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6806U - 布线用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布线用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6806U
CN202796806U CN2012203973254U CN201220397325U CN202796806U CN 202796806 U CN202796806 U CN 202796806U CN 2012203973254 U CN2012203973254 U CN 2012203973254U CN 201220397325 U CN201220397325 U CN 201220397325U CN 202796806 U CN202796806 U CN 202796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overcurrent
trip
overcurrent release
transie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973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旻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6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68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7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device will function to provid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64Mountings or coverplates for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e.g. snap mounting in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128Manual release or trip mechanisms, e.g. for test purpos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布线用断路器,包括:开闭机构,为断开、闭合电力线路而进行驱动;过电流脱扣机构,包括如果电力线路流过过电流,则为切断电力线路而使开闭机构触发的过电流横梁及双金属;瞬时脱扣机构,包括如果电力线路流过瞬时电流,则为切断电力线路而使开闭机构触发的瞬时横梁、电枢及电磁铁;脱扣罩,限定出供过电流脱扣机构及瞬时脱扣机构安装的空间;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使过电流横梁移动,调整过电流横梁及双金属之间的间隔,调整过电流;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使瞬时横梁旋转,调整电枢及电磁铁之间的间隔,调整瞬时电流;安装开口,为一对,在脱扣罩上形成,供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分别贯通安装;以及支撑钩,为多个,能旋转地对贯通安装开口的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进行支撑。

Description

布线用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用断路器。
背景技术
布线用断路器是安装于电力系统,用于对电力线路(电力回路)进行开闭,或在发生事故电流时切断电力线路,保护线路及负载设备的电力设备。其中,事故电流分为瞬时电流和过电流,瞬时电流是指达到额定电流数倍到数十倍的巨大电流在短时间内流过电力线路,与瞬时电流相比,过电流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额定电流的120%左右的电流流过电力线路。
另一方面,布线用断路器根据划分的事故电流,利用各不相同的脱扣机构(trip mechanism),使对电路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switching mechanism)触发(trigger)至脱扣(开放)位置。即,针对瞬时电流,使用电磁式瞬时脱扣机构,这种脱扣机构利用了因瞬时电流而产生的磁吸引力;针对过电流,使用热动式脱扣机构,这种脱扣机构利用了双金属因过电流产生的热而弯曲(慢慢弯曲)的热动特性。
这种瞬时脱扣机构的动作灵敏度,利用磁吸引力与对象物和磁发生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特性进行调整。即,通过调整磁发生源与对象物间的距离,来调整瞬时脱扣机构的动作灵敏度。相反,热动式脱扣机构是调整双金属与双金属将接触及施压、驱动的对象物间的距离,调整对过电流的脱扣动作时间,即,动作灵敏度。
图1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作为布线用断路器动作灵敏度的调整对象,布线用断路器的脱扣机构的构成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技术,故此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以往的灵敏度调整旋钮组件包括: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的安装板(mounting plate)4;以及容纳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和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及安装板4的脱扣罩(trip cover)3。而且,在所述安装板4上,形成有一对插槽4a,供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能旋转地插入。另外,在所述安装板4上,形成有一对贯通孔4b,供用于把所述安装板4固定于所述脱扣罩3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贯通。而且,在所述脱扣罩3上,具备有一对连结凸台3a,供贯通所述贯通孔4b的所述连接件连结。因此,在以往,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分别插入所述插槽4a的状态下,所述连接件贯通所述贯通孔4b,连结于连结凸台3a,于是,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完成安装。
但是,在这种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中,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在以往,为安装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需要所述安装板4及用于把所述安装板4固定于所述脱扣罩3的所述连接件。因此,为把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安装于所述脱扣罩3,存在所需部件的个数及作业工时增加的缺点。
