠。且第二轴部45的外周面与第一块体部26的凹曲面26a和第二块体部27的凹曲面27a相对滑动接触。(图5(a)、图6(a))。
图6说明盖体40在转动行程中的迁移。图6中,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是盖体40的关闭方向和打开方向。首先,在倒伏设置状态(图6(a)),在突起部49朝向后方的状态下,突起部49的棱线部49a和与之连接的锥面29b(图5(b))跨上第二块体部27的下面27b。在该状态下如图4(a)所示,由于在块体部26、27的各端面26c、27c(图5(a))与盖体40后部的右部40c的端面40b1之间产生有微小的间隙部CL,所以盖体40在左右方向不被限制而能够稍微位移。
在从打开状态变成关闭状态(倒伏设置状态)时,在突起部49跨上第二块体部27时能够得到卡合感,同时,利用搭扣卡止方式(スナツプフィツト)能够简单地把盖体40相对机器本体20锁定在关闭状态。不是必须产生间隙部CL,也可以使端面40b1与端面26c、27c滑动接触。
当盖体40从该倒伏设置状态向打开方向受到一定以上的力,则向打开方向开始转动。在该转动行程中,突起部49向拔出侧越过第二块体部27而突起部49的前端面49c与端面27c弹性滑动接触并进一步位移,在处于第二块体部27与第一块体部26之间的位置时,盖体40成为竖立设置状态(图6(b))。
在左侧的转动机构部M也同时产生同样的动作。在突起部49跨上第二块体部27的状态下,盖体40的左右轴侧机构部MJ(图3(a))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不仅是板部41的变形(主要是上下方向的变形),而且还包括有左部40b和右部40c的后方延伸成外伸状态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内侧(拔出侧)的变形。
在突起部49跨上第二块体部27时,由于最初与第二块体部27卡合的突起部49的棱线部49a如上述那样是倒角或R形状,所以跨上动作是顺畅的。在突起部49位于第二块体部27与第一块体部26之间的状态下,盖体40的弹性变形被消除,竖立设置状态稳定。这时,弹性变形并不是必须被完全消除。
当盖体40在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大的力而成为过负载状态时,如图6(c)所示,盖体40的抵接部P2与机器本体20的被抵接部P1强力抵接。抵接部P2、P1在事前也可以是利用机器本体20的自重而轻轻抵接的状态。抵接部P2是通过第一轴部44轴线的转动中心C0与自由端部40a之间的部位。在该状态下,以被抵接部P1为支点的作用力向第一轴部44作用。该作用力的方向是F1方向,可利用杠杆原理而变大。
在此如图6(c)所示,在抵接部P2与被抵接部P1抵接的状态下,把连结抵接部P2与转动中心C0的直线作为L1,把通过转动中心C0并与直线L1和第一轴部44的轴线垂直的假想直线作为L2。在抵接部P2与被抵接部P1抵接的状态下,倒角部47被形成得位于假想直线L2上。本实施例使第一轴部44刚从轴承孔29脱离后的倒角形成方向F2与F1的方向是大致同方向,使脱离顺畅。但也可以使倒角形成方向F2与F1方向一致。
在盖体40向打开方向的转动行程中,从上述作用力作用前到作用中,由于突起部49相对第一块体部26跨上拔出侧而使盖体40弹性变形。这时,也由于突起部49的棱线部49a是倒角或R形状,所以跨上动作是顺畅的。这时的弹性变形对于第一轴部44从轴承孔29拔出所需要的弹性变形可以说是预备弹性变形。在此所说的弹性变形与跨上第二块体部27时是同样的,不仅是板部41的变形,而且还包括有左部40b和右部40c的后方延伸成外伸状态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内侧(拔出侧)的变形。
在成为该预备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当上述的作用力进一步变大,则盖体40的弹性变形更加增大,终于第一轴部44被从轴承孔29拔出。即首先,从倒伏设置状态到竖立设置状态期间,倒角部47被完全嵌入在轴承孔29内(参照图4(a))。但当成为过负载而突起部49跨上第一块体部26,则通过盖体40的预备弹性变形而使第一轴部44稍微从轴承孔29拔出。
第一轴部44从轴承孔29露出,由于进一步受到F1方向的作用力,所以盖体40以作用力为起因而进一步弹性变形。着眼于倒角部47的方向(转动方向的位置),在过负载状态(图6(c))时倒角部47位于F1方向。因此,沿F1方向的第一轴部44对于轴承孔29的脱离从第一轴部44前端边缘部44a中的倒角部47开始。且不久第一轴部44就相对轴承孔29向F1方向脱离。
第一轴部44从轴承孔29的脱离在左右的转动机构部M大致同时产生,由此,盖体40从机器本体20顺利地完全离开而分离。
根据本实施例,当盖体40从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成为过负载的力,则第一轴部44从轴承孔29的脱离从倒角部47开始,由于盖体40从机器本体20脱离,所以能够防止电子机器12损伤。
特别是由于倒角部47位于以被抵接部P1为支点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F1方向:假想直线L2上),所以在过负载时倒角部47成为最容易从轴承孔29脱落的位置关系,能够顺利地脱离。
在此,盖体40的竖立设置状态相对倒伏设置状态是转动90°以上钝角角度的位置。假定在竖立设置状态机器本体20受到来自上方按压力的情况最多,而在这种情况下,盖体40从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负载。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最要产生损伤的状况是有效的对策。但并不排除把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具备有相对倒伏设置状态而竖立设置状态成为锐角的转动体的装置。
进而,盖体40在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在倒角部47的脱离开始前的阶段,通过突起部49相对第一块体部26跨上拔出侧而使盖体40预备弹性变形。由此,使用于脱离的弹性变形的动作顺畅,使过负载时盖体40容易从机器本体20脱落。由于对突起部49的棱线部49a实施有倒角或R形状,所以使突起部49跨上第一块体部26而给予盖体40预备弹性变形的动作顺畅。
在盖体40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由于在突起部49位于第二块体部27与第一块体部26之间的状态成为竖立设置状态,所以能够对竖立设置状态进行稳定的定位。第一块体部26有为了脱离而使盖体40产生预备变形的作用,而且还兼有在竖立设置状态限制盖体40向打开方向位置的作用(使不过度向打开方向位移的挡块功能)。
倒角部47在直到将脱离前并不从轴承孔29露出。即在盖体40从倒伏设置状态到竖立设置状态的行程中被完全嵌入在轴承孔29内。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盖体40的转动动作。
由于转动机构部M设置在收容凹部21的台阶部21b,使轴侧机构部MJ的第一轴部44与承接侧机构部MU的轴承孔29在台阶部21b内进行卡合,所以第一轴部44和轴承孔29不会露出,转动机构部M被保护而耐久性提高。且由于把转动机构部M配设在比底面20e高的位置,所以在盖体40倒伏设置状态能够把机器本体20的高度抑制得低。
