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2951U - 石煤提钒焙设备 - Google Patents

石煤提钒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2951U
CN202792951U CN2012203448302U CN201220344830U CN202792951U CN 202792951 U CN202792951 U CN 202792951U CN 2012203448302 U CN2012203448302 U CN 2012203448302U CN 201220344830 U CN201220344830 U CN 201220344830U CN 202792951 U CN202792951 U CN 202792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stone coal
furnace
vanadium
ro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448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月和
吕东
李少华
周文龙
邬传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2203448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2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2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29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包括:用于石煤脱碳的焙烧炉和用于钒转化的回转窑,所述焙烧炉为流态化沸腾炉,所述回转窑与所述焙烧炉相连以便将焙烧脱碳后的石煤进行焙烧以进行钒转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可以使脱碳在流态化沸腾焙烧炉内进行而钒转化在回转窑内进行,避免了脱碳和钒转化相互制约,并且便于分别单独控制沸腾焙烧炉和回转窑的条件,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成本低,投资降低,焙烧效果好,效率高。

Description

石煤提钒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煤提钒焙设备。
背景技术
焙烧是石煤提钒的关键工艺,对钒转化率和提钒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传统上,用回转窑进行焙烧,以在回转窑内进行脱碳和钒转化(氧化)。但是,用回转窑焙烧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脱碳和钒转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石煤处理量又很大,造成石煤提钒用回转窑规格大、转速低、利用效率低、投资成本高;其次,脱碳反应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需要良好的氧化性气氛,而在回转窑内石煤与空气的接触多靠窑体转动来实现,接触不够充分,影响氧化效果。如果为了提高产能而提高回转窑的转速,空气与石煤接触时间会更短,焙烧效果差,钒转化不充分,降低了钒转化率;若进一步延长回转窑的长度,更会进一步增加了投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石煤提钒焙设备,该石煤提钒焙设备具有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成本低,投资降低、焙烧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包括:用于石煤脱碳的焙烧炉和与所述焙烧炉相连且用于焙烧脱碳后的石煤以进行钒转化的回转窑,所述焙烧炉为流态化沸腾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可以使脱碳在流态化沸腾焙烧炉内进行而钒转化在回转窑内进行,避免了脱碳和钒转化相互制约,并且便于分别单独控制沸腾焙烧炉和回转窑的条件,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成本低,投资降低,焙烧效果好,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流态化沸腾炉具有:炉体,所述炉体具有加料口、出料口、出烟口和燃烧器口;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在所述燃烧器口内;炉顶,所述炉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和风箱,所述风箱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由开有多个小孔的风帽构成,所述风箱位于所述炉体下面且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炉体内部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将石煤进行流态化焙烧,氧气与石煤接触好,缩短了脱碳所需时间,焙烧效果好,降低了设备投资。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沸腾炉温度分布均匀且易于控制,例如可以控制在650摄氏度,有利于脱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燃烧器SA补充热量,有利于控制脱碳的条件。
优选地,所述流态化沸腾炉具有: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腔,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前室部,所述前室部沿所述炉体的径向向外凸出且从所述炉体的底端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所述前室部限定有与所述炉腔连通的前室,其中在所述前室部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在所述炉体的上部设有出烟口,在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燃烧器口;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在所述燃烧器口内;炉顶,所述炉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用于封闭所述炉体的顶端;和风箱,所述风箱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箱与所述炉体的底端相连且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炉腔和所述前室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流态化石煤,空气(或富氧空气)与石煤接触好,焙烧效果好,脱碳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并且焙烧炉的体积小,成本低,设备投资少。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口的高度与所述前室部的顶面的高度大体相等。
