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7303U - 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97303U CN202797303U CN 201220432309 CN201220432309U CN202797303U CN 202797303 U CN202797303 U CN 202797303U CN 201220432309 CN201220432309 CN 201220432309 CN 201220432309 U CN201220432309 U CN 201220432309U CN 202797303 U CN202797303 U CN 2027973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displacement
- storage tank
- type micro
- displacement plug
- canine to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屏蔽外壳,该绝缘本体的尾端设置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嵌装有排线胶塞,该排线胶塞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排线的线槽;以及,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均成型有尖牙,当排线胶塞嵌于容置槽的状态下,该尖牙插入对应的线槽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藉此,利用排线胶塞的线槽对排线进行定位,利用尖牙插入对应的线槽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取代了传统之焊接连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产品组装的难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组装的效率,并且使得产品的组装质量得到了保证,提升了产品组装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背景技术
Micro-USB连接器比标准USB和Mini-USB连接器更小,节省空间,具有高达10000次的插拔寿命和强度,盲插结构设计。Micro-USB标准支持目前USB的OTG功能,即在没有主机(例如个人电脑)的情况下,便携设备之间可直接实现数据传输,兼容USB1.1 (低速:1.5Mb/s,全速:12Mb/s) 和USB 2.0(高速:480Mb/s),同时提供数据传输和充电,特别适用于高速(HS)或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是连接小型设备(如手机,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便携数字播放器等等)的最佳选择。同时也能为车载提供方便,只需要USB车载充电器,再加Micro-USB数据线进行手机应急充电。并且在高档车上面直接有5V 输出接口接上Micro-USB线为手机充电。Micro-USB通用性广,适用于方便。
现有之Micro-USB连接器与排线连接时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虽然该种方式能够实现排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然而,由于Micro-USB连接器体积小,其导电端子与排线焊接连接的难度大,一方面使得产品的生产组装效率低,另一方面使得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合格品,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Micro-USB连接器采用焊接方式与排线连接难度大导致生产组装效率低并且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多个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一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外壳,该绝缘本体的尾端设置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嵌装有排线胶塞,该排线胶塞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排线的线槽;以及,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均成型有尖牙,当排线胶塞嵌于容置槽的状态下,该尖牙插入对应的线槽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后端开口,该容置槽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容置槽侧壁的定位槽,该排线胶塞前端的左右两侧均凸伸出有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嵌于前述对应的定位槽中;该排线胶塞的表面上凹设有多个通槽,该多个通槽分别连通前述对应的线槽,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尖牙均竖直凸设于容置槽的内底面上,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尖牙穿过前述对应的通槽而插入对应的线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于绝缘本体的尾端底面凹设形成,该排线胶塞由下往上组装于该容置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卡槽,对应的该排线胶塞的外侧壁面上凸设有与该卡槽相互配合卡扣的卡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两前述卡槽,对应的该排线胶塞的两外侧壁上均凸设有两前述卡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容置槽中设置有排线胶塞,利用排线胶塞的线槽对排线进行定位,并配合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均成型有尖牙,利用尖牙插入对应的线槽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取代了传统之焊接连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产品组装的难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组装的效率,并且使得产品的组装质量得到了保证,提升了产品组装的合格率。
二、通过将容置槽后端设置一开口,配合定位块嵌于定位槽中定位,并配合卡条与卡槽的相互卡合,组装时,只需将排线胶塞由下往上压入容置槽中即可,结构简单,产品组装非常地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01、容置槽
102、定位槽 103、卡槽
20、导电端子 21、尖牙
30、屏蔽外壳 40、排线胶塞
41、线槽 42、定位块
43、通槽 44、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多个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的导电端子20以及一包覆于绝缘本体10外的屏蔽外壳30。
该绝缘本体10的尾端设置有容置槽101,该容置槽101中嵌装有排线胶塞40,该排线胶塞4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排线的线槽41;以及,该每一导电端子20的后端均成型有尖牙21,当排线胶塞40嵌于容置槽101的状态下,该尖牙21插入对应的线槽41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21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
具体而说,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槽101于绝缘本体10的尾端底面凹设形成,该排线胶塞40由下往上组装于该容置槽101中,该容置槽101后端开口,该容置槽101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容置槽101侧壁的定位槽102,该排线胶塞40前端的左右两侧均凸伸出有定位块42,该两定位块42嵌于前述对应的定位槽102中;并且,该排线胶塞40的表面上凹设有多个通槽43,该多个通槽43分别连通前述对应的线槽41,该每一导电端子20的尖牙21均竖直凸设于容置槽101的内底面上,该每一导电端子20的尖牙21穿过前述对应的通槽43而插入对应的线槽41中。
