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78252U - 酸雾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酸雾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8252U
CN202778252U CN 201220362446 CN201220362446U CN202778252U CN 202778252 U CN202778252 U CN 202778252U CN 201220362446 CN201220362446 CN 201220362446 CN 201220362446 U CN201220362446 U CN 201220362446U CN 202778252 U CN202778252 U CN 202778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nical
charge
absorption towe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624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平
马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IN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I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IN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I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624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78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8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82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雾吸收塔,包括上端设有出气口、下端设有烟气进口的塔体、吸风机及碱液箱,所述吸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塔体内设有喷头、位于喷头下方的填料层,所述碱液箱通过循环泵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具有第一锥形通孔的第一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顶部的具有第二锥形通孔的第二分管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管顶部的具有第三锥形通孔的第三分管,所述第一锥形通孔、第二锥形通孔及第三锥形通孔均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孔。本实用新型的酸雾吸收塔,其结构简单,去酸效果好。

Description

酸雾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板栅生产过程中的酸雾吸收塔。
背景技术
我们经常说的蓄电池,通常指的是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蓄电池都需要用到板栅,例如专利号为ZL20082018522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板栅,现在的板栅,在加工的时候都是采用铸板机铸造出板栅联片,经过涂膏、淋酸、固化、干燥、化成等多道工序后,再进行切割分板,形成适合蓄电池使用的板栅,板栅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雾,这些酸雾具有一定的酸性,不能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就需要用到酸雾吸收塔对酸雾进行吸收、中和,以使得其排放符合标准,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25986.7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酸雾吸收塔,其包括圆柱形塔体,塔体上端连接有排气管,塔体下部连接有水箱,塔体侧壁连接有进风口,在塔体内部由上至下设有汽水分离器、填料层、导流筒以及三级喷淋管;所述水箱通过连接管以及循环水泵与所述三级喷淋管连通,所述三级喷淋管由上部喷淋管、中间喷淋管、下部喷淋管构成;所述上部喷淋管和下部喷淋管分别与布水器连通;所述布水器包括进水主管以及与其连通的布水支管,在布水支管上设有螺旋式喷淋头;所述导流筒位于上部喷淋管与中间喷淋管之间,在导流筒和塔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接水盘,在导流筒上部设有挡水圈板。该吸收塔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昂,而且吸收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酸雾吸收塔,其结构简单,去酸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酸雾吸收塔,包括上端设有出气口、下端设有烟气进口的塔体、吸风机及碱液箱,所述吸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塔体内设有喷头、位于喷头下方的填料层,所述碱液箱通过循环泵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具有第一锥形通孔的第一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顶部的具有第二锥形通孔的第二分管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管顶部的具有第三锥形通孔的第三分管,所述第一锥形通孔、第二锥形通孔及第三锥形通孔均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孔。
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酸雾都是通过吸风机将酸雾送入吸收塔的,送入的时候都带有一定的压力,我们发现经常会有一部分酸雾会通过排气管排出,造成一部分酸不会被去除,所以外径将排气管设置成三段式的,而且是锥形内孔,防止了酸雾的流失,去酸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形通孔顶端开口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通孔下端开口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形通孔上端开口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锥形通孔下端开口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形通孔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形通孔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锥形通孔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管与所述第二分管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分管与所述第三分管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塔体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填料层下方的烟气导流筒。
作为优选,所述烟气导流筒为倒置的空心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酸雾吸收塔,其结构简单,去酸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塔体,101-出气口,102-烟气进口;
2-吸风机;
3-碱液箱;
4-喷头;
5-填料层;
6-循环泵;
7-排气管,701-第一分管,701a-第一锥形通孔,702-第二分管,702a-第二锥形通孔,703-第三分管,703a-第三锥形通孔;