另外,在以往,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实质而言是插入支撑于所述安装板4的一部分切开形成的所述插槽4a。因此,在产品的移动、安装或动作过程中,存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从所述插槽4a脱落的忧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高效地组装的布线用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动作可靠性的布线用断路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包括:开闭机构,为断开、闭合电力线路而进行驱动;过电流脱扣机构,包括如果所述电力线路流过过电流,则为切断所述电力线路而使所述开闭机构触发的过电流横梁及双金属;瞬时脱扣机构,包括如果所述电力线路流过瞬时电流,则为切断所述电力线路而使所述开闭机构触发的瞬时横梁、电枢及电磁铁;脱扣罩,限定出供所述过电流脱扣机构及瞬时脱扣机构安装的空间;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使所述过电流横梁移动,调整所述过电流横梁及双金属之间的间隔,调整过电流;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使所述瞬时横梁旋转,调整所述电枢及电磁铁之间的间隔,调整瞬时电流;而且,还包括:安装开口,为一对,在所述脱扣罩上形成,供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分别贯通安装;以及支撑钩,为多个,能旋转地对贯通所述安装开口的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进行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中,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直接固定于脱扣罩。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进一步节省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安装所需的构成部件个数及作业工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实质而言,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与瞬时脱扣调整旋钮弹性支撑于脱扣罩。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防止在产品的组装、移动或使用中,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和瞬时脱扣调整旋钮从脱扣罩脱离的现象,从而能够确保产品的动作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借助于瞬时脱扣调整旋钮及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上分别具备的挂接凸起及脱扣罩上具备的限位部,限制瞬时脱扣调整旋钮及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旋转角度。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更简单地限定瞬时脱扣调整旋钮及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调整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显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实施例的布线用断路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放大显示图4所示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立体图。
图7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瞬时脱扣调整旋钮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瞬时脱扣调整旋钮的俯视图。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显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实施例的布线用断路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放大显示图4所示一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立体图,图7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瞬时脱扣调整旋钮的立体图,图8是显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瞬时脱扣调整旋钮的俯视图,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首先,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布线用断路器包括: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调整过电流脱扣的动作灵敏度;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调整瞬时电流脱扣的动作灵敏度;以及脱扣罩(TRIP COVER)30。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调整过电流横梁5及双金属6之间的间隔。而且,所述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使瞬时横梁(instant trip crossbar)7旋转,调整电枢(armature)8及电磁铁(图中未示出)之间的间隔。在所述脱扣罩30上,安装有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
更详细而言,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包括第1头部11、第1主体部12及第1凸缘部13。更详细而言,所述第1头部11以具有既定直径的圆盘状形成。而且,所述第1主体部12从所述第1头部11的底面向下方延长。此时,所述第1主体部12以相对小于所述第1头部11的直径形成。而且,所述第1凸缘部13在离开所述第1头部11底面既定距离的所述第1主体部12外周面一侧,呈放射状延长。因此,实质而言,在所述第1头部11的底面及所述第1凸缘部13的上面之间,形成既定的空间。下面,出于说明的便利,把在所述第1头部11及第1凸缘部13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第1安装槽14。
而且,在所述第1头部11的外周面上,具备有第1挂接凸起15及第1引导凸起16。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及第1引导凸起16在离开既定中心角的所述第1头部11的外周面上,分别向所述第1头部11的直径方向延长。此时,所述第1挂接凸起15比所述第1引导凸起16相对进一步延长。
另外,在所述第1主体部12的外周面上,具备有调整凸起17。所述调整凸起17在相应于所述第1凸缘部13下方的所述第1主体部12的外周面上,向所述第1主体部12的直径方向延长。如果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旋转,则所述调整凸起17使所述过电流横梁(overcurrent trip crossbar)5移动。