以及,该容置槽10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卡槽103,对应的该排线胶塞40的外侧壁面上凸设有与该卡槽103相互配合卡扣的卡条44,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槽10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两前述卡槽103,对应的该排线胶塞40的两外侧壁上均凸设有两前述卡条44,卡槽103的数量不限,并且不局限在容置槽101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103,只需要有一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03,对应的该排线胶塞40的一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卡条44即可。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组装时,首先,将导电端子20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使得各导电端子20的尖牙21竖向凸伸出容置槽101的内底面;接着,将排线插入对应的线槽41中定位;然后,将排线胶塞40由下往上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使得定位块42嵌入对应的定位槽102中,该卡条44与对应的卡槽103配合卡扣,与此同时,各导电端子20的牙尖21经过对应的通槽43插入对应的线槽41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21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最后,将屏蔽外壳30套装于绝缘本体10外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于容置槽中设置有排线胶塞,利用排线胶塞的线槽对排线进行定位,并配合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均成型有尖牙,利用尖牙插入对应的线槽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取代了传统之焊接连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产品组装的难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组装的效率,并且使得产品的组装质量得到了保证,提升了产品组装的合格率。其次,通过将容置槽后端设置一开口,配合定位块嵌于定位槽中定位,并配合卡条与卡槽的相互卡合,组装时,只需将排线胶塞由下往上压入容置槽中即可,结构简单,产品组装非常地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多个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一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尾端设置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嵌装有排线胶塞,该排线胶塞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排线的线槽;以及,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后端均成型有尖牙,当排线胶塞嵌于容置槽的状态下,该尖牙插入对应的线槽中将对应排线的外皮刺破而使得尖牙与对应排线中的导体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后端开口,该容置槽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容置槽侧壁的定位槽,该排线胶塞前端的左右两侧均凸伸出有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嵌于前述对应的定位槽中;该排线胶塞的表面上凹设有多个通槽,该多个通槽分别连通前述对应的线槽,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尖牙均竖直凸设于容置槽的内底面上,该每一导电端子的尖牙穿过前述对应的通槽而插入对应的线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于绝缘本体的尾端底面凹设形成,该排线胶塞由下往上组装于该容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卡槽,对应的该排线胶塞的外侧壁面上凸设有与该卡槽相互配合卡扣的卡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两前述卡槽,对应的该排线胶塞的两外侧壁上均凸设有两前述卡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32309 CN202797303U (zh) | 2012-08-29 | 2012-08-29 | 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32309 CN202797303U (zh) | 2012-08-29 | 2012-08-29 | 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97303U true CN202797303U (zh) | 2013-03-13 |
Family
ID=4782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323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7303U (zh) | 2012-08-29 | 2012-08-29 | 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9730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29554A (zh) * | 2015-06-03 | 2016-04-27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插头电连接器 |
CN106159468A (zh) * | 2016-06-23 | 2016-11-23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排线连接器的绝缘刺破端子结构 |
-
2012
- 2012-08-29 CN CN 201220432309 patent/CN2027973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29554A (zh) * | 2015-06-03 | 2016-04-27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插头电连接器 |
CN106159468A (zh) * | 2016-06-23 | 2016-11-23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排线连接器的绝缘刺破端子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66719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3967306U (zh) |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 |
CN104577391B (zh) |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2797303U (zh) | 刺破式Micro-USB连接器 | |
CN104158012A (zh) | 贴片式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2285295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205128U (zh) | 一种插头连接器的简化结构 | |
CN203503831U (zh) | 一种Micro-USB连接器 | |
CN201927758U (zh) | 转接器 | |
CN204179299U (zh) | 贴片式usb连接器 | |
CN20236365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850552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03056201U (zh) | Usb2.0超短焊线式a型公头连接器 | |
CN207398425U (zh) | 一种新型的连接器 | |
CN202373712U (zh) | 一种改良的micro usb连接器 | |
CN204190012U (zh) | 可双面插接的usb数据线 | |
CN201549638U (zh) | 线缆连接器组合 | |
CN201975611U (zh) | 一种usb连接器 | |
CN216903456U (zh) | 大功率带耳连接器 | |
CN20182970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257881U (zh) | 双面插接连接器 | |
CN202259795U (zh) | 一种改进型micro usb连接器 | |
CN203326204U (zh) | 条形连接器 | |
CN203326189U (zh) | 小型化条形连接器 | |
CN203312486U (zh) | 适用cf卡座的tf卡转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