所述炉顶是由浇注而成的耐火浇注料层构成的一体式炉顶。
由此,因此炉顶柔性好,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高,热稳定性和密封性能好,不漏气。进而,由于炉顶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炉顶的尺寸和炉体的尺寸能够增大,使流态化沸腾炉的容量扩大成为可能,提高了焙烧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通过用耐火浇注料浇注一体式的炉顶,炉顶的整体性好,加工容易,效率高,降低了成本。
所述加料口设有烧嘴。当石煤含碳不足以维持反应所需热量时,可通过烧嘴燃烧天然气补充热量,维持体系的热平衡。。
所述炉体包括最外层的金属炉壳、最内层的耐火砖层、和位于中间的隔热砖层。位于最外层的金属炉壳对整个炉体起到框架的作用,从而在金属炉壳里面可以设置其他炉体层,炉体的最内层为耐火砖层,而通过在中间设置隔热砖层,能够防止金属炉壳的温度过高,由于耐火砖层的热传导性能好,因此通过设置隔热砖层能够防止炉内的热量由耐火砖层传导到金属炉壳。
所述出烟口形成在炉体的出烟部,且所述出烟部的最内层为耐火浇注料层、最外层为金属炉壳,中间层为隔热砖层。
所述回转窑具有:窑体,所述窑体的第一端具有加料口且第二端具有出料口,所述窑体的加料口与所述炉体的出料口相连;和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窑体的第二端,用于从所述窑体的第二端向所述窑体内喷入燃料和空气。
优选地,所述回转窑的第一端设有烟气出口用于将钒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设备的用于脱碳焙烧的流态化沸腾炉的示意图;和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设备的用于脱碳焙烧的流态化沸腾炉的示意图;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设备的用于钒转化的回转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包括用于石煤脱碳的焙烧炉和用于钒转化的回转窑200,所述焙烧炉为流态化沸腾炉,回转窑200与焙烧炉相连以便将焙烧脱碳后的石煤进行焙烧以进行钒转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通过采用流态化沸腾炉和回转窑分别用于石煤脱碳和钒转化,使得脱碳和钒转化分别在单独的装置内分段进行,避免了脱碳和钒转化相互制约,并且便于分别单独控制流态化沸腾炉和回转窑内的条件,焙烧效果好,效率高。另外,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成本低,投资降低。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煤提钒设备的流态化沸腾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100A包括炉体1A、炉顶17A和风箱2A。这里,虽然将炉顶17A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与炉体1A并列描述,但是不能由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也可以将炉顶17A作为构成炉体1A的一部分。
炉体1A内部限定一炉腔并且具有加料口11aA、出料口12aA、出烟口13aA和燃烧器口,燃烧器口内设有燃烧器SA,用于向炉腔内喷射重油,天然气或柴油等燃料,以提供炉腔内焙烧所需热量。炉腔内的温度保持在600-850摄氏度,优选地,保持在650摄氏度,以利于石煤的脱碳。
炉腔的上开口由炉顶17A封闭,下开口可以由炉体1A的底板、风箱2A的顶板或炉体1A与风箱2A之间的隔板封闭。炉体1A的加料口11aA用于向炉腔内加入石煤,焙烧脱碳后的炉料从出料口12aA排出,焙烧脱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从出烟口13aA排出炉体1A,并且进行收集、除尘等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炉体1A包括最外层的金属炉壳110A、最内层的耐火砖层112A、和位于中间的隔热砖层111A。金属炉壳110A起到的骨架作用,隔热砖层111A和耐火砖层112A依次布置在金属炉壳110A上,隔热砖层111A防止炉内的热量通过传导性能好的耐火砖层112A传递到金属炉壳110A,从而避免金属炉壳110A的温度过高,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风箱2A具有进风口21A和出风口(未示出),风箱2A设置在炉体1A的底部并且通过出风口与炉体1A的内部相连通。风箱2A的进风口21A可以与风机(未示出)相连,用于向风箱2A内鼓风,风箱2A内的风通过出风口喷入到炉腔内,使得进入沸腾炉内的石煤以流态化的形式被焙烧。
风箱2A可以通过风帽3A与炉体1A的内部(炉腔)相连通。更具体而言,风帽3A的下端与风箱2A的顶板(或炉体1A的底板,或炉体1A与风箱2A之间的隔板)上设置的对应的孔连通,而上端穿过炉体1A的底壁伸入炉体1A内,可以设置任何合适数量的风帽3A。此外,风帽3A在炉体1A的底壁上可以均匀地布置,从而使得石煤在沸腾炉炉腔内更好地流态化。为了防止风帽3A伸入炉腔内的部分烧坏,在炉体1A的内底壁上可以浇注耐火浇注料,耐火浇注料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风帽3A伸入炉腔内的部分的高度,从而对风帽3A起到保护作用。