另一方面,所述过电流横梁5沿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配置。而且,在所述过电流横梁5上,具备有一对联动肋5a及驱动肋5b。
更详细而言,所述联动肋5a在所述过电流横梁5的外周面上,向所述过电流横梁5的直径方向延长。此时,所述联动肋5a向所述过电流横梁5的长度方向离开既定距离地配置。如果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旋转,则所述联动肋5a被所述调整凸起17推动。为此,所述调整凸起17位于所述联动肋5a之间。因此,如果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旋转,则所述联动肋5a中的某一个被所述调整凸起17所推动,所述过电流横梁5因而向其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驱动肋5b在离开所述联动肋5a既定距离的所述过电流横梁5的外周面一侧,向所述过电流横梁5的直径方向延长。所述联动肋5a被弯曲的所述双金属6施压。而且,如果所述联动肋5a被所述双金属6施压,则所述过电流横梁5旋转,实现所述开闭机构的触发。借助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的旋转,如果所述过电流横梁5移动,那么,实质而言,所述驱动肋5b与双金属6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实现对过电流的脱扣灵敏度的调整。
所述双金属6因回路上导电连接的图中未示出的加热器(heater)发生的热而弯曲。即,如果过电流流过,则所述双金属6弯曲,借助于此,所述过电流横梁5被施压而旋转。而且,如果所述过电流横梁5旋转,那么,借助于此,开闭机构(图中未示出)被触发,实现脱扣动作。
另一方面,所述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包括第2头部21、第2主体部22及第2凸缘部23。实质而言,所述第2头部21、第2主体部22及第2凸缘部23的构成,与所述第1头部11、第1主体部12及第1凸缘部13的构成大同小异,故此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另外,在所述第2头部21及第2凸缘部23之间,形成有第2安装槽24,在所述第2头部21上,具备有第2挂接凸起25及第2引导凸起26。所述第2安装槽24、第2挂接凸起25及第2引导凸起26的构成,也与上述所述第1安装槽14、第1挂接凸起15及第1引导凸起16的构成大同小异,故此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在所述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上,具备有调整凸轮部27。所述调整凸轮部27在所述第2凸缘部23的外周面一侧,向所述第2凸缘部23的直径方向延长。如果所述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旋转,则所述调整凸轮部27发挥对所述瞬时横梁7施压并使之旋转的作用。即,实质上可以说,所述调整凸轮部27发挥与所述调整凸起17类似的作用。
而且,所述瞬时横梁7向与所述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的长度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配置。所述瞬时横梁7受到当回路上发生诸如短路电流的事故电流时旋转的所述电枢8所施压并旋转,使所述开闭机构触发。在所述瞬时横梁7上,具备有联动凸缘7a。所述联动凸缘7a在所述瞬时横梁7的外周面一侧,向所述瞬时横梁7的直径方向延长。所述联动凸缘7a被所述调整凸轮部27施压并推动,发挥使所述瞬时横梁7旋转的作用。
所述电枢8连接于所述瞬时横梁7,两者相互联动旋转。而且,所述电枢8根据是否接通事故电流或正常电流,借助于所述电磁铁的励磁(magnetizing)而被向所述电磁铁侧吸引并旋转,或借助所述电磁铁的消磁(demagnetizing),在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实质而言,如果所述电枢8借助于所述电磁铁的励磁而旋转,那么,在与之联动旋转的所述瞬时横梁7的作用下,所述开闭机构被触发,执行脱扣动作。
另一方面,在所述脱扣罩30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的一对安装开口31。实质而言,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进行安装。所述安装开口31由所述脱扣罩30的一部分切开形成。此时,所述安装开口31的直径可以设计成大于所述第1及第2头部21直径而小于所述第1及第2凸缘部23直径的值。
而且,相应于所述安装开口31外周缘的所述脱扣罩30的底面具备有支撑钩33。所述支撑钩33从所述脱扣罩30的底面向下方延长。例如,所述支撑钩33可以由在所述安装开口31的外周缘上相互离开既定中心角的2个或3个以上的个数构成。所述支撑钩33发挥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的作用。所述支撑钩33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安装于所述脱扣罩30的过程中,借助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实质而言,借助于所述第1头部11及第2头部21而弹性变形。
而且,在所述支撑钩33的前端,分别具备有挂接片35。所述挂接片35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安装于所述脱扣罩30的状态下,即,在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的状态下,发挥防止从所述安装开口31任意脱落的现象的作用。为此,如果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从下方向上方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则所述挂接片35分别位于所述第1安装槽14及第2安装槽24。
另外,在靠近所述安装开口31外周缘的所述脱扣罩30的上面,分别形成有一对引导开口37。所述引导开口37由所述脱扣罩30的一部分切开形成,以便与所述安装开口31连通。此时,所述安装开口31中的某一个的横截面,以分别对应于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及第2挂接凸起25的横截面的形状形成。而且,所述安装开口31中其余一个的横截面,以分别对应于所述第1引导凸起16及第2引导凸起26的横截面的形状形成。另外,所述安装开口31离开与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和第1引导凸起16之间的角度及所述第2挂接凸起25和第2引导凸起26之间的角度相同的角度进行配置。