根据本实施例,在盖体40处于倒伏设置状态时,能够进行选择,把连接软线30的软线部32经由间隙S1而从第一软线取出口22导出,或者能够从间隙S1经由第一软线取出口22和第二软线取出口23导出。另一方面,在盖体40处于竖立设置状态时,能够把软线部32穿过穿过部42导出,还能够通过穿过部42以外的部分。由此,在盖体40倒伏设置时和竖立设置时,都能够提高连接软线30导出方向的自由度。
按照盖体40在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时容易脱落的观点,倒角部47是必须的,而第一块体部26和第二块体部27则不是必须的。
盖体40的自由端部40a的穿过部42被形成为缺口部,但作为在盖体40处于竖立设置状态时主要用于把连接软线30的软线部32向后方导出的穿过部,也可以是孔。但缺口部比孔则使连接软线30的处理更加容易。另外,也可以把这种穿过部设置两个以上。
为了把从间隙S1导出的软线部32向外部导出,也可以把与第一软线取出口22相当的软线取出口设置两个以上。也可以把与第二软线取出口23相当的软线取出口也设置两个以上,该第二软线取出口23与第一软线取出口22相连而与第一软线取出口22的开口方向不同。被设置有多个的各软线取出口的开口方向也可以分别相互不同。
本实施例中,连接软线30对于连接部25而能够有连接/非连接地构成,但也可以是一直连接的连接软线。这时,在收容凹部21也可以确保用于收容连接软线30的空间。连接软线30的端子规格并不限定于是USB。
在突起部49的棱线部49a的相反侧的棱线部也可以实施倒角或R形状。
图7说明变形例。
本实施例是机器本体20与盖体40相对转动的结构。但按照转动体在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负载时容易脱落的观点,能够把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由相对自由转动的装置本体和转动体构成的各种带转动体的装置。例如也可以如图7(a)所例示的那样被应用在乐器和乐谱架装置,相对顶板51而自由转动地安装乐谱板52。
相当于盖体40的转动体也并不限定于收容盖和电池盖等的盖体,也可以是使乐谱架装置、电话机、通信终端装置立起的支架。
承接侧机构部MU和轴侧机构部MJ也不一定必须设置在机器本体的内部。例如在图7(b)所例示的乐谱架装置那样,也可以把乐谱板52的轴侧机构部MJ与在顶板51上露出而设置的承接侧机构部MU连结。
本实施例中,把承接侧机构部MU设置在机器本体20,把轴侧机构部MJ设置在盖体40,但也可以如图7(c)、(d)所示的变形例那样,把该关系反过来。即在盖体40的轴体57构成承接侧机构部MU,在突出设置于机器本体20某外面55的突出设置部56构成轴侧机构部MJ。
以上,基于其合适的实施例而详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些特定的实施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要旨范围的各种形态也被本实用新型所包含。也可以把上述实施例乃至变形例的一部分适当组合。

Claims (12)

1.一种带转动体的装置,具有装置本体和相对该装置本体自由转动地安装的转动体,使所述转动体能够从相对所述装置本体折叠的倒伏设置状态向打开方向转动而变化成为相对所述装置本体起立的竖立设置状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体设置卡合部,且在所述装置本体设置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的任一个是轴部,而另一个是轴承孔,通过把所述轴部插入到所述轴承孔而使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转动体成为相对自由转动,
在所述转动体在所述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力时,所述转动体中的自由端部与转动中心之间的抵接部与所述装置本体的被抵接部抵接,以所述被抵接部为支点的作用力向所述卡合部作用,
在所述轴部前端的边缘部在该轴部半径方向一侧形成有倒角部,
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当所述转动体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力时,所述转动体以所述作用力为起因而弹性变形,沿所述作用力方向的所述轴部对于所述轴承孔的相对脱离从所述轴部前端边缘部中的所述倒角部开始,不久所述轴部相对所述轴承孔能够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部位于:与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被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连结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转动中心的直线和所述轴部的轴线垂直、且通过所述转动中心的假想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承孔的一方,与所述轴承孔邻接地在所述轴部的插拔方向拔出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块体部,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部的一方,与所述轴部成一体地在所述轴部的插拔方向插入侧突出设置有突起部,在所述转动体从所述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在沿所述作用力方向的所述轴部的所述倒角部从所述轴承孔的脱离开始前的阶段,通过所述突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块体部跨上所述拔出侧而使所述转动体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承孔的一方,进而与所述轴承孔邻接地并与所述第一块体部空开间隔地在所述拔出侧突出设置有第二块体部,在所述转动体从所述倒伏设置状态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在所述突起部越过所述第二块体部的所述拔出侧而位于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二块体部之间的位置时,所述转动体成为所述竖立设置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起部中跨上所述第一块体部时与所述第一块体部卡合的一侧的棱线部被实施有倒角或R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配设有所述转动体的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凹部内进行卡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承孔的一方,与所述轴承孔邻接地在所述轴部的插拔方向拔出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块体部,所述装置本体或所述转动体中具有所述轴部的一方,与所述轴部成一体地在所述轴部的插拔方向插入侧突出设置有突起部,在所述转动体从所述竖立设置状态进一步向打开方向转动的行程中,在沿所述作用力方向的所述轴部的所述倒角部从所述轴承孔的脱离开始前的阶段,通过所述突起部相对所述第一块体部跨上所述拔出侧而使所述转动体弹性变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起部中跨上所述第一块体部时与所述第一块体部卡合的一侧的棱线部被实施有倒角或R形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配设有所述转动体的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凹部内进行卡合。