炉顶17A安装在炉体1A的顶部,以封闭炉体1A的上端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将石煤进行流态化焙烧,氧气与石煤接触好,缩短了脱碳或钒转化所需时间,焙烧效果好,钒转化效率高,与传统回转窑相比,降低了设备投资。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沸腾炉温度分布均匀、易于控制,例如可以控制在650摄氏度,有利于脱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燃烧器SA补充热量,有利于控制脱碳或钒转化的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炉顶17A由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为一体的,耐火浇注料例如为耐火水泥。用耐火浇注料浇注一体式炉顶17A,因此炉顶17A的柔性好,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高,热稳定性和密封性能好。由于炉顶17A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因此炉顶17A的尺寸可以增大,从而炉体1A的尺寸能够增大,由此可以增加流态化沸腾炉的容量,提高了焙烧质量和生产效率,克服了由耐火砖砌成的分体式炉顶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提高炉顶的整体结构性能,加工容易,效率高,降低了成本。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在上下方向上,炉体1A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圆柱状的下段14A、截锥状的中段15A和圆柱状的上段16A,其中上段16A的直径大于下段14A的直径,由此根据本示例的流态化沸腾炉也成为一级扩大焙烧炉,由于上段的直径增大,从而降低了空气直线速度,控制了烟尘率在一定程度,保证烟尘的脱碳和转化效率。
如上所述,由于炉顶17A为一体式炉顶,因此炉体1A的尺寸可以增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直径最小的下段的直径可以达到13A600毫米,即下段的横截面积可以超过145平方米,相比炉体下部横截面积不超过13A8平方米的传统流态化沸腾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沸腾炉,容量能够显著增加。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整体式炉顶17A为拱形,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炉顶的结构稳定性。由于炉顶17A为一体式的,因此拱形炉顶17A的拱角能够大于或等于105度,即炉顶17A的尺寸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出烟口13aA形成在炉体1A的出烟部13A,出烟部13A的最内层为浇注而成的一体的耐火浇注料层、最外层为金属炉壳110A,中间层为隔热砖层111A。由此,用于浇注而成的一体式的出烟部13A,即最内层用耐火浇注材料层代替耐火砖层,从而整体性能好,浇注快,效率高,并且无需加工各种异型的耐火砖,因此成本降低。
类似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加料口11aA和出料口12aA分别形成在炉体1A的进料部11A和出料部12A,进料部11A和出料部12A的最内层为耐火浇注料层、最外层为金属炉壳110A,中间层为隔热砖层111A。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示例中,流态化沸腾炉进一步包括炉顶罩171A,炉顶罩171A设置在炉顶17A的外表面上。通过在炉顶17A上设置炉顶罩171A,能够对炉顶17A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能够增加炉顶17A的强度。
优选地,在加料口11aA内设有烧嘴(未示出),当石煤含碳不足以维持反应所需热量时,可通过烧嘴燃烧天然气补充热量,维持体系的热平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对石煤进行流态化焙烧,提高氧气与石煤的接触效果,提高焙烧效果,便于脱碳和钒转化。
通过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一体(整体)式的炉顶17A,能够增加炉顶17A柔性,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由此热稳定性好和密封性能好,不漏气。进而炉顶17A的尺寸可以增大,从而炉体1A的尺寸能够增大,保证了焙烧质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100E包括炉体1E、炉顶2E、燃烧器SE和风箱3E。这里虽然将炉顶2E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与炉体并列描述,但不能由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也可以将炉顶2E作为构成炉体1E的一部分。
具体地,炉体1E内可以具有炉腔5E,炉体1E的一侧设有前室部4E,前室部4E沿炉体1E的径向向外凸出且从炉体1E的底端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H,前室部4E限定有与炉腔5E连通的前室41E,其中在前室部4E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11E,加料口11E用于向炉腔5E内加入石煤。在炉体1E的上部设有出烟口12E,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从出烟口12E排出焙烧炉。在炉体1E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3E,焙烧后的炉料从出料口13E排出。炉体1E的下部设有燃烧器口,燃烧器SE设在所述燃烧器口内,用于向炉腔内喷射重油,天然气或柴油等燃料,以提供炉腔内焙烧所需热量。可选地,所述燃烧器口的高度与所述前室部的顶面的高度大体相等。在脱碳焙烧时,炉腔内的温度保持在600-850摄氏度,优选地,保持在650摄氏度,以利于石煤的脱碳。
炉顶2E设置在炉体1E的顶部用于封闭炉体1E的顶端。