而且,在靠近所述安装开口31外周缘的所述脱扣罩30的上面,具备有限位部39。所述限位部39发挥限制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的旋转角度的作用。所述限位部39从所述脱扣罩30的上面向上方延长。此时,所述限位部3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以下区域,即,当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旋转时,对应于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及第2挂接凸起25形成的轨迹的内部,并且对应于所述第1引导凸起16及第2引导凸起26形成的轨迹的外部的区域。也就是说,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进行安装的状态下,所述限位部39的内侧面位于所述第1引导凸起16及第2引导凸起26的外侧端部的外侧,而且,位于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及第2挂接凸起25的外侧端部的内侧。因此,借助于所述限位部39,只限制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的旋转角度。实质而言,所述限位部39的两侧端部有选择地接触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及第2挂接凸起25的两侧端部。因此,按相对于所述限位部39的中心角(实质是所述限位部39的宽度)的角度,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分别旋转。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作用。
首先,使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相对于脱扣罩30,从下方向上方移动,分别贯通安装开口31。如此一来,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分别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的过程中,支撑钩33借助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实质而言,借助于第1头部11及第2头部21,支撑钩33分别弹性变形。
而且,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分别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的过程中,第1挂接凸起15和第2挂接凸起25分别贯通引导开口37中的某一个。另外,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分别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的过程中,第1引导凸起16和第2引导凸起26分别贯通所述引导开口37中的其余一个。因此,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相对于所述脱扣罩30的相对位置,实质而言,所述第1挂接凸起15及第2挂接凸起25相对于限位部39的相对位置分别能够得到保持。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分别贯通所述安装开口31,位于既定的位置,则所述支撑钩33的前端,即,挂接片35分别位于第1安装槽14及第2安装槽24的内部。因此,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完全地安装于所述脱扣罩30。
另一方面,为调整过电流及瞬时电流,使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及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的旋转,在各个第1挂接凸起15及第2挂接凸起25与限位部39接触的范围实现。
而且,如果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10旋转,则过电流横梁5与之联动,进行移动,从而调整所述过电流横梁5及双金属6之间的间隔。另外,如果所述瞬时脱扣调整旋钮20旋转,则瞬时横梁7与之联动,进行旋转,从而调整电枢8及电磁铁之间的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进行其他多种变形,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基于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

Claims (8)

1.一种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闭机构,为断开、闭合电力线路而进行驱动;
过电流脱扣机构,包括如果所述电力线路流过过电流,则为切断所述电力线路而使所述开闭机构触发的过电流横梁及双金属;
瞬时脱扣机构,包括如果所述电力线路流过瞬时电流,则为切断所述电力线路而使所述开闭机构触发的瞬时横梁、电枢及电磁铁;
脱扣罩,限定出供所述过电流脱扣机构及瞬时脱扣机构安装的空间;
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使所述过电流横梁移动,调整所述过电流横梁及双金属之间的间隔,调整过电流;
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使所述瞬时横梁旋转,调整所述电枢及电磁铁之间的间隔,调整瞬时电流;而且,还包括:
安装开口,为一对,在所述脱扣罩上形成,供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分别贯通安装;以及
支撑钩,为多个,能旋转地对贯通所述安装开口的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钩的前端,配备有分别插入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及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上分别形成的第1安装槽及第2安装槽的挂接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包括:
第1头部;
第1主体部,从所述第1头部的底面延长;
第1凸缘部,从离开所述第1头部底面已设置距离的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面一侧,呈放射状延长,在所述第1头部的底面与其上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1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导开口,为一对,与所述安装开口连通地形成,相互离开已设定的中心角;
第1挂接凸起,配备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贯通所述安装开口的过程中,贯通所述引导开口中的某一个;以及
第1引导凸起,配备于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在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贯通所述安装开口的过程中,贯通所述引导开口中的其余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限位部,配备于所述脱扣罩,至少一部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1挂接凸起因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旋转而形成的轨迹的内部、对应于所述第1引导凸起因所述过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旋转而形成的轨迹的外部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包括:
