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7339U -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7339U
CN202797339U CN 201220450238 CN201220450238U CN202797339U CN 202797339 U CN202797339 U CN 202797339U CN 201220450238 CN201220450238 CN 201220450238 CN 201220450238 U CN201220450238 U CN 201220450238U CN 202797339 U CN202797339 U CN 202797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oldering opening
antenna
connection member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502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湘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ATFOO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ATFOO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ATFOO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ATFOO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502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7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7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73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插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上从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焊接口。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从所述第二连接件侧壁的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出焊接口,且焊接口开设的轴向深度和宽度大,在焊接过程,有足够的空间及时排出间隙中的空气,焊液能够能充分浸润,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质量;而且通过该设计,能通过目视检验焊接点的不良问题,以达到控制连接结构件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产品测试通过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无线电收发系统中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受电磁波的装置,发射时把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接收时把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缆。它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现今,天线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随着产品的复杂程度逐渐上升,产品中需焊接的部件也增多,导致产品中的焊接点也随之逐渐增加,因此,焊接质量的好坏和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各项数据的测试通过率,特别是对产品的无源互调失真的测试的影响。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天线包括电缆101和设有连接杆102的电路板103,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插孔,所述电缆插入所述插孔,在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还设有焊接口104,所述焊接口与所述插孔相连通,且所述焊接口开设于所述侧壁的非端部位置。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将焊接口设于所述侧壁的非端部位置,加大了焊接口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设于该位置,焊接过程中,焊液流入间隙中,不能及时地排除间隙里面的空气,导致焊接效果差,大大降低了天线产品的质量,会造成产品产出率低、废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的电缆与连接杆焊接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结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插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上从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焊接口。
所述侧壁上设有一个焊接口,所述焊接口开设的轴向深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轴向总长度的0.5倍至1倍之间,所述焊接口的最小宽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至1倍之间。
所述焊接口的轴向深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轴向总长度的0.5倍,所述焊接口的最小宽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
所述焊接口的宽度是均匀分布的,且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
所述焊接口的宽度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或者减少。
所述焊接口的宽度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少,或者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先减少再增加。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同轴装配,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间隙配合。
一种天线,包括电缆和设有连接杆的电路板,所述电缆和所述连接杆分别为前面所述的连接结构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两者之一。
所述电缆外层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连接杆形成容纳焊液的间隙。
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编织网。
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从所述第二连接件侧壁的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出焊接口,且焊接口开设的轴向深度和宽度大,在焊接过程,有足够的空间及时排出间隙中的空气,焊液能够能充分浸润,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质量;而且通过该设计,能通过目视检验焊接点的不良问题,以达到控制连接结构件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产品测试通过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天线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天线剖视图;
图3现有技术中一种天线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连接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连接结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连接结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天线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天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天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件,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连接结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插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上从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焊接口20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实心圆柱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实心圆柱体插入所述空心圆柱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也可以说实心方柱,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空心方柱。
所述焊接口203,开设至所述焊接口的轴向深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轴向总长度的0.5倍至1倍之间,而所述焊接口的最小宽度开设至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至1倍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口从所述第二连接件侧壁的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进行开设的轴向深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轴向总长度的0.5倍,所述焊接口的最小宽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焊接口的宽度是均匀分布的,即所述焊接口从所述第二连接件侧壁的一端开始沿侧壁轴向方向往其另一端方向进行开设,如图6所示,得到的焊接口呈凹形,且所述焊接口开设的宽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
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焊接口的宽度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或者减少,即得到的的焊接口呈梯形或弧形。
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焊接口的宽度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少,或者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先减少再增加,分别得到橄榄状的焊接口和两边宽中间窄的焊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同轴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也可以非同轴装配,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形式;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间隙配合,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焊液,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一种连接结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从所述第二连接件侧壁的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出焊接口,且焊接口开设的轴向深度和宽度大,在焊接过程,有足够的空间及时排出间隙中的空气,焊液能够能充分浸润,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质量;而且通过该设计,能通过目视检验焊接点的不良问题,以达到控制连接结构件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产品测试通过率的效果。
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天线,如图7至9所示,包括电缆301和设有连接杆302的电路板304,所述电缆和所述连接杆分别为前面所述的连接结构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两者之一。即所述电缆插入所述连接杆上的插孔内,与所述连接杆同轴且间隙装配,所述连接孔侧壁上设有焊接口303,所述焊液通过该焊接口流入所述间隙内,从而将所述电缆与所述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外层还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绝缘层良好接触,可避免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产生的局部放电,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连接杆形成容纳焊液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编织网。
本实施例一种天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从所述连接杆侧壁的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出焊接口,且焊接口开设的轴向深度和宽度大,在焊接过程,有足够的空间及时排出间隙中的空气,焊液能够能充分浸润,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质量;而且通过该设计,能通过目视检验焊接点的不良问题,以达到控制电缆与电路板连接杆的焊接质量,从而提高天线产品测试通过率的效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插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上从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焊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一个焊接口,所述焊接口开设的轴向深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轴向总长度的0.5倍至1倍之间,所述焊接口的最小宽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至1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口的轴向深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轴向总长度的0.5倍,所述焊接口的最小宽度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口的宽度是均匀分布的,且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径的0.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口的宽度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或者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口的宽度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少,或者随所述侧壁一端开始往其另一端方向开设的轴向深度的增加先减少再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同轴装配,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间隙配合。
8.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和设有连接杆的电路板,所述电缆和所述连接杆分别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两者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层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连接杆形成容纳焊液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编织网。
CN 201220450238 2012-09-06 2012-09-06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7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50238 CN202797339U (zh) 2012-09-06 2012-09-06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50238 CN202797339U (zh) 2012-09-06 2012-09-06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7339U true CN202797339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502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7339U (zh) 2012-09-06 2012-09-06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7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554A (zh) * 2016-08-08 2018-02-16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554A (zh) * 2016-08-08 2018-02-16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1861B (zh) 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CN204966685U (zh) 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
CN105896033A (zh) 高隔离度mimo天线系统
CN202025852U (zh) 双极化偶极子辐射器
CN102881963A (zh) 一种移相器、天线
CN202797339U (zh) 一种连接结构件及天线
CN102104190A (zh) 天线及其小型化方法
CN207399219U (zh) 一种应用于3.5g频段td基站天线的校准网络
CN201146247Y (zh) 用于射频电缆连接的低互调固定座
CN101662107A (zh) 一种高速模块式连接器
CN103515825B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组装夹具及组装方法
CN104078770A (zh) 一种天线及其无线通讯设备
CN207852907U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生产的振子和天线
CN104348001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378414A (zh) 多天线系统
CN103872431B (zh) 天线装置和用于形成该天线装置的方法
CN204720553U (zh) 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平面套筒天线
CN204289687U (zh)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CN202159865U (zh) 同轴转接器
CN203225349U (zh) 基于4G网络modem上的mimo天线
CN102456941A (zh) 一种天线结构
CN204167481U (zh) 基于同轴导线的天线结构
CN204167469U (zh) 槽式增强型偶合天线
CN108511882A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生产的振子和天线
CN202150569U (zh) 端子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