8-烟气导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酸雾吸收塔,包括上端设有出气口101、下端设有烟气进口102的塔体1、吸风机2及碱液箱3,碱液箱3内充满碱液,用来中和酸,一般是2-6%的氢氧化钠液,吸风机2的出口与烟气进口102连通,进口用来吸收酸雾,塔体1内设有喷头4、位于喷头4下方的填料层5,碱液箱3通过循环泵6与喷头4连通;碱液通过循环泵6通过喷头4喷出,进行与酸的中和,出气口101上安装有排气管7,排气管7包括具有第一锥形通孔701a的第一分管701、设置在第一分管701顶部的具有第二锥形通孔702a的第二分管702及设置在第二分管702顶部的具有第三锥形通孔703a的第三分管703,第一锥形通孔701a、第二锥形通孔702a及第三锥形通孔703a均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孔,一般的,第一锥形通孔701a顶端开口处直径大于第二锥形通孔702a下端开口处直径,第二锥形通孔702a上端开口处直径大于第三锥形通孔703a下端开口处直径。这样,三个分管的锥形通孔形成了逐渐变细的排气口,酸液会被阻挡住,液化在孔壁上;较佳的,第一锥形通孔701a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第二锥形通孔702a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第三锥形通孔703a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在设置的时候,一般的,第一分管701、第二分管702、第三分管703高度是相等的。 
为了更好的使得酸雾进入塔内,在塔体1内还安装有位于填料层5下方的烟气导流筒8,烟气导流筒8为倒置的空心圆台形。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酸雾吸收塔,包括上端设有出气口(101)、下端设有烟气进口(102)的塔体(1)、吸风机(2)及碱液箱(3),所述吸风机(2)的出口与所述烟气进口(102)连通,所述塔体(1)内设有喷头(4)、位于喷头(4)下方的填料层(5),所述碱液箱(3)通过循环泵(6)与所述喷头(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01)上安装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包括具有第一锥形通孔(701a)的第一分管(701)、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701)顶部的具有第二锥形通孔(702a)的第二分管(702)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管(702)顶部的具有第三锥形通孔(703a)的第三分管(703),所述第一锥形通孔(701a)、第二锥形通孔(702a)及第三锥形通孔(703a)均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通孔(701a)顶端开口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通孔(702a)下端开口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通孔(702a)上端开口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锥形通孔(703a)下端开口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通孔(701a)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通孔(702a)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形通孔(703a)顶端开口处的直径是其下端开口处直径的0.8-0.85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管(701)与所述第二分管(702)高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管(702)与所述第三分管(703)高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填料层(5)下方的烟气导流筒(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酸雾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导流筒(8)为倒置的空心圆台形。
CN 201220362446 2012-07-25 2012-07-25 酸雾吸收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8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62446 CN202778252U (zh) 2012-07-25 2012-07-25 酸雾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62446 CN202778252U (zh) 2012-07-25 2012-07-25 酸雾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8252U true CN202778252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0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6244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8252U (zh) 2012-07-25 2012-07-25 酸雾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8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2085A (zh) * 2017-09-22 2017-12-12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2085A (zh) * 2017-09-22 2017-12-12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7462085B (zh) * 2017-09-22 2023-12-26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0720B (zh) 酸雾吸收塔
CN202569887U (zh) 高效半干法喷雾脱酸塔
CN202778252U (zh) 酸雾吸收塔
CN205288071U (zh) 一种湿式脱硫用喷淋吸收塔
CN204684930U (zh) 一种碱液喷淋酸雾吸收器
CN104624029A (zh) 一种冷却塔脱硫塔及烟囱三塔合一的装置及除硫方法
CN202105587U (zh) 萘系减水剂生产尾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10885967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硫铵饱和器
CN201921625U (zh) 一种脱酸塔
CN201389418Y (zh) 旋转喷淋式酸雾吸收塔
CN201389419Y (zh) 螺旋喷淋式酸雾吸收塔
CN208170583U (zh) 一种智能型净化器
CN207805369U (zh) 一种工业废气吸收设备
CN207576126U (zh) 一种工业废气除尘脱硫装置
CN202949013U (zh) 铅酸蓄电池的内化成装置
CN207856576U (zh) 一种加弹机油雾分离装置
CN202036915U (zh) 除尘设备
CN205340541U (zh) 带喷淋分布器的脱硫烟塔
CN102956928A (zh) 铅酸蓄电池的内化成装置
CN201752627U (zh) 一种硫酸铵吸收塔改进装置
CN206278527U (zh) 化工原料储罐的安全呼吸装置
CN216591773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硫系统的氧化风减温节水装置
CN201744277U (zh) 一种新型旋风式废气吸收塔
CN204841394U (zh) 酸雾收集净化装置
CN220176477U (zh) 一种水电解制氢洗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