风箱3E具有进风口31E和出风口32E,风箱3E与炉体1E的底端相连且通过出风口32E与炉腔5E和前室41E相连通。风箱3E的进风口31E可以与风机(未示出)相连,用于向风箱3E内鼓风,风箱3E内的风通过出风口32E喷入到炉腔5E及前室41E内,使得进入焙烧炉内的石煤以流态化的形式被焙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通过将石煤进行流态化焙烧,氧气与石煤接触好,缩短了脱碳和钒转化所需时间,焙烧效果好,钒转化效率高,与传统回转窑相比,降低了设备投资。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煤提钒焙烧炉温度分布均匀、易于控制,而石煤脱碳与钒转化也是在固定温度下的反应,使用焙烧炉焙烧省去了回转窑的升温、反应、降温各段,设备利用效率更高。同时,焙烧炉充分利用了脱碳放出的热量,如热量不足则通过燃烧器S补充热量,既有效利于了石煤燃烧的热量,降低了能耗,又保证了反应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在炉体1E的一侧设有前室部4E,前室部4E限定有与炉腔5E连通的前室41E,前室41E和炉腔5E与通过出风口32E与风箱3E连通,增加了焙烧炉内使石煤流态化的空间。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炉体1E的底端可以设有底板14(或风箱3E的顶板,或炉体1E与风箱3E之间的隔板),风箱3E的顶面与底板14接触,底板14上设有与出风口32E对应的通孔141,底板14上在通孔141处设有风帽6E,底板14上设有耐火浇注料层(142),风帽6E的上端伸出耐火浇注料层。
需要说明的是,风帽6E在炉体1E的底板上可以均匀地布置,从而使得石煤在炉腔内更好地流态化。为了防止风帽6E伸入炉腔5E内的部分烧坏,在炉体1E的内底板14上可以浇注耐火浇注料,耐火浇注料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风帽6E伸入炉腔内的部分的高度,从而对风帽6E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炉体1E为环形横截面且前室部4E具有大体矩形横截面。由此,可以方便在前室部4E的上端开设加料口11E。炉体1E分为圆柱形的下段15E、倒截锥形的中段16E和圆柱形的上段17E。其中上段17E的直径大于下段15E的直径,由此根据本示例的流态化焙烧炉也成为一级扩大焙烧炉,由于上段17E的直径增大,从而降低了空气直线速度,控制了烟尘率在一定程度,保证烟尘的脱碳和转化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加料口11E内设有烧嘴(未示出),当石煤含碳不足以维持反应所需热量时,可通过烧嘴燃烧天然气补充热量,维持体系的热平衡。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前室部4E和炉体1E包括最外层的金属炉壳7E、最内层的耐火砖层8E、和位于中间的隔热砖层9E。金属炉壳7E起到的骨架作用,隔热砖层9E和耐火砖层8E依次布置在金属炉壳7E上,隔热砖层9E防止炉内的热量通过传导性能好的耐火砖层8E传递到金属炉壳7E,从而避免金属炉壳7E的温度过高,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焙烧炉进一步包括炉顶罩22E,炉顶罩22E设置在炉顶2E的外表面上,且炉顶2E由一体浇注而成的耐火浇注料层21E构成。换言之,炉顶2E由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为一体的,耐火浇注料例如为耐火水泥。用耐火浇注料浇注一体式炉顶2E,能够提高炉顶的整体结构性能,加工容易,效率高,降低了成本。通过在炉顶2E上设置炉顶罩22E,能够对炉顶2E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能够增加炉顶2E的强度。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燃烧器口的高度与前室部4E的顶面的高度大体相等,由此使得石煤的脱碳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出料口13E包括邻近炉体1E底端且设在炉体1E侧壁上的底流出料口131E,和设在炉体1E的侧壁上且位于加料口11E与底流出料口131E之间的溢流出料口132E。由此,可以方便对焙烧炉的出料控制。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炉顶2E可以为拱形。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炉顶的结构稳定性。由于炉顶2E可以为一体式的,因此拱形炉顶2E的拱角能够大于或等于105度,即可以使炉顶2E的尺寸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态化沸腾炉,与用回转窑脱碳相比,通过流态化石煤,空气(或富氧空气)与石煤接触好,焙烧效果好,效率高,并且焙烧炉的体积小,成本低,设备投资少。
根据本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在炉体的一侧设有前室部,前室部限定有与炉腔连通的前室,前室和炉腔与通过出风口与风箱连通,增加了焙烧炉内的流态化空间。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石煤提钒设备的回转窑200,回转窑200用于从流态化沸腾炉接纳脱碳后的石煤并进行钒转化,窑内的温度保持在800-980摄氏度,更优选地,保持在850摄氏度,以利于钒的转化。
如图3所示,回转窑200具有窑体201和喷嘴204,其中窑体201的第一端(如图3中的左端)具有加料口202且第二端(如图3中的右端)具有出料口203,窑体201的加料口202与炉体的出料口203相连,以接收从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流态化沸腾炉内脱碳后的石煤。喷嘴204位于窑体201的第二端,用于从窑体201的第二端向窑体201内喷入燃料和空气以便于窑体201内进行钒转化。
具体地,回转窑200由驱动装置205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可选地,驱动装置205为电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205相连的第一齿轮206和套设在回转窑200外的齿圈207,齿圈207与第一齿轮206相配合,由此驱动装置205驱动第一齿轮206旋转,带动齿圈207旋转,进而使得回转窑200旋转工作。
其中回转窑200的第一端(图中左端)设有烟气出口,用于将钒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煤提钒焙烧设备,通过采用流态化沸腾炉和回转窑分别用于石煤脱碳和钒转化,使得脱碳和钒转化分别在单独的装置内分段进行,避免了脱碳和钒转化相互制约,并且便于分别单独控制流态化沸腾炉和回转窑内的条件,焙烧效果好,效率高。另外,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成本低,投资降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石煤脱碳的焙烧炉和与所述焙烧炉相连且用于焙烧脱碳后的石煤以进行钒转化的回转窑,所述焙烧炉为流态化沸腾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化沸腾炉具有:
炉体,所述炉体具有加料口、出料口、出烟口和燃烧器口;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在所述燃烧器口内;
炉顶,所述炉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和
风箱,所述风箱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由开有多个小孔的风帽构成,所述风箱位于所述炉体下面且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炉体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化沸腾炉具有:
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腔,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前室部,所述前室部沿所述炉体的径向向外凸出且从所述炉体的底端面向上延伸预定高度,所述前室部限定有与所述炉腔连通的前室,其中在所述前室部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在所述炉体的上部设有出烟口,在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燃烧器口;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在所述燃烧器口内;
炉顶,所述炉顶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用于封闭所述炉体的顶端;和
风箱,所述风箱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箱与所述炉体的底端相连且通过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炉腔和所述前室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口的高度与所述前室部的顶面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顶是由浇注而成的耐火浇注料层构成的一体式炉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设有烧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最外层的金属炉壳、最内层的耐火砖层、和位于中间的隔热砖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口形成在炉体的出烟部,所述出烟部的最内层为耐火浇注料层、最外层为金属炉壳,中间层为隔热砖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具有:
窑体,所述窑体的第一端具有加料口且第二端具有出料口,所述窑体的加料口与所述炉体的出料口相连;和
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窑体的第二端,用于从所述窑体的第二端向所述窑体内喷入燃料和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煤提钒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的第一端设有烟气出口。 
CN2012203448302U 2012-07-16 2012-07-16 石煤提钒焙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2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448302U CN202792951U (zh) 2012-07-16 2012-07-16 石煤提钒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448302U CN202792951U (zh) 2012-07-16 2012-07-16 石煤提钒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2951U true CN202792951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4483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2951U (zh) 2012-07-16 2012-07-16 石煤提钒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2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2616U (zh) 一种内燃梁式石灰竖窑
CN103993116B (zh) 双塔闪速炼铁炉及炼铁方法
CN109401798A (zh) 一种双切圆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N202792952U (zh) 石煤提钒焙烧炉
CN202792953U (zh) 一种石煤提钒焙烧炉
CN202792951U (zh) 石煤提钒焙设备
CN201535617U (zh) 铁系氧化物直接还原生铁的隧道窑
CN202792967U (zh) 石煤提钒焙烧设备
CN104451015A (zh) 利用闪速炼铁炉炼铁的方法
CN102766762B (zh) 石煤提钒焙烧工艺
CN112280927A (zh) 一种在转炉炉内烘烤废钢的操作方法
CN105603208A (zh) 冶金炉
CN201569289U (zh) 流态化焙烧炉
CN201366502Y (zh) 一种新型钢包烘烤装置
CN104724702B (zh) 双段式石墨化炉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05890346B (zh) 逆流换热二氧化锰还原转窑
CN205980803U (zh) 冶金炉
CN202532879U (zh) 铜镍高锍流态化焙烧炉
CN204898032U (zh) 新型锌渣侧吹炉
CN209778917U (zh) 高效全氧炼铁炉
CN211521605U (zh) 一种生产活性炭的高产量回转式炭化炉
CN2595807Y (zh) 立式连续炼焦炉
CN101900484B (zh) 流态化焙烧炉
CN205990415U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单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CN201669418U (zh) 自身预热式烤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