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配设有所述转动体的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凹部内进行卡合。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配设有所述转动体的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凹部内进行卡合。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转动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配设有所述转动体的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在所述凹部内进行卡合。
CN 201220350830 2011-07-21 2012-07-19 带转动体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18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0056 2011-07-21
JP2011160056A JP5742540B2 (ja) 2011-07-21 2011-07-21 回動体付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1808U true CN202811808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78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508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1808U (zh) 2011-07-21 2012-07-19 带转动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42540B2 (zh)
CN (1) CN2028118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47099A (ja) * 2017-03-02 2018-09-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8034B2 (ja) * 2014-06-06 2018-04-11 ヤマハ株式会社 譜面受けの取り付け構造
JP6948963B2 (ja) * 2018-02-22 2021-10-13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バーの固定構造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7788A (ja) * 1997-03-04 1998-09-14 Sony Precision Technol Inc 開閉蓋装置
JP3171154B2 (ja) * 1997-10-22 2001-05-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収納装置
US5979016A (en) * 1998-08-12 1999-11-09 Mustek Systems Inc. Cover hinge structure
JP2000151775A (ja) * 1998-11-10 2000-05-30 Yupiteru Ind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
JP2001244652A (ja) * 2000-03-01 2001-09-07 Canon Inc 操作パネル
JP3896934B2 (ja) * 2002-09-18 2007-03-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47099A (ja) * 2017-03-02 2018-09-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42540B2 (ja) 2015-07-01
JP2013026450A (ja) 2013-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1808U (zh) 带转动体的装置
CN101233796B (zh) 电子设备以及该电子设备用的框体
WO2008011220A3 (en) Connector to cassette interface system
US20150333422A1 (en) Card connector
CN204251095U (zh) 线体收纳盒
CN103026633B (zh) 具有滑动型移动或旋转/倾斜型显示部的便携设备
US8500481B2 (en) Connector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a plug
CN101552388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290610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590320U (zh) 可旋转式摄像头
CN103188898A (zh) 具有扣合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08615991A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2384557U (zh) Fpc连接器
CN209045918U (zh) 对应金属端子间设有接地金属隔离板的高频连接器
CN103178399B (zh) Sim卡的卡槽及其移动终端
CN108376848A (zh) 一种ffc连接器
CN102946027A (zh) 电子卡连接器
KR200409250Y1 (ko) 회전식 광어댑터 판넬이 구비된 광케이블 분배반
CN202906108U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CN102969612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7734095B (zh) 一种移动终端
EP3282525A1 (en) Electrical plug-type connector
CN20290610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817322U (zh) 一种uim卡的拔插装置
CN2935243Y (zh) 遮蔽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