第2头部;
第2主体部,从所述第2头部的底面延长;
第2凸缘部,在离开所述第2头部底面已设置距离的所述第2主体部的外周面一侧,呈放射状延长,在所述第2头部的底面与其上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2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导开口,为一对,与所述安装开口联通地形成,按相互离开已设定的中心角进行配置;
第2挂接凸起,配备于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在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贯通所述安装开口的过程中,贯通所述引导开口中的某一个;以及
第2引导凸起,配备于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在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贯通所述安装开口的过程中,贯通所述引导开口中的其余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限位部,配备于所述脱扣罩,至少一部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2挂接凸起因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旋转而形成的轨迹的内部、对应于所述第2引导凸起因所述瞬时电流脱扣调整旋钮的旋转而形成的轨迹的外部的区域。
CN2012203973254U 2011-09-14 2012-08-06 布线用断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68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11-0008298 2011-09-14
KR2020110008298U KR200466511Y1 (ko) 2011-09-14 2011-09-14 배선용 차단기의 감도조정다이얼 어셈블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6806U true CN202796806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9732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6806U (zh) 2011-09-14 2012-08-06 布线用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466511Y1 (zh)
CN (1) CN2027968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9201A (zh) * 2014-10-24 2015-01-28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双气隙电磁脱扣器
CN107068507A (zh) * 2016-02-10 2017-08-18 西门子公司 用于旋钮摩擦调节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53848Y1 (ko) * 1998-12-31 2001-12-13 이종수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순시 가조정 트립 장치의 다이얼 구조
KR100323739B1 (ko) * 1999-11-08 2002-02-19 이종수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순시 가조정 트립장치
KR100327446B1 (ko) * 1999-12-03 2002-03-13 이종수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순시 가조정 트립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9201A (zh) * 2014-10-24 2015-01-28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双气隙电磁脱扣器
CN107068507A (zh) * 2016-02-10 2017-08-18 西门子公司 用于旋钮摩擦调节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7068507B (zh) * 2016-02-10 2020-03-31 西门子公司 用于旋钮摩擦调节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01909U (ko) 2013-03-22
KR200466511Y1 (ko) 2013-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81199A1 (en) Energy-saving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vice
CN202796806U (zh) 布线用断路器
US9384912B2 (en) Circuit breaker
CN202678240U (zh)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基架组件
CN101685729B (zh) 一种开关设备的自由脱扣机构
CN204088231U (zh) 一种新型瞬动脱扣的断路器
CN201673872U (zh) 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CN102243953A (zh) 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CN201332071Y (zh) 一种断路器的热磁式脱扣器
CN202678241U (zh) 用于电磁脱扣机构的支架
CN202678258U (zh)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机构
JP7331796B2 (ja) 回路遮断器
CN102779698B (zh)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机构
CN201282086Y (zh) 一种开关设备的自由脱扣机构
CN202058674U (zh) 用于塑壳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KR101175075B1 (ko) 전원절환개폐기
CN106876220B (zh) 断路器的热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
CN202678260U (zh) 用于电磁脱扣机构的衔铁
CN206471306U (zh) 小型断路器
CN202018900U (zh) 易于切断触点之间电流的辅助开关
CN202167432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1578682U (zh) 断路器
CN217239367U (zh) 一种新型断路器
CN209859882U (zh) 触头机构及热过载继电器
CN202695348U (zh) 过电流脱扣器